第479章 十一議,諮議會中露風暴

在衆人的關注之下。嚴復擡頭看了看他正對面會議席中的那些議員一眼,低頭打開了他來議會參加這次內閣與議會的聯席會議前,就已經與內閣成員粗略的商議確定的那份文件?

清了清嗓子,嚴復沒有再擡頭,而是對着手上的文件唸了起來:“第一,有關於我協約國某成員國,與英國、法國進行戰區司令官級私下秘會一事,經內閣會議商議,內閣的意見是淡化處理、靜觀其變。不與之明分、只斷其在華之重利諸項合作。”?

“第二,關於戰後朝鮮半島的問題。經內閣會議商議,內閣的意見是,南北分立、各自爲政。一國分二,兩國兩制。即北朝鮮安植信等人,奉信民主體制,卻又非君主立憲之制。故,準其建立朝鮮民主共和國。而南朝鮮,其民衆依然接受封建之制,故而準其立國高麗王國,執行全責之君主立憲制。”?

“第三,關於戰後日本的領土問題。經內閣會議商議,內閣的最後意見是日本併入我大清。分爲若干省、道進行管轄。日本之軍隊、憲兵、警察,全部按其戰爭之罪進行審判。爾後,分批分地的分派到新疆農墾兵團、三江墾殖兵團、庫侖墾殖兵團、烏梁海墾殖兵團中去。”?

“同時,日本將因其長期以來對我中華上幫之不軌,我中華以其千年宗主國之身份,上奏皇帝陛下和劉總理覈准,正式向全世界宣佈其國領土永久收回歸我宗主之國所有。同時,將日本皇室全部依法論罪、定罪之後、依法處決。”?

“第四,關於背信棄義的朝鮮王李熙的處理問題。其人必然還是朝鮮、尤其的南朝鮮人民承認的國家之主,只要其人願意永遠不再背叛宗主上幫,並且願意永居北京遙享國尊之榮與祿,則可免其死罪。但是,內閣的意見還有一條,就是朝鮮必須執行責任內閣制度,與我大清相同。”?

“譁……”?

會場內出現的嘈雜聲,打斷了嚴復的話。所有的議員,都在聽到這第三條和第四條之後,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又一次開始私下竊語交流起來。?

“咳、咳。”端起面前的茶碗喝過一口水,嚴復放下茶碗才以咳嗽聲終止了嘈雜,對着文件上接着唸了下去:“第五,由於本次我國出兵日本和朝鮮,已經用掉了東南、中原以及西北各省之燃料儲備。國防儲備油已顯示不足,故,經參謀長聯席會議、國防部申請,經內閣會議審議,正式向議會提交國防經費增加之提案。”?

“還增加國防經費?我的天啊!去年一年就扔進去那麼多錢。今年這還沒開始,怎麼又要增加國防經費?我反對、我堅決反對……”?

“是啊!國防上用的錢,足夠再建設出一個新山東的,我也反對……”?

“我反對……”?

“堅決反對……”?

會場上的場面,在嚴復說出第五項提交諮議會表決的提案後,立即變的混亂起來。?

“砰!”?

一聲悶響,在議員們叫嚷了幾秒鐘之後,從會場中間的內閣坐席中傳了出來。讓所有的議員聞聲停止喧譁,循聲望去見到了臉色已經變的鐵青的馮國璋。?

原本是低頭砸了一拳桌子的馮國璋,在喧譁聲消止後,邊緩緩擡頭,邊用低沉的冷聲說到:“又想揚國威,又想不花錢。你們他娘個了腿的,當軍隊是不用給養的木頭啊?還是當那些個汽車、裝甲車、摩托車不用油料的啊?”?

“又叫馬兒跑,又不想給馬兒喂草,你們在哪見過這麼好的事?如果有,麻煩先通知我們空軍一下,我保證我們的空軍會比諸位搶這樣的好事速度上,至少快出十幾倍。”王士珍也陰陽怪氣的說完這句話,用眼睛冷冷的逼視向了叫嚷聲最大的幾個議員身上。?

嚴復卻象身邊的事與他無關一樣,又喝過一口茶。還在放下茶碗的時候。嘴巴抿了抿,似是在品位那茶葉的味道。?

待會場內被馮、王二人暫時鎮住了,嚴復才重新低頭再看着文件,繼續唸了下去:“第六,鑑於國家財政已經步入正軌,且已經完成多黨聯合執政只政治體系,故,經中國復興黨第三屆中常會第八次會議表決,全票通過。”?

“四月初一,新內閣正式接替現在的臨時內閣,復興黨以往資助國家之黨資,將自動轉換爲國債債權。總額爲112.38億銀圓,分二十年由國家財政償還清。至於利息,就由新一任的內閣和議會的財政委員會,聯合去審定。”?

“從新內閣正式執政之日起,秉着多黨聯合執政之方針,和新定之《大清帝國憲法草案》之規定,黨政財政分開,復興黨之黨產將不再有責任和義務,來無條件支持國家財政短缺之處。”?

“我抗議,你們的黨產,還不都是你們在山東的時候,劉總理帶着你們用國產經營出來的嗎?”?

“我也抗議,你們這樣做,是以黨代國、是藐視王法……”?

“我反對,復興黨是我大清帝國之政黨,又是即將上任的新內閣最大主導性的執政黨,你們這樣做是負了全天下百姓的……”?

“我反對……”?

“我反對……”?

叫嚷聲最大的,當然不會再是國民黨人。最先喊出來抗議的。正是宗社黨的幾個代表。跟在他們後面的,則就是保守黨籍的議員。?

早就預料到他們會如此了,在一片喧譁聲中,一個瘦弱的身影從內閣的會議席上緩緩的站起了身。議員們看到那個身影站了起來,聲音漸漸的弱了下去。?

什麼人可以讓那些宗社黨議員都見其起身、頓時無語呢?滿清最後一次舊舉狀元郎、在保守黨人眼中的良師益友、曾經翁同和的門生愛徒、素來善辯保皇帝,也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在他起身欲言時,讓那些皇親國戚們,也只能是跟在保守黨人後面選擇了閉上他們的嘴巴。?

正是楊度,他款款而行,面無表情的站起身走出了內閣會議席,站到了內閣與議會之間的空地上。環場抱拳一圈禮後,楊度擠出了一絲笑容,開了口:“諸位,這一年以來,朝野之內,微言甚多。言及我黨,多有詆譭。爲避嫌疑,黨政分開,請問諸位,這有何不妥?竟引諸位如此大之抗議乎?”?

“這……”?

“哄……”?

會場上在楊度的話說完之後,再次出現了一片嘈雜與輕語私談之聲。楊度卻不想給這些傢伙太多思考的時間,直接用眼睛盯住了一名宗社黨的議員。皮笑肉不笑的問到:“載漣貝勒,就在一個月前,諸位宗社黨議員於貴府中舉行會議,還曾指責我黨實則欺君、獨控朝政、壟斷財政、欲圖不軌。在下說的,沒錯吧?”?

“這、這、這…….”被楊度點名問到鼻子上的,正是宗社黨現任秘書長的載漣。他被楊度這樣一問,結舌難語不算,雙鬢之上的汗水,頃刻之間就沁了出來。?

不等他回答,也不用他回答,楊度轉身又望向了保守黨的議會席。盯住一個年紀在四十歲上下的人,依然是皮笑肉不笑的問到:“譚部長,八日前,貴黨舉行的常務會議上,亦曾表決通過了一項決議。”?

“我黨獨斷朝綱、總理權勢過大恐他日若行不軌,則難以相控。故而,欲結其他黨團,組成議會以及內閣之聯合體制,與我黨相抗爭。當時在下聞聽此事,心痛如刀絞、徹夜未能眠啊!想總理每日操勞,無一日可睡足三個時辰。想我黨入朝之黨員,亦無不全心爲國操勞,竟能引諸位如此猜忌,實在令人心寒吶!”?

“既不信,又何用哉?故而我黨纔會有此決議,不再以諸位口中之詞形所說,一黨獨控朝政、讓權組建聯合內閣。不再一黨獨控國家之財權,只求少些微詞。難道,這亦錯矣乎……”?

說到此,楊度突然面色一變,變成一幅堅毅的神情,原本半躬着的身子也迅速站直。提高了聲音,大聲的又說到:“那諸位想要我黨怎麼樣?又想讓我黨出資助國,又不是讓我黨太多與政。怎麼?難道諸位認爲,我黨就是街頭人講的那種冤大頭、二百五不成嗎?”?

“哄……”?

楊度言至最後,語聲雖是很高,但是有個耳朵人就聽出了這位狀元郎、復興黨內“新法家”學流領袖、號稱復興黨最忠於皇室的人,那話語中帶出了幾分憤怒,更夾雜了幾分悲傷……?

會場的嘈雜聲又持續了幾分鐘,楊度就那樣屹立在衆人面前,面色鐵青的直視着他的正前方。坐在他正前方的幾個保守黨議員被他那表情嚇的,倉皇向兩邊移開。?

“咳、咳……”嚴復在會場逐漸又恢復無聲,才以咳嗽聲將楊度喚回了內閣的會議席中。待楊度重新在他的位置上坐好,嚴復才繼續對着文件唸到:“第七,關於原我中華藩屬國之安南、寮國、吳哥、緬甸向我國申請助其各自復國、驅逐英法蠻夷之事。由外務與內政兩部先議,再經過內閣會議審議、表決。”?

“內閣做出以下幾點提案,報諮議會諸位議員審議。一。雖屬舊屬,然四國均已久未來朝。名雖爲藩屬,實則早已經名存實亡。故,不便直接出兵。二,安南久臣於我天朝,但卻亦已淪爲法蘭西藩屬數載。我朝經對日此戰後,需修養生息。待我國可再戰之時,再行考慮是否助阮氏復國。”?

“三,吳哥所請,實屬荒謬。其國遠至前明末年,即已不在向中原稱臣,怎還可稱爲我朝之藩屬之幫焉?故而,內閣決議爲,不予理會、不予駁辯、不予相助。”?

“四,緬甸之國,有助的大清徹滅南明之舊功。依總理福州來電提議,經過內閣審議決定。若英夷真的欺人太甚,意借緬甸爲跳板,侵擾我大清之西南時,我國保留隨時出兵之權利。覬覦中華者,不容之。犯我天朝國威者,定誅之。辱我華夏之榮耀者,必滅之!”?

要出兵緬甸跟英國人開戰?會場內的議員們,從嚴復這翻話中聽出的只有這個意思。緬甸在滿清入關以後,一路把明朝最後一個朝廷追到了南疆時,曾經幫助清朝抓住了南明永曆皇帝全家。這就是緬甸這些年以來,一直與清朝保持着相對很好關係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爲了一個也曾三次反覆、掠境侵擾的國家,內閣要去先幫他們?怎麼不幫安南?那可是一直與清朝關係很好的藩屬!雖無功,也沒有過什麼過節。而且,還在二十多年前,爲那個國家與法國人雖勝猶敗的大仗。?

想到這些,最先發問的,又是保守黨的成員、內閣的監察部長譚嗣同。他站起身之後,對着嚴復拱手一禮,開聲問到:“嚴總理,緬幫三反三複,雖稱臣於我大清、雖曾經助清滅明,然則其數次犯境,功早抵亦。反觀之,安南素來俯首無異心,卻反遭法夷吞併。中法大戰之往事,似依然歷歷在目。內閣爲何要助緬而不問安南?請明釋。”?

擡頭看了他一眼,嚴復卻依然沒搭理他,反是將目光轉投向了外長辜鴻銘。與嚴復眼神一對,辜鴻銘馬上站起了身,對着譚嗣同拱手一禮後,朗聲而語到:“譚總長,您只知安南素未反我,然您卻似乎忘了,其國是如何淪爲法夷屬地的吧?若非其國王不來朝貢,斷絕與我大清之正常定製往來,怎會有法夷略入而我朝不知之事發生呢?”?

“而其國故主,在法國人打進他們的國土之後,雖是進行了抵抗。然,最後卻問也不問我大清,直接就向法國人俯首稱臣。法國人滿足不了他們的要求了,就巧言吝嗇、搬弄是非的來我大清求援,導致我大清又蒙國恥。這不比緬甸的明刀明槍,更令人痛恨嗎?”?

聞聽辜鴻銘所說之詞,譚嗣同卻連連搖後,在辜鴻銘話音剛落時,他搖着頭說到:“非也、非也。辜總長,您這只是片面的道聽途說而已。安南當初欲來通知我大清,然,時正值髮匪大亂天下,欲稟難通京師。待朝廷漸定髮匪之亂,安南王已成法國人之籠中之鳥。”?

“哈哈……”狂生辜鴻銘的狂笑聲,與馮國璋的相比,多出了幾分淒厲之氣。用笑聲打斷了譚嗣同,辜鴻銘盯住了他,面露譏笑的說到:“譚總長,那麼我請問,同爲藩屬。髮匪大亂斷南北之時,爲何緬、寮兩國卻依然能譴使來朝?唯安南一國不能來朝呢?”?

“難道說,緬甸和繚寮國的人,那個時候就有了飛機可以從髮匪的頭上飛過去?還是他們派來的使節,全是些長了翅膀的天使不成嗎?”辜鴻銘的狂生之名,那是遠勝過楊度的狂,話至此時,又變成了譏笑十足的語氣。?

“哈哈……”?

內閣席上的衆人,一聽到辜鴻銘如此質問,再看被他這樣一問,譚嗣同整個人的臉瞬間萬變的紅一陣、白一陣,愣愣的看着辜鴻銘,卻只能是幹張嘴巴說不出話來應對。?

“第八……”嚴復在辜鴻銘狂性再起之時,提高了聲音,以話語聲打斷了辜鴻銘正要大肆發作的狂性。?

聞聽此聲,辜鴻銘迅速轉頭看了一眼嚴復,得到的是嚴復一個皺眉眼神。直到這一刻,辜鴻銘才意識到自己的狂性,若非嚴復及時制止,又要成爲這些該死的、無聊的議員們詆譭於他的詬病。?

看到辜鴻銘意識到,緩步走回到了內閣會議席內,嚴復纔不管周圍的議員是什麼感覺,直接對向手上的文件,繼續高聲唸了起來:“第八,新內閣上任之後,所有交接將在兩個月內完成。即爲四月初一新內閣正式想皇上宣誓,六月初一臨時內閣正式卸任。此舉,旨在避免因政權交替而出現之權利空虛,可能給國家帶來的不安。”?

“在這兩個月時間內,將由新內閣與舊內閣職務不重疊之人,共同聯合組建過渡內閣。對外,稱爲看守內閣。職權統一由新任總理管理,人員之任命,亦由新任總理全責。如無意見,請諮議會諸位給予表決、通過。”?

如果說前七條,嚴復還是在按着正常的內閣遞議模式進行的話,到了這第八條,他的口氣就完全變成了即定、而非商量。?

所有的議員們,從他念完之後擡頭掃視四周時那堅毅、冷竣的目光和神色上,看出了一些劉克武的影子。他們,全都明白了,這一條一定是遠在福州,指揮着八十萬大軍狂掃倭賊的民族新英雄、帝國鐵相劉克武的決定。?

對於劉克武的決定,即使是已經躲進後宮,每天召見一些老臣進去爲內閣當顧問的光緒皇帝,此時朝野已經是無人敢真正去抗辯的。?

會場內,第一次變的鴉雀無聲。嚴復見此狀,重新開口時,依然保持了這幅尊容:“第九,關於軍警的編制修正,已通過軍委、參謀長聯席會議和國防部聯合審議、報劉總理和皇上覈准。請諮議會的諸位議員給予審議之後,進行補充。”?

又是一個堅決不容置疑的提案,軍警之務,本就不是這些大多數都是文人出身的傢伙們能參與的了的。所以,會場上第二次出現了無聲的場景。?

“第十、改警備軍正式爲大清帝國皇家憲兵部隊……”?

“第十一、由過渡內閣制定出國家之五年發展綱要……”?

第492章 秘使任,孫文再問並黨事第422章 敵挾民,倭賊少將遭滅頂第94章 大戰倒計時第96章 最後的佈署第160章 下關仍簽約第20章 強將帶強兵第351章 變法班,人員正定轉見後第183章 定音治魯策第201章 見赫德小試洋人才第314章 探病妻,柔情後再務大業第208章 榮祿信,何爲友誼只爲利第279章 至兗州,先見鬧市俠公子第110章 夜幕來臨前第168章 攻心穩內社第14章 殺狗滅跡後第462章 事變起,大戰揭幕輕入朝第220章 招標起,西廂雲雨東廂淚第462章 事變起,大戰揭幕輕入朝第18章 官升連五品第271章 定路策,再反血流必成河第459章 欲逼親,大戰再起琉球北第251章 改軍歌,政客大言竟四用第247章 獲授權第434章 山中景,人美藏玄初露倪第325章 家溫暖,赴約展開新之篇第203章 赫德刺標底第28章 烽火再連城第100章 日界風暴起第200章 製造局任務第17章 虛驚斷結拜第99章 絕不做傀儡第146章 三軍會定策第200章 製造局任務第168章 攻心穩內社第376章 言三事,首定徹變官制體第10章 後臺就是挺第88章 夜色頤和園第183章 定音治魯策第224章 拋新利,五國爭奪股權起第302章 妻重傷,強克心神析賊魁第274章 開條件,有錢就給變待遇第112章 戰幕第一式第201章 見赫德小試洋人才第421章 釜底薪,斷後臺南逼敵絕第480章 聶士誠,譴走異己擅開戰第147章 定策帝后贊第329章 拼酒力,王士珍調包懲逆第219章 夫妻鬥、只是雲雨前奏曲第382章 大調軍,削割據派李定盟第195章 以利施離間第224章 拋新利,五國爭奪股權起第144章 日軍大反擊第338章 論康黨,猜度帝爲定應策第193章 截漕銀,洋使大禮第332章 警備現,引出建軍兩年事第497章 小村外,總理跪民引吏事第327章 來鬧場,梅賽德斯引波濤第492章 秘使任,孫文再問並黨事第468章 敢頑抗,關門打狗地下道第178章 必架空戶部第259章 辦結案,蘭陵初成小氣候第31章 百騎破炮陣第375章 逼日本,析外空軍安臣心第106章 編軍接新旨第274章 開條件,有錢就給變待遇第243章 處忤逆,狀元對解連環計第292章 德使言,五大要求開商榷第52章 面見恭親王第254章 上泰山,一路破關臨雲頂第142章 驅俘反擊戰第386章 大屠滿,光緒趕至無奈爲第19章 我要馮國璋第249章 羅織罪,袁黨先上織罪折第303章 曉解析,馬帥怒言聶帥勸第372章 涵元殿,外長上任羣使亂第126章 再傳烽火訊第361章 總署改,用誰無需你來管第201章 見赫德小試洋人才第368章 大改制,四臣上殿疑雲浮第223章 亮底牌,貸款換項首事成第205章 岳父求家事國事兩袖清第07章 脫險結舊部第384章 郡王現,安全大臣摑皇族第129章 入魯即佈防第382章 大調軍,削割據派李定盟第57章 展計收大仕第65章 安家始置業第232章 軍火定,商匪大叛禍終起第393章 殺袁賊,徹變國制之瞬間第138章 夾擊役戰果第130章 大戰方開始第46章 高升別九連第160章 下關仍簽約第309章 臺戰捷,帝變後贊授秘權第222章 三使急詢入甕來第295章 交換法,以利破除禁運法第307章 揭秘事,略定六省聯助議第243章 處忤逆,狀元對解連環計第85章 逼洋人貸款第392章 鏟異黨,南海會館屍滿地
第492章 秘使任,孫文再問並黨事第422章 敵挾民,倭賊少將遭滅頂第94章 大戰倒計時第96章 最後的佈署第160章 下關仍簽約第20章 強將帶強兵第351章 變法班,人員正定轉見後第183章 定音治魯策第201章 見赫德小試洋人才第314章 探病妻,柔情後再務大業第208章 榮祿信,何爲友誼只爲利第279章 至兗州,先見鬧市俠公子第110章 夜幕來臨前第168章 攻心穩內社第14章 殺狗滅跡後第462章 事變起,大戰揭幕輕入朝第220章 招標起,西廂雲雨東廂淚第462章 事變起,大戰揭幕輕入朝第18章 官升連五品第271章 定路策,再反血流必成河第459章 欲逼親,大戰再起琉球北第251章 改軍歌,政客大言竟四用第247章 獲授權第434章 山中景,人美藏玄初露倪第325章 家溫暖,赴約展開新之篇第203章 赫德刺標底第28章 烽火再連城第100章 日界風暴起第200章 製造局任務第17章 虛驚斷結拜第99章 絕不做傀儡第146章 三軍會定策第200章 製造局任務第168章 攻心穩內社第376章 言三事,首定徹變官制體第10章 後臺就是挺第88章 夜色頤和園第183章 定音治魯策第224章 拋新利,五國爭奪股權起第302章 妻重傷,強克心神析賊魁第274章 開條件,有錢就給變待遇第112章 戰幕第一式第201章 見赫德小試洋人才第421章 釜底薪,斷後臺南逼敵絕第480章 聶士誠,譴走異己擅開戰第147章 定策帝后贊第329章 拼酒力,王士珍調包懲逆第219章 夫妻鬥、只是雲雨前奏曲第382章 大調軍,削割據派李定盟第195章 以利施離間第224章 拋新利,五國爭奪股權起第144章 日軍大反擊第338章 論康黨,猜度帝爲定應策第193章 截漕銀,洋使大禮第332章 警備現,引出建軍兩年事第497章 小村外,總理跪民引吏事第327章 來鬧場,梅賽德斯引波濤第492章 秘使任,孫文再問並黨事第468章 敢頑抗,關門打狗地下道第178章 必架空戶部第259章 辦結案,蘭陵初成小氣候第31章 百騎破炮陣第375章 逼日本,析外空軍安臣心第106章 編軍接新旨第274章 開條件,有錢就給變待遇第243章 處忤逆,狀元對解連環計第292章 德使言,五大要求開商榷第52章 面見恭親王第254章 上泰山,一路破關臨雲頂第142章 驅俘反擊戰第386章 大屠滿,光緒趕至無奈爲第19章 我要馮國璋第249章 羅織罪,袁黨先上織罪折第303章 曉解析,馬帥怒言聶帥勸第372章 涵元殿,外長上任羣使亂第126章 再傳烽火訊第361章 總署改,用誰無需你來管第201章 見赫德小試洋人才第368章 大改制,四臣上殿疑雲浮第223章 亮底牌,貸款換項首事成第205章 岳父求家事國事兩袖清第07章 脫險結舊部第384章 郡王現,安全大臣摑皇族第129章 入魯即佈防第382章 大調軍,削割據派李定盟第57章 展計收大仕第65章 安家始置業第232章 軍火定,商匪大叛禍終起第393章 殺袁賊,徹變國制之瞬間第138章 夾擊役戰果第130章 大戰方開始第46章 高升別九連第160章 下關仍簽約第309章 臺戰捷,帝變後贊授秘權第222章 三使急詢入甕來第295章 交換法,以利破除禁運法第307章 揭秘事,略定六省聯助議第243章 處忤逆,狀元對解連環計第85章 逼洋人貸款第392章 鏟異黨,南海會館屍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