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虛驚斷結拜

[書客居網友自行提供更新?^www.Shkeju.com]

馬到近前,張作霖一翻身,先從馬上跳了下來。[書客居網友自行提供更新?^www.ShukeJu.com]他快步走到劉克武面前,一抱拳後說到:“不知劉兄弟讓您的副哨官叫在下前來,可是還有何事要吩咐的?”

淡淡的一笑,劉克武立即親熱的上前一步,伸出左手緊緊的握住了張作霖的手,說到:“張兄弟與我投緣,這位達初賢弟也與我一見如故。剛剛達初賢弟提出要與在下結拜,可向來結拜絕無兩人之事,這才讓老毛子去把張兄弟叫來,想看看張兄弟能否與我二人一同結拜。不知張兄弟,你意下如何呢?”

“這……”張作霖的臉上,瞬間掛上了驚喜的神色。稍一鎮定後,他才立刻說到:“劉兄弟於我家有恩,你我也的確意氣相投的很。只是俺出身貧賤,這個結拜恐二位之父不會答應吧?”

爽朗的一聲大笑之後,劉克武伸出右手,拉住了站在一邊的劉朝先後,纔對張作霖說到:“英雄何必問出處,自古多少好漢出身又好的呢?想那漢之劉幫,不過一市井之徒。想那三國之劉關張、再想諸多之後來的英雄好漢們,有幾個是出身豪門的呢?我要結拜的是張兄弟你的這個人,而不是你的家世。”

劉朝先可不知道爲什麼自己一定要拉上張作霖這個說話夠糙的粗人。不過他已經知道自己比劉克武年紀小,又真想結交這個在他父親嘴裡都說日後定成大氣的人。

當劉克武的話說完後,劉朝先也就立刻接過了話,對着張作霖說到:“對啊,對啊。仲遠兄所言極是,張兄你年紀看上去,與我等也是相仿。能如此年輕之時,就以貧寒出身,得了八品頂戴。非英傑之人,又何能做到呢?所以張兄不必擔心,相信我父和劉統帶是不會反對的。”

“轟、轟、轟”

就在劉朝先的話音剛落之時,突然遠出的江岸方向,傳來了炮彈爆炸的聲音。衆人都是愣了一下,當劉克武先反應過來的時候,遠處的各個軍營之中,已經響起了集合的號角之聲。

“他孃的,小鬼子打過來了。”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打了多年仗的老毛子。他邊說邊衝向劉克武,急切的說到:“看來今天二少爺你們結拜不了,這準是小鬼子打過來了。我們,還是先回軍營吧。”

老毛子的話說完的時候,三隊人馬也都反應過來了。戰事一起,什麼都比不上回各自的軍營,去參加戰鬥更重要了。名書院網友提供更新?wWw.mingshuyuan.com

腦袋飛快的轉了一下後,劉克武一把拉住了劉朝先說到:“達初賢弟若趕回九連城,怕是也來不及了。不如,就和愚兄一同先行趕回榆樹溝再做計較吧。”

劉朝先聽完後,遲疑了一下後,果斷的說到:“哪打還不是打,只要殺那些東洋鬼子,我爹也不會怪罪我的。兄弟們,上馬,先去榆樹溝,和馬大人的隊伍匯合。”

張作霖這個時候也反應過來後,衝着劉克武說到:“這離你們軍營最近,俺也跟着你們先去你那吧。要不就算我趕回去,時間上也肯定不趕趟了。我可不想給人去當收屍的,劉兄弟沒問題吧?”

“求之不、求之不得。”你自己願意跟我走,那我還不樂意?劉克武聽到張作霖的話後,心裡高興的那就不用說了。應完張作霖的話後,劉克武立即轉身,大聲喊到:“所有兄弟們上馬,即刻趕往榆樹溝與馬大人匯合。”

他心裡知道,張作霖已經起了投靠之意。還一個原因是,馬玉峎雖然是馬玉昆的親弟弟,可他手上卻只有不到四百人而已。誰都很清楚,在這樣的戰場之上,手上的兵越多,才越安全。天生就有混世魔王本事的張作霖,自然是第一時間想清楚了這些。

四哨人馬,劉朝先的一哨是人數最多的。銘軍之前雖然也曾經血戰,但他畢竟是劉盛休的兒子,打起來的時候先給派着向後方撤退了。所以他的手下是五十個人的滿編一哨。

而張作霖的部隊,本來是駐紮在新義洲的,才換防過江不長時間。也沒經過真正的大戰,人數上也是四十五個人。

相比之下,只有劉克武和自己哥哥兩哨的人馬,兩哨加一起才六十三個人,比人家一哨也多不許多。

從他第一聲大喊之後,這四哨人馬,就在心裡上全部開始聽從他的命令,奉他爲這四哨人馬的最高指揮官了。

上馬之後,劉克武也不多說話,衝着幾人喊到:“張兄弟,你的隊伍在後隊。達初賢弟,你的隊伍做前隊。全體聽我號令,火速前進。”

馬蹄聲響了起來。劉克武兄弟二人,本來帶着隊伍出來訓練,就是讓士兵牽着馬和戰馬一起跑,來增強隊伍的奔行速度的。

這一上馬之後,很多部下自然輕鬆了很多。加上這幾天的強化訓練,與其他兩哨人馬比起來,也就顯的格外的颯爽。

士氣很重要,但打起仗來靠的可不只是這些。所以在向榆樹溝急行的途中,劉克武將三三隊列法簡單的先告訴了張作霖和劉朝先。

一旦打起來,讓他們一定要按自己這樣的套路進行作戰。他說這些話的時候,跟在張作霖身邊的林虎眼中,卻放出了異樣的光彩。

帶着四哨人馬剛跑到榆樹溝北面,劉克武就看到了馬玉昆已經帶着人,從大營中衝了出來。

自己的隊伍和馬玉昆的隊伍一碰到一處,親兵營馬隊隊官、自己的那個隊長齊盛隆看到了劉克武后,立即就喊到:“帶上你的人,跟老子一起開路。他孃的小鬼子好象要打虎山那邊。”

虎山?自己姨丈現在就在虎山那駐防。劉克武聽完齊盛隆的話之後,立即調頭衝着張作霖喊到:“張兄弟,你們的後隊立刻變前隊,向虎山急速前進。”

回過頭又向劉興元喊到:“達初,你的隊伍變後隊,跟在我身後。快,所有兄弟,全速向虎山奔行,不能給鬼子機會。”

他的話音一完,張作霖的那哨人馬立即迅速集體的掉轉馬頭,後隊變成了前隊。四哨人馬只在瞬間,就在劉克武的指揮下,朝着虎山方向全速奔馳起來。

劉克武沒注意到,當看到這四哨完全都不屬於一個營的部隊。竟然在自己這麼一指揮之下,同時協同着按指令行事了,邊上的千總齊盛隆的嘴,好半天才閉上。

這一個把總指揮四個哨,他這隊官千總完全被忘在了一邊。而且人家還那麼的整齊,齊盛隆是又吃驚又惱怒,可更多的卻是無奈。

沒時間是看齊盛隆,劉克武一路拍馬急行,一邊指揮着其他三哨人馬,一邊大聲不斷的喊到:“保我江山、護我百姓。兄弟們,不當亡國奴的,就給我打足了精神。一會跟東洋鬼子碰上了,殺一個夠本殺倆賺一個。給我快點、快點。”

夠勁的話可以將士氣煽動到最高點,騎兵的士氣只要高昂着,那往往就是以一敵十的效果,這一點劉克武再清楚不過了。

他的喊聲之後,張作霖也學着他的腔調,對着他自己那哨人馬喊到:“都聽着劉兄弟話沒,都快點跟住,一會有的東洋鬼子給大傢伙殺。”

劉朝先在後面,也大聲附和到:“咱銘軍的兄弟們,誰一會落到毅軍兄弟後面了,回去他孃的給老子倒一年的馬桶。都給我快點、快點。”

四哨人馬,只眨眼的功夫,就衝在了馬玉昆手下兩千多人大隊最前面。在後面的馬玉昆看到後,轉身朝着他身邊的曹參將大喊着問到:“那一百多人,誰的隊伍?夠他孃的齊也夠他孃的快的。”

“回馬大人,那是您那女婿劉克武和他哥哥的兩哨人馬。好象還有一隊是銘軍的人。”曹參將一邊急拍胯下戰馬,一邊大聲的回完馬玉昆的話,他的心裡也是有些彆扭。

這怎麼就一個把總能帶四哨人馬,還衝在了全軍的最前面呢,完全就不符合練軍的規矩,更何況那裡還有一隊銘軍的人。

管你後面怎麼想,劉克武帶着自己的隊伍,片刻之後就衝到虎山下面。當他到了聶士誠駐紮的大營附近後,卻不禁笑了出來。

哪裡有什麼鬼子渡江,聶士誠的那些個炮兵正跟對着江對岸,一些在江邊搬運什麼東西的鬼子兵玩炮戰。

“哈哈,孃的,虛驚一場。”劉克武勒住了戰馬後,轉身朝着張作霖和劉朝先還有自己的哥哥喊到:“四哨兄弟集體停止前進,他孃的是聶大人在跟鬼子玩炮戰。咱們上去也沒什麼用,都在這等馬大人到了再說吧。”

說完,他自己先跳下了戰馬。一屁股坐了一邊的草地上後,苦笑着看起了蘆榆邊軍和江對岸那些鬼子的炮戰來。

蘆榆邊軍的炮隊,正用他們的二十多門火炮,朝着對岸的鬼子炸。而對岸的鬼子,應該是用那些他們的青銅炮,只有六七門而已,邊還擊邊向難撤退着。

[小燕文學網友自行提供更新?.xiaoyanweNxue.com][書客居網友自行提供更新?^www.Shkeju.com]

第360章 再壓俄,十準則不容置疑第61章 北洋羣英齊第287章 爭籌碼,帝后角力計陷貴第209章 府門前,笑看餓犬來爭食第91章 借園會羣商第45章 升官掌兵權第149章 點兵震董帥第127章 點將南下前第496章 東華門,一斬再滅四千旗第328章 壓衆怒,小辯民族高低分第310章 親入會,帝變後贊建黨業第62章 政社主振軍第80章 楊度立憲說第89章 一個大意外第142章 驅俘反擊戰第254章 上泰山,一路破關臨雲頂第331章 令畢走,折返驚場又波折第374章 日俄變,暫製紙鈔朝臺異第31章 百騎破炮陣第279章 至兗州,先見鬧市俠公子第142章 驅俘反擊戰第400章 風雲變,金融先開大戰序第174章 偵緝處去做第71章 慶王的心思第308章 武令山,劉永福傳捷報喜第356章 五督事,竟是羣臣共保果第413章 潛艇現,空軍再出海戰起第13章 野訓斃滿狗第264章 觀基地,新南之龍真才幹第371章 爵超王,運籌之間留後手第229章 折傲氣,勃郎寧臣服初定向第405章 議奧運,遭遇否決見民主第105章 風暴驟然起第37章 朝廷又封賞第420章 迫帝軟,鎖洋制君激戰威第106章 編軍接新旨第112章 戰幕第一式第17章 虛驚斷結拜第250章 拆敵招,二讀巧用帝心術第44章 夜襲斬敵酋第497章 小村外,總理跪民引吏事第385章 殺貴族,午門事件掀波瀾第330章 下明令,種族歧視滾出去第419章 彭佳島,日軍二艦隊覆滅第398章 論形勢,隱忍先興後成事第346章 小太極,光緒急問施法略第436章 花太香,美人道出冤情長第257章 鎮女俘,春茹三條助審結第434章 山中景,人美藏玄初露倪第22章 一屋大軍閥第215章 再議學,新學強辦國之本第258章 定毒計,楊士琦獻計不敵第134章 新軍三字經第433章 上武夷,美人伴遊美景夕第230章 試新槍,軍火大王驚再驚第364章 百日新,萬業齊興金見拙第420章 迫帝軟,鎖洋制君激戰威第134章 新軍三字經第382章 大調軍,削割據派李定盟第130章 大戰方開始第135章 血戰展豪情第173章 初確殖日略第364章 百日新,萬業齊興金見拙第256章 訊女俘,斥言駁倒日人論第35章 論功小封賞第370章 十酷刑,處決慈禧獲大封第131章 威海戰役起第382章 大調軍,削割據派李定盟第332章 警備現,引出建軍兩年事第215章 再議學,新學強辦國之本第465章 彈指間,全面進攻小日本第176章 江蘇治政策第328章 壓衆怒,小辯民族高低分第208章 榮祿信,何爲友誼只爲利第253章 出城行,路遇一俘要輕生第279章 至兗州,先見鬧市俠公子第78章 兵權爭奪起第263章 定泰山,蘭陵故地深山口第479章 十一議,諮議會中露風暴第390章 張作霖,奔赴瀋陽入軍部第473章 伊勢宮,奇兵突至困祭主第389章 接密詔,袁徐後發風暴序第495章 午門戰,克武惻隱鎮邊降第342章 大序開,太醫之探新旨到第101章 又生一變異第112章 戰幕第一式第66章 一個小拜年第237章 擊叛軍,戰俘顯威亂軍散第460章 戰幕序,先向三強施壓力第305章 定合作,知主刺解臺灣秘第66章 一個小拜年第19章 我要馮國璋第207章 招攬策我要人才你要錢第206章 晚宴上驚聞軍火王在華第115章 衝鋒再陷陣第04章 一場大夢來第156章 戰中兄弟情第255章 登泰山,緝拿亂軍之首犯第390章 張作霖,奔赴瀋陽入軍部第244章 狀元才,只是新潮前奏曲
第360章 再壓俄,十準則不容置疑第61章 北洋羣英齊第287章 爭籌碼,帝后角力計陷貴第209章 府門前,笑看餓犬來爭食第91章 借園會羣商第45章 升官掌兵權第149章 點兵震董帥第127章 點將南下前第496章 東華門,一斬再滅四千旗第328章 壓衆怒,小辯民族高低分第310章 親入會,帝變後贊建黨業第62章 政社主振軍第80章 楊度立憲說第89章 一個大意外第142章 驅俘反擊戰第254章 上泰山,一路破關臨雲頂第331章 令畢走,折返驚場又波折第374章 日俄變,暫製紙鈔朝臺異第31章 百騎破炮陣第279章 至兗州,先見鬧市俠公子第142章 驅俘反擊戰第400章 風雲變,金融先開大戰序第174章 偵緝處去做第71章 慶王的心思第308章 武令山,劉永福傳捷報喜第356章 五督事,竟是羣臣共保果第413章 潛艇現,空軍再出海戰起第13章 野訓斃滿狗第264章 觀基地,新南之龍真才幹第371章 爵超王,運籌之間留後手第229章 折傲氣,勃郎寧臣服初定向第405章 議奧運,遭遇否決見民主第105章 風暴驟然起第37章 朝廷又封賞第420章 迫帝軟,鎖洋制君激戰威第106章 編軍接新旨第112章 戰幕第一式第17章 虛驚斷結拜第250章 拆敵招,二讀巧用帝心術第44章 夜襲斬敵酋第497章 小村外,總理跪民引吏事第385章 殺貴族,午門事件掀波瀾第330章 下明令,種族歧視滾出去第419章 彭佳島,日軍二艦隊覆滅第398章 論形勢,隱忍先興後成事第346章 小太極,光緒急問施法略第436章 花太香,美人道出冤情長第257章 鎮女俘,春茹三條助審結第434章 山中景,人美藏玄初露倪第22章 一屋大軍閥第215章 再議學,新學強辦國之本第258章 定毒計,楊士琦獻計不敵第134章 新軍三字經第433章 上武夷,美人伴遊美景夕第230章 試新槍,軍火大王驚再驚第364章 百日新,萬業齊興金見拙第420章 迫帝軟,鎖洋制君激戰威第134章 新軍三字經第382章 大調軍,削割據派李定盟第130章 大戰方開始第135章 血戰展豪情第173章 初確殖日略第364章 百日新,萬業齊興金見拙第256章 訊女俘,斥言駁倒日人論第35章 論功小封賞第370章 十酷刑,處決慈禧獲大封第131章 威海戰役起第382章 大調軍,削割據派李定盟第332章 警備現,引出建軍兩年事第215章 再議學,新學強辦國之本第465章 彈指間,全面進攻小日本第176章 江蘇治政策第328章 壓衆怒,小辯民族高低分第208章 榮祿信,何爲友誼只爲利第253章 出城行,路遇一俘要輕生第279章 至兗州,先見鬧市俠公子第78章 兵權爭奪起第263章 定泰山,蘭陵故地深山口第479章 十一議,諮議會中露風暴第390章 張作霖,奔赴瀋陽入軍部第473章 伊勢宮,奇兵突至困祭主第389章 接密詔,袁徐後發風暴序第495章 午門戰,克武惻隱鎮邊降第342章 大序開,太醫之探新旨到第101章 又生一變異第112章 戰幕第一式第66章 一個小拜年第237章 擊叛軍,戰俘顯威亂軍散第460章 戰幕序,先向三強施壓力第305章 定合作,知主刺解臺灣秘第66章 一個小拜年第19章 我要馮國璋第207章 招攬策我要人才你要錢第206章 晚宴上驚聞軍火王在華第115章 衝鋒再陷陣第04章 一場大夢來第156章 戰中兄弟情第255章 登泰山,緝拿亂軍之首犯第390章 張作霖,奔赴瀋陽入軍部第244章 狀元才,只是新潮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