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截漕銀,洋使大禮

錢有了,異黨也正式拉開剷除大幕了,劉克武在返回將軍府的路上,才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很是難受。威海大戰中,依然是將軍不卸甲。劉克武雖然毅力非凡,但畢竟也是血肉之軀,所以這幾天中孫思成一直在爲其調養之中,不然肯定早臥倒了。?

回到將軍府,劉克武又是直接鑽進了自己的房間矇頭便睡養起精神來。而山東地面上,卻真的風起雲涌、波瀾壯闊起來。?

岑春煊拿辦完通驛司後,直接按劉克武的命令,將新軍中的四品參議於洋任命當了新的通傳使。隨後就帶着新軍,直接橫掃了濟南府縣兩官、齊河、章丘和濟陽四地家宅。只一天之內,從四個貪官家中就查出了五官髒銀等資產近五十萬兩。?

雷霆之擊,四地官員從上到下都被岑春煊在晚上的時候,以劉克武新定的“鉅額財產來源不明”之地方大罪給正式下令收了監。而那些他們的從屬,也大多直接給收監待查,接替他們的自然都是出自新軍的那些參議之類的軍中文吏。?

新上任的四地官員,岑春煊自己不知道,只是按巡撫潘萬才的命令去直接調任的。而在魯復興社衆人卻很清楚,新上任的人都是新南系中人,主官更全是復興社成員。如此一來,只一天的時間在濟南周邊就先全變成了復興社的天下。?

空出的漕運使職務,劉克武也是直接調了正在濟南的楊復以二品總兵直接署理。這樣一來,漕運的銀子只要到了山東,就直接全都劃撥進了北洋水師重建籌辦處的戶頭上。?

截流漕銀的消息一傳進北京,光緒立即就發了慌。漕運之資,向來是滿清朝廷的一個大進項。而山東的漕運,正處於江南與北京的中樞位置。劉克武這麼一截,不只是山東的,就連江南的漕銀,只要到了山東也都要直接進了水師籌辦處的帳了。?

連夜召集大臣進宮,光緒又是聽了李鴻藻的話,欲給江蘇那個已經被周鼎臣和張作霖等人連着以貪瀆大罪查實拿下了八個得力之人的漕運總督張人駿以專權,這樣就能平衡下劉克武和張人駿之間的權利,從而讓劉克武的專權對上張的專權,只能停止截流。?

李鴻藻本來以爲出身是李鴻章幕、張佩綸的侄子,在出京前就已經倒入清流的張人駿會全力爲權利而與他們合作。可他偏偏忘了一個關鍵,那就是李鴻章專爲劉克武中他們圈套的事,提前從日本回了國。?

結果就是,光緒還沒等下旨,慶王爺就連夜和李蓮英內外串通見了西太后。那老妖婆一聽光緒要給漕督專權,當即就派人去給光緒送了一份手諭:“漕運雖重、水師更重。本末倒置,非明君當爲也。”?

看到這份聖旨,光緒立刻就明白了,那老太太也想先趕緊把水師弄起來。其中必然還有一點,就是甲午一戰那讓那老妖婆也看明白了,正如慶親王一把鼻涕一把淚在她面前哭着說的:“國無水師,海疆難安。海疆不安,則國境難寧。”?

如果不是她爲了頤和園逼着李鴻章把水師的錢挪用,那老太太也明白北洋水師很可能真把日本人直接擋在國門之外。所以,慈禧聽完慶王哭言、李蓮英在旁溜縫式的幫說之後,直接給光緒傳了那麼一份手諭。?

朝權真正的主宰是誰,光緒自己也很清楚。說是還權於帝,可實際上朝堂之上,後黨遠比帝黨實力要大的很多,更加上中間有個立場不確定,時而支持帝黨新政之策、時而支持後黨的洋務一派。?

無奈,只能不下本已經定下的聖旨去給漕運專權了。可光緒還是不甘心,本該進國庫以充財資的漕銀,就這樣幫着劉克武去破壞他設計好、準備要了劉克武命的大圈套。?

到了第二天早上,光緒又是一大早先把清流諸人召進了宮,商議起對策來。而李鴻章也出手了,直接一份電報給也屬其門徒的張人駿去了封電報,讓張全力配合劉克武籌募資金。?

老中堂聞聽劉克武截漕銀後,樂的手舞足蹈,對着身邊的侍婢大笑着說到:“我這個小弟子,還真是膽大過天、智勇無雙又真夠的上精用權術啊。哈哈,竟然拿皇上的聖旨反過來對付皇上,還真乃大清少有之奇才也。”?

笑過之後,老中堂立即又給劉克武拍了一封電報,說明已經讓漕督相助之事。格外的交代了一下,莫再奪漕權。?

“本爲同門,切莫再逼。”看完李鴻章電報裡最後一句話,劉克武的臉上又浮現出了奸笑。什麼同門?老子新南系已成,誰還是你北洋之黨?什麼同門?你只想着保大清而不想整個國家和民族,老子可沒真想給你當弟子。?

感動歸感動,與國家未來、民族復興大業相比,劉克武更清楚自己該做什麼。放下電報,站起身就對着站在面前的傅良佐說到:“給周、張二人去電,三月之內必倒張奪漕督權。現在,本帥還是先見見我們的那些洋朋友吧。”?

說完,從自己臥房的太師椅上站起了身,在傅良佐前面的引行之下,向着正廳走了過去。?

正廳之上,此時正坐着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意大利、奧匈帝國、西班牙、葡萄牙、俄羅斯和比利時的在華商團代表們。?

這些人昨天晚上就全都到了濟南,一大早就接到了將軍府的通報,總督辦傳見如此之快,讓這些人很是?高興了一翻。在他們心目中,以爲傳說中勇謀天下無雙的劉克武,竟也被錯認是和其他滿清官員一樣,對他們會卑躬屈膝了。?

結果,劉克武一進正廳,他們就大跌了眼鏡。英國派來的商團代表是威爾遜的表弟查理,他在北京和天津的時候,陪在威爾遜的身邊沒少與劉克武打交道,一見到劉克武進了房間,立即站起身迎了上來。?

微鞠身軀、單膝跪地,查理竟然對劉克武行了個本屬於他們國內平民或百姓對他們的官員、貴族才行的大禮。邊行禮,查理的嘴上邊說到:“查理奉命來山東,見過伯爵大人。”而跟在其身邊的美國商團總代表摩爾特,也是以美國人最大的禮節、半躬着身子對劉克武行這大禮。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堂堂大英帝國的商團總代表、號稱“美洲豹子”的美國總代表,居然對一箇中國官員行如此的大禮呢??

在場的其他七國代表,都是大吃了一驚。只有法國的總代表埃克曼似乎早知會有這樣場景發生一樣,悠然的跟在二人後面,對劉克武行了一個法國正常的禮節。?

英、美、法三國總代表見禮之後,德國總代表維克曼走到劉克武的面前,竟是出現了短瞬間的呆滯。他的腦袋裡在想的不是別的,正是他該如何見禮。學着那兩個國家,還是跟法國人一樣??

跟法國人一樣,那這次山東這的水師戰艦採購、軍港大炮購買和水泥建材購買、鐵路路軌、機車上那麼大一系列的利潤,肯定會讓英美兩國先憑藉對劉克武的尊敬而搶了先機的。?

在西方人的眼裡,此時的滿清官員向來都是一羣惟利是圖又喜歡自大的傢伙。維克曼遲疑了一下,德國的尊嚴可不能如他們正在暗中叫勁的對手那樣,被箇中國官員就這樣輕易的踐踏掉。所以,最後他依然是選擇了和法國那個總代表一樣,平禮一見。?

劉克武很清楚爲什麼英、美兩國的代表會如此的卑躬屈膝,因爲就在自己打完天津來山東的這短短的時間內,雖然自己那兩家公司堅決不做鴉片生意,但是在其他的貿易上,給兩國在華那些洋行帶去的利益,就遠勝他們做一年鴉片生意的了。?

公司實力的迅速擴大,華世奎和穆景升手上有了大把的資金後,立即就按劉克武拍去電報裡的交代,與洋人大做起了鋼材、軍火等生意。?

而同時降低了許多中國特有的產品出貨價,這樣一來,兩家公司併合的商號越多,兩國洋行進貨的價格越低。洋行從中國進貨的價格低,他們販運回國後卻不降低價格,巨大的利潤自然迅速的比鴉片更加豐厚了。?

兩家公司也在這樣的對外貿易之中,以出貨價低換洋人向兩公司出售鋼材、軍火的價格降低,互相之間就這樣一低我也低,直接導致其他國家洋行的市場衰退,而兩公司與兩國洋行的市場迅速擴大並且利潤飛漲。?

這種情況的出現,讓華、穆、陳等兩公司負責人,更是對劉克武的商業戰略和預測性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因爲這一切,正是劉克武對他們提出的基本要求中“雙贏平等貿易、雙豐互惠速聚財”的最好體現。?

而兩公司給他們帶去了巨大的利潤,兩國在北京和天津的商人最先開始爲了更大的利潤空間爭奪,而向華、穆卑躬屈膝起來。他們明白,商業上的事不能全靠政治和軍事去支撐,只有按華、穆二人轉述劉克武那個基本原則去辦,他們纔有穩定更大的貨源。?

商人是所有洋人在華的主要經濟支撐,商人既然對華、穆二人先低頭了,那些領事、買辦們也不就只能跟着低頭。於是,就有了這兩國代表如此大禮的事發生了。?

第57章 展計收大仕第303章 曉解析,馬帥怒言聶帥勸第289章 強器出,載振中計助大力第375章 逼日本,析外空軍安臣心第74章 匯豐來合作第294章 巧辯駁,大玩心計制德使第220章 招標起,西廂雲雨東廂淚第309章 臺戰捷,帝變後贊授秘權第125章 編俘思聲事第10章 後臺就是挺第245章 風暴起,一破徐計官屠威第404章 大對立、對峙之中迎奧運第58章 聚傑閱觀操第123章 受降寧河城第38章 鎖定新目標第324章 接邀請,轉入後院家溫暖第141章 奇兵奪炮臺第294章 巧辯駁,大玩心計制德使第275章 楊度到,救駕局長變喪犬第411章 論時勢,以戰拒婚開戰幕第346章 小太極,光緒急問施法略第189章 大商大義授大權第390章 張作霖,奔赴瀋陽入軍部第25章 劫滅漢奸府第329章 拼酒力,王士珍調包懲逆第464章 凱歌連,一路急進戰朝鮮第410章 欲拒婚,急召羣謀來相商第429章 舍小我,求大保及至軍保第64章 大謀仕管家第490章 再改序,兩大兵團與絕倭第171章 將軍府調兵第201章 見赫德小試洋人才第316章 梅里士,古卷奇書殘教業第186章 反還是不反第179章 再改新軍制第71章 慶王的心思第373章 弄權術,袁欲自籌卻遭劫第297章 平爭鬥,佈置情報布破禁第348章 懼再封,上言黨言雙禁開第483章 東京戰役(二)第208章 榮祿信,何爲友誼只爲利第492章 秘使任,孫文再問並黨事第493章 再起浪,軍政風暴計劃定第399章 述政見,言除興中會顧慮第310章 親入會,帝變後贊建黨業第371章 爵超王,運籌之間留後手第243章 處忤逆,狀元對解連環計第484章 東京戰役(三)第262章 洗腦術,用俘收俘胸成竹第47章 再來十萬兩第183章 定音治魯策第145章 勇謀震朝野第324章 接邀請,轉入後院家溫暖第483章 東京戰役(二)第07章 脫險結舊部第158章 全面大反攻第352章 解重疑,強助竟是西太后第154章 奪山再轟敵第152章 毀物棄城策第478章 思未來,奧國生叛議會辯第367章 蕩京郊,九門提督加老馮第496章 東華門,一斬再滅四千旗第358章 見德使,確定合作基本則第485章 東京戰役(四)第385章 殺貴族,午門事件掀波瀾第355章 師登門,解除厚恩疑雲根第288章 陰謀引,小露苦衷展新槍第400章 風雲變,金融先開大戰序第36章 月光下的河第05章 賦詞鴨綠江第340章 析翁事,定策羣避明哲保第414章 首戰捷,海空聯殲全攻起第470章 三哉坳,空地協同激戰酣第237章 擊叛軍,戰俘顯威亂軍散第103章 風潮前奏曲第173章 初確殖日略第374章 日俄變,暫製紙鈔朝臺異第200章 製造局任務第249章 羅織罪,袁黨先上織罪折第366章 提督見,羣督齊起擒西后第234章 黎元洪,欲除竟知大偏離第217章 貪瀆致事財還民第395章 會使團,引洋論以制列強第376章 言三事,首定徹變官制體第423章 絞殺戰,閃擊臺灣晨激戰第50章 進京接城防第75章 雙匪獸性發第106章 編軍接新旨第371章 爵超王,運籌之間留後手第79章 點兵首震夷第375章 逼日本,析外空軍安臣心第407章 收海關,掃黑令下工假定第465章 彈指間,全面進攻小日本第334章 終解脫,好個將門無犬輩第158章 全面大反攻第291章 進舞會,拒德女邀轉談判第93章 殺計連環施第09章 殺個狗把總第63章 再定開源策第46章 高升別九連
第57章 展計收大仕第303章 曉解析,馬帥怒言聶帥勸第289章 強器出,載振中計助大力第375章 逼日本,析外空軍安臣心第74章 匯豐來合作第294章 巧辯駁,大玩心計制德使第220章 招標起,西廂雲雨東廂淚第309章 臺戰捷,帝變後贊授秘權第125章 編俘思聲事第10章 後臺就是挺第245章 風暴起,一破徐計官屠威第404章 大對立、對峙之中迎奧運第58章 聚傑閱觀操第123章 受降寧河城第38章 鎖定新目標第324章 接邀請,轉入後院家溫暖第141章 奇兵奪炮臺第294章 巧辯駁,大玩心計制德使第275章 楊度到,救駕局長變喪犬第411章 論時勢,以戰拒婚開戰幕第346章 小太極,光緒急問施法略第189章 大商大義授大權第390章 張作霖,奔赴瀋陽入軍部第25章 劫滅漢奸府第329章 拼酒力,王士珍調包懲逆第464章 凱歌連,一路急進戰朝鮮第410章 欲拒婚,急召羣謀來相商第429章 舍小我,求大保及至軍保第64章 大謀仕管家第490章 再改序,兩大兵團與絕倭第171章 將軍府調兵第201章 見赫德小試洋人才第316章 梅里士,古卷奇書殘教業第186章 反還是不反第179章 再改新軍制第71章 慶王的心思第373章 弄權術,袁欲自籌卻遭劫第297章 平爭鬥,佈置情報布破禁第348章 懼再封,上言黨言雙禁開第483章 東京戰役(二)第208章 榮祿信,何爲友誼只爲利第492章 秘使任,孫文再問並黨事第493章 再起浪,軍政風暴計劃定第399章 述政見,言除興中會顧慮第310章 親入會,帝變後贊建黨業第371章 爵超王,運籌之間留後手第243章 處忤逆,狀元對解連環計第484章 東京戰役(三)第262章 洗腦術,用俘收俘胸成竹第47章 再來十萬兩第183章 定音治魯策第145章 勇謀震朝野第324章 接邀請,轉入後院家溫暖第483章 東京戰役(二)第07章 脫險結舊部第158章 全面大反攻第352章 解重疑,強助竟是西太后第154章 奪山再轟敵第152章 毀物棄城策第478章 思未來,奧國生叛議會辯第367章 蕩京郊,九門提督加老馮第496章 東華門,一斬再滅四千旗第358章 見德使,確定合作基本則第485章 東京戰役(四)第385章 殺貴族,午門事件掀波瀾第355章 師登門,解除厚恩疑雲根第288章 陰謀引,小露苦衷展新槍第400章 風雲變,金融先開大戰序第36章 月光下的河第05章 賦詞鴨綠江第340章 析翁事,定策羣避明哲保第414章 首戰捷,海空聯殲全攻起第470章 三哉坳,空地協同激戰酣第237章 擊叛軍,戰俘顯威亂軍散第103章 風潮前奏曲第173章 初確殖日略第374章 日俄變,暫製紙鈔朝臺異第200章 製造局任務第249章 羅織罪,袁黨先上織罪折第366章 提督見,羣督齊起擒西后第234章 黎元洪,欲除竟知大偏離第217章 貪瀆致事財還民第395章 會使團,引洋論以制列強第376章 言三事,首定徹變官制體第423章 絞殺戰,閃擊臺灣晨激戰第50章 進京接城防第75章 雙匪獸性發第106章 編軍接新旨第371章 爵超王,運籌之間留後手第79章 點兵首震夷第375章 逼日本,析外空軍安臣心第407章 收海關,掃黑令下工假定第465章 彈指間,全面進攻小日本第334章 終解脫,好個將門無犬輩第158章 全面大反攻第291章 進舞會,拒德女邀轉談判第93章 殺計連環施第09章 殺個狗把總第63章 再定開源策第46章 高升別九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