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三節 神秘來人

這些秘密的地下工作,紅玉姑娘是不大清楚的,她和楊棒子講的是,這郭、朱、張三位呢,過去是常到聚福班來打茶圍的,說是喝茶聽曲的,實際上在一起商量一些事情,打茶圍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那時候她年紀還小,有時躲在屏風後偷偷地聽他們講的一些事情,也聽不大懂,等後來張老先生沒了,郭老先生也不進城了,就剩下朱老先生一個人,時常來這裡喝悶酒,有時喝多了,就對着紅玉絮絮叨叨地說些醉話,這才慢慢地把以前一些模糊的印象給驗明瞭。

這張老先生相幫着共產黨,郭老先生拉桿子打日本人,這都是朱老先生和紅玉說的,只可惜他們這一文一武他都學不了,自從張老先生殉國後,郭家堡子那正式成立了抗日武裝,這保定三傑從此再沒聚到一起。

這位朱老先生呢,從1939年開始換了個號,原先叫個“稼軒”這是仰慕辛棄疾取得書齋號,而保定三傑隨着一人殉國一人上了山寨,朱老先生就給自己起了個新的字號,稱爲“東陽老人”。

“啥?東洋?這是個漢奸啊,還起個小鬼子老家的名呢!”楊棒子不屑地說。

“爺,不是東洋的洋,是太陽的陽,這東陽是個人,幾百年前的人。”紅玉又給楊棒子講了講這東陽是個誰的典故。

這李東陽啊是明朝從英宗至武宗朝的名臣,與劉健和謝遷組成內閣時,武宗皇帝,這個楊棒子不知道是誰,可紅玉一說正德皇帝,他就明白了,那正德皇帝和李鳳姐的民間傳說打小就知道。

這個正德皇帝呢天天除了玩就是玩。身邊的大太監劉瑾把持朝政,陷害忠良,劉健和謝遷兩位據說向皇帝訴說應誅殺劉瑾以肅朝政時。言辭激烈,推案哭罵。結果惹惱了皇帝,辭官回家了。

這李東陽沒走,留下後並沒有和劉瑾等一班奸臣對着幹,幹好本職工作以外呢,還幫着劉瑾在皇帝面前呢遮掩過,私下裡爲了一些被劉瑾打擊和陷害的大臣們,還去求劉瑾。據說還送過禮,也確實保下了不少的名人文士。

當時天下讀書人都罵李東陽沒骨頭,投靠奸佞,有人畫了一幅醜老嫗騎牛吹笛的諷刺畫。在畫中老嫗額上題“此李西涯(李的號)相業”,以此嘲諷李東陽。有人向他報告此事,可他不動聲色,自題絕句一首:“楊妃身死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爭似阿婆騎牛背。春風一曲太平歌。”在後來推翻劉瑾的鬥爭中,李起了關鍵性作用。

劉瑾一黨被除盡後,天下也終於明白了李東陽之所以留下,是委屈了自己,而使朝政不至於落到無法收拾的田地。結交奸臣也是爲了儘可能地保護那些諍臣,犧牲小我的名節,而全了天下讀書人的名節。

這麼一講呢,楊棒子有悟性啊,一下子就明白這朱老爺子起這麼個名號,是想做李東陽那樣的人,在張老先生殉國,郭老先生上山的時局下,他去當了鬼子的商會會長,就是想憑一己之力,儘可能的保護些人。

另外這紅玉說了,你想想看,老先生姓朱,你連起來讀一讀,朱東陽,是不是和誅東洋一樣,還用手蘸着酒水在桌上寫了這三個字,讓楊棒子看呢。

這屋裡的字畫和條屏上的那首詩,就出自老先生的手筆,能看出這心裡的憤懣,可又無奈的那點酸楚。

別說,楊棒子還想見見這位呢,紅玉說不用急,明天就能見到的,這還聊着呢,開鑼了,晚上的大戲要開場了,幾個小廝敲門進來,把槅扇挪開,楊棒子看着新鮮啊,還以爲這牆壁都是死的呢,原來都能挪動開啊!

這裡的包廂呢和戲園子的還不一樣,戲園子裡的包廂呢視野開闊,樓下散座的也能大約摸地瞧見,可聚福班這得戲臺子修的可有講究,正對着樓上樓下的這些錯落有致的包房,每個包房都是獨立地朝向戲臺子,包房和包房之間看不到彼此裡面的情景。

《羣英會》這一開場,楊棒子喝着小酒,吃着小菜,美女陪着,這就看上戲了,他個沒心沒肺地可沒想到這會有人都快急死了!

一塊上的街,少一個!二禿龍他們這滿世界地找啊,還遇上十字路口鬼子被打傷的事情,街上大亂這也沒法找了,都回到壽材店後面的聯絡站,把情況這麼一彙報,誰也不敢再出去了。

捱到天黑,還是沒有任何楊棒子的消息,去街上找的保定本地的同志們回來說,城隍廟襲擊鬼子的事件,據說來百姓已經傳說是“八爺”做的了,茶樓的夥計描述的那人相貌,一說來都覺得像是楊棒子。

現在的問題就是這小子去哪了,走之前交待的很清楚,如果走散了,就隨便叫輛黃包車,讓來東大街二十號的吳記壽材店,滿城的黃包車沒有不知道這得。

鬧不好是被鬼子漢奸抓了吧,保定站的這從下午就安排人去治安司令部和憲兵司令部打探消息去了,目前傳回來的消息是,聽說因爲城隍廟的事情,抓了不少人,有沒有楊棒子還不清楚。

這算是大事了,一個軍分區的前司令員被抓,那可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保定站的負責人,這位化名吳梓友的張大中同志馬上趁敵人還沒有全城戒嚴封鎖城門,去城外的水碾頭村找行署專員去親自彙報情況。

離保定城才四里地的水碾頭村,別看離着鬼子僞軍這麼近,卻是咱八路的堡壘村,咱晉察冀邊區第三專署年前剛剛遷到這裡,專署的專員叫個張林池,就是爲國捐軀的張培植老先生的兒子。

按說呢,專署專員還是地委的委員,不該靠着敵佔區這麼近,可張林池此次來保定是有重要任務的,這個任務還非比尋常,他是來接人的。

張大中天黑前出城後,來到水碾頭村的堡壘戶。見到張林池,把十一軍分區前司令失蹤的事情一說完,專署專員的頭上就見了汗了!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還鬧出亂子來!這可真要命了!

此刻張專員正在等着幾個人的到來。這要來的人呢,張大中也認識,整個保定就他們兩知道來的人的身份,一位是化名許建國的杜理卿,時任北方分局社會部部長。另一位是中央保密局的老保衛幹部譚政文,剛調到晉綏分局任分局社會部部長兼公安總局局長。

陪同他們來的是中共北平地下黨的兩位負責人,劉仁和劉慎之。這些名字可能讀者呢都不太熟悉。聽都沒聽說吧,但是在我黨的秘密戰線上,這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一下子到保定來這麼四位重量級的人物,這是要做啥呢?這事就涉及到以往不爲人知的很多秘密戰線的往事了。咱說點過去不能被披露的,剛剛纔解禁的一些歷史真相。

李克農大家都知道,我黨的情報工作的天王級人物,但是他在國安局的前身,中情部(中央情報部)卻是副部長!正部長是誰呢。大家絕對想不到,是毛主席!這話的從1941年開始說起。

1941年初,國民黨突然發動皖南事變,新四軍幾乎全軍覆沒。殘酷的現實再次提醒我黨必須預防來自國民黨和日本鬼子這類的突然襲擊。

爲了預先掌握敵情,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毛澤東親任局長的中央調查研究局。全面負責對敵我友的調查研究工作。這是毛澤東一生,任職唯一同情報相關的職務。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又決定成立中央情報部,作爲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統一的軍政戰略情報機關。以往都是一個機構兼管情報和保衛工作,現在第一次成立專門負責戰略情報工作的機構。這標誌中共情報工作的戰略自覺,堅決實現了由防轉攻的工作方針的轉變。

新成立的中央情報部是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進行調查情報工作的統一的軍政戰略情報機關。中央情報部是在原中央社會部的基礎上,與軍委總參謀部的一部分合並而成,仍由中央調查研究局領導。

1942年5月日軍對敵後抗日根據地展開大‘掃蕩‘,軍委任務加重,又把中情部中的軍事部門大多分回軍委總部工作。中情部與中社部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主要任務是軍政戰略情報的獲取與研究,也保留較小的機構指導各根據地的保衛工作,指導情報工作用中情部的名義,指導保衛工作用中社部的名義。

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兼任中情部部長,副部長三人: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總參謀長葉劍英、中社部副部長李克農。部長康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政治運動,王稼祥因病沒有到職,葉劍英來得不多,部裡的常務工作實際由副部長李克農主持。

當年中央特科的‘龍潭三傑‘,錢壯飛在長征途中遭到敵機轟炸離散犧牲,胡底在長征中被肅反錯殺,只剩李克農一人,被公認爲黨內的情報專家。李克農主政,立即對中共的情報工作展開全面部署。

根據中央指示,中情部樹立調查研究和情報工作密切相關的觀點,明確情報工作爲黨的整個路線、戰略、策略服務。同時還下發文件明確情報工作的任務:一方面進行一般的調查工作,系統地蒐集有戰略意義的公開半公開材料;另方面進行秘密的情報工作,採集敵人各方面的軍政機密消息。

中情部工作以日僞、國民黨、歐美三方面爲主要對象,調研其政治、軍事、黨派、人物、特務、社會情況。將全國分爲幾個地區:陝甘寧地區,晉察冀地區,香港、上海地區,晉綏地區,華中地區,重慶地區,西安地區。各地區建立情報電臺、情報交通站、交通線等聯絡指揮系統。

中共秘密戰線的宿將幹才,紛紛走上情報第一線。周恩來駐紮國民政府的陪都重慶,負責與國民黨中央聯絡,同時領導中共南方局的秘密工作。董必武、葉劍英、王若飛、博古、吳玉章、鄧穎超等不時往來重慶。

毛澤東親自要求各省調查上層人士情況,南方局部署全面調查國民黨的黨、政、軍、財、文、特情況。南方局的情報關係打入國民黨深處,中央黨部秘書處、機要處、軍統、中統和宋子文、孔祥熙、白崇禧、陳誠、戴笠身邊都有秘密共產黨員。劉少文還創造性地將情報活動與經濟運營相結合,秘密籌辦公司,爲黨積累經費。

林伯渠在陝西省會西安,謝覺哉在甘肅省會蘭州,公開職務是八辦代表,同時也領導西北的地下工作。晉察冀邊區是陝甘寧邊區以外最大的根據地,杜理卿和譚政文派往華北地區開展工作。

中社部副部長潘漢年親赴上海、香港地區,就地隱蔽,秘密開展工作。設點、連線、結網,中共的情報工作很快形成覆蓋全國的網絡。中央確定的地下工作方針是:‘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

當時國民黨中統專門負責反共特務工作,局長徐恩曾敏銳地看到中共已經‘實現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立即派人潛入延安,從抗大得到一本張浩所著教材《黨的策略路線》。徐恩曾從中分析共產黨的新戰略:共產黨懂得在國共再次合作之後,必須及時組織自己的軍隊,必須及時在友軍中進行工作,必須儘量保持公開活動的機會,必須穩紮穩打,避免刺激,尤其重要的是在羽毛未曾豐滿以前,隱忍退讓,避免與國民黨分裂。

徐恩曾又判斷共產黨的新戰術:歸納起來,就是要每一個地下工作人員,人人都有正當的職業,生活言行都和普通人一樣,讓別人絲毫看不出他是共產黨員,這就是共產黨新地下戰術的特色——長期隱蔽。

這一情報工作的重大轉變,連長期和我黨地下人員斗的你死我活的中統都驚歎,可想這個轉變的重要性。

第119章 明修棧道第四節 秘密交通線軼事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一節 反客爲主第206章 血祭北壇 第一節 欲哭無淚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四節 都不傻!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二節 拿錢買路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四節 讓你走你再走第171章 說書人 第一節 黃金時期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一節 龍血玄黃第122章 大浪淘沙 第二節 流水浮萍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一節 鬼子的三板斧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四節 大人物第3節 胡琴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四節 城裡顯靈城外響!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四節 野生和家養的區別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第三節 各有各的道第8章 孫花臉子 第三節 一塊碎瓷片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三節 該着找死第204章 磨盤戰術第三節 敢死隊第93章 善守者 第二節 拼的就是一口氣第38章 第二節第235章 魚死網破 第一節 最後一面第38章 第四節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三節 醜機槍!第3節 胡琴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四節 武士的憤怒補充之陳正湘與黃土嶺1第91章 三鼓而竭 第二節 捨不得孩子第76章 教學課第四節裝要裝的像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 第一節 打草驚蛇第75章 殺進重圍 第一節 皇二代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一節 有錢是好第171章 說書人 第一節 黃金時期第3節 挑槓第16章 新二師 第一節 一比一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二節 折斷的洛陽鏟第13章 瞎子 第二節 鬥爭會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一節 雪是紅的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三節 磨盤戰術第3節 假鬼子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三節 最痛快的一戰第149章 西馬池 第三節 保滿線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三節 鬼子學精了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一節 絕對不是瀟灑事!第149章 西馬池 第一節 說放就放第2節 斷腸草第139章 如影相隨 第三節 特別照顧第103章 少了兩! 第三節 英雄落寞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四節 野生和家養的區別第2節 青龍溝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第四節 圍三缺一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三節 意外之喜第218章 誰入地獄 第一節 聲南擊北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四節 趁火打劫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二節 金鼓連天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二節 一個都不能剩下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四節 雄關如鐵第149章 西馬池 第二節 說回就得回第2節 白屁股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四節 炕塌了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四節 土地問題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二節 無頭蒼蠅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四節 單雙頁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四節 火車在哪?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三節 引鬼上身第3節 夜審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四節 小插曲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二節 牙崩了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第二節 戰鬥從未停息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一節 鬼子的三板斧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二節 大八卦第16章 新二師 第一節 一比一第65章 過三招 第四節 夜半歌聲第165章 走西口 第三節 喜上加喜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三節 大頭鞋第164章 一點也不消停 第二節 一劍封喉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三節 鬼子的消息很靈通!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四節 鐵絲網和手紙補充2最精良的一分區爲啥42年後沒大作爲了第132章 塵封的檔案 第三節 時勢造英雄第139章 如影相隨 第二節 還是爲了生存!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二節 各行其道第84章 惱羞成怒第二節 死不認賬補充之一分區紀實初次作戰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一節 一筆糊塗賬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四節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三節 鬼子學精了第202章 人在鏟在第三節 把鏟子帶回去第179章 雪夜襲孤山 第四節 五比一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一節 鬼索鬼命第3節 大雪滿弓刀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二節 輕於鴻毛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一節 被人訓了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四節 切指!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四節 潰圍而出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一節 纔出虎穴第82章 夜襲 第三節 一波三折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二節 騾馬行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二節 特戰聯隊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四節 屬狼獾的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一節 司令部前的剖腹
第119章 明修棧道第四節 秘密交通線軼事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一節 反客爲主第206章 血祭北壇 第一節 欲哭無淚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四節 都不傻!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二節 拿錢買路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四節 讓你走你再走第171章 說書人 第一節 黃金時期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一節 龍血玄黃第122章 大浪淘沙 第二節 流水浮萍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一節 鬼子的三板斧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四節 大人物第3節 胡琴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四節 城裡顯靈城外響!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四節 野生和家養的區別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第三節 各有各的道第8章 孫花臉子 第三節 一塊碎瓷片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三節 該着找死第204章 磨盤戰術第三節 敢死隊第93章 善守者 第二節 拼的就是一口氣第38章 第二節第235章 魚死網破 第一節 最後一面第38章 第四節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三節 醜機槍!第3節 胡琴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四節 武士的憤怒補充之陳正湘與黃土嶺1第91章 三鼓而竭 第二節 捨不得孩子第76章 教學課第四節裝要裝的像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 第一節 打草驚蛇第75章 殺進重圍 第一節 皇二代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一節 有錢是好第171章 說書人 第一節 黃金時期第3節 挑槓第16章 新二師 第一節 一比一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二節 折斷的洛陽鏟第13章 瞎子 第二節 鬥爭會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一節 雪是紅的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三節 磨盤戰術第3節 假鬼子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三節 最痛快的一戰第149章 西馬池 第三節 保滿線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三節 鬼子學精了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一節 絕對不是瀟灑事!第149章 西馬池 第一節 說放就放第2節 斷腸草第139章 如影相隨 第三節 特別照顧第103章 少了兩! 第三節 英雄落寞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四節 野生和家養的區別第2節 青龍溝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第四節 圍三缺一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三節 意外之喜第218章 誰入地獄 第一節 聲南擊北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四節 趁火打劫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二節 金鼓連天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二節 一個都不能剩下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四節 雄關如鐵第149章 西馬池 第二節 說回就得回第2節 白屁股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四節 炕塌了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四節 土地問題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二節 無頭蒼蠅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四節 單雙頁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四節 火車在哪?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三節 引鬼上身第3節 夜審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四節 小插曲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二節 牙崩了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第二節 戰鬥從未停息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一節 鬼子的三板斧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二節 大八卦第16章 新二師 第一節 一比一第65章 過三招 第四節 夜半歌聲第165章 走西口 第三節 喜上加喜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三節 大頭鞋第164章 一點也不消停 第二節 一劍封喉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三節 鬼子的消息很靈通!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四節 鐵絲網和手紙補充2最精良的一分區爲啥42年後沒大作爲了第132章 塵封的檔案 第三節 時勢造英雄第139章 如影相隨 第二節 還是爲了生存!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二節 各行其道第84章 惱羞成怒第二節 死不認賬補充之一分區紀實初次作戰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一節 一筆糊塗賬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四節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三節 鬼子學精了第202章 人在鏟在第三節 把鏟子帶回去第179章 雪夜襲孤山 第四節 五比一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一節 鬼索鬼命第3節 大雪滿弓刀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二節 輕於鴻毛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一節 被人訓了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四節 切指!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四節 潰圍而出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一節 纔出虎穴第82章 夜襲 第三節 一波三折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二節 騾馬行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二節 特戰聯隊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四節 屬狼獾的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一節 司令部前的剖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