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

電閃雷鳴中商澹然霍然起身,說道:“我去看看孩兒。”。

張原擱下筆,跟着妻子出了書房,這坐北朝南的正房四間,書房靠最左邊,然後是飯廳,飯廳過去就是周媽和小鴻漸的房間,再就是張原、商澹然夫婦的臥室,張原進到小鴻漸房間時,周媽正在關窗,商澹然撩着紗帳看小鴻漸,張原湊過去看,油燈燈芯剔得短,光線昏朦,小鴻漸叉手叉腳齁齁酣睡,商澹然輕笑道:“鴻漸睡得真香。”問周媽:“何時把的尿?”

周媽道:“半個時辰前。”

商澹然在兒子額頭上摸了摸,有些汗溼,這雨沒落下來,房中悶熱難消,便對張原道:“你去看看謙兒,我給鴻漸扇扇涼,等雨落下來後再回書房抄寫。”

穆真真住西廂房,正與婢女玉梅坐在小鳴謙的眠籃邊輕聲說話,一盞白瓷燈擱得遠遠的,見張原進來,穆真真和玉梅趕緊起身施禮,雨就在這時傾盆而下,嘩嘩的雨聲充溢室內。

張原問:“鳴謙打雷怕不怕?”到搖籃邊看時,這小嬰兒睜着烏溜溜大眼睛左看右看,訝然笑道:“謙兒醒着啊。”

穆真真把白瓷燈移近一些好讓張原看兒子,說道:“打雷前就醒了,聽到雷聲也不害怕。”

張原看着安安靜靜的小鳴謙,問:“也不哭鬧索抱嗎?”

穆真真道:“鳴謙極少哭鬧,睡醒了也只自己劃手劃腳笑嘻嘻玩。並不哭鬧,乖得很。”

張原在搖籃邊的小杌坐下,伸手輕捏小鳴謙嬰兒肥的臉頰,笑道:“傻兒子,要哭鬧的呀,不哭不鬧不然沒人抱你玩,待在搖籃裡多悶氣,太過乖巧自己吃虧。”說着把小鳴謙從搖籃裡抱起。

玉梅聽得嘻嘻直笑。

穆真真笑道:“鳴謙是象我小時候呢,爹爹說我嬰兒時極乖,爹孃忙忙碌碌走進走出。我只在眠籃裡睜眼看着,並不哭鬧,後來聽爹爹說我若哭鬧他也會抽空抱我一會,但既然不哭那就不抱了,他也忙着呢——鳴謙呢不哭不鬧也有人抱他玩,我可比不了。”說話時手輕撫兒子的頭髮,又道:“鳴謙的頭髮不象我,這很好。”

穆真真的頭髮微黃微卷,小鳴謙頭髮雖然也有點黃。但順直,小孩子的頭髮本來就有點黃。小鴻漸也黃,黃髮小兒、黃毛丫頭嘛,穆真真之所以不願意兒子太象她,是覺得她的黃髮和白膚是墮民的標誌,她可不想兒子打着墮民的烙印。

張原豈不知穆真真的心思,說道:“象你也很好,我喜歡。”

穆真真羞喜不勝,低下頭去。

玉梅託故退出房間好讓張原和穆真真說些體己話,張原逗兒子。伸右手食指讓小鳴謙握着,然後回拉試兒子的握力,這四個月大的嬰兒力氣還不小,讚道:“好兒子,有力氣。”問:“真真,奶水足否?”

穆真真低着頭道:“夠吃呢,都吃不完。”

張原“嘿”的一笑。看着懷裡的小鳴謙道:“吾兒餓了沒?”擡頭道:“謙兒餓了,餵奶吧。”看着穆真真鼓脹脹的胸脯,薄薄夏衫下還有兩塊溼痕,是奶水的溢跡嗎?

穆真真又羞又笑。說道:“方纔餵過了,不餓的。”

調笑了幾句,張原起身道:“你們母子早些睡吧,我還要回書房再抄寫一會。”在小鳴謙肥嫩的臉頰上親了一下,把兒子遞給穆真真。

這場大雨下了小半個時辰,悶熱之氣一掃而光,張原和商澹然一共抄了近萬字,書房裡的自鳴鐘敲了十一響後,二人便收拾筆墨準備歇息,剩下的明早再抄錄。

雨後氣候清新,漫天濃雲已散,四方天井的上空露出那輪半缺的明月,極是皎潔,張原和商澹然都沒有睡意,夫婦二人攜手在天井裡散步,青磚地薄薄一層積水映着月色,空明澄澈,氣溫與傍晚時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這在江南是難體會到的——

商澹然把這些日子宅子裡的事和書社、商鋪的經營說給張原聽,山陰二老有一封家書、宗翼善也寫了信,還有西張叔祖張汝霖也有信來,張原的友人和翰社社員寄來的書信就更多了,有數十封之多,這些信都沒有啓封,等張原回來閱覽處理——

商澹然記性也極好,把她看過的那幾封信複述給張原聽,又說了她兄長商周祚離京的事,商周祚臨行前還留下了一封書信給張原,這信商澹然沒有拆看——

明月移過天井西檐,書房裡的自鳴鐘敲了十二響,商澹然道:“明日早起再看吧,夜深了,早些安歇吧。”忽然低聲膩笑,說道:“你去真真房裡睡吧。”

張原瞠目道:“毋乃賢惠過頭!”

商澹然忍着笑,低聲道:“我來月事了,不能侍候你。”

張原失笑:“張介子只重那些嗎。”

商澹然道:“我是說你這麼些日子——”不說了,笑。

張原笑道:“這麼多日子都熬過來了,不爭這一日。”

……

昨夜一場秋雨,將暑氣掃盡,張原睡得極爲香甜,路途奔波四個月,現在終於安睡溫柔鄉,這就是福氣。

張原習慣早起,起牀洗漱後在大天井中練太極拳,這是正宗太極拳,名師所授,不是他以前練的那種簡易花架子,聽得書房裡的自鳴鐘“噹噹噹噹噹噹”敲了六響,這鐘每天會快十五分鐘,要經常校準,隨即聽得有人在動這自鳴鐘,是穆真真嗎?

有人推開書房的木窗,一個清脆如曉鶯般的聲音歡喜道:“小姑父,早安。”窗間露出一張秀美的小臉,正是商景徽。

張原微笑應道:“小徽早。”專心練拳。

書房裡的商景徽磨好墨。開始抄書了,張原練罷拳進來時,她已抄了好幾行了,歪着腦袋說:“小姑父你歇着,或者先看信。”說罷繼續認真抄寫,興致勃勃。

張原坐在書案邊開始拆閱書篋中的信件,看了幾封信,擡眼見商景徽停筆注視着他,便笑問:“看什麼,不認識了嗎?”

商景徽的臉蛋原先有些嬰兒肥。現在清瘦了一些,尚未開始發身長大,依然稚氣,這時說道:“小姑父去朝鮮很辛苦是吧,昨晚沒看清楚,現在看小姑父又黑又瘦的。”

張原微笑道:“行路難啊,風吹日曬,不過還好,總算平安回來了——小徽你怎麼就病了?”

商景徽道:“我也不知道怎麼就病了——”

商澹然進來了。接話道:“有好幾日高熱不退,把我們都嚇壞了。”

張原道:“過兩日請名醫再複診一下。”

說話間。僕婦來報,陸韜和張若曦夫婦來了。

陸韜、張若曦住在燈市街盛美商號的店鋪裡,昨日傍晚纔得到張原回京的消息,那時天色已晚,所以今日一早就趕來了,小鴻漸見到張若曦最是雀躍,連聲叫着:“姑母,姑母。”蹣跚上前,張着雙臂。喜笑顏開。

張若曦抱起小鴻漸,對張原道:“你既已平安歸來,那我和陸郎明天就啓程回鄉了,行裝早已收拾好,且喜天氣已轉涼,正好趕路。”

張原道:“姐姐姐夫在京中過了中秋再回江南吧,現在動身的話中秋節就要在路上過了。”

張若曦道:“我和你姐夫也是歸心似箭啊。履純、履潔在山陰,我有大半年沒見他兄弟二人了,思念得緊。”

張原也就不再挽留,說道:“那今日我們一起去泡子河畔團聚。宗子大兄昨日邀請的。”

張若曦問:“小原今日不去衙門嗎?”

張原道:“按慣例,出使遠國的使臣回來後有旬日的休假,這幾日我不用去翰林院或者詹事府。”

用罷早餐,左鄰孫承宗將上半冊《丁巳朝鮮紀行》原稿和抄錄的一份親自送到張原手上,張原問起東宮講學之事,孫承宗微笑道:“皇長孫殿下心性仁慈,重情義,幾次問起你何時回來——不過最近兩個月因天氣炎熱,暫停日講,如今天氣轉涼,應該要恢復講學了,待東宮傳旨吧。”

孫承宗告辭去詹事府,張原讓姐姐姐夫和商澹然、穆真真她們先去泡子河畔張氏寓所,他今日雖然不必去翰林院坐堂,但既然回來了,總要去拜見一下翰林院侍讀學士郭淐,還有,他現在還兼任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那麼掌印的少詹事錢龍錫也必須去拜見——

商景徽提醒道:“小姑父,那日記還沒抄完呢。”

商澹然便請姐夫張若曦和姐夫陸韜幫忙,還有小景徽,四個人一起抄錄,用了半個時辰,將剩下的日記抄錄完畢,這時武陵把翰社書局的袁朝年也叫來了,張原將那兩份《丁巳朝鮮紀行》都交給袁朝年,讓袁朝年與武陵當場校對,校對完畢後,立即召集刻工,務必在十日內將此日記刻印銷售,而且製版要精細,不能出明顯的錯誤。

商澹然、張若曦她們乘車去泡子河畔了,張原留袁朝年和武陵在宅子裡校對日記,他帶着來福和汪大錘去翰林院,舍巴和馬闊齊也要跟着,被張原制止,這在京中,兩個石柱土兵整日跟着必遭人非議,張原準備近日打發這二人回四川。

張原主僕三人剛走到李閣老胡同東端,卻見慈慶宮的內侍高起潛帶了一個小火者沿灰廠街匆匆趕來,高起潛作爲皇長孫朱由校的伴讀,已經由烏木牌升爲有品秩的長隨了,長隨是七品內官,再往上升就是六品典簿,高起潛今年才十六歲,可謂官運亨通,這就是依傍大太監的好處,鐘太監自去年梃擊案之後,不但東宮首領太監王安對他另眼相待,就是皇太子朱常洛也對鐘太監頗爲倚重了,以前有事都是單獨與王安商量,現在鐘太監得以參與,在東宮,已是僅次於王安的實權太監,高起潛作爲鐘太監的乾兒子,自然水漲船高,地位跟着驟升——

高起潛向張原施禮,說鍾公公和客嬤嬤已經知道張原回京,請張原抽空到十剎海鍾公公外宅相見,又說皇長孫殿下也極想見到張先生,問張先生何時入文華殿講課?

張原這兩日極忙,明天還要送姐姐姐夫回江南,便道:“我後日來拜訪鍾公公,午後來吧,午後鍾公公也有空暇。”

高起潛回慈慶宮覆命去了,張原到翰林院與諸同僚見禮,然後去拜會掌院郭淐郭學士,郭學士對張原還是頗愛護的,寒暄之後便把一張邸報遞給他,說道:“張修撰你看看,這是新出的邸報,上面有遼東李巡撫的奏疏。”

張原昨日在吳閣老處已經看過這篇奏疏,這時再看一遍,驚訝道:“李巡撫爲何這般指責下官,簡直是莫名其妙。”當即將李維翰指責他的幾點逐一向郭淐解釋,又道:“郭學士,下官出使朝鮮,從離京到回京歷時一百一十九日,每日都有日記,所記之事皆有隨行使者爲證,朝鮮使臣也可爲證,李巡撫這般無端指責,下官甚是驚懼,爲表清白,會盡快把那冊日記刊印出來。”

郭淐點頭道:“如此甚好。”

張原懇請郭淐爲《丁巳朝鮮紀行》作序,這不是張原臨時起意,而是早就想好的,請吳道南或者其他高官作序都不合適,郭淐最合適,因爲郭淐是翰林院掌印官,而且既非東林也非三黨——

郭淐講究明哲保身,慎重道:“你把日記送來我先閱覽,若無不妥,我會作序的。”

張原說傍晚會把日記原稿送到郭學士府上,拜別郭淐,張原出了翰林院去詹事府拜會少詹事錢龍錫,又與師兄徐光啓談論良久,這才往泡子河畔與姐姐張若曦她們相聚,又讓人去把阮大鋮請來一起喝酒,阮大鋮這幾天也不用去行人司坐衙。

午後張原和阮大鋮去了禮部和會同館,分別拜會何侍郎和朝鮮奏請使禹煙等人,從會同館出來時見時辰還早,纔是正申時,二人便又去錦衣衛衙門拜訪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一番寒暄後駱思恭道:“已連夜提審納蘭巴克什二人,俱已招供,本衛會據實向聖上稟報,請張修撰、阮行人放心。”

隨張原出使的包括甄紫丹在內的六十一名錦衣衛都負有偵緝之責,駱思恭已經從這些錦衣衛口中得知張原出使的詳情,錦衣衛此番死傷慘重,駱思恭當然要維護屬下的利益,錦衣衛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受內閣和六部節制,所以三黨雖然勢傾朝野,但駱思恭並無多少顧忌,錦衣衛畏懼的是執掌東廠的太監。

————————————————

第456章 山海關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96章 飽暖思美人第381章 空惹一身羶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267章 司業與祭酒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412章 顏面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390章 闖東宮第125章 夜船航第347章 騎驢找驢第220章 亦師亦友亦情人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63章 姚記書鋪第354章 溫馨四合院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7章 思無邪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24章 不動心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413章 鴨宴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483章 追語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6章 紈絝風采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444章 又見方鴻漸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第341章 蘇幕遮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391章 朱徽嫙第56章 剎那養成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93章 長袖善舞第60章 澹然心亂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125章 夜船航第171章 劈破玉第493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第339章 解元第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159章 將飲茶第29章 訓師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466章 端陽雨第506章 稍縱即逝第96章 飽暖思美人第147章 挾妓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450章 坦白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23章 山陰縣衙第373章 殿試策題第225章 棄子第80章 良師箴言第346章 東廠耳目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395章 昏招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53章 後園私會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29章 訓師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500章 漢奸可畏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202章 審鏡第92章 大宗師到第374章 冰河說與萬言書第485章 呼吸之間
第456章 山海關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96章 飽暖思美人第381章 空惹一身羶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267章 司業與祭酒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412章 顏面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390章 闖東宮第125章 夜船航第347章 騎驢找驢第220章 亦師亦友亦情人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63章 姚記書鋪第354章 溫馨四合院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7章 思無邪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24章 不動心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413章 鴨宴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483章 追語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6章 紈絝風采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444章 又見方鴻漸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第341章 蘇幕遮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391章 朱徽嫙第56章 剎那養成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93章 長袖善舞第60章 澹然心亂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125章 夜船航第171章 劈破玉第493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第339章 解元第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159章 將飲茶第29章 訓師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466章 端陽雨第506章 稍縱即逝第96章 飽暖思美人第147章 挾妓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450章 坦白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23章 山陰縣衙第373章 殿試策題第225章 棄子第80章 良師箴言第346章 東廠耳目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395章 昏招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53章 後園私會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29章 訓師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500章 漢奸可畏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202章 審鏡第92章 大宗師到第374章 冰河說與萬言書第485章 呼吸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