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神秘道修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飛速發展促進商業繁榮和城鎮興盛,封建傳統的社會秩序受到猛烈衝擊,各諸侯國競相改革的風潮中,擁有文化知識的人士四處遊學、講學,形成思想領域中的百家爭鳴的局面,歷史上把這一時期不同學派稱“諸子百家”,各派之間不僅闡述各自的思想主張,相互爭論批判,儒家主張教化百姓,以“禮”治國,法家強調用“刑罰”加強統治,道家既反對“禮”也反對“法”治,提出“無爲而治”。

龍天羽帶着二人走入棋坊閣樓內,選了二樓的一間雅閣,跪膝而坐,叫了壺‘清泉溪流’的美酒、三隻飲酒用的三腳爵,兩個青銅鼎內盛放着牛肉乾和肥羊腿。

郭涯懷中抱着封鞘的寶劍,畢恭畢敬站在雅閣門口守衛着,以免外人魯莽闖入打擾主公飲酒雅興,更要保護主公主母的安全。

龍天羽見他一副拘謹恭敬的樣子,微微一笑,叫郭涯到桌旁入座,也跟着他夫妻倆一起飲酒用膳。

郭涯有些受寵若驚,連番感恩涕零致謝,能與主公主母一桌享用午宴,實在是一種榮幸,心悅誠服地敬佩主公這種禮賢下士的氣度,即使日後他主公送命也心甘情願!

“郭涯,你在軍中生活如何因?都適應了吧?”龍天羽驀地關心問道。

郭涯回道:“自從我們兄弟隨主公和郭大小姐從壽春運兵器來到彭城,生活比以前更精彩更有意義了,從前空有身手只能坐家僕或打鐵,現在能馳騁沙場,帶兵打仗實在太過癮了,兄弟們能跟隨主公打天下都攢足了勁兒,萬般榮幸!”

龍天羽由此想到了嬌妻郭鈺瑩,微微笑道:“都說七國中以燕女最爲出衆豔麗,回去後依依從歌姬團中找些少女歌姬,贈與這些將領和鐵衛爲妻,成家立室,過些幸福的日子,也不能只知道打打殺殺。”

依依淺笑道:“包在我身上,本歌姬團中尚有二三十位未嫁人的姑娘,燕地還有些伴舞的姬女,都可以贈予這些征戰沙場、立下功勳的將領和護衛。”

郭涯感激萬分,立即向主公主母磕頭答謝。

酒過三爵,忽然聽到樓下大廳中有人在開口高番大論。

“各位,在下儒家門生曹爲,有一論要發,如今大秦風雨飄搖,秦將章邯倒兵相戈,投靠了楚軍項羽,城外各路人馬兵臨城下,天下要換主了……”

依依在雅閣內笑道:“看來又有人要長篇大論,舌戰棋坊了。”

龍天羽起身道:“出去瞧瞧,看有多熱鬧?”

三人走出雅間,來到二樓環廊扶手處,目光投向正下方的圓臺上。

樓下曹爲正在講論自己的見解:“得仁者可得天下,失道寡助天必亡之,這是自古朝代更迭的規律,秦統四方功勳固大,但不愛惜百姓,同樣會落個分崩離析的結局,城外楚軍項羽、彭城龍天羽、魏軍魏豹、燕軍臧荼、齊軍田榮等等,都在渭水南岸準備攻打咸陽,很快,各位士友,一個嶄新強大的政權就要誕生了,不過……若它傷害百姓、搶奪財富,不久還會被其它政權所取代,只有不動咸陽城內百姓分毫的義軍首領,他纔會是最後的勝利者!”說完抱拳拱手一揖,跨步邁下講說臺,生怕被秦爪牙盯住殘害。

龍天羽點頭道:“郭涯,去把這位先生請來,與我一敘!”

郭涯領命下樓,以其敏捷的身手穿梭人羣,去找那位儒生曹爲。

這時有一位中年人走上講說臺,抱禮道:“各位,在下法家龐博,有一番言論,請在場諸位指教,法家主張實行‘法治’,加強中央集權,謹守君臣之道,秦孝公時期重用商鞅變法,國富民強,使弱秦變得強大,一直到秦國統一天下都保持着法治,可見法家的實用,任何朝政必須有嚴格的管理才能縷清秩序,君有君樣,臣像臣子,士卒勇猛奮戰,至於酷刑與暴政,完全不取決於法家思想,而是在於君王本身,試想夏王桀、殷商紂殘暴嚴酷,當時並沒有法家學說,不一樣是個人人誅討的暴君嗎!因此把秦朝的衰落歸根於法家完全是錯誤的,儒家的仁政固然有道理,但靠仁義不足以治國……”

龍天羽想了想頗覺有理,吩咐依依道:“這個龐博也不時等閒之輩,等他講完,依依把他也請上來,不同流派坐在一起討論真理,剖析時局,豈不有趣?”

此時郭涯已經把那位儒士曹爲請上樓來,龍天羽上前施禮道:“在下墨門遊俠,平時對儒法學說頗有研究,剛纔聽閣下一番高論,深有所感,奈何未能聽得盡興,特請先生上來一敘。”

曹爲一身儒生夫子打扮,看上去很像文弱書生,年紀三十四五的樣子,兩眼有神,丰姿雋永,一般情況下,士夫子看不起遊俠,遊俠也瞧不起士夫子,但曹爲眼神望着龍天羽,只覺一股讓人臣服的氣勢撲面而來,暗想此人非富即貴,不像普通的遊俠。

受對方氣度震懾,曹爲傲氣收斂,恭敬道:“在下儒家門生曹爲,不知閣下如何稱呼?”

龍天羽微微一笑道:“在下雨天龍,曹兄,請入座。”

曹爲咀嚼了幾句,絕想不出這‘雨天龍’便是當今天下叱吒風雲的人物龍天羽,邁入雅閣就坐,龍天羽吩咐郭涯找店小二多要兩個杯爵。

“曹兄剛纔說推行‘仁治’和新政權,不知你認爲城外義軍當中哪支將會佔取咸陽,最後成爲勝利者?”龍天羽有意試探。

曹爲若有所思,說道:“城外以楚軍項羽和章邯合兵後的勢力最大,據說連龍天羽都杯秦楚聯軍攔截被迫退守潼關,而潼關處地勢險要,後面齊燕趙韓魏的義軍感到,兵力倍增,凡將楚軍卡在關中進退兩難,倘若龍天羽能忍耐住,坐山觀虎鬥,最後勝者便非他莫屬,而且天下百姓都說龍天羽廣施仁義,願意跟隨他,看來仁者王君將是他了。”

龍天羽故作驚訝,又道:“先生既有此才,爲何不去投靠明主,有一番大作爲?”

曹爲卻道:“今逢亂世,儒家門徒不擅謀略,攻城掠地,帶兵打仗皆不懂而無用武之地,一旦天下安定,便是儒者入朝推行仁政的時候。”

龍天羽正要說話,依依帶着法家門徒龐博走進雅間,各人引介入座,斟滿酒爵。

龐博說道:“不知閣下請我來,有何賜教?”

龍天羽微笑道:“本人墨徒遊俠,剛纔聽到兩位儒法門人的講說,覺得各有道理,但仔細一想過猶不及,如果只推行仁治,久而久之君不君臣不臣,會使百姓無所顧忌,出現各種爭端無法解決,如果制推行法治,國君一旦運用不當,昏庸無道,濫用酷刑,導致百姓民不聊生,氣勢治國要因材制宜,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局勢無所謂誰好誰不好,只有誰適合主,誰適合輔!”

二人覺得頗有道理,‘儒治’、‘法治’、‘無爲而治’辯論來辯論去,幾百年來也沒有定論,除了一些變法有成效外,治國之論一直未形成一個模式,想不到今日卻被一位‘墨徒’教訓了。

龍天羽接着道:“將來若能建立一個民主國家,百姓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同時,減輕對百姓的剝削,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強百姓的權利與義務等等……”

曹爲、龐博目瞪口呆,有些不可思議,一個墨徒遊俠能說出這番大道理來。

忽然樓下又傳出一人高呼道:“在下道家清虛子,在西域崑崙山修行,路徑此地有一番言論:道可道,非常道,世事萬物皆由道生,道法自然,無爲而治纔是根本凡人爭權奪利,只在世間生存六七十載,無論是貴族還是百姓都不能長生,信道者,吸天地靈氣築基脩金丹,脫離俗世凡塵,跨越三界六道,那纔是真正的逍遙,修行成仙,白日飛昇,與天地長存,這纔是道!”

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七章 牀第之歡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六章 破衛水師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一章 深霧夜襲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五章 雙雄對決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二章 夜入侯府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五章 兵臨山下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四章 食色性也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十章 彈劾鉅子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五章 刀尖逃生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二章 身陷伏擊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十章 西征匈奴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五章 兵臨山下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四章 建兵工廠第八章 軍用雷管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四章 賞雪談情
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七章 牀第之歡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六章 破衛水師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一章 深霧夜襲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五章 雙雄對決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二章 夜入侯府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五章 兵臨山下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四章 食色性也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十章 彈劾鉅子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五章 刀尖逃生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二章 身陷伏擊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十章 西征匈奴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五章 兵臨山下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四章 建兵工廠第八章 軍用雷管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四章 賞雪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