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英雄傳》五十一、八戒悲古將

詩曰:

心地頻頻掃,塵情細細除,莫教坑塹陷毗盧。本體常清靜,方可論元初。性燭須挑剔,曹溪任吸呼,勿令猿馬乞聲粗。晝夜綿綿息,方顯是功夫。

這首詞,牌名《南柯子》,單道着唐僧脫卻織錦河寒冰之災,踏白黿負登彼岸。師徒五衆,順着大路,晝行夜宿,望西而進多日,正遇嚴冬之景,但見那林光漠漠煙中淡,山骨棱棱水外清。師徒們正當行處,忽然又遇一山,阻往去道。路窄崖高,石多峻嶺,人馬難行。三藏在馬上兜住繮繩,叫聲“徒弟”。 時有孫行者引八戒、沙僧近前侍立道:“師父,有何吩咐?”三藏道:“你看那前邊山高,只恐有虎狼作怪,妖獸傷人,今番是必仔細!”行者道:“師父放心莫慮,我等兄弟四人,使出蕩怪降妖之法,怕什麼虎狼妖害!”三藏聞言,只得放懷前進。到於谷口,促馬登崖,擡頭觀看,好山:

嵯峨矗矗,巒削巍巍。嵯峨矗矗沖霄漢,巒削巍巍礙碧空。怪石亂堆如坐虎,蒼松斜掛似飛龍。嶺上鳥啼嬌韻美,崖前梅放異香濃。澗水潺湲流出冷,巔雲黯淡過來兇。又見那飄飄雪,凜凜風,咆哮餓虎吼山中。寒鴉揀樹無棲處,野鹿尋窩沒定蹤。可嘆行人難進步,皺眉愁臉把頭蒙。

師徒五衆,冒雪衝寒,戰澌澌,行過那巔峰峻嶺,遠遠望見山凹中有樓臺高聳,房舍清幽。唐僧馬上欣然道:“徒弟啊,這一日又飢又寒,幸得那山凹裡有樓臺房舍,斷乎是莊戶人家,庵觀寺院,且去化些齋飯,吃了再走。”行者聞言,急睜睛看,只見那壁廂兇雲隱隱,惡氣紛紛,回首對唐僧道:“師父,那廂不是好處。”三藏道:“見有樓臺亭宇,如何不是好處?”行者笑道:“師父啊,你哪裡知道!西方路上多有妖魔邪氣,善能點化莊宅,不拘什麼樓臺房舍,館閣亭宇,俱能指化了哄人。其中就有一種名‘蜃’ 的邪氣,蜃氣放光,就如樓閣淺池。若遇大江昏迷,蜃現此勢,倘有鳥鵲飛騰,定來歇翅,哪怕你上萬論千,盡被他一氣吞之。此意害人最重,那壁廂氣色兇惡,斷不可入。”八戒道:“猴哥淨說些貓虎不分的話。上次在河冰上,你也沒看到什麼‘惡氣紛紛’, 師父不照舊被水怪擄去。這一日山路崎嶇,飢寒難捱,一步也難走了。不去樓閣處尋齋,要去山脊上尋齋?”三藏道:“八戒說得是,天寒地凍,都捱了一日,須想辦法弄些熱湯飯來。”行者道:“師父果飢,且請下馬,就在這平處坐下,待我別處化些齋來。”八戒採定繮繩,三藏依言下馬。沙僧放下行李,拿出鉢盂,遞與行者。行者接鉢在手,向三藏道:“師父,這去處少吉多兇,切莫要動身別往,老孫化齋去也。”唐僧道:“不必多言,但要你快去快來。”行者轉身欲行,卻又回來道:“師父,我知你除唸經外,沒甚坐性,我與你個安身法兒。”即取金箍棒,幌了一幌,將那平地下週圍畫了一道圈子,請唐僧坐在中間,着八戒沙僧侍立左右,把馬與行李都放在近身,對唐僧道:“老孫畫的這圈,強似那銅牆鐵壁,憑他什麼虎豹狼蟲,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許你們走出圈外,只在中間穩坐,保你無虞。”三藏依言,端然坐下。

行者才起雲頭,尋莊化齋。一直南行,忽見那古樹參天,乃一村舍。按下雲頭,仔細觀看,但只見:

雪欺衰柳,冰結方塘。疏疏修竹搖青,鬱郁喬松凝翠。幾間茅屋半裝銀,一座小橋斜砌粉。籬邊微吐水仙花,檐上長垂冰凍箸。颯颯寒風送異香,雪漫不見梅開處。

行者隨步觀看莊景,只聽得呀的一聲,柴扉響處,走出一個老者,手拖藜杖,頭頂羊裘,身穿破衲,足踏蒲鞋,來在門外。拄定杖,仰身朝天道:“西北風起,明日晴了。”說不了,後邊跑出一個哈巴狗兒來,望着行者,汪汪的亂吠。老者卻纔轉過頭來,看見行者捧着鉢盂,打個問訊道:“老施主,我和尚是東土大唐欽差上西天求經者,適路過寶方,我師父腹中飢餒,特造尊府募化一齋。”老者聞言,點頭頓杖道:“長老,你且休化齋,走錯路了。”行者道:“不錯。”老者道:“往西天路徑,在那直北下,此間到那裡有千里之遙,還不去找大路而行?”行者笑道:“正是直北下,我師父現在大路上端坐,等我化齋哩。”那老者道:“這和尚胡說了。你師父現在大路上等你化齋,似這千里之遙,就會走路,也須得六七日,走回去又要六七日,卻不餓壞他也?”行者笑道:“不瞞老施主說,我才然離了師父,還不上一盞熱茶之時,卻就走到此處。如今化了齋,還要趁去作午齋哩!”老者見說,心中害怕道:“這和尚是鬼!是鬼!”急抽身往裡就走。行者一把扯住道:“施主哪裡去?有齋快化些兒。”老者道:“不方便!不方便!別轉一家兒罷!”行者道:“你這施主,好不會事!你說我離此有千里之遙,若再轉一家,卻不又有千里?真是餓殺我師父也。”那老者道:“實不瞞你說,我家老小六七口,才蒸上兩箅蕎麪饃饃,還未曾蒸熟,你且到別處去轉轉再來。”行者道:“佛經雲:‘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我貧僧在此等一等罷。”那老者道:“若我家沒病人,你就等着也可,只是我兒病得死去活來,沒心思招待你,別家去罷。”大聖笑道:“可是買賣到了!”老者怒道:“告訴你我家有病人,談什麼買賣!”大聖道:“不瞞施主說,貧僧在東土學得醫術,治疑難雜症易如反掌。我若治好了你兒的病,你能不奉送貧僧一頓好齋飯?這不叫買賣?”老者喜道:“你若治好了小兒的病,別說一頓齋飯,就是一年的齋飯,小老兒也欣然奉送。只是我這小兒的病,你未必能治好。”大聖道:“我先看看病人再說。”老者便大叫道:“媽媽,快出來迎貴人。”只見一個老媽媽領着兩個七八歲上下的娃娃出來,道:“貴人在哪?老爺。”老者道:“這長老專能治疑難雜症,咱小兒有救了。”說着話,老兩口便把大聖讓進前廳。又有一個年輕媳婦和一個姑娘出來相見,媽媽道:“這個是我兒媳婦,這個是我閨女,還未出門。”說着,把大聖讓在尊位上坐了,姑娘忙又端了一杯茶奉上。老者道:“我小兒半年前去前山打柴,半山裡遇見一隻受傷的狐狸,他就把他擔了回來。給他洗傷口,上傷藥,不幾天就好了。小兒又把他擔進深山放生了,等小兒後半晌擔柴下山,又看到那隻狐狸滿身是血,不知爲何又受了重傷。小兒心地善良,又把他擔了回來治療。誰知這次傷勢太重,不到兩天,就死在了我家裡。一家人不忍吃他,就把他埋在了村東的坡崗上。從此,我兒就染了疾病,經常身上發燒嘴說胡話,看了許多醫生,都說我兒這病奇怪,治不好了。”大聖道:“他說什麼胡話?”老者道:“小兒顛來倒去的說:‘我不能死,我還沒有報仇。’這一句話。”大聖道:“領我去看看你小兒。”老者忙起身,領着大聖出了正房,來在西廂房裡。老者的兒子就躺在靠後牆的木板牀上。媽媽上前拍了拍他道:“大狗子,醒一醒,長老來給你治病哩!”那病人只不答話,雙眼睜開,只看了大聖一眼,便就用被子蒙上了頭。大聖上前把被子給掀開,一把拽住了狗子的左手,摳了摳手心,道:“你的仇我已知道,願意報嗎?”狗子道:“願意!願意!”大聖道:“小狗子曾救了你兩次,你不知報恩,反把魂魄附在他身上,不夠意思罷。”狗子道:“我死時,只有恩人在跟前,沒奈何,只好附在了他身上,希望他能給我報仇。”大聖道:“三天之內,狗子就給你報仇。你去罷。”小狗子道:“我信你大王,我回去專等好信,我這就走。”大聖道:“老施主,你兒子身上的狐魂已去,過會就可起來吃飯,睡上一夜就好了。”老者道:“恩人,你治好了小兒的病,俺一家子真不知乍謝你哩?”大聖道:“別謝,事還未完。你用竹刀削上四十八根四尺見長的竹槍,明天叫狗子拿到遇見狐狸的地方。用鐵杴挖個六尺方圓的深坑,把竹槍插進裡邊,上面蓋上細枝浮葉,做成陷井。再叫狗子繞着陷井正跑三圈,倒跑三圈。過一夜,就去捕獲獵物,然後把土坑平掉。從此,你家就交上好運了。”老者的兒媳和閨女就要下跪給行者磕頭,行者忙攔住道:“別磕頭,快給我師父拿幾個饅頭,我走也。”老者一家子苦留大聖不住,兒媳婦盛了滿滿一竹籃饃饃,女兒盛了滿滿一鉢稀粥,都遞與行者。大聖提籃託鉢,別了老者一家,駕雲迴轉不題。

卻說唐僧坐在圈子裡,等待多時,不見行者回來,欠身悵望道:“這猴子往哪裡化齋去了?”八戒在旁笑道:“知他往哪裡耍子去來!化什麼齋,卻教我們在此坐牢!”三藏道:“怎麼謂之坐牢?”八戒道:“師父你原來不知。古人劃地爲牢,他將棍子劃個圈兒,叫我們蹲在裡邊不要出去,就如犯人坐牢。假如有虎狼妖獸來時,如何擋得他住?只好白白的送與他吃罷了。”三藏道:“悟能,憑你怎麼處治?”八戒道:“此間又不藏風,又不避冷,若依老豬,只該順着路,往西且行。師兄化了齋,駕了雲,必然來快,讓他趕來。如有齋,吃了再走。如今坐了這一會,老大腳冷!”三藏聞此言,就是晦氣星進宮。遂依呆子,一齊出了圈外。八戒牽了馬,沙僧擔了擔,那長老順路步行前進。不一時,到了那樓閣之所,原來是坐北向南之家。門外八字粉牆,有一座倒垂蓮升斗門樓,都是五彩裝的,那門兒半開半掩。八戒就把馬拴在門枕石鼓上,沙僧歇了擔子,三藏畏風,坐於門限之上。八戒道:“師父,這所在想是公侯之宅,相輔之家。前門外無人,想必都在裡面烘火。你們坐着,讓我進去看看。”唐僧道:“仔細耶!莫要衝撞了人家。”呆子道:“我曉得。自從隨了師父西行,這一向也學了些禮數也。”

那呆子把釘鈀撒在腰裡,整一整青錦直裰,斯斯文文,走入門裡。只見是三間大廳,簾櫳高控,靜悄悄全無人跡,也無桌椅傢伙。轉過屏門,往裡又走,乃是一座穿堂,堂後有一座大樓,樓上窗格半開,隱見一頂黃綾帳幔。呆子道:“想是有人怕冷,還睡哩。”他也不分內外,拽步走上樓來。用手掀開看時,把呆子唬了一個躘踵。原來那帳裡象牙牀上,白媸媸的一堆骸骨,骷髏有巴斗大,腿挺骨有四五尺長。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邊淚落,對骷髏點頭嘆雲:“你不知是:

哪代哪朝元帥體,何邦何國大將軍。

當時豪傑爭強勝,今日淒涼露骨筋。

不見妻兒來侍奉,哪逢士卒把香焚?

謾觀這等真堪嘆,可惜興王霸業人。”

八戒正才感嘆,只見那帳幔後有火光一幌,呆子道:“想是有侍奉香火之人在後面哩。”急轉步過帳觀看,卻是穿樓的窗扇透光。那壁廂有一張彩漆的桌子,桌子上亂搭着幾件錦繡綿衣。呆子提起來看時,卻是三件納錦背心兒。他也不管好歹,拿下樓來,出廳房,徑到門外道:“師父,這裡全沒人煙,是一所亡靈之宅。老豬走進裡面,直至高樓之上,黃綾帳內,有一堆骸骨。串樓旁有三件納錦背心,被我拿來了。此時天氣寒冷,正當用處。師父,且脫了褊衫,把他且穿在底下,受用受用,免得吃冷。”三藏道:“不可!不可!律雲:‘公取竊取皆爲盜。’倘或有人知覺,趕上我們,到了官處,斷然是一個竊盜之罪。還不送進去與他搭在原處!我們在此避風坐一坐,等悟空來時走路。出家人不要這等愛小。”八戒道:“四顧無人,雖雞犬亦不知之,但只我們知道,誰人告我?有何見證?就如拾到的一般,哪裡說什麼公取竊取也!”三藏道:“你胡做啊!雖是人不知之,天何蓋焉!玄帝垂訓雲:‘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趁早送去還他,莫受非禮之物。”那呆子莫想肯聽,對唐僧笑道:“師父啊,天這麼冷,且待老豬穿一穿,晤晤脊背,等猴子來,脫了還他走路。”沙僧道:“既如此說,我也穿一件兒晤背。”兩個齊脫了上蓋直裰,將背心套上。才緊帶子,不知怎麼立站不穩,撲的一跌。原來這背心兒賽過綁縛手,霎時間,把他兩個背剪手貼心捆了。慌得三藏跌足報怨,急忙上前來解,哪裡便解得開!三個人在那裡吆喝之聲不絕,卻早驚動了魔頭也。

原來這座樓房果是妖精點化的,終日在此惑人,若入了套,便被他拿住。他正在洞裡閒坐,忽聞得怨恨之聲,急出門來看,果見捆住幾個人了。妖魔即喚小妖,同到那廂,暫收了樓臺房屋之形,把唐僧攙住,牽了白馬,挑了行李,將八戒沙僧一齊捉到洞裡。老妖魔登臺高坐,衆小妖把唐僧推倒在臺邊,妖魔問道:“你是哪方和尚?怎麼這般膽大,白日裡偷盜我的衣服?”三藏道:“貧僧是東土大唐欽差往西天取經的,因腹中飢餒,着大徒弟化齋未回,不曾依得他的言語,誤入貴府避風。不期我這兩個徒弟有些寒冷,暫穿你家衣服晤晤脊背,不料中了大王機關,貧僧這裡陪個不是,望大王放我們師徒西行。”那妖魔笑道:“我這裡常聽得人言:有人吃了唐僧一塊肉,發白還黑,齒落更生。幸今日不請自來,還指望放行!你那大徒弟叫什麼名字?往何方化齋?”八戒聞言,即開口稱揚道:“我師兄乃六百年前大鬧天宮齊天大聖孫悟空也。”那妖魔聽說是齊天大聖孫悟空,老大有些悚懼,口內不言,心中暗想道:“久聞那廝神通廣大,如今不期而會。”教:“小的們,把唐僧捆了,將那兩個先捆着雙腿,再解下寶貝,換繩子捆了。且擡在後邊,待我拿住他大徒弟,一發刷洗,卻好湊籠蒸吃。”衆小妖答應一聲,把三人齊捆了,擡在後邊,將白馬拴在槽頭,行李挑在屋裡。衆妖都磨兵器,準備擒拿行者不題。

卻說孫行者提籃託鉢,自南莊駕雲迴轉舊路。徑至山坡平處,按下雲頭,早已不見唐僧,不知何往。棍化的圈子還在,只是人馬不見了。回看那樓臺處所,亦俱無矣,惟見山根怪石。行者心驚道:“不消說了,他們定是遭那毒手也!”急依路看着馬蹄,向西而趕,行不上十里,峰下便現一洞府。有一塊大石碑斜矗在洞旁,上書着“金兜山金兜洞” 幾個大字。兩扇石門外有許多小妖,在那裡輪槍舞劍。真個是:

煙雲凝瑞,苔蘚堆青。崚嶒怪石列,崎嶇曲道縈。猿嘯鳥啼風景麗,鸞飛鳳舞若蓬瀛。向陽幾樹梅初放,弄暖千竿竹自青。陡崖之下,深澗之中,陡崖之下雪堆粉,深澗之中水結冰。兩林松柏千年秀,幾簇山茶一樣紅。

行者望着洞府,心中尋思道:“蹄跡在門前消失,白馬必入了洞府,師父或許也在洞中。”就拽開步徑至門前,厲聲高叫道:“那小妖,快進去報與你家大王,就說齊天大聖有事請教。”

看門的小妖,急入洞中報道:“大王,前面有一個毛臉勾嘴的和尚,自稱是齊天大聖,說有事請教大王。”那魔王聞得此言,滿心歡喜道:“什麼有事請教,分明是來討唐僧的。正要他來哩!我自離了本宮,下降塵世,更不曾試試武藝。今日他來,必是個對手。”即命:“小的們,快取兵器。”那洞中大小羣魔,一個個精神抖擻,即忙擡出一根丈二長的點鋼槍,遞與老怪。老怪傳令,教:“小的們,各要整齊,叫毛臉和尚見一見我們的威風。”衆妖得令,隨着老怪,騰出門來,擺列兩旁。老怪立在中間,頓一頓鋼槍,叫道:“哪個是什麼齊天大聖?”行者在旁閃過,見那魔王生得好不兇醜:

獨角參差,雙眸幌亮。頂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舌長時攪鼻,口闊板牙黃。毛皮青似靛,筋攣硬如鋼。比犀難照水,像牯不耕荒。全無喘月犁雲用,倒有欺天振地強。兩隻焦筋藍靛手,雄威直挺點鋼槍。細看這等兇模樣,不枉名稱兕大王。

孫大聖上前道:“你這怪爲何要鎧甲裹身?”老妖道:“聽說你手段了得,來我洞府,必是討要唐僧,兩家相戰,不穿鎧甲成嗎?”大聖笑道:“你這怪實誠,我正不知師父去了哪裡,原來在這裡。那好,快把我師父請出來罷!”妖怪道:“你的兩個師弟偷了我的錦衣,我還沒報官呢,如何放得?”大聖道:“誰是你的官?我問你,我師父可偷了你的什麼錦衣?”老妖道:“你師父沒偷。”大聖道:“師父沒偷,爲何也把他擄進了妖洞?”妖怪道:“常言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徒弟偷了東西,師父就有教導之過,爲何不能抓唐僧?”大聖笑道:“也是!我問你,他仨可該死罪?”老怪道:“本沒死罪,只是唐僧的肉金貴。今日撞到我的手上,怎能放過!”大聖道:“你是想吃他?”老怪道:“有這個意思。”大聖道:“師父是金貴,不過吃他的人這世上還沒生出。”老怪道:“你別說的太邪乎。這老和尚一行,連馬匹五衆,我已弄了四衆,只要擄了你,這和尚的肉,不就美美的吃了!”大聖道:“想擄我,不知你可有那個本事?”妖邪道:“你說的也是,咱就比劃比劃。若我勝了你,就可湊上蒸吃;若你勝了我,領你師父西行。”大聖道:“比劃可以,我先問你一聲,我的師父和師弟進沒進湯水?”老妖道:“我就要蒸吃他,爲何還要給他進湯水?”大聖道:“你空長個腦袋!”老妖道:“你說我夯?”大聖道:“咱兩個還沒比劃,誰輸誰贏還都不知。若我贏了,你餓瘦了我師父,我會饒你?你就是吃他,餓瘦了,餓昏了,還能中吃?”老妖道:“腦袋是有些走神。小的們,快給和尚弄飯,馬匹弄草,養胖點再吃。”大聖道:“這一頓飯不須勞你,我己給他化得,叫小妖送去即可。”大聖說着,就把饃籃和鉢盂遞給了進前的小妖。老妖道:“快送去,不夠吃,再給他們弄。”小妖們忙提籃捧鉢回洞。

老妖道:“來罷,這就比劃。”說着,往前走了兩步,挺了挺長槍。行者笑道:“潑物,不須開口!但說比劃,正合老孫之意。走上來,吃吾之棒。”那怪物挺槍劈面迎來。這一場好殺!你看那:

金箍棒舉,長杆槍迎。金箍棒舉,亮藿藿似電掣金蛇;長杆槍迎,明幌幌如龍離黑海。那門前小妖擂鼓,排開陣勢助威風;這壁廂大聖施功,使出縱橫逞本事。他那裡一杆槍,精神抖擻;我這裡一條棒,藝術高強。正是英雄相遇英雄漢,果然對手才逢對手人。那魔王口噴紫氣盤煙霧,這大聖眼放光華結繡雲。只爲大唐僧有難,兩家無義苦爭掄。

他兩個戰經二十回合,不分勝負。那魔王見孫悟空棍法齊整,一往一來,全無些破綻,驚得他失聲喊道:“好猴兒,怪不得能鬧天宮!”這大聖也見他槍法不亂,右遮左攔,甚有解數,也吃驚不已道:“好妖精,竟有這本事。”二人又鬥了十個回合,妖怪就有些力怯,忙喊小妖。那些潑怪聽得主子呼喚,一個個拿刀弄杖,執劍輪槍,把個孫大聖圍在中間。行者公然不懼,只叫:“來得好,來得好!正合吾意!”使一條金箍棒,前迎後架,東擋西除,那夥羣妖,莫想肯退。行者忍不住焦矂,把金箍棒丟將起去,喝聲“變!”即變作千百條鐵棒,好便似飛蛇走蟒,盈空裡亂落下來。那夥妖精見了,一個個魄散魂飛,抱頭縮頸,盡往洞中逃命。老魔唏唏冷笑道:“那猴子不要無禮!看手段!”即忙袖中取出一個毛絨絨、五彩六顏的圈子來,望空拋起,叫聲“着!”唿喇一下,把金箍棒收做一條,套將去了。弄得孫大聖赤手空拳,翻筋斗躍入半空。那妖魔得勝迴歸洞,行者朦朧失主張。這正是:

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亂情昏錯認家。

ωωω ⊙т tκa n ⊙C○

可恨法身無坐位,當時行動念頭差。

行者在半空中,眼看着妖魔收兵歸洞,楞在那裡,連聲叫道:“師父啊,師父!指望和你:

師恩有德有和融,同幼同生意莫窮。

同住同修同解脫,同慈同念顯靈功。

同緣同相心真契,同見同知道轉通。

豈料如今無主杖,空拳赤腳怎興隆。”

這大聖按落雲頭,跳將下來,又要叫戰,想起沒了兵器,便就停住了腳步,不免心驚道:“這怪拿的什麼寶貝?花不棱登一個毛絨圈子,竟能將我的定海神珍鐵套去。必有來歷!必有來歷!”思想着,離了妖怪洞門,順步往澗下走去。行不上十二三裡,一汪澗水現在眼前。看上去,煙霧濛濛,大聖笑道:“好水!天寒地凍的,這池水竟冒着熱氣,我何不洗浴一回,沖沖晦氣。”忙脫了衣服,跳入澗中,翻了幾個跟頭,痛痛快快的洗了起來。洗着洗着,就感覺下邊有什麼東西在啃咬腳心,忙伸手抓了起來。一看,原來是一隻烏龜,便罵道:“我叫你個縮頭的,敢大膽啃我!”說着,把烏龜扔到了岸上。那烏龜忙從岸上往水裡爬,大聖指着他道:“別忙爬進來,等我洗了,不然,我把你扔到山頂上去。”烏龜道:“爲何不讓我爬進水裡?外邊冷的要命。”大聖奇怪道:“你會說話?”烏龜道:“誰不會說話!天地間沒有不會說話的,石有石聲,樹有樹音,鳥有鳥語,獸有獸言,何況我能長壽的烏龜乎。”說着爬進水裡,浮在水面上。大聖道:“我是說你怎會說人話?”小烏龜道:“我們家族是修煉之龜,個個會說人話,有何稀奇。”大聖道:“是稀奇。上次我在織錦河遇見一個一丈見方的老黿,修煉了幾百年才能說人話;似你巴掌大的身子,能修煉幾年?”烏龜道:“我還吃奶哩。”大聖笑道:“可是謊話!隨你吃,也只說十年的奶,給你按生下就修煉,也只有十年,十年能修成這般功果?謊話!謊話!”烏龜急道:“孫子說謊話!爺爺常教導我,不論對誰,都不得說謊話。跟你說實話罷,我生下就能呀呀可言。”大聖道:“你家族中有沒有昇仙的?”烏龜道:“我們是跳出五界外的眷族,從不題什麼仙道佛鬼,更別談什麼昇仙成道。”大聖笑道:“那你一族是第六界了?”烏龜道:“我家從遠祖至我輩,已有八九十代,兩萬多口,都居在水下暖洞中,除少數信兵外,從沒出過這水潭。也許是第六界罷!”說着嘰嘰笑了起來。大聖道:“你家遠祖多大年歲了?”小龜道:“從幾千到幾百不等。”大聖笑道:“你這麼多不同輩的祖爺爺,見了面能不叫亂?”小龜道:“叫不亂,兩萬多口,分住在近千個暖洞中。各有各的近族親戚。平時很難見到遠祖們的,只有逢年過節或集會,才能見到遠祖們的尊容;就是見到,也沒有說話的機會。我們晚輩只能高呼祖爺爺、祖爺爺而矣。”大聖道:“你剛纔爲何要啃我的腳?”烏龜道:“我家族善治邪病。我剛纔見你腳底板上冒着火氣,便知你心氣太盛,想給你消消火氣,使你心境安然一些。”大聖道:“你說得對。我因師父被妖魔攝進洞中,不能救出,所以心焦。”烏龜道:“可是金兜洞裡的大牛怪搶了你家師父?”大聖道:“正是。”烏龜道:“這金兜洞原是一羣你的同類居住。六七年前,這牛怪來在這裡,把一洞猴兄猴弟趕了出去,收攏了一班虎狼禽獸,便打家劫舍的住了下來。那牛精時時也來這裡洗涮,臭屁熏天。洗着洗着,還愛在水裡屙屎撒尿,我們家族都恨透了他。我們一族是文明之師,又不能奈何他。若你能趕走了那牛怪,真是金兜山的幸事。”大聖道:“這妖怪來洗澡時,有什麼特點?”小烏龜道:“這傢伙只站在池邊上洗溫水澡,中間水熱,他不敢去。”大聖道:“原來這怪怕火。放心罷,小烏龜,我必爲你這第六界出點力。”說着,上岸穿衣,別了烏龜,駕雲起在空中,向大號山行去。不知大聖找紅孩兒有何貴幹,且聽下回分解。

《西遊英雄傳》三十六(下)、大聖騙寶貝《西遊英雄傳》十七、大聖開棒裁虎衣《西遊英雄傳》三、金箍棒《西遊英雄傳》四十七(上)、哄王設賭局《西遊英雄傳》五十八(上)、蠍兒仙女《西遊英雄傳》三十九(下)、計救老皇帝《西遊英雄傳》四十五、觀內充金身《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上)、火燒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二十六、夜宿寡婦家《西遊英雄傳》四十九、唐三藏落水《西遊英雄傳》十四、金蟬子《西遊英雄傳》五十二、二火燒妖王《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下)、設計伏妖魔《西遊英雄傳》二十八(上)、哪裡有釣鉤《西遊英雄傳》四十八、夜阻通天河《西遊英雄傳》十八、誤着金箍咒《西遊英雄傳》八(下)、如來掌壓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二十七、五莊觀竊人蔘《西遊英雄傳》四十一(上)、紅孩戲唐僧《西遊英雄傳》三十四(下)、鳥啄豬八戒《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上)、火燒孫大聖《西遊英雄傳》四十一(下)、大聖馱紅孩《西遊英雄傳》二、潛心學藝《西遊英雄傳》五十七、唐僧立賊墓《西遊英雄傳》三十一、公主捎信寶象國《西遊英雄傳》十四、金蟬子《西遊英雄傳》四十七(上)、哄王設賭局《西遊英雄傳》四十三、白骨收紅孩《西遊英雄傳》五十一、八戒悲古將《西遊英雄傳》五十六、琵琶洞施情《西遊英雄傳》十一、天斬涇河神《西遊英雄傳》三十四(上)、大聖題匾《西遊英雄傳》四十八、夜阻通天河《西遊英雄傳》五、大鬧蟠桃宴《西遊英雄傳》三十九(下)、計救老皇帝《西遊英雄傳》五十八(上)、蠍兒仙女《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下)、設計伏妖魔《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上)、火燒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二十五(上)、八戒戰沙僧《西遊英雄傳》三十九(下)、計救老皇帝《西遊英雄傳》二十五(上)、八戒戰沙僧《西遊英雄傳》十、江流兒《西遊英雄傳》四十二、大聖遭火敗《西遊英雄傳》二十八(下)、賭寶地玄宮《西遊英雄傳》三十八(上)、哪吒送飯《西遊英雄傳》三十六(上)、繩捆孫大聖《西遊英雄傳》四、齊天大聖《西遊英雄傳》十二、貞觀帝魂遊閻羅城《西遊英雄傳》三十六(上)、繩捆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九(上)、惠岸戰豬精《西遊英雄傳》四十一(上)、紅孩戲唐僧《西遊英雄傳》八(下)、如來掌壓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五十五、女兒國《西遊英雄傳》六(上)、二聖賭變化《西遊英雄傳》十七、大聖開棒裁虎衣《西遊英雄傳》九(下)、木叉鞭笞獅虎獸《西遊英雄傳》二十七、五莊觀竊人蔘《西遊英雄傳》二十一、大鬧黑風山《西遊英雄傳》五十八(上)、蠍兒仙女《西遊英雄傳》五十一、八戒悲古將《西遊英雄傳》五、大鬧蟠桃宴《西遊英雄傳》二十八(上)、哪裡有釣鉤《西遊英雄傳》二十四(下)、棒打黃風怪《西遊英雄傳》十七、大聖開棒裁虎衣《西遊英雄傳》六(上)、二聖賭變化《西遊英雄傳》四十九、唐三藏落水《西遊英雄傳》十九(下)、白龍易馬《西遊英雄傳》一、猴王出世《西遊英雄傳》二十五(上)、八戒戰沙僧《西遊英雄傳》三、金箍棒《西遊英雄傳》三十一、公主捎信寶象國《西遊英雄傳》八(上)、如來大戰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上)、火燒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三十八(上)、哪吒送飯《西遊英雄傳》三十六(上)、繩捆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七、火眼金睛《西遊英雄傳》四十九、唐三藏落水《西遊英雄傳》十八、誤着金箍咒《西遊英雄傳》十七、大聖開棒裁虎衣《西遊英雄傳》二十一、大鬧黑風山《西遊英雄傳》三十三、哥倆冥府行《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上)、火燒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二十五(上)、八戒戰沙僧《西遊英雄傳》八(下)、如來掌壓孫大聖《西遊英雄傳》十六、大聖出石匣《西遊英雄傳》二、潛心學藝《西遊英雄傳》十六、大聖出石匣《西遊英雄傳》三十四(下)、鳥啄豬八戒《西遊英雄傳》三十一、公主捎信寶象國《西遊英雄傳》五十一、八戒悲古將《西遊英雄傳》十四、金蟬子《西遊英雄傳》三十八(上)、哪吒送飯《西遊英雄傳》四十一(上)、紅孩戲唐僧《西遊英雄傳》四十九、唐三藏落水《西遊英雄傳》六(上)、二聖賭變化《西遊英雄傳》四、齊天大聖
《西遊英雄傳》三十六(下)、大聖騙寶貝《西遊英雄傳》十七、大聖開棒裁虎衣《西遊英雄傳》三、金箍棒《西遊英雄傳》四十七(上)、哄王設賭局《西遊英雄傳》五十八(上)、蠍兒仙女《西遊英雄傳》三十九(下)、計救老皇帝《西遊英雄傳》四十五、觀內充金身《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上)、火燒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二十六、夜宿寡婦家《西遊英雄傳》四十九、唐三藏落水《西遊英雄傳》十四、金蟬子《西遊英雄傳》五十二、二火燒妖王《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下)、設計伏妖魔《西遊英雄傳》二十八(上)、哪裡有釣鉤《西遊英雄傳》四十八、夜阻通天河《西遊英雄傳》十八、誤着金箍咒《西遊英雄傳》八(下)、如來掌壓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二十七、五莊觀竊人蔘《西遊英雄傳》四十一(上)、紅孩戲唐僧《西遊英雄傳》三十四(下)、鳥啄豬八戒《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上)、火燒孫大聖《西遊英雄傳》四十一(下)、大聖馱紅孩《西遊英雄傳》二、潛心學藝《西遊英雄傳》五十七、唐僧立賊墓《西遊英雄傳》三十一、公主捎信寶象國《西遊英雄傳》十四、金蟬子《西遊英雄傳》四十七(上)、哄王設賭局《西遊英雄傳》四十三、白骨收紅孩《西遊英雄傳》五十一、八戒悲古將《西遊英雄傳》五十六、琵琶洞施情《西遊英雄傳》十一、天斬涇河神《西遊英雄傳》三十四(上)、大聖題匾《西遊英雄傳》四十八、夜阻通天河《西遊英雄傳》五、大鬧蟠桃宴《西遊英雄傳》三十九(下)、計救老皇帝《西遊英雄傳》五十八(上)、蠍兒仙女《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下)、設計伏妖魔《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上)、火燒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二十五(上)、八戒戰沙僧《西遊英雄傳》三十九(下)、計救老皇帝《西遊英雄傳》二十五(上)、八戒戰沙僧《西遊英雄傳》十、江流兒《西遊英雄傳》四十二、大聖遭火敗《西遊英雄傳》二十八(下)、賭寶地玄宮《西遊英雄傳》三十八(上)、哪吒送飯《西遊英雄傳》三十六(上)、繩捆孫大聖《西遊英雄傳》四、齊天大聖《西遊英雄傳》十二、貞觀帝魂遊閻羅城《西遊英雄傳》三十六(上)、繩捆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九(上)、惠岸戰豬精《西遊英雄傳》四十一(上)、紅孩戲唐僧《西遊英雄傳》八(下)、如來掌壓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五十五、女兒國《西遊英雄傳》六(上)、二聖賭變化《西遊英雄傳》十七、大聖開棒裁虎衣《西遊英雄傳》九(下)、木叉鞭笞獅虎獸《西遊英雄傳》二十七、五莊觀竊人蔘《西遊英雄傳》二十一、大鬧黑風山《西遊英雄傳》五十八(上)、蠍兒仙女《西遊英雄傳》五十一、八戒悲古將《西遊英雄傳》五、大鬧蟠桃宴《西遊英雄傳》二十八(上)、哪裡有釣鉤《西遊英雄傳》二十四(下)、棒打黃風怪《西遊英雄傳》十七、大聖開棒裁虎衣《西遊英雄傳》六(上)、二聖賭變化《西遊英雄傳》四十九、唐三藏落水《西遊英雄傳》十九(下)、白龍易馬《西遊英雄傳》一、猴王出世《西遊英雄傳》二十五(上)、八戒戰沙僧《西遊英雄傳》三、金箍棒《西遊英雄傳》三十一、公主捎信寶象國《西遊英雄傳》八(上)、如來大戰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上)、火燒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三十八(上)、哪吒送飯《西遊英雄傳》三十六(上)、繩捆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七、火眼金睛《西遊英雄傳》四十九、唐三藏落水《西遊英雄傳》十八、誤着金箍咒《西遊英雄傳》十七、大聖開棒裁虎衣《西遊英雄傳》二十一、大鬧黑風山《西遊英雄傳》三十三、哥倆冥府行《西遊英雄傳》三十七(上)、火燒孫大聖《西遊英雄傳》二十五(上)、八戒戰沙僧《西遊英雄傳》八(下)、如來掌壓孫大聖《西遊英雄傳》十六、大聖出石匣《西遊英雄傳》二、潛心學藝《西遊英雄傳》十六、大聖出石匣《西遊英雄傳》三十四(下)、鳥啄豬八戒《西遊英雄傳》三十一、公主捎信寶象國《西遊英雄傳》五十一、八戒悲古將《西遊英雄傳》十四、金蟬子《西遊英雄傳》三十八(上)、哪吒送飯《西遊英雄傳》四十一(上)、紅孩戲唐僧《西遊英雄傳》四十九、唐三藏落水《西遊英雄傳》六(上)、二聖賭變化《西遊英雄傳》四、齊天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