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

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

“咱太祖皇帝滅朱明,是報當年朱溫滅唐之仇。一報還一報啊,李唐家的江山被朱溫滅掉,這老朱的江山又被咱大順奪來,姓了李……”

京城泉柳記酒莊,幾個勳貴子弟毫無顧忌地開着本朝和前朝的玩笑。距離明末甲申之變已經過去了八十年,這番有意傳播的讖緯之言早就成了市井街頭人人皆知的扯淡。

市井多愛讖緯言,士人才談得國正。大順既是“入了關”,自有大儒論證其天命所歸。李代朱、復唐仇之語,不過是說給底層人聽的。

酒桌上,剛穿越過來的劉鈺,看着峨冠博帶的一衆夥伴,目瞪口呆。

啥?

大明亡了八十多年了?

大明之後是大順不是滿清?

山海關一片石依舊失敗,李自成依舊死在了九宮山。

但大順居然在荊襄翻盤了?

原本歷史中被南明封爲興國公的李過,很可能被穿越者附身了。

從陝西輾轉抵達荊州後,彷彿被穿越者附身的李過,完全不信任南明這羣豬隊友。

圍困荊州,圍城打援,未卜先知一般,完全不相信何騰蛟能給自己保護好側翼,設伏陣斬了滿清大將勒克德渾。

經此一戰而定軍心,掃卻九宮山後大順軍沒有主心骨的頹氣。

再之後,大順軍在李過的整合下,克復荊州,襄陽攻防拉鋸、山西反正、山東榆園軍策應、江南奴變剷平王聯絡……直到李過病逝,傳位於李自成的小舅子、原本世界線裡的南明郢國公高一功。

臨終之際,笑曰:“昔老闖王高迎祥以軍授李氏,今李氏以天下之半還高氏,商賈營借貸者,可以詳參之。”

後高一功復京師,重病子幼,江南未定,遂又傳位於李過養子、小闖王李來亨——這位原本歷史上的南明臨國公、在茅麓山堅持抗清到1664年自刎而死、大明最後的徵虜大將軍,竟成了大順的高宗皇帝。

正所謂:茅麓山高、流寇死社稷;伶仃洋廣,海賊守國門。

如今煤山那棵老外脖子樹又多了八十圈年輪,多年的戰亂平息,新朝鼎定,國泰民安,四海昇平。

穿越來的劉鈺有些不適應,腦袋還是亂成一團。

如何穿越的、爲何穿越的已經沒有意義了,既然回不去了,只能適應如今的新身份。

看看四周,這是酒樓的二樓雅間。

色調故意素雅,靡靡之音卻是不絕。

這酒樓的老闆是個營銷鬼才,頗有些後世碰瓷“皇帝微服、見某美食讚不絕口”的套路。

說是當年前朝權臣嚴嵩被貶流落,饞酒,無錢,於此飲了兩碗,驚呼俺當了那麼多年內閣首輔,從沒喝過這麼好喝的酒,見此地有泉有柳,遂提筆寫下“泉柳”二字,以抵酒資。

此處緊靠皇城,嚴嵩又沒法掀開棺材板出來說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此地黃酒也確實別有滋味,自然成了勳貴子弟們吃酒的地方。

和劉鈺一起吃酒作樂的,都是些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一個女倌人陪坐衆人,正在行酒令。

聽着劉鈺等人又在那扯什麼楚雖三戶、代漢塗高之類的事,女倌人嘻嘻笑道:“你們男人啊,聚在一起就好談國是國非。今日誰也不許談,咱們繼續行令。”

旁邊一個勳貴子弟笑着捏了一把女倌人的臉,笑道:“哪裡能不談呢?這既是國事,也是家事。”

“若無當年之事,我等祖輩皆在陝西土裡刨食,也就夢裡能尋個米脂的婆姨,如何能在這京城裡與你這樣的美人兒飲酒?”

“不過既是你發了話,聽你的便是。”

此時飲酒,必要行令,也正輪到那陪坐的女倌人開口,酒令說要詠桌上一物,正有行令的骰子。

秀嘴微張,貝齒輕動,金蓮不挪,遑論七步,櫻脣開合間便吟了一段。

“一片寒微骨,翻成面面心。自從遭點污,拋擲到如今。”

“好!”

聞此一句,幾個人鼓手叫好。

借物喻人、以物比心,正得詩意。

看似說的是骰子,可句句說的都是她自己。

自從遭點污,拋擲到如今。

既說骰子,亦指紅顏悲苦,立意頗高。

更難得是從一個妓子的口中說出,添了這麼一層身份契合,確是叫人拍案叫絕。

衆人叫好,唯獨劉鈺叫苦——古人文化水平都這麼高的嗎?一個妓子也能來這麼一首?一會輪到自己行令該咋說?

旁邊一人拍着手起鬨道:“心肝兒,日後你若跟了我,如何肯再拋擲?”

女倌人嘻嘻一笑,一改剛纔吟詩時候的悲色,一如平時習慣,姿態柔媚地一揮手。

“你們男人呀,可都靠不住,還是靠自己的好。前朝李香君何等才情,就是信了侯方域,最後還不是悽慘落魄?她都如此,我何能比?”

話是這樣說,可語氣先是不屑,隨後戲謔,接着又轉爲了嬌嗔閨怨。

短短一句話,語氣竟是折了三折,如脖頸間的髮絲,弄得列坐男子心裡刺癢。

女倌人說罷,若蔥根般的手指拿起桌上的象牙骰子,手腕一抖,輕輕在桌上一拋,啓口清唱。

六個骰子滴溜溜地轉了幾圈,停下後正是一個“四進”。

輕點數下,取出令籤,便舉着翠玉酒盅,媚眼如絲地看着對面的劉鈺。

“依令,做東者自飲一杯,衆人陪飲兩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端端的是應景,今兒是劉公子的大日子,日後自是扶搖直上了。”

說罷,一羣人都端起了酒杯,衝着還在懵圈中的劉鈺敬了一杯。

“對,今日是劉兄的大好日子,這籤擲的大妙!果然應景。”

“我的大好日子?”

劉鈺茫然地舉起酒杯,想了半天,才反應過來。

是了,今天這頓飯,是自己做東。

某種意義上,今日的確算是自己的大日子。

自家祖上叫劉體純,諢名二虎,原本歷史上的夔東十三家之一。

八十多年前的亂世中,亦算是個了不得的人物。餘蔭之下,劉鈺出身不低,正兒八經的大順朝的勳貴子弟,不能再正了。

臧否當年英雄,自家祖上可當得起一個“俠”字。原本是八大王張獻忠的結義兄弟,後與張獻忠理念不合,投了大順太祖李自成,最難的時候也不離不棄。

原本歷史上,九宮山之變,李自成死,劉體純接到了一封來自陝西的求援信。

寫信求救的那人,是個妙人,此人名爲孫守法,和農民軍是死敵,就是此人生擒了老闖王高迎祥,導致老闖王被千刀萬剮。可謂劉體純等農民軍的死敵。

但孫守法於陝西反清,第一個想到求救的,偏偏是死敵的農民軍,孫守法相信,這位曾經的仇敵一定會爲了天下大義幫自己;劉體純更是擔得起那個俠字,接到信後,拋棄舊怨,帶兵反擊陝西,支持農民軍死敵孫守法,可謂俠之大者。

再後來退守夔東,劉體純也主動放棄盟主之位,讓位於高一功,後又支持小闖王李來亨。最終事不可爲,全家自殺於巫山,誓死不降,可歌可泣。

如今歷史發生了改變,那些曾經悲劇的英雄許多竟然未死。

劉體純也在李來亨統一天下後,被封爲“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翼國公”,死後又被追贈了一個郡王。

如今傳爵四代,這翼國公的爵位正在劉鈺的父親身上。

劉鈺雖非嫡長子,卻也不是侍妾所生,母親也是正牌的誥命夫人,時不時去後宮參加皇后舉辦的宴會的那種。

即便不能襲爵,但是混個散騎舍人等混吃等死的職位也非難事,可謂是鐘鳴鼎食之家。

今日之所以劉鈺做東,請一羣勳貴子弟吃酒作樂,也的確是有件大事,值得慶賀。

大順復國後,江南士紳多有不服。開國之後,大順走的是依靠勳貴壓制文臣的平衡路線。

文臣皆以科舉入仕。勳貴之子多走他途別徑。

高宗李來亨在鼎定天下後,依着當年李過遺訓錦囊,複用了王安石的“三舍法”,作爲勳貴子弟的選拔方式。

就在當年前明的太監官房處,興建了大順官學,取名武德宮。

武德宮設外舍、內舍、上舍三層學堂,勳貴子弟可以直接入學、武將平民子弟需要考覈進入外舍,逐漸考覈乃至上舍。武德宮是和科舉並行的另一條選拔人才的路線。

大順得天下極難,尤其是打到江南的時候,和葡萄牙僱傭兵打過、和鄭氏的黑人衛隊、日本鐵炮手也打過,很是吃了槍炮的虧。

加之李過自取荊襄後,極爲重視火器。

李過遺訓,武德宮選拔廢了舞刀,改習鳥槍、放炮。必考徐光啓所譯之《幾何原本》、《測量法義》等,多學西學。

這變了味的三舍法,是大順勳貴和武官的培養基地,也是用來壓制文臣的一種手段。

免得稍微動一動士紳利益,就有罷考之事,拿捏朝廷。

逼急了,實在不行就用武德宮的勳貴子弟頂上去,總不能讓士紳倒逼皇帝無計可施。

平日裡也用來在官場裡摻沙子,以免出現不受控制的文官黨爭。

因着在武德宮官學裡的,多有當年開國的勳貴子弟,大順也算是有了一羣和江南大儒無關的基本盤,有了動手殺人的刀。

文官自是反對,瞧不上這些少學經史子集不用科舉的勳貴子弟;勳貴子弟們也瞧不上舞文弄墨的大儒,雙方隔閡頗深,武德宮勳貴又搶了官場名額,矛盾日深。

這種情況,也是大順皇族刻意爲之。

造成勳貴、文臣之間的隔閡,以便於皇權居中調節平衡,從而避免文臣或是勳貴徹底控制朝堂的狀況。

三舍之法,從外舍升入內舍就已極難,而若是能夠從內舍升入上舍,更是不同。

入上舍,若能評爲上上取得頭名,被稱之爲“魁首”,等同於科舉狀元。一旦有機會,皇帝就拿這些上舍的勳貴、武將子弟當棋子,扔進官場搞平衡。

劉鈺既是當朝翼國公的嫡三子,自然是在武德宮裡上學,已入內舍,很有機會升入上舍。

前幾日武德宮考覈,他的許多科目都評了個上上,半隻腳已經踏進了上舍。

加上這個鐘鳴鼎食家族的出身,衆人都說他前途無量,便吵吵着叫他做東請客。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身份也就是這麼個身份。

劉鈺端起酒杯,理順了所有的記憶,看着周遭起鬨的衆人,仰頭一飲而盡。

心想,從今往後,我就是大順朝翼國公的第三子劉鈺了。

(本章完)

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91章 提點第395章 樞密院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455章 賣舊貨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441章 瘋了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1162章 備戰(一)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509章 回報率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1000章 扶植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60章 思維差異第390章 清華園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725章 殺心第850章 誤解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206章 狠話第4章 衝突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700章 反圍城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026章 割裂(四)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251章 壓力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252章 特許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384章 逼迫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633章 斡旋家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509章 回報率第398章 主心骨第209章 變臉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
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91章 提點第395章 樞密院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455章 賣舊貨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441章 瘋了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1162章 備戰(一)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509章 回報率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1000章 扶植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60章 思維差異第390章 清華園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725章 殺心第850章 誤解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206章 狠話第4章 衝突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700章 反圍城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026章 割裂(四)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251章 壓力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252章 特許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384章 逼迫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633章 斡旋家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509章 回報率第398章 主心骨第209章 變臉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