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大忠臣(中)

第1220章 大忠臣(中)

這話雖然不好聽,但正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劉鈺的意思好像是在說,皇帝啊,你想的那些玩意兒,想的挺好。但天有不測風雲,你知道你啥時候死?

萬一你的事辦成之前,嘎一下沒了,你覺得太子能玩明白你要玩的那一套嗎?

那種事,你做,很簡單;換了太子做,是難還是簡單,能做成什麼樣,能否理解統治之精髓,誰敢保證?

太子那麼大了,你留誰當顧命輔政之臣,誰都不好過。到時候,你知道他能怎麼辦?

他要是辦的不對,或者辦的跟個傻吊似的,咋的,你還能從棺材裡爬出來,告訴他該怎麼辦啊?

就算你告訴他,他的威望、能力、對內廷財富的把控這些,和你能一樣嗎?你就是給他錦囊妙計,他能玩明白不?

生老病死這種事,大順應該是最理解的吧?畢竟你們家是撿來的皇帝,你雖姓李,可這個順,和襄陽西安時候的順,可是沒啥血緣關係啊。九宮山那種小概率的奇葩事都能出現,你就覺得你一定能活到把黃河事都解決完了的那一天?

這話,再配上之前的里斯本大地震事,似乎更有說服力。這邊只是要收回澳門,解決南洋的基督徒問題,嘴炮了一番耶穌會、羅馬教廷,結果那邊就地震了。

這事兒,更加了幾分天命難測的恐慌。

皇帝倒是不在意這些話有點難聽,也不是很在意劉鈺說他“忠君之心、天地可鑑”。

這話沒什麼營養,也沒法挖心去看看真假。

皇帝只是覺得這說法確實有些道理。

遂道:“愛卿之意,朕素來多思。”

“昔者,武帝逐匈奴、戍輪臺,得鹽鐵之利,行平準、均輸之法。”

“後世可棄之、可用之、可改之。”

“古人云: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馳則容易,張卻難。”

“再如前朝永樂時候,下西洋、徵漠北。”

“後世可停下西洋、可棄漠北之地,但總要先有,然後可棄。”

“卿的意思,朕也明白,便是說此時做錯了,日後還可以改;但只恐日後欲要做事,卻做不成。”

“棄地容易,取地卻難。一樣,廢酷烈之政易,而興霸道之政難。”

“黃河事,朕也嘗思。既然古人說,未雨綢繆,善之善者。若能解決黃河之患,着實有利於社稷……”

“只是,山東與鬆蘇終有不同。”

“卿言與鬆蘇的事不同,朕頗不解。愛卿不是說要募集商賈之資去修鐵路?”

劉鈺卻道:“臣在鬆蘇行變革事,疏浚了運河、修了從阜寧到南通的運河。和鐵路相對應的,是運河。那些運河,臣是用稅賦修的,是以政令要求沿途出錢出工出役修的。可不是讓商賈修的。”

“臣只是覺得,這種事,就像是做蒸汽機。可以有許多種做法,原理各不相同。總要多嘗試幾次,做出不同的各種原型機來,然後比較哪一種更適合。”

“如今天下均田復古之言,甚囂塵上。山東糧價,亦非早日豐則賤災則貴的情況。兼併之勢,已漫卷天下。”

“日後如何,臣不知道。但卻知道,若到萬不得已時候,必有變、革。變者,變也;革者,革也。”

“無論是變,還是革,都是改變。”

“如何改變、變成何等模樣?總要先試試看,也算積累一些經驗,日後可爲史,而鑑之後人也。”

“鬆蘇其一變也,或可用於關東、南洋;山東之另一變也,其中得失,日後或可用於京畿、中原。”

皇帝一下子反應過來,劉鈺既然談到了均田復古這些東西,恐怕真的就和鬆蘇那邊完全不一樣?

雖然其實本質是基本一樣兒的玩意兒,因爲就此時的世界市場和工業化水平,大順壓根不缺廉價的勞動力,容不下那麼多。

而至於說提高產量,此一時,彼一時。就現在來看,大順的畝產基本也算傲視世界了,先湊合着保持原樣也不是不行。

本質上,劉鈺要做的事,還是要增加工商業的比重。只不過說出來,好像是和鬆蘇完全不一樣似的,實則其實內核壓根沒變。

他只是把一些事,用比較“傳統”的話術說出來而已,避開了發展工商業和瓦解舊經濟而已。

只不過,皇帝聽來,劉鈺一提復古、均田什麼的,皇帝就覺得和鬆蘇完全不同了。

劉鈺深吸一口氣,緩緩道:“欲辦黃河,要先解決百姓民心。百姓是斷不肯讓黃河過境的。”

“是以,臣以爲,欲辦黃河,要先得除開勘定的河道之三十里外的民心。”

“因爲,河道三十里內的百姓,是要遷走大半的,他們的民心已經不可能得到。既不可能得其心,則無需浪費時間、金錢,精力,去得他們的心。”

“而日後河道三十里外的百姓……尚還有一爭之力。”

“先行減租、減息、長佃,以工代賑、傳授農業、青苗貸款、扶助農工,使之得利,而民心聚。”

“民心聚,則黃河事可成。百姓亦非愚氓,使之得利,說清利害,他們也會理解。”

“屆時,縱河道內的百姓不滿,卻也不可能連天成片,以至烽火燎原之事。”

“此正分化之術。”

“使之河道內外之百姓,不能聯絡,其心不一,然後遷河道之民,發道外之民,然後河堤可成。”

“除河堤事外,亦可嘗試緩解兼併之法。是好,是壞,試了才知道。”

“臣昔日痛苦於輪迴之嘆。兼併事,既已侵害天下,只恐後世有人行變法事。是以不若先行嘗試,知其利弊,總結經驗,以免屆時若王莽,一拍腦袋,則恐天下大亂。”

聽到這,皇帝確信,這的確是和鬆蘇截然不同的思路。

在鬆蘇,劉鈺行的政策,不是減租減息,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取締實物稅,強行貨幣稅,免除進口關稅——反正進口的玩意兒不是糧食就是棉花等原材料——壓低糧價,迫使佃戶退租跑路,去做工或去移民,地主不得不嘗試轉型經營方纔有利可圖。

當然這種政策的前提,是有關東和南洋大開發這個背景的。否則,是容不下這麼多的退佃勞動力的。

而因爲關東和南洋開發有利可圖,才使得很多佃戶退佃之後,或是做工,或是去往種植園種黃豆、稻米等。

並且大部分都是資本出錢僱走的,大順朝廷這邊沒出多少錢。

自然而然,這種方法不可能適用於山東。因爲不能復刻鬆蘇的物質基礎,以及先發時候的東北南洋開發的狀態。

只聽到減租、減息、長佃等手段,皇帝以爲便可以確定,劉鈺確實不是要在山東復刻鬆蘇事。

但實際上,從發展工商業的角度看,其實壓根兒就是一回事。

只是換了個包裝、換了個模樣。

減租、減息、長佃,劉鈺只說了前半段。

其實還有後半段,他沒說而已。

後半段,是減租、減息、長佃之後,一方面,統治深入下去;另一方面,地主手裡的資本,就會非常蛋疼。

減租、減息、長佃,地主的錢既不太可能買地、實際上土地的收益也在降低,而且放貸實際上也不合算。

這種情況下,鐵路修通,臨淄、博川的煤礦開發起來,地主的資本是可以快速向工商業流動的。

以煤礦爲契機,以烤煙葉、柞蠶繅絲織造、花生榨油、火柴廠、煤礦配套的玻璃廠、石灰廠、蒸汽機帶動的麪粉廠等,都需要資本投入。

一方面,地主可能會選擇出賣自己手裡的土地——反正減租、減息又他媽長佃,壓根不怎麼掙錢——還不如拿到資金,投入工商業呢。

另一方面,算是一種“贖買”式的均田,只不過出錢的是農民自己。

農民出錢贖買土地,而這些錢又流向了工商業,採礦業、近代工業,實際上還是靠農民的錢達成原始積累。

這就是和鬆蘇不同的地方。鬆蘇靠的是外貿完成的積累,資本雄厚,而劉鈺在鬆蘇的土地政策,實質上還是在爲雄厚的鬆蘇資本找投資方向,使得他們轉向了關東和南洋。

這可以算是半個地方保護主義,但也算是一種儘可能減少痛苦的轉型,否則放任鬆蘇資本衝進來,那就難看了。

煤礦、繅絲、柞蠶、花生之類的本地優勢產業,全被鬆蘇資本拿走了,快速衝擊瓦解……別的不提,黃河大堤是別想修了。

到時候,是“鬆蘇資本陰謀地要把黃河從江蘇引入山東”的謠言,那可就止不住了。畢竟到時候,本地士紳都要感覺到外來資本和外來商品衝擊下的日子難過。

www▪ тт kán▪ co

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態下的苦日子,本就難在本土力量難以完成轉型。賺錢的買賣,不是買辦就是外部資本,那也只能琢磨土地、可勁兒壓榨了。

地域問題,又不是什麼忌諱。土客之爭又不是隻發生在南方,歷史上山東和江蘇因爲墾田問題,兩邊也是打的腦漿子都出來都是經常事。

所以,總得留點賺錢的產業,給本地的勢力,讓他們完成轉型,成爲本地支持改革的人。

否則的話,鐵路是鬆蘇資本的、煤礦是鬆蘇資本的、繅絲柞蠶是鬆蘇資本的、花生榨油銷售是鬆蘇資本的……本地的勢力要是能支持變革,那可真是神奇了。

當然,劉鈺還是要考慮地方優勢、以及未來的全國統一市場的。所以,棉產業,劉鈺是不可能搞的,一棵棉花都不可能在山東種,種了將來的印度棉來的時候全是麻煩。

這是一種“假裝的地方保護主義”,實則是爲將來的全國統一市場做準備。

鬆蘇沒有柞蠶、不適合種花生,也不適合種烤煙,也沒煤礦。只不過因爲資本有腿,所以還是要適當控制一下這個腿。

早些年,運河沒廢的時候,山東很多商賈士紳就嘀嘀咕咕地抱怨,說臨清的商業圈,全是山西人在賺錢,本地人啥也搶不到。這種地域間的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只不過,皇帝壓根不明白劉鈺的邏輯,他就聽了個減租、減息、長佃這些東西,就覺得好像和鬆蘇要搞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然而他顯然不明白,鬆蘇的資本、山東的資本,都叫資本,那纔是一家的,和你的封建皇權不是一家的。

從地裡贖買土地出的錢,和賣茶葉賣瓷器賣絲綢的錢,並無區別,一旦投入到工業中,變成生產資料,你知道這個蒸汽機是茶葉換的還是花生換的?

皇帝以爲不一樣,實則其實只是一個內核,換了層傳統的抑兼併的皮。至於土地集約化之類的東西,工業化以後慢慢玩兒,那不是現在要考慮的東西。鬆蘇那麼搞,是爲了關東和南洋的開發,而不是鬆蘇本身的土地。

(本章完)

第8章 罵人揭短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1219章 大忠臣(上)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34章 買賣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31章 收心第33章 邊軍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204章 投名狀第1230章 開戰(九)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736章 機遇(上)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390章 清華園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419章 絕望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079章 爭功(四)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1116章 脈絡第80章 開個小洞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737章 機遇(下)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045章 平衡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438章 分歧(四)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205章 入營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252章 特許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78章 以商控蒙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219章 大忠臣(上)第215章 海軍部第1193章 皇帝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29章 雪盲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849章 威望(下)第199章 報捷第264章 金刀計第23章 扎心的話第2章 枯燥第3章 出事了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
第8章 罵人揭短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1219章 大忠臣(上)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34章 買賣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31章 收心第33章 邊軍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204章 投名狀第1230章 開戰(九)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736章 機遇(上)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390章 清華園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419章 絕望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079章 爭功(四)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1116章 脈絡第80章 開個小洞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737章 機遇(下)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045章 平衡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438章 分歧(四)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205章 入營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252章 特許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78章 以商控蒙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219章 大忠臣(上)第215章 海軍部第1193章 皇帝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29章 雪盲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849章 威望(下)第199章 報捷第264章 金刀計第23章 扎心的話第2章 枯燥第3章 出事了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