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無涯授法

戲無涯依舊是那副不修邊幅的打扮,鬚髮如銀,臉上紅潤光滑,笑眯眯的甚是可親,一身青佈道袍乾淨卻不齊整,唯有那三尺髯須保養得甚是油光發亮。

“唉,這怎麼能說是拖你下水呢?現在撐着正道盟臉面的四名年輕人,可恰恰都是你玄宗的弟子,真論起來,應該是灑家這名外人,被你們拖下水纔是。”

“正因爲皆是我玄宗的弟子,所以我纔要避嫌,不能出面。否則,讓天下人誤會玄宗有意染指正道盟的勢力,豈非無妄之災。”

“阿彌陀佛,以好友的見識,早該達到萬物不縈於心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纔是。他人的目光,不過是區區清風白雲,過去也就過去了。”

“少來這套”戲無涯沒好氣的道,三尺髯須不停飄蕩,“人活山林中,興許能不受俗世干擾,可人活江湖中,難道能不沾水嗎?這世上最惡毒的就是無知者的輿論。無知者衝動又容易受人挑撥,偏聽一家之言又擅長以衛道士自詡,若這類人是少數也把,可偏偏世人多爲無知,喜歡盲目跟從,若真淪落到千夫所指的地步,難道還能奢望獨善其身嗎?”

佈施和尚哈哈笑着飲了一口酒,不在意道:“這點小事怎麼可能難得到好友呢?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與世推移,借力轉力,化正氣於無形,這不正是好友最擅長的功夫。”

“不入江湖,自然能笑談風雲,入了江湖,與他人同遊,這時候再講什麼不在意他人的眼光,豈非掩耳盜鈴。”

戲無涯本還想大論一回,可注意到有一道殷切的目光正一直集中在自己身上,轉過頭就發現白庸正用閃閃發亮的雙眼,滿懷期待的看着自己。

“什麼時候你也學會這招,真是令人討厭的招數……罷了罷了,天降大任,這回是逃不掉了。半生閒穩今終止,一步江湖無盡期,我都看破紅塵了,還要逼我走上這條不歸路。誤交損友,歹命啊歹命。”

“哈哈,無涯道友一腔熱血,造福武林之心人人皆知。”

佈施和尚笑了笑,隨即對白庸問道:“聽聞你曾去過密宗論禪,那《梵天諸佛印》手本可是還給他們了?”

白庸點頭稱是。

“那便好,如此又了卻灑家心頭一份記掛。對了,雖然江湖上有所耳聞,但到處是謠言紛亂,真假難辨,實際情況究竟如何並不清楚,你向我們解說一下吧,當今的敵我情況。”

白庸將近日來發生的事情挑重點說了一遍,佈施和尚目瞪口呆:“一路上只聽聞正道節節勝利,雖有挫折,但總是令敵人吃虧,若不是獄洲外敵橫插一軍,早就將魔教滅亡,聽起來離全勝也不過一步之遙,現在才知道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沒想到居然是如此慘烈的局面,也虧得你能力挽狂瀾,做到這種地步,換成灑家,遇到這種事恐怕也只有認賭服輸了。”

戲無涯聽完後,也是一臉鄭重的表情:“情況比預想的要嚴重,當務之急,先看一下東方師弟的傷勢吧。”

白庸連忙將保護在九會圖中的東方易放出,戲無涯細心探測之後,眉頭慢慢舒展開,想來情況尚屬樂觀。

“雖然傷勢嚴重,但還在可復原範圍內,並沒有傷到根基,最有威脅的毀滅意志被消除大半,之所以沒有醒來,是爲了融合剩下的那點殘渣。這種蘊含星辰毀滅的意志,如果能被吸收消化,東方師弟的實力肯定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種外人不好幫忙,一切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幸好也只是時間問題。”

然後他拿出一張先天太極圖,將東方易收入其中:“在這裡休養,應該比在你佛圖中能更快恢復。”

他跟佈施都認出白庸手中那張是密宗至寶金剛界曼荼羅九會圖,不過有些事情與其弄個明白,還不如裝糊塗更有效,於是也就當做沒有看見。這下他倆反倒是誤會了,因爲奪走九會圖的人是東方易,而不是白庸,不過既然要同扇那夜迦合作,白庸也是打算在那之後將法寶物歸原主,並沒有據爲其有的心思。

戲無涯將先天太極圖收回後,道:“接下來是該想辦法提升你們的實力,想來連番實戰,又兼挑戰強者,應該積蓄不少領悟。那三個臭小子呢,一塊叫來,正好我最近對太極妙道有了新的體會,便宜你們了。”

佈施和尚道:“法不傳六耳,看來灑家要回避一下。”

戲無涯大手一揮,大度道:“沒什麼避不避的,這種東西又不是靈丹妙藥,吃一點少一點,願意聽就……喂,雖然我是這麼講,但僅僅是客套話,你沒必要如此從善如流吧”

只見佈施和尚拿出一張太師椅,舒舒服服的躺在上面,旁邊的小桌子上放着一疊茴香豆,拿起幾顆放入口中,再飲一口酒,當真是快活賽神仙。

戲無涯氣得吹鬍子瞪眼,他倒是不在乎法傳不傳六耳的問題,只是對於對方看戲一般的態度覺得不滿。

洛紅塵三人過來,見到戲無涯後施禮,卻被他揮手敷衍一句“坐下”,也不知是哪裡得罪了這位師伯,心中惶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即爲大,即爲太極……所謂力量,正在冥冥浩瀚,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的本體是奧妙虛無的,道的運行是反覆循環,有無相生,有反纔有正,有弱纔有強,一切有無而生,同是謂太極。弱能生強,柔能克剛,相生相剋,此謂天下萬物,也謂死而復生之力量。”

戲無涯一開篇是老生常談的太極理論,這種東西大凡道家門派都有涉獵,洛紅塵本以爲講的是“海納百川,有容納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那一套,一開始也是聽得毫無興趣,概因這類東西與他修行的法門相左,雖非南轅北轍,可能夠藉助的地方不多,然而聽着聽着,他發現照理同樣修行相左的冼凡心竟然聽得入神,於是連忙集中精神。

“太極之元炁,無聲無臭,動而生陽,靜而生陰,發爲五行,散爲萬物,順而生之,源源不絕。逆而用之,滴滴歸宗。生就意味着死,死又孕育着生。死者即靜,生者即動……天地這種造化相因之道,自古至今,從不改易。生死交替,新陳代謝,纔有萬物的生生不息。如果萬物有生而無死,芸芸萬物充塞乾坤,天地不僅難以置容,也必難蓄生育之機。因此,消者息之,盈者虛之,才存有生之理。”

四人中,洛紅塵苦苦思考,冼凡心若有所思,俞子期聽得出神入迷,白庸卻是恍然大悟,顯示出各自對所講道法的領悟深度。

四人在對“大道”的悟性上其實相差並不多,劍法刀法那不過是悟道的手段,根據各自的天賦難免有偏向差異,但在“大道”上是共同的,大凡玄宗的弟子在這方面的天賦都是人中翹楚,就算有所差距,也不過是九十與九十九的距離。

會有這樣的差別,概因各自性格差異。前兩者性格執拗,認準一個方向就再難換頭,縱然撞到南牆也要強行將其撞破,只是洛紅塵一開始沒有細心聽,導致接下來的內容需要百般思索才能理解。後兩者性格溫和,深懂和光同塵、圓通變化的道理,因此理解起來容易接受,而白庸能勝過衆人,是因爲他發現戲無涯其中所講的,乃是生死之道與太極玄法的融合。

他自從之前在替東方易療傷時明悟生死之道後,也有細細推論過,可惜不得其法,仍是一團迷霧,加上緊要的事情接二連三,根本沒有那麼多閒工夫,也就一直放着。

啓動生死之道,讓世界變爲黑白二色,尋找一線生機,顯然這是最初級的用法。白庸目前的尷尬處境,正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能夠使用,卻不知爲什麼能有這樣的效果,也不知該如何改進。

眼下戲無涯所講的,其實是在太極的基礎上,加入生死之道的衍生,而非生死之道上加入太極的衍生,不過也算是生死之道運用上的一個方向,這無疑是給他前行的路上點亮了一盞明燈。

趁着一個停頓的時機,白庸終於忍不住,問出自己一直思考的問題:“何爲出生入死?”

戲無涯略帶訝異的看了他一眼,問出這個問題,就代表把握到自己所講妙法中的核心思想,這可不是光聽別人講就能夠想到的。

“人之生猶如晝夜,晝夜循環,運行不息,猶如人的生死輪轉,迭嬗不已,但其中的屈伸往來,亦是陰陽動靜的對立兩面,毫無差忒。人身即是一太極,有陰有陽,有性有命,是一炁合三之體,稟天地之精氣神而生,精氣神分離即是死。人能剋制七情六慾,魂定魄定,陰陽平衡,故爲生。七情氾濫,六賊猖狂,勞心損神,陰盛陽衰,終而氣散神離,故爲死。情慾之出入,皆有其機竅。排遣情慾而出者則生,引導情慾而入者則死。故曰出生入死。”

這一回白庸是聽明白了,可其他人則是一頭霧水,連忙表示歉意,畢竟這種公開講道時的插話,會影響到其他人,是不禮貌的行爲。他會這麼做,更多是因爲四人的關係日近親密,可以容量的程度擴大,彼此間也不會因這點事而責難。

戲無涯見其他三人面露迷茫,解釋道:“譬如每年春分之後,三陽開泰,風和日麗,萬物則生。至秋分以後,陰氣漸盛,天氣漸涼,霜雪即降,萬物則死。萬物之出入,在卯酉之門,此門是天地闔闢之機,出入之竅,卯爲生之竅,酉爲死之竅。”

他的雙手在胸前如陰陽魚流轉,相互纏繞,一股混沌未明的氣息赫然而出,隨即雙方分開,手掌上各自出現太極圖,左邊涌出生機勃勃的生之力,右邊瀰漫死氣沉沉的死之力,而生死流轉,又形成更大的太極圖。

一人、雙手、三太極,正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

“出生入死之意,是說天下萬物,出則爲生,入則爲死。出是由無而至有,入是由有而歸於無。莊子曰‘萬物皆出於機,入於機。’又曰‘其出不訴,其入不詎’,‘有乎出,有乎入。皆以出爲生,以入爲死。’此乃天地萬物生命出生入死的自然定律。”

這時戲無涯猛然催元,生死之力濃縮起來,核心處凝聚一股驚動鬼神的氣息,不過在即將凝聚成功的時候,道元一散,氣息消失不見。

“生死之力再向上溯源,就是創造與毀滅之力,但那是屬於虛空境的領域,好高騖遠,過早涉獵反而有害無益。領悟生死太極的真義,哪怕你處在重傷,真元不足一成的處境,也同樣能用出十成的威力,不會因爲狀態虛弱而減弱。”

久久回味之後,洛紅塵遺憾的一拍掌,道:“要是能早一點聽到,那個病劍癆怎麼可能從我手中逃命。哼,如果能徹底領悟,他的災病劍意根本影響不到我。唉,我還以爲太極只有四兩撥千斤呢”

戲無涯一拍他的腦袋,不滿道:“虧你還是玄宗的弟子,太極等同四兩撥千斤,居然會有這種外行人的想法。所謂四兩撥千斤,不過是太極其中一個特性的外在顯現,根本不能和它本體等同。”

白庸好奇的問:“那麼師伯最擅長運用的太極特性是什麼?”

“……以柔克剛。”

洛紅塵委屈道:“那不就是四兩撥千斤嘛”

“只是我恰好擅長這些而已,想那太極門的門主蕭千鴻,走的就是勇猛剛烈的道路,自創的極天五錘法,是天下最剛猛的招式之一,肉掌爆飛劍那都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他是粉碎虛空的極道強者,就算沒有剛猛的招式,肉掌爆飛劍也不是什麼困難……這股虛空震盪的氣息,是亂世尊者”

在場衆人皆是神色一凜,敵人竟是搶先殺上門了V

第37章 邪魔對立第60章 傳奇淹沒第64章 全身而退第51章 妖世浮屠第38章 護庵夜戰(下)第63章 法理善惡第4章 善有善報第76章 攻打山莊(下)第29章 天蠁古琴第42章 前塵過往第18章 北馳胡疆第86章 家家有經第66章 法門來人第79章 決戰妖都(下)第45章 心魔少女第38章 出行之禮第59章 以拖待變第106章 斷情絕義第93章 脣槍舌戰(下)第66章 法門來人第68章 邪俠無匪(上)第54章 聖人有私第36章 沉舟尼庵(下)第77章 真假禁器第97章 王朝佈局第21章 一觸即發第26章 將計就計第33章 囂張弟子第43章 舉行冠禮第5章 出任軍師第45章 妖化刀少第88章 大戰睚眥第26章 教化旱魃第98章 華顏蒙垢(下)第45章 心魔少女第20章 天下爲局第36章 森羅之間第93章 神國毀滅第25章 造化弄神第113章 天創之威第29章 天蠁古琴第80章 同門再決第30章 路遇不平第32章 九章天韶第107章 軍師之意第3章 火銃法寶第2章 慈海禪師第17章 狄族圖謀第106章 斷情絕義第29章 虛榮高漲第37章 天閻魔城第42章 進階寶器第12章 沙漠伏戰(上)第45章 妖化刀少第29章 天劫化形(上)第14章 荒神錄現第46章 絕地反擊(下)第1章 暗起魔端第58章 神懺巫炮第33章 囂張弟子第72章 殺心驟起第52章 請君入甕(上)第9章 要你耍詐第25章 凝練元神第52章 請君入甕(上)第63章 不能放棄第44章 啓程出發第5章 玄門論道(中)第9章 籌謀探敵第101章 面瘡老怪第11章 預知凶兆第73章 捕獲靈脈(上)第2章 慈海禪師第28章 計中連環(下)第10章 一騎突出第15章 四勝四敗(上)第75章 攻打山莊(上)第17章 遇見熟人第40章 破釜沉舟(上)第2章 白家神童第20章 碧落君天第17章 遇見熟人第84章 死裡逃生第65章 魔方決策第56章 剿殺薩滿第4章 善有善報第35章 孤注一擲第37章 楔形文字第16章 護教神木第61章 烈火雄關第16章 識破暗謀第47章 魔道傳承第74章 魔心難洗第38章 護庵夜戰(下)第49章 儒道傳承第6章 一醉方休第62章 破解傀儡第33章 香豔之戰第41章 行俠手段第39章 渡法行殺
第37章 邪魔對立第60章 傳奇淹沒第64章 全身而退第51章 妖世浮屠第38章 護庵夜戰(下)第63章 法理善惡第4章 善有善報第76章 攻打山莊(下)第29章 天蠁古琴第42章 前塵過往第18章 北馳胡疆第86章 家家有經第66章 法門來人第79章 決戰妖都(下)第45章 心魔少女第38章 出行之禮第59章 以拖待變第106章 斷情絕義第93章 脣槍舌戰(下)第66章 法門來人第68章 邪俠無匪(上)第54章 聖人有私第36章 沉舟尼庵(下)第77章 真假禁器第97章 王朝佈局第21章 一觸即發第26章 將計就計第33章 囂張弟子第43章 舉行冠禮第5章 出任軍師第45章 妖化刀少第88章 大戰睚眥第26章 教化旱魃第98章 華顏蒙垢(下)第45章 心魔少女第20章 天下爲局第36章 森羅之間第93章 神國毀滅第25章 造化弄神第113章 天創之威第29章 天蠁古琴第80章 同門再決第30章 路遇不平第32章 九章天韶第107章 軍師之意第3章 火銃法寶第2章 慈海禪師第17章 狄族圖謀第106章 斷情絕義第29章 虛榮高漲第37章 天閻魔城第42章 進階寶器第12章 沙漠伏戰(上)第45章 妖化刀少第29章 天劫化形(上)第14章 荒神錄現第46章 絕地反擊(下)第1章 暗起魔端第58章 神懺巫炮第33章 囂張弟子第72章 殺心驟起第52章 請君入甕(上)第9章 要你耍詐第25章 凝練元神第52章 請君入甕(上)第63章 不能放棄第44章 啓程出發第5章 玄門論道(中)第9章 籌謀探敵第101章 面瘡老怪第11章 預知凶兆第73章 捕獲靈脈(上)第2章 慈海禪師第28章 計中連環(下)第10章 一騎突出第15章 四勝四敗(上)第75章 攻打山莊(上)第17章 遇見熟人第40章 破釜沉舟(上)第2章 白家神童第20章 碧落君天第17章 遇見熟人第84章 死裡逃生第65章 魔方決策第56章 剿殺薩滿第4章 善有善報第35章 孤注一擲第37章 楔形文字第16章 護教神木第61章 烈火雄關第16章 識破暗謀第47章 魔道傳承第74章 魔心難洗第38章 護庵夜戰(下)第49章 儒道傳承第6章 一醉方休第62章 破解傀儡第33章 香豔之戰第41章 行俠手段第39章 渡法行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