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犁庭掃穴

第542章 犁庭掃穴

史皇帝壓抑內心的激動,在數百武裝到牙齒的東西班禁軍護衛下,沿大道緩緩向北。

身後各類旗幟伴隨鸞纛林立,足足有二十多面。

很快,李處耘等三十餘高級將領都過來恭迎聖駕。

史皇帝點頭,讓他們免禮,直接去前線。

夜裡,風停了不少,遠處火把被帶點亮,整個河谷前後都被照亮,如漫天繁星盡落山間,璀璨無比。

“戰果如何?”史皇帝見面直接問。

李處耘作爲主帥,立即上前道:“稟報官家,俘獲遼軍至少七千以上,天黑來不及細數,還有很多人被擠到河裡淹死了!

殺敵來不及算,至少上萬!

北面孟將軍和王將軍(王審琦)其餘諸將爭領往北追擊,趁亂尾隨潰兵突襲遼軍北口大營。”

史皇帝壓抑內心的激動,高聲道:“你們幹得好!帶我去看看。”

“官家,這些俘虜如何處理。”

很快,他們已經到了河谷外圍,裡面到處都是士氣高昂的秦軍將士,將道路和四處山上都圍了裡裡外外數層的圈,將大量人頭攢動的遼國士兵圍在中間,而道路南側和東側,有好幾座兵器和甲冑堆成的小山,還有些散亂。

隨着天子的鸞纛出現,史皇帝能感受到,很多目光都向這邊匯聚過來,他高站在山坡頂端,夜風微寒,俯視下去,都是芸芸衆生,山谷裡摩肩接踵,人頭攢動,即便夜黑天高,他也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中的哀求和恐懼。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史皇帝忍不住想到,又一次,他可以輕鬆裁決成千上萬人的生死,“有領頭的嗎?”

李處耘點頭,很快四個禁軍將士將一個大漢押上來,按着他的肩膀,將他硬生生按着跪在幾步開外的土堆上。

天有些黑,史皇帝直接問:“他是誰?”

沒想到周圍將領還沒說,那人直接用漢語作答:“我來告訴你,我叫耶律斜軫!”

史皇帝一下怒氣衝衝的說:“耶律斜軫,朕想到了,上次在河東你就是階下之囚把,我不是告訴過伱,再敢與朕作對絕無好果子吃嗎!

來人,拉下去砍了!”

聽他這麼一說,幾個軍士一下用力就要將耶律斜軫拽起來拖下去砍了。

史皇帝連踢了身邊的李處耘一腳,他很聰明,立即開口道:“且慢。”說着上前行禮,“官家,這個人是遼軍高級將領,留着他或許能問一些遼軍部署情況,還有他們兵力之類的情報,可能有用。”

史皇帝點頭:“那就暫時留他一命吧。”

那邊,耶律斜軫呼吸明顯加重了,整個人也不再像一開始那麼倔強,顯然是被嚇着了。

“你們好好問,幾年前朕在河東已經繞他一命,如今恬不知恥還敢來犯,他說不出什麼來你直接殺了喂狗,不用上報了。

至於這些戰俘,數年前朕就說過,等我兵臨上京時,能說漢話的可以保命,人要說話算話,何況君主,就以此爲標準吧,能說的留下,不會的處死。”

“諾!”李處耘領命。

旁邊的耶律斜軫已經一句話不敢說了,史皇帝對他道:“三個月後我會入主上京,到時候你還活着可以給朕做個嚮導。”

史皇帝說的不是問句,而是一個陳述句,他早習慣了身爲天子的做派,那就是面對外人,不要說問句,也要說意思含糊的話,多平鋪直敘,壓迫感會高很過,耶律斜軫只能跪着低下頭,卻不敢說話了,再沒一開始的桀驁。

之所以說會說漢話的不殺,一來是強勢的推行文化征服,這是想要長期控制唯一可行的途徑,武力可以保持一時勝利,卻難獲得永久的征服,只有文化纔是長遠對抗之本。

另外會說漢話說明他們能聽懂一些漢話,那就可以指揮,可以使用了。

史皇帝心裡已經想好要北上了,再得知戰報第一時間他就在心底做出判斷,北上時機已到。

而往北的地帶越發難以控制,大鮮卑山(大興安嶺),草原,雪原,荒漠,遼國故地都是秦軍難以控制的地區。

不過這次戰爭給了秦軍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蓮花堡戰術,六個蓮花堡,用兩千多人扼守遼軍超過五萬大軍,還殺傷甚衆,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史皇帝想過往北以後就用蓮花堡加駐軍形成武力控制,之後再文化入侵,同化,這一套組肯定都扛不住。

要修蓮花堡就需要勞力,這些能聽懂漢化可以指揮的青壯就是廉價的勞力。

在史皇帝看來,有足夠的武力支持,文化入侵和統治反而會更加容易。

因爲即便沒有軍事威懾,遼國自己都會文化改造,歷史上遼國一開始建國就有很多漢人,之後漢化一直沒停,特別是耶律賢和蕭太后時期,直接推進國家層面的漢化了,從這點來說儒學是居功至偉的,而且在這個年代,其戰鬥力也是無限的。

儒家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那就是文化傳承大於道德,光是這一點就十分適合作爲文化上進攻同化的武器。

比如有人批評說管仲(早期法家做派)的手段,做法如何不道德,不仁義,孔子就不同意,他說沒有管仲尊王攘夷,抵禦外敵,我們都成披頭髮,裸露肩膀的蠻夷了。

管仲的做法不仁義,不符合孔子的仁義倡導,但管仲的做法保證國家安穩,文化傳承,孔子就稱讚他。

在孔子那裡,文化傳承,國家興亡可比那屁仁義道德重要多了。可惜很多後來人要麼說着學習,要麼說着打倒,可卻反過來了,還真以世界是道德至上,以道德至上的眼光看待問題,自然就會毫無意義,不能邏輯自洽,只能埋天怨地而毫無作爲。

有了這些思緒,史皇帝一下輕鬆下來,當夜他甚至在大勝之後把所有事情交給李處耘等人處理,自己在大帳中睡了一個好覺,自開戰以來,已經好多天沒睡得這麼踏實了。

第二天他才醒來沒一會兒,捷報接連傳來,王審琦,孟玄喆率軍於昨夜突襲遼軍北口大營,到天明時大獲全勝,清點戰果俘斬兩萬左右,遼軍餘部潰散,向北潰逃,他們還擒獲遼軍大將韓德讓。

韓德讓,又是一個史皇帝耳熟能詳的名字!

孟玄喆部連續作戰,已經疲乏,正押送俘虜六千餘人往南趕來匯合,而新加入戰場的王審琦部則繼續追擊潰散的遼軍北上。

李處耘那邊也清點了戰果,遼軍圍困後被俘一萬二千餘人,他們昨晚只處決了二百六十個,餘下的多少都會說幾句漢話,而且其中漢人士兵本就不少,佔據大約四成左右。

這個結果令他們十分驚訝,訊問之下才知道,上京本就住着很多漢人,上次河東大敗之後,秦人要殺不會說漢話之人的流言在上京流傳,人心惶惶之下,不會的都多少學了點,算零時抱佛腳了

而被他們處決的二百多人大多數居然不是契丹人,而是奚族等各部族人,他們很獨立,大多不懂漢話

至於戰死多少一下也說不清,有許多被推到沽水中淹死。早上的時候屍體還把下游一處窄口堵住,導致河水上漲,漫上大道,是李處耘清早纔派人去清理的,那一片河水衝了一晚上,現在還是淺紅,岸邊則到處都是血色。

死了多少沒法完全統計,但耶律斜軫交代,他們南下時候集結了三萬五千騎兵,包括遼國精銳禁軍屬珊軍的漢人,奚人軍隊,皮室軍的各部族軍隊,宮衛騎兵的契丹人皇室禁衛軍。

最後經過穿越棱堡的火力網,在山谷中被火炮殺傷,再到南面被合圍絞殺之後,除最初沒被孟玄喆包進來的數百騎,幾乎全軍覆沒

三萬五千人馬,被俘虜一萬兩千多人,潰逃一些,剩下全要麼被炮火殺傷,要麼推進河裡,這就是激戰一天的戰果!

如果算上之後王審琦,孟玄喆突襲遼軍大營的戰果,加之之前北面回報的六個蓮花堡的殺傷。

也就是說,這一個月的大小仗打下來,他們已經殲滅遼軍六萬五千左右!

這可是一場正宗的殲滅戰!

史皇帝激動得幾乎要跳起來,要不是衆目睽睽之下,他真忍不住了。

如果算上之前的戰果,開戰三個月,他們已經消滅近八萬遼軍!

當然,消滅包括俘虜,殺死和擊潰,但八成都是還是斬殺和俘虜,這就是地地道道的漂亮殲滅戰。

這可都是遼軍正規軍,殲敵八萬,幾乎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這是這個年代的發展水平所決定的。

這跟後來的那些工業化戰爭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不只是技術上的差距,還有人口,動員能力,後勤,醫療等等。

比如一戰索姆河戰役,英軍一天就陣亡將近六萬人,如果加上受傷的更加難以估量。但戰卻還能繼續打,最終場戰役全打完,大約準備五個月,打一個月,雙方傷亡一百三四十萬!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是不敢想象的。

在如今,如果遼軍總傷亡加被俘超過一萬,就能對遼軍造成沉重打擊,如果所有戰線上超過五萬,那麼史皇帝就敢直接北上,兵圍上京。

如果超過十萬傷亡,那遼國很可能要滅國。

對於農業時代,大多數時候,二十人出一丁都很沉重,十人出一丁則是窮兵黷武的級別了。

而甲冑兵器更貴,當初郭榮在位時說過,二十戶人家才能供一副好的盔甲,所以他要去冗兵,精簡軍隊。

因爲生產能力的限制擺在那。

沒有工業能力,製造兵器,甲冑全靠人力,天賦,和長時間的技巧訓練,加之農業時代的糧食生產能力,醫療能力,運輸能力低下等,能維持十萬以上部隊的國家絕對是大國。

像秦國這樣常備軍三四十萬的國家則是天下霸主了,遼國如果不是遭受史皇帝的突然襲擊,一下把燕山以南大片土地丟失,加之耶律賢新君繼位,威望不夠,很多部族不聽他的話,面對國家存亡,集結二十萬以上軍隊應該是很輕鬆的,如果拼了老底,說不定能弄出三十多萬來。

可惜的是,史皇帝的戰略高瞻遠矚,神機妙算,吃得太死,讓他們毫無用武之力。

先是精準掌握了遼國內部情況,外交上一直以和平的姿態麻痹遼國。

隨後乘他們內亂,南面空虛先發制人,以閃電戰的方式拿下燕山以南遼國賦稅的主要來源地,既瞬間打掉遼國稅收來源,也一下讓他們的兵源地少了一大片。

很多遼國守軍大片大片的投降,導致猝不及防之下,遼國常備軍幾乎被去了三分之一。

隨後因爲秦軍的全面進攻和突飛猛進,肯定會導致遼國國內人心惶惶,人人不安,耶律賢新君繼位,還是在耶律璟突然可疑遇刺之後,國中不穩,很多當初被遼國強壓而被迫屈服的部族此時也開始調度不動了,又使得遼國兵源少了很多。

所以當山後取勝之後,那邊從遼軍降將口中得知,他們此次全國緊急動員,但最終東拼西湊只有十四萬左右軍隊到達上京,有很多說山高路遠,要幾個月後纔到時,衆將都吃驚了一下。

因爲在他們潛意識中覺得,遼國要是發狠,至少也能動員二十萬以上大軍,怎麼這麼少?

殊不知在史皇帝一番高明的戰略操作之下,等遼國的上京朝廷反應過來開戰時,他們的大片兵源地已經無法爲他們出兵而落入秦國手中。

加之那些說要幾個月才能到上京的外圍部族軍肯定是在觀望,誰贏他們幫誰,所以更是雪上加霜。

遼國很強大,他們的軍隊很多,可惜還沒開戰已經在史皇帝的安排之下瓦解一大半,能調集起來的人馬大大縮水。

這就是戰略的重要性,如果不能乘虛而入,快速拿下幽州及其周邊州縣,遼國以幽州爲後方戰略支點與秦軍對抗,那麼他們的大軍將源源不斷,那時戰就沒那麼好打,代價也要沉重數倍了。

當天清點戰果,總結了幾個月一來在一千多裡戰線上的各處戰況,隨後史皇帝下令昭告全軍,將明細都告知將士。

將士們歡欣鼓舞,士氣大振,紛紛請纓北上,高呼要犁庭掃穴,一舉擒獲遼國僞帝,將他也關到汴水河畔與那些大秦收集的僞國君一起作伴去。

史皇帝聽後哈哈大笑,覺得將士們說得太對了!

於是第二天就下令,以李處耘爲統帥,領精兵三萬北上,與西面穿插軍包圍,直驅上京,而他自己則將輕率兩萬精銳在後,作爲後備軍一同北上,最終會師上京。

命令一下,全軍歡呼,士氣大漲,而且他們繳獲了很多遼軍攜帶的補給,牛羊,糧草等,後勤補給問題也解決一大半,這也是史皇帝敢往北打的一個重要原因。

遼軍中軍主力有八九萬,帶的糧草,牛羊,乾肉等,差不過剛好夠養他的大軍,不過也不全夠,對於契丹軍隊來說,牛羊帶着可以可持續性的提供補給,而秦軍就是直接殺了吃肉,所以後勤通道也要繼續向北延伸以彌補差缺。

好在水運可以直達北口,壓力大大減輕.

第547章 上京風雲279、劍門關130、破盛唐、壽州戰事;500字,求點點訂閱第520章 二十萬大軍91、戰地黃花分外香(三)497、技術的進步140、新軍馭浪直250、迫在眉睫94、一錘定音176、史從雲的高見257、回京的危機122、不安25、西城救人456、有備而來262、擺平皇后8、傳說中的郭榮249、開弓沒有回頭箭395、夢想中的炮艦114、成家立業第550章 血脈維繫476、紙老虎441、李煜對策246、爲有犧牲多壯志302、禪位第561章 天子權威265、顯德的最後一年497、爲國獻身史從雲第527章 北口戰役(一)421、前方與後方387、兩個重心329、黃花194、江陵風雨117、拉開序幕368、防潮問題171、史從雲的封賞223、大軍北上+陽城大戰(六千二百字)176、史從雲的高見315、《討史檄文》497、爲國獻身史從雲121、援軍187、試驗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第555章 大內皇城(下)156、投降462、匪夷所思433、疑雲171、史從雲的封賞235、三關之戰(二)462、匪夷所思360、人不狠立不住69、符皇后70、直接打474、破奉化174、籠絡人心,安插親信80、雲哥兒的情書216、三角形的權力176、史從雲的高見112、這人真有點東西!397、平衡400、炮艦(四百章)94、一錘定音287、山民130、破盛唐、壽州戰事;500字,求點點訂閱200、周行逢第524章 耶律斜軫的大好消息266、打一炮482、東線戰事136、磨刀(四千的)73、花蕊夫人448、阻力270、蜀國出兵12、長平、高平!228、奪三關,縱橫馳騁405、下決心382、閃擊(一)36、一路南撤+回家(二合一)243、圍殲433、疑雲44、膨脹的史從雲177、史從雲的高論(續)71、勢如破竹(二合一4000字)338、炮轟太原338、炮轟太原81、同是七夕,有人歡喜有人愁106、控鶴左廂都指揮使397、平衡321、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一)232、南下440、工具人劉鋹264、訛詐262、擺平皇后414、靜江94、一錘定音38、史從雲的大寨子18、華州節度使204、塵埃落定(今日一萬六千字!)第540章 536北口之役(終)330、澤州城破412、兵貴神速357、南來的恐怖
第547章 上京風雲279、劍門關130、破盛唐、壽州戰事;500字,求點點訂閱第520章 二十萬大軍91、戰地黃花分外香(三)497、技術的進步140、新軍馭浪直250、迫在眉睫94、一錘定音176、史從雲的高見257、回京的危機122、不安25、西城救人456、有備而來262、擺平皇后8、傳說中的郭榮249、開弓沒有回頭箭395、夢想中的炮艦114、成家立業第550章 血脈維繫476、紙老虎441、李煜對策246、爲有犧牲多壯志302、禪位第561章 天子權威265、顯德的最後一年497、爲國獻身史從雲第527章 北口戰役(一)421、前方與後方387、兩個重心329、黃花194、江陵風雨117、拉開序幕368、防潮問題171、史從雲的封賞223、大軍北上+陽城大戰(六千二百字)176、史從雲的高見315、《討史檄文》497、爲國獻身史從雲121、援軍187、試驗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第555章 大內皇城(下)156、投降462、匪夷所思433、疑雲171、史從雲的封賞235、三關之戰(二)462、匪夷所思360、人不狠立不住69、符皇后70、直接打474、破奉化174、籠絡人心,安插親信80、雲哥兒的情書216、三角形的權力176、史從雲的高見112、這人真有點東西!397、平衡400、炮艦(四百章)94、一錘定音287、山民130、破盛唐、壽州戰事;500字,求點點訂閱200、周行逢第524章 耶律斜軫的大好消息266、打一炮482、東線戰事136、磨刀(四千的)73、花蕊夫人448、阻力270、蜀國出兵12、長平、高平!228、奪三關,縱橫馳騁405、下決心382、閃擊(一)36、一路南撤+回家(二合一)243、圍殲433、疑雲44、膨脹的史從雲177、史從雲的高論(續)71、勢如破竹(二合一4000字)338、炮轟太原338、炮轟太原81、同是七夕,有人歡喜有人愁106、控鶴左廂都指揮使397、平衡321、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一)232、南下440、工具人劉鋹264、訛詐262、擺平皇后414、靜江94、一錘定音38、史從雲的大寨子18、華州節度使204、塵埃落定(今日一萬六千字!)第540章 536北口之役(終)330、澤州城破412、兵貴神速357、南來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