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

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

中秋佳節,萬國來朝。

洛陽新皇城內,史皇帝接受各國使者的朝賀,隨後又檢閱最新的火槍儀仗隊。

這些士兵軍容整齊,列隊敬禮,

這些槍是最新一批機要司的技術結晶,現在只生產了二百多支,其最大的改進就是從前裝變成後裝,射速大大加快,不過因爲工藝水平限制,氣密性不足,威力有些下降。

軍中軍官和士兵試用之後都覺得後裝槍更好,寧願犧牲一些威力也要提高射擊速度。

閱兵的士兵和軍官都是講武堂中畢業的新一批軍事人才。

史皇帝揮手示意,在各國注視下檢閱了講武堂學生。

隨後就是盛大的慶典和歌舞表演。

在衆人的歡慶之中,張齊賢悄悄來到他身邊低語了幾句。

史皇帝點頭,暫時離席,在後殿看了樞密院和兵部送來的詳細戰報統計。

一萬六千三百人,兩年南征陣亡的秦軍將士。

他輕嘆口氣……

史皇帝心裡有數,這些年南征北戰,數十年戰爭不休,陣亡的士兵至少超過二十萬。

平天下他用了三十年,戰爭不斷,是時候開始轉向了。

就以開疆拓土,吞併天下的速度而言,他其實已經非常快,非常高效了。

他做這些事在歷朝歷代全部完成至少是幾代帝王,百年的跨度,史皇帝用了三十年。

因爲他的戰略思想一直沒變,一旦戰爭機器開動,就無論如何也不停下,直到蕩平四海,肅清八方,而走到這一步,也已算得上窮兵黷武,一意孤行。

把國家機器壓榨得不輕。

“師亮,你覺得當今天下如何。”史皇帝看着屋內一張巨大的地圖,上面是大秦如今的疆域,張齊賢爲他盞燈,火光閃爍,明焰跳躍,如萬里江山染上血紅。

“天子賢明,百姓安樂。”張齊賢想也不想答應。

史皇帝道:“你這是實話?”

“嗯!”張齊賢點頭,史皇帝搖頭。

他爲自己倒了一杯酒,又遞給張齊賢一杯,“朕記得你第一次在幽州打仗,也是個亂竄的新手,除了不怕死點和任何新兵沒有區別。

如今伱是國之棟樑,位列庭首,三十年兵戈連綿,二十萬將士埋骨沙場,得有多少國家棟梁,多少人的丈夫、兒子,一家一戶的指望爲朕犧牲說起來也算罪孽深重。”

張齊賢想說什麼,史皇帝擡手打斷了他,“不必替聯開脫,朕知道很多人有話,只不過聯乾綱獨斷,剛愎自負,他們不敢多說而已,這些事就在今天有個終局吧。”

張齊賢看過來,有些不可思議。

史皇帝笑了笑,“朕不是老糊塗,不知時變不懂民心。

只不過有的事須一鼓作氣,不能中道斷絕。

哪怕千夫所指也要咬牙堅持,否則就會功敗垂成悔憾千年……

現在是時候收手了。”

“官家……”張齊賢老淚縱橫,一時嘴脣顫抖無言,久久沒有說話。

……

次日中秋後大朝,文武百官齊聚。

禮炮鳴響,禮畢。

史皇身着紅黑龍袍,俯視衆人,慢悠悠開口。

“朕一生追南逐北,東征西討……

自以爲……橫行天下睥睨萬邦而無敵手……

想來十五歲討河東以一當百……

三十歲平遼自詡天下無敵……

滅南漢、北漢、南平、武平、蜀國、唐國、遼國、黎國,納吳越,平李筠,伐党項,蕩平西域,自以爲功高蓋世,馳騁萬里.

現今五十歲回望……三十年干戈不斷,戰端不息,民生凋敝,多生怨氣,地有荒蕪……

老弱孤獨無人看照,二十萬忠骨埋葬異國它鄉,都是朕的罪過。”

此話一出,百官接連下跪,爲首的盧多遜連高呼:“官家文成武德光耀萬邦,爲萬民之表天下之表,是古今以來第一賢能之主,求官家收回此話吧!”

“求官家收回!”百官也份紛附合。

史皇帝見他們這樣哈哈一笑,擺擺手,“起來起來,都起來吧……”

不過依舊沒人起來。

史皇帝不理會他們,走下去在大殿中跛步,穿梭衆人之間“朕所作所爲心裡清楚,你們不用袒護。

你們有你們的想法,朕有朕的難處,可能我們都互有對錯吧……

君臣之間也需要相互體諒。

今天朕說這番話也是爲將來十年做一些規化。

往後朕在位時我大秦以養民重教爲主,不再輕開戰端。”

“官家聖明!”百官連齊聲高呼。

不少人是真心實意的高興,他們有些是單純爲自已的利益,而有些則是真的心繫百姓,爲國爲民。

史皇帝也笑了,有些釋然,有些落寞,他可能是真的賢君明主,千古一帝吧。

……

自這次重大的朝會之後秦國的戰略開始轉變。

從先前的戰略進攻轉向戰略防禦。

除去回擊襲邊的小規模戰鬥之外,再不發起大規模戰爭。

當年史皇帝改元永樂,並下今大赦天下,同時爲秦朝水軍改名爲海軍,並親自檢閱了秦軍第一艘鐵甲船,說是鐵甲船其實就是木板包裹鐵皮的炮艦。

史皇帝說了一些督促的話,講了海軍的重要性。不過他也知道自已是敵不過歲月和地理的決定性作用的。

作爲傳統的陸權大國,海軍在國事繁花似錦時可以錦上添花,看起來還不錯,一旦需要權衡必是陸權壓倒海權,無論元、明、清都是如此。

人再歷害也鬥不過歲月和山川地理。

自改元之後,史皇帝逐漸將精力放在他的心血國子監和講武堂上。並和趙待劍一起著書立說,把很多知識理論留給後人,也爲後人培養人才。

永樂五年,皇后病逝,史皇帝將他珍愛相伴一生的趙待劍立爲皇后,並在二十七個兒子中立趙侍劍爲他生的長子史進爲太子,開始逐漸教育扶持,轉移權力。

而在這些年中,無論是中南半島還是北方草原不斷有國家勢力請求歸附。

到永樂八年後,史皇帝幾乎不問政事,全交給太子處理,一心寫書,一心在國子監、講武堂奔波。

到永樂十年,天子禪位太子,改元永昌。

經過十多年的學習新君很快接手政權,打壓了一批前朝的功臣舊人。

隨後打破持繼十多年的和平,以講武堂畢業的年輕一批軍事新型人才爲臂膀。已七成換裝火槍,火炮的新控鶴,鐵騎,龍捷,虎捷四大軍團,馭浪,滄波兩大主力艦隊爲爪牙,開始了他的新徵程,將大秦聲威,傳向先輩未曾涉足的遙遠他鄉。

關於逐漸淡出視野的史皇帝,絕大多數人都會以“千古一帝”四個字來總結他的功過得失。並選擇性的繼承取用他的著作和思想。

在民間戲劇中也成爲常客,作爲受百姓喜愛,文武雙全、萬人不敵、勇冠三軍的猛將明主世代傳唱……

179、蜀中後蜀404、騰龍二年383、閃擊(二)237、三關之戰(四)449、樊若冰的渡江方案第525章 優勢非常大470、夜襲(下)+雖勝猶敗226、偷襲,接着偷襲!359、暗流涌動第559章 定難軍的選擇324、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二)184、火藥作的事317、昔時聞有云中郡39、符家府邸292、飼虎(上)372、996352、雁門北望110、周朝宰相們第515章 臨陣換帥308、江南有人才第540章 536北口之役(終)500、全局部署(不知不覺居然五百章了,淚目)479、兵臨城下第539章 抉擇319、馬無夜草不肥405、下決心231、北進,繼續北進!第506章 黑山之變(下)143、二次親征231、北進,繼續北進!457、下揚州105、潼關偶遇河中監軍457、下揚州第519章 新君明主285、宮中厲害28、魏王符彥清197、兵貴權詭45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324、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二)236、三關之戰(三)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57、可能改變的歷史軌跡135、截胡老趙(5000,有什麼求什麼,讀者老爺們,咱什麼都不嫌棄)401、占城國282、越過劍門關220、大好消息130、破盛唐、壽州戰事;500字,求點點訂閱159、豪氣!第545章 直取上京482、東線戰事500、全局部署(不知不覺居然五百章了,淚目)121、援軍49、要打仗了?68、大軍向西開拔218、南京留守蕭思溫38、史從雲的大寨子309、打炮407、廟算(下)188、史從雲一張嘴487、入金陵482、東線戰事257、回京的危機392、洸口練兵104、姐妹情深355、史從雲的好寶貝第529章 道長的深謀遠慮第568章 萬里河山303、光速登基428、霹靂陣(上)229、南北震動300、天下大勢第527章 北口戰役(一)244、驚魂、被俘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204、塵埃落定(今日一萬六千字!)358、蕭思溫的路子447、南面叛徒27、肱骨之臣史彥超450、火熱四月94、一錘定音305、是件好事468、西路大軍498、南院反應241、鏖戰363、人才濟濟286、南唐惶恐61、給老趙悄悄安排下(二合一)322、優勢又在我165、沒辦法,他是帶着大軍來談判的363、人才濟濟306、調轉矛頭323、劉繼業4、史彥超歸來277、不讀書258、錢錢錢14、大會戰(二)313、打破常規68、大軍向西開拔285、宮中厲害471、兩軍差距
179、蜀中後蜀404、騰龍二年383、閃擊(二)237、三關之戰(四)449、樊若冰的渡江方案第525章 優勢非常大470、夜襲(下)+雖勝猶敗226、偷襲,接着偷襲!359、暗流涌動第559章 定難軍的選擇324、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二)184、火藥作的事317、昔時聞有云中郡39、符家府邸292、飼虎(上)372、996352、雁門北望110、周朝宰相們第515章 臨陣換帥308、江南有人才第540章 536北口之役(終)500、全局部署(不知不覺居然五百章了,淚目)479、兵臨城下第539章 抉擇319、馬無夜草不肥405、下決心231、北進,繼續北進!第506章 黑山之變(下)143、二次親征231、北進,繼續北進!457、下揚州105、潼關偶遇河中監軍457、下揚州第519章 新君明主285、宮中厲害28、魏王符彥清197、兵貴權詭45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324、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二)236、三關之戰(三)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57、可能改變的歷史軌跡135、截胡老趙(5000,有什麼求什麼,讀者老爺們,咱什麼都不嫌棄)401、占城國282、越過劍門關220、大好消息130、破盛唐、壽州戰事;500字,求點點訂閱159、豪氣!第545章 直取上京482、東線戰事500、全局部署(不知不覺居然五百章了,淚目)121、援軍49、要打仗了?68、大軍向西開拔218、南京留守蕭思溫38、史從雲的大寨子309、打炮407、廟算(下)188、史從雲一張嘴487、入金陵482、東線戰事257、回京的危機392、洸口練兵104、姐妹情深355、史從雲的好寶貝第529章 道長的深謀遠慮第568章 萬里河山303、光速登基428、霹靂陣(上)229、南北震動300、天下大勢第527章 北口戰役(一)244、驚魂、被俘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204、塵埃落定(今日一萬六千字!)358、蕭思溫的路子447、南面叛徒27、肱骨之臣史彥超450、火熱四月94、一錘定音305、是件好事468、西路大軍498、南院反應241、鏖戰363、人才濟濟286、南唐惶恐61、給老趙悄悄安排下(二合一)322、優勢又在我165、沒辦法,他是帶着大軍來談判的363、人才濟濟306、調轉矛頭323、劉繼業4、史彥超歸來277、不讀書258、錢錢錢14、大會戰(二)313、打破常規68、大軍向西開拔285、宮中厲害471、兩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