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史從雲的高論(續)

三省官署的討論持續整整一天,中間有宦官送來酒水和食物。

史從雲一面吃一面聽衆人討論,官署裡討論的氣氛也比較自由,因爲之前的發言,王樸簡直把他當知己,等官家找其他官員問策之後王樸就走過來和他說話。

兩人寒暄幾句,就說起了天下的形勢。

史從雲和王樸的意見都是一致的,或者說他本來就是受到王樸的影響。

兩人算是英雄所見略同,越談越攏。

到下午,官家賜食之後就回後宮了,也到了下直的時間,宰相魏仁浦和王溥宣佈散會,衆人也就各自回家了,這時兩人還沒說完,正說在興頭上,就邊說邊往外走。

史從雲和王樸一邊穿過朱漆迴廊一邊說話,“我覺得王知府說得對,伐蜀是首要,不過我和蜀國打了那麼多戰,也有一些見解。

蜀國那地方確實富庶,如果拿下蜀國收穫很大,能獲取大量補充,不過保險起見,我覺得我們應該先想辦法拿下荊南和武平(湖南、湖北),再從關中,荊州兩路發兵。”

王樸聽他這麼說,隨即:“爲何這麼說?”

王樸的主張是要打南方,接下來重點是蜀國,因爲周國有關中之地,可以直通蜀國,而南唐有大江天險,進兵非常危險。

長江可不是鬧着玩的,而且因爲南唐地處長江下游,江面很寬,南北往至少超過十里寬,周軍即便有衆多舟船,要把十萬大軍渡過去就有非常大的難度,風險也很大。

而且並不是人過去就行,後續量草輜重也很成問題,如果大軍過了江,久攻金陵不下,後續糧道補給壓力就會很大,超過十萬人的後勤補給還要隔着長江運送,完全可能拖垮這個時代的後勤體系。

這也是當初史從雲不敢過長江的重要原因,打仗不是人過去就行,後面還有龐大的後勤體系。

就像淮南之戰,周國投入的總人力在四十萬左右,但主力大軍只有十萬左右禁軍,剩下的三十多萬都是官家從淮北征發的民夫,鄉兵,全部是李谷在調度指揮。

他們是自帶糧食和衣服,負責爲周軍前線大軍運送糧草,修繕道路,修建圍城器械,修補鎧甲等等。

這也是爲什麼戰爭能拖垮一個國家的重要原因,這麼多民夫不能耕種跟着大軍打仗,如果國家不夠大,那可不得垮嗎。

而如果大軍渡過長江,補給線拉長,江上又沒有大橋,只能靠船隻往返這種低效耗時的運輸方式,這幾十萬人維持的後勤體系怎麼辦?怎麼延伸到長江南岸去?

大軍完全沒法保障充足補給,但凡遇上點天氣狀況,長江上惡浪滔天那更是要了老命。

南唐聰明點金陵和周邊城市據城堅守就能把他們搞得炸裂,最後自取滅亡,所以當初史從雲是無力如何也不敢渡河的,他嚇唬韓熙載等,他們也估計自己有五萬大軍,其實只有兩萬作戰部隊。

爲什麼七百多艘船,還多是大船,只帶兩萬人,按理說能搭載四五百人的齊雲戰艦都有許多,平均下來就算周軍戰艦每艘船一百人,也能帶七萬人啊。

道理很簡單,後面的船全帶的是糧草補給,不然他這麼趕跑到人家門口去浪,兩萬多人吃什麼?總不能全在江裡釣魚吧。

而蜀國就好很多,蜀國走關中南下,雖然秦嶺道路難走,勝在穩定,總是有路走的,所以南唐退居長江南岸之後,再想進攻已經很難,接下來應該把目光放在蜀國。

這點史從雲和王樸意見是一致的,不過細微之處還有不同,“某是打仗的,自然會從打仗的角度去想問題。

打仗最理想的轉態就是使敵人處於兩面夾攻之勢。

其一,可以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讓敵人兩面難兼顧,賣出更多破綻。

其二,打仗其實每一次都是對賭,誰都不能說有十全把握,賭得越多,勝算越大。兩路進軍,即使一路受挫被阻,還有另外一路可以依託。”

“好個賭的越多勝算越大。”這是身後傳來聲音,兩人回頭,原來是魏仁浦趕了上來,兩人連忙拱手。

魏仁浦也和他們並肩,加入他們的討論之中,讓史從雲繼續。

“我打塗山的時候,是使他們陷入三面合圍之中,纔會那麼好打。所以軍事上我十分期盼形成兩面夾擊的形勢。”史從雲邊走邊說。

“況且南平、荊南不是多大的對手,收拾他們用不着大動干戈,可蜀國不一樣,蜀國孟昶打仗不行,治國確有本事。

蜀國的富庶某在鳳州就見過,他們的軍官腰帶上能鑲金玉,他們在一個武威城囤積的糧草讓我們大軍從頭到尾都吃不完,還要分給當地百姓。

孟昶和他手下的文武大多數都是河東人,他們從太行山西面跑到蜀地鳩佔鵲巢稱王稱霸,卻沒收到當地太大的抵抗,說明他治國理民多少是有些本事的,在那裡也有些人心。”

史從雲和兩人一面說一面走,不知不覺已經出了皇宮門,不過兩人聽他說着不願分開,乾脆在城門旁的樹下站着說話。

“我估計,整個蜀中至少有十五萬以上的軍隊,能不能打且不論,都必須小心應對,不能馬虎大意。

如果咱們把全部希望寄託在關中到漢中的山地之間,萬一被堵住了,全功盡棄都是小事,關鍵是靡耗巨大,費時費力,讓百姓苦不堪言。

十萬大軍一出,軍費糧草消耗不說,至少徵發二十萬以上沿途民夫保障後勤,每次都會令百姓疲敝,一戰功成還好說,如果不成往後再出兵,往復勞頓百姓,讓沿途百姓不得休養生息,國家很快就會怨聲載道,失去民心,往後出兵也越來越困難。”

王樸和魏仁浦聽得入神,一時間都忘記發言,只是看着他,意思是讓他接着往下說。

“所以某以爲,要打蜀國,軍事勝利只是目的之一,還要力求一戰功成,速戰速決,同時儘量節約開支消耗,儘量不要打擾沿途百姓生息。

中國之地,自唐末以來分崩離析,各地割據互相攻伐廝殺幾十年,幾代人丁凋脆,早已經積貧積弱,如果還在這樣繼續在內戰之中損耗巨大,民心分散,將來一旦北方契丹南下,我們如何抵擋?

所以在某看來,伐蜀是勢在必行,就如王知府所言,但伐蜀只是個起點,我朝必須有對將來的長遠考慮,將來才能得天下,而不能照着以前那些各地割據藩鎮的法子去打。

如果這樣去考慮,要伐蜀幾句需先下湖南、湖北。”

(六一兒童節了,誰還不是個寶寶呢,我給自己放天假也很河裡吧,讀者老爺們肯定能體諒的)

466、出兵之時317、昔時聞有云中郡208、史從雲的後院195、如何忽悠244、驚魂、被俘171、史從雲的封賞275、會師渡江200、周行逢456、有備而來235、三關之戰(二)398、心結398、心結190、分道揚鑣212、燙手山芋第511章 桑乾河之戰(三)88、戰略預判(下)339、打進去了!200、周行逢154、當塗大捷(四千)476、紙老虎449、樊若冰的渡江方案66、控鶴軍左廂330、澤州城破111、年輕人就要聯絡感情345、怒火第536章 北口之役(四)216、三角形的權力90、戰地黃花分外香(二)第518章 雲泥之別334、奇兵304、輪到太后跪朕了224、大戰全盤部署第546章 肢解264、訛詐163、李處耘的機遇327、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三)485、塵埃落定132、色字頭上一把刀(上)63、能力有限史從雲241、鏖戰32、忻口(二合一)200、周行逢74、一決雌雄462、匪夷所思228、奪三關,縱橫馳騁285、宮中厲害261、擺平李重進222、天子的縝密安排445、女人的宿命第511章 桑乾河之戰(三)125、不動如山史從雲(二)五千字201、三江口之戰(三)335、神兵天降228、奪三關,縱橫馳騁403、分裂的前兆第523章 全軍出擊37、趙瑩、進京252、交易488、屈居人下35、熱心腸的史從雲242、明朗247、危機371、魔幻現實主義的南漢330、澤州城破第533章 戰略轉機497、爲國獻身史從雲163、李處耘的機遇382、閃擊(一)第517章 由點向面169、禁中風雲104、姐妹情深463、迎刃而解273、老將王全斌94、一錘定音298、江中黑龍495、戰爭推動的漢化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130、破盛唐、壽州戰事;500字,求點點訂閱328、得寸就要進尺328、得寸就要進尺225、接連告捷357、南來的恐怖426、堅壁死守201、三江口之戰(三)42、調動之難315、《討史檄文》48、樞密使魏仁蒲190、分道揚鑣429、霹靂陣(下)398、心結117、拉開序幕379、君臣110、周朝宰相們481、南唐棋局433、疑雲162、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下)203、致命火雷第554章 大內皇城(上)
466、出兵之時317、昔時聞有云中郡208、史從雲的後院195、如何忽悠244、驚魂、被俘171、史從雲的封賞275、會師渡江200、周行逢456、有備而來235、三關之戰(二)398、心結398、心結190、分道揚鑣212、燙手山芋第511章 桑乾河之戰(三)88、戰略預判(下)339、打進去了!200、周行逢154、當塗大捷(四千)476、紙老虎449、樊若冰的渡江方案66、控鶴軍左廂330、澤州城破111、年輕人就要聯絡感情345、怒火第536章 北口之役(四)216、三角形的權力90、戰地黃花分外香(二)第518章 雲泥之別334、奇兵304、輪到太后跪朕了224、大戰全盤部署第546章 肢解264、訛詐163、李處耘的機遇327、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三)485、塵埃落定132、色字頭上一把刀(上)63、能力有限史從雲241、鏖戰32、忻口(二合一)200、周行逢74、一決雌雄462、匪夷所思228、奪三關,縱橫馳騁285、宮中厲害261、擺平李重進222、天子的縝密安排445、女人的宿命第511章 桑乾河之戰(三)125、不動如山史從雲(二)五千字201、三江口之戰(三)335、神兵天降228、奪三關,縱橫馳騁403、分裂的前兆第523章 全軍出擊37、趙瑩、進京252、交易488、屈居人下35、熱心腸的史從雲242、明朗247、危機371、魔幻現實主義的南漢330、澤州城破第533章 戰略轉機497、爲國獻身史從雲163、李處耘的機遇382、閃擊(一)第517章 由點向面169、禁中風雲104、姐妹情深463、迎刃而解273、老將王全斌94、一錘定音298、江中黑龍495、戰爭推動的漢化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130、破盛唐、壽州戰事;500字,求點點訂閱328、得寸就要進尺328、得寸就要進尺225、接連告捷357、南來的恐怖426、堅壁死守201、三江口之戰(三)42、調動之難315、《討史檄文》48、樞密使魏仁蒲190、分道揚鑣429、霹靂陣(下)398、心結117、拉開序幕379、君臣110、周朝宰相們481、南唐棋局433、疑雲162、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下)203、致命火雷第554章 大內皇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