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雲州往事(上)

不過二三日,遼軍開始大舉南下,囤駐忻州以北,與周軍對峙。

遼軍下營寨於忻州以北,延綿十幾裡,前鋒暫時沒有貿然南下,大約是在忻口一戰,被史彥超殺了個下馬威,不敢再冒進。

也有來陣前挑釁邀戰的,不過魏王符彥卿下令,堅守城池營壘,不許出戰。

這戰術說不上多高明,卻很實用。

只要忻州還囤駐重兵,遼軍就不敢貿然南下。

忻州誠頭,一衆人站着往北看去,史彥超站在最邊上的位置,還完全大步,不與衆人同列。

史從雲帶刀着甲,站在老爹身邊。

最中間的是着輕甲的魏王,身邊隨行衆人,盡皆着甲。

這些人中有史從雲認識的,如向訓、高懷德,也有他不認識的,如郭從義、白重贊。

不過衆人除了向訓和高懷德,也沒人看他。

“比昨日多摸約五六千。”高懷德開口道,他說的是遠處忻口以北紮營的遼軍。

距離太遠看營帳是看不清的,看人更不可能,此時正是大軍下午造食時,經驗豐富的將領能根據大軍的炊煙推測大概。

史彥超冷聲道,“更多,少說七八千,可能超過萬數,遼賊造食和我軍不同,他們多帶乾肉,生火少。”

衆人紛紛側面看向他,高懷德道:“史前鋒雲州人,與遼兵交手很多。”

有人暗暗點頭,最終魏王符彥卿下了個定論:“忻州只怕守不住了......”

城頭風很大,大家卻聽得清楚,也什麼異議的話。

這是實在話,雖然喪氣,卻是事實,忻州守不住。

遼軍大軍正陸續趕來,一日增兵萬餘,照這個速度下去,忻州北面集結中的遼國大軍很快就會有壓倒性優勢。

不過更加長遠的話魏王沒說。

史從雲心裡有數,那就是忻口守不住,太原也不能打了,這次攻太原將功虧一簣。

他明白這些道理,沒亂說,這些人大多想必都懂,但大家都不開口,因爲官家心有不甘,這種不甘心,不情願是自上而下的。

這大概就是天子意志吧,官家一個念想,也能讓這麼多五大三粗的漢子閉嘴不敢去多言是非。

史從雲不會想這麼多,天子管天下,他管幾百個手下都覺得糟心。

五大三粗的漢子,毛病一大堆,每天臭烘烘的,口無遮攔,平時煩得很,哪天突然死了還要挖坑埋,心裡也不好受,袍澤兄弟大概說得就是這樣的。

不過有一點他確實能感同身受,那就是不甘。

死那麼多人好不容易走到這步,如今遼軍南下,頓時什麼都沒了。

山西地勢高於中原,表裡山河,山西不定,就如懸在中國(中原之國,古代說中國都是這個意思)頭頂的一把利刃,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

關鍵這把劍還有一端握在遼國手中,這種感覺肯定不好,別說郭榮這樣的明主,連史從雲都覺得很難受。

因爲後世高鐵、飛機等等交通工具,他曾走遍大江南北,對祖國地理形勝,山川河流,有着超越古人很多的直觀認知。

這個時代的人,哪怕到處打仗的大將,比如向訓、高懷德等,和他們談論就發現他們對地理的認識比較模糊抽象。

比如知道哪裡的北面是什麼,去什麼地方怎麼走,走什麼道之類的。

至於兩地之間的具體關係,高低落差,相距多少,板塊區別,在他們認識中都比較抽象。

這並不奇怪,這個年代有地理戰略思維的人並不多,因爲人們信奉的依舊是天圓地方,世界的遠端只在史書中有模糊描述。

即便沒那些認識,只要北漢在,遼國騎兵就能長驅直入,飲馬黃河,這點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何況這都快爬到牀上去了。

史從雲遙看北方炊煙,緊緊握着劍柄,驀然間有有些失神。

如果撤軍,老爹是沒危險了,心裡卻突然暢快不起來。

“河東之地不知要多久才能再次踏足。”史從雲長嘆道。

向訓接嘴,苦笑說:“難了,有遼國爲後盾,短則數年,長則十餘年,乃至幾十年,或許又是幾代人的事。”

“想那些也沒用,不如好好想想明天如何堅守,往後......往後如何南撤吧.......”

衆人默然,也算默認了。

“河東這片地,這幾十年來不知遭多少罪,大家殺來殺去,總殺不出個所以……”向訓搖頭感嘆。

史從雲站在老爹身邊,見他一動不動,面無表情遙看北面,整個人如雕像般佇立,一言不發,莫名的情緒在涌動。

他不解,剛想開口問老爹,被高懷德重重拍了一把,“走,陪某巡城去!”

史從雲就這樣被帶走。

.......

跟隨高懷德在城外巡視佈防情況是件能學到東西的事。

畢竟行軍打仗,佈置防禦,很多東西都是千百年來總結的經驗,多數掌握在高層將領手中,講究代代相傳。

高懷德能教他那是天大情分,同時也大概和他性格有關,高懷德是將門出生,聽說他父輩被封過王,是不拘小節的人,根本不在乎那些。

兩人騎馬巡視一圈,高懷德突然道:“雲哥兒,知道你爹爲何那麼恨遼國麼。”

史從雲搖頭:“只聽說我爹的戰功多和遼國有關。”

他聽說過軍中將士們關於史彥超的傳言,除去累軍功升高位,有從龍之功外,最多的就是屢挫契丹兵鋒。

“方纔你爹啊,是想起很多往事,所以某把你拉走,否則少不了一頓臭罵。”

高懷德哈哈笑道:“看來你這個親兒子,也不如某瞭解你爹的多。”

史從雲不在乎,反正也只是個半年的親兒子,“高叔父,那你給我說說唄。”

高懷德揚鞭北指,“忻州往北,過了代州,雁門是哪?”

“朔州、寰州、應州!”史從雲在身後立馬答應。

“不錯,是個有見識的好兒郎,那再往北呢!”

“雲州!”

高懷德點頭:“不錯,雲州,你爹就是雲州人,那裡如今在遼國手中。”

“我爹就是因爲這個背井離鄉的。”史從雲補充。

“嗯.......”高懷德停下馬,“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295、長遠考慮243、圍殲413、打穿58、郭榮的決策(上)186、李處耘獻計427、柳暗花明372、996第560章 獻俘493、康定元年30、趙侍劍的路417、進攻原則(上)255、北面部署448、阻力409、空前的艦隊223、大軍北上+陽城大戰(六千二百字)330、澤州城破449、樊若冰的渡江方案122、不安202、三江口之戰(四)397、平衡397、平衡273、老將王全斌第524章 耶律斜軫的大好消息448、阻力318、聯盟利害第一章、史從雲的家人和日常87、戰略預判(上)93、戰地黃花分外香(終,二合一)352、雁門北望109、醉翁之意不在酒354、三個女人一臺戲339、打進去了!4、史彥超歸來427、柳暗花明496、能人老趙414、靜江128、攻城略地的序幕(4000字)67、大工程師韓通123、某爲前鋒!(五千字,求訂閱)380、進攻型軍隊45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566章 甘州之戰(上)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259、彰武33、雲州往事(上)433、疑雲18、華州節度使433、疑雲450、火熱四月358、蕭思溫的路子108、兩情若是久長時485、塵埃落定386、擴充水軍483、烈火烹油329、黃花49、要打仗了?82、郭榮治佛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415、潘崇徹第530章 山後之戰(上)280、北面兵鋒147、澤國江山入戰圖(二)405、下決心353、衝着太后271、旗開得勝95、潰敗253、穩定第510章 桑乾河之戰(二)288、列寨成都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第562章 平遼東448、阻力317、昔時聞有云中郡第525章 優勢非常大408、集結169、禁中風雲314、朕恨不能替你生400、炮艦(四百章)82、郭榮治佛150、南唐軍之重75、“義無反顧”216、三角形的權力255、北面部署157、帥才9、頭鐵的史彥超210、交鋒第564章 國務468、西路大軍第508章 御駕親征189、點將351、兵不血刃第533章 戰略轉機208、史從雲的後院171、史從雲的封賞293、蜀國亡國第531章 山後之戰(中)277、不讀書464、解散神火軍288、列寨成都
295、長遠考慮243、圍殲413、打穿58、郭榮的決策(上)186、李處耘獻計427、柳暗花明372、996第560章 獻俘493、康定元年30、趙侍劍的路417、進攻原則(上)255、北面部署448、阻力409、空前的艦隊223、大軍北上+陽城大戰(六千二百字)330、澤州城破449、樊若冰的渡江方案122、不安202、三江口之戰(四)397、平衡397、平衡273、老將王全斌第524章 耶律斜軫的大好消息448、阻力318、聯盟利害第一章、史從雲的家人和日常87、戰略預判(上)93、戰地黃花分外香(終,二合一)352、雁門北望109、醉翁之意不在酒354、三個女人一臺戲339、打進去了!4、史彥超歸來427、柳暗花明496、能人老趙414、靜江128、攻城略地的序幕(4000字)67、大工程師韓通123、某爲前鋒!(五千字,求訂閱)380、進攻型軍隊45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566章 甘州之戰(上)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259、彰武33、雲州往事(上)433、疑雲18、華州節度使433、疑雲450、火熱四月358、蕭思溫的路子108、兩情若是久長時485、塵埃落定386、擴充水軍483、烈火烹油329、黃花49、要打仗了?82、郭榮治佛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415、潘崇徹第530章 山後之戰(上)280、北面兵鋒147、澤國江山入戰圖(二)405、下決心353、衝着太后271、旗開得勝95、潰敗253、穩定第510章 桑乾河之戰(二)288、列寨成都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第562章 平遼東448、阻力317、昔時聞有云中郡第525章 優勢非常大408、集結169、禁中風雲314、朕恨不能替你生400、炮艦(四百章)82、郭榮治佛150、南唐軍之重75、“義無反顧”216、三角形的權力255、北面部署157、帥才9、頭鐵的史彥超210、交鋒第564章 國務468、西路大軍第508章 御駕親征189、點將351、兵不血刃第533章 戰略轉機208、史從雲的後院171、史從雲的封賞293、蜀國亡國第531章 山後之戰(中)277、不讀書464、解散神火軍288、列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