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獻俘

第560章 獻俘

九月,史皇帝開始回大梁,臨走時也對關北,山後一些地區做了重新安排。

向訓調回朝中任用,由楊繼業擔任太原知府兼領忻州,代州等三州軍事指揮使。

這個升遷是十分巨大的,因爲要獎賞楊繼業在此次大戰中的功勞,自秦國建立之後,史皇帝一直在有意控制文武官員的權力,不讓他們做大。

如楊繼業的安排,雖然都是封疆大吏,可相比唐朝中晚期的節度使還是差多了,他有太原的行政權卻沒有兵權,能掌控忻州,代州邊鎮兵馬,但當地行政權肯定在知州手中。

這樣的任命在和平年代是司空見慣的,地方軍政權力分開,可在戰亂時代卻是致命的。

因爲戰爭瞬息萬變,講究的是高效,不能有任何掣肘,如果想在戰爭上獲取優勢,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大量軍政權力都給領邊大將,讓他們可以及時決策,不受掣肘,才能擊退敵人。

這就是爲什麼漢末有那麼軍政大權一手的刺史,州牧,唐中晚期到五代十國有那麼多地方軍政權力一身的節度使。

漢末是因爲朝廷無力對抗黃巾起義只能下放軍政大權,唐朝中期則是爲對抗安史叛軍只能下放軍政大權,結果都是放下去容易,收回來難,都導致全國藩鎮林立,國家分崩離析。

而之前無論是樑、唐、晉、漢、周,還是周邊的各個割據政權,都因爲周圍強敵林立,天下分崩離析,必須保持高度備戰狀態,所以保留節度使的軍政大權,讓他們能夠隨機應變,一人決斷來加強軍隊戰鬥力。

而中央大國則壓力更大,因爲北方霸主遼國還虎視眈眈,所以中央既防備藩鎮,又根本不敢得罪藩鎮,因爲還要靠拉攏那些節度使來抵抗遼國。

那時候削藩基本等於找死,好一些的就是邊地大將被掣肘,無法阻擋遼軍,讓遼人南下,壞一些的人家直接反了朝廷,反正這些年都是皇帝輪流做,誰拳頭大誰是爺,而更壞的則是直接將那些領兵大將推向敵國懷抱。

所以外患不解決,藩鎮割據就無法根除,想在戰亂中削藩,幾乎等於壯士斷腕。

不過隨着史皇帝的南征北戰,天下一統,這些事就順理成章了,因爲遼國的覆滅,燕雲十六州的收回,太原及其北面的邊防壓力驟減,就不會有那些顧慮。

而隨着北方大片領土的收回,帝國最北端的邊防重鎮也會由雁門關推至大同,這需要在那一帶修建新的蓮花堡,招募訓練軍隊,重新設置邊防要地。

這些事都必須要一個熟悉軍隊,熟悉炮兵作戰,參加過戰爭的人去執行,同時還要有文化,有治理地方,處理公務的才能,畢竟還需要恢復生產生活,主持新法律推行等。

最終他想到了孟玄喆。

於是單獨在幽州王宮中孟玄喆談了一會兒,孟玄喆最終同意帶兵去雲州,並且保證兩年內大體構築好防線,在關鍵要道都修築上蓮花堡。

史皇帝很高興,又讚揚了他一番。

於是在幽州,史皇帝補授孟玄喆爲權知雲州事,兼雲州防禦使,領五營人馬北上,負責修築構建北面防線。

不過這件事也不急於一時,史皇帝給他放三個月的假,准許他先回大梁去接家屬。

之後,史皇帝沒有過多的停留,於九月中旬開始班師回朝。

大軍主力部隊也隨行南下,浩浩蕩蕩的隊伍在沿途受到很多百姓的歡迎。

而隨着防線北推,三關防線的重要性也就減弱了,史皇帝下令將原本三關附近保持的常備五萬左右禁軍削減到五百人,在大清河畔留守蓮花堡。

如今秦國的主要北方防線會在接下一兩年內直接向北延伸千里,到達雲州,潢州一帶。

而二線防線也會是幽州,太原,錦州一線,不再是鎮州、雄州一帶。

很多事都需要重新部署,這些只有回到京城之後慢慢商討。

大軍到達黃河渡口時,已經有官員在等候迎接,史皇帝喝過他們準備的酒水,隨後開始渡河,大軍估計要兩個時辰才能渡完。

史皇帝沒有先走,而是等候諸軍將士,在河邊飲馬,直到全軍渡河,纔開始向大梁開拔。

到達陳橋驛時,皇后已率百官在驛站迎接,並帶着大量城內衙役人馬爲大軍準備好犒勞的酒肉。

史從雲先讓諸將等大軍帶回大營,今年以酒肉犒賞三軍,自己則在禁衛護送下,領着大量俘虜,在百官恭迎之下入城。

隨着他入城,城中到處都是夾道相迎的百姓,百姓們擠滿封丘門左右,乃至橋邊所有空地,還有些爬在路邊樹上,房屋頂上,到處都是人。

有人高呼萬歲,有人向人羣中張望,不知道是想看看史皇帝樣貌,還是想看看被俘虜的遼國國主到底長什麼樣。

還有些年輕的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也擠在路邊,大概是想史皇帝能看上一眼。

不過史皇帝一本正經,只是不停向四方民衆揮手示意,展示自己的風範。

之後就是太廟獻俘和宣德門獻俘,由於史皇帝御駕親征,所以宣德門獻俘主要是給百姓看的,宣德門外百姓人山人海,都興奮擠着想要看看傳說中的遼國國主是什麼樣。

史皇帝帶着皇后坐在上方,主帥李處耘用繩子牽着耶律賢,高聲唸了一大斷義憤填膺,前面闡述遼國罪行累累,殺戮劫掠中國邊民,二十多年前還攻入大梁掠奪民財等種種十惡不赦的罪行,總之足足有五十多條大罪,聽得史皇帝都有些不好意思,這些文人真會編.

只有話鋒一轉,開始稱讚當今陛下的文韜武略,以及剿滅遼國的千秋之功。

隨後,又牽着耶律賢去太廟,祭高天地先祖,他們完成的豐功偉業,又再次把耶律賢罵了個狗血淋頭,這樣樣一套標準流程走完之後,獻俘纔算完成。

好在這些年來耶律賢也不是第一個,所謂熟能生巧,文武百官們都熟練了,所以在天黑之前,所有儀式都完成了。

之後耶律賢一家暫時被安置在鴻臚寺的驛館,等候處置,跟多的事情還在等着史皇帝處理。

266、打一炮262、擺平皇后477、南院盤算15、大會戰(三)第508章 御駕親征119、南下230、遼國的大動作294、斯虎(下)+風雨欲來(一萬字)84、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二合一)458、萬事俱備只欠東風69、符皇后461、朱令贇247、危機196、偷襲老同志388、使團到京45、雲哥兒的關係網353、衝着太后250、迫在眉睫358、蕭思溫的路子246、爲有犧牲多壯志194、江陵風雨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349、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325、前程371、魔幻現實主義的南漢102、趨利避害320、郭進8、傳說中的郭榮446、文化改組第530章 山後之戰(上)第567章 甘州之戰(下)+西域聯橫+南征(7045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353、衝着太后第526章 豪賭第513章 全線進展182、馮繼升429、霹靂陣(下)292、飼虎(上)343、太原,大梁8、傳說中的郭榮309、打炮238、北逐!第511章 桑乾河之戰(三)79、披堅執銳、身先士卒史從雲456、有備而來139、南唐全面反攻(四千)446、文化改組195、如何忽悠446、文化改組179、蜀中後蜀110、周朝宰相們279、劍門關286、南唐惶恐337、遍地開花第539章 抉擇第523章 全軍出擊208、史從雲的後院188、史從雲一張嘴387、兩個重心184、火藥作的事123、某爲前鋒!(五千字,求訂閱)108、兩情若是久長時346、吹角連營7、交代後事第536章 北口之役(四)152、周軍在幹什麼?349、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第526章 豪賭55、男人本色404、騰龍二年82、郭榮治佛476、紙老虎294、斯虎(下)+風雨欲來(一萬字)235、三關之戰(二)5、戰爭的消息494、北望396、新炮艦第512章 桑乾河之戰(四)379、君臣211、回京392、洸口練兵218、南京留守蕭思溫356、蕭胡輦200、周行逢145、都招討!史大帥!136、磨刀(四千的)488、屈居人下373、江南江北423、三喜臨門329、黃花375、艱難的抉擇355、史從雲的好寶貝415、潘崇徹151、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第521章 掐出命運的咽喉341、符太后的處境264、訛詐第556章 掌控上京第536章 北口之役(四)
266、打一炮262、擺平皇后477、南院盤算15、大會戰(三)第508章 御駕親征119、南下230、遼國的大動作294、斯虎(下)+風雨欲來(一萬字)84、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二合一)458、萬事俱備只欠東風69、符皇后461、朱令贇247、危機196、偷襲老同志388、使團到京45、雲哥兒的關係網353、衝着太后250、迫在眉睫358、蕭思溫的路子246、爲有犧牲多壯志194、江陵風雨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349、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325、前程371、魔幻現實主義的南漢102、趨利避害320、郭進8、傳說中的郭榮446、文化改組第530章 山後之戰(上)第567章 甘州之戰(下)+西域聯橫+南征(7045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353、衝着太后第526章 豪賭第513章 全線進展182、馮繼升429、霹靂陣(下)292、飼虎(上)343、太原,大梁8、傳說中的郭榮309、打炮238、北逐!第511章 桑乾河之戰(三)79、披堅執銳、身先士卒史從雲456、有備而來139、南唐全面反攻(四千)446、文化改組195、如何忽悠446、文化改組179、蜀中後蜀110、周朝宰相們279、劍門關286、南唐惶恐337、遍地開花第539章 抉擇第523章 全軍出擊208、史從雲的後院188、史從雲一張嘴387、兩個重心184、火藥作的事123、某爲前鋒!(五千字,求訂閱)108、兩情若是久長時346、吹角連營7、交代後事第536章 北口之役(四)152、周軍在幹什麼?349、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第526章 豪賭55、男人本色404、騰龍二年82、郭榮治佛476、紙老虎294、斯虎(下)+風雨欲來(一萬字)235、三關之戰(二)5、戰爭的消息494、北望396、新炮艦第512章 桑乾河之戰(四)379、君臣211、回京392、洸口練兵218、南京留守蕭思溫356、蕭胡輦200、周行逢145、都招討!史大帥!136、磨刀(四千的)488、屈居人下373、江南江北423、三喜臨門329、黃花375、艱難的抉擇355、史從雲的好寶貝415、潘崇徹151、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第521章 掐出命運的咽喉341、符太后的處境264、訛詐第556章 掌控上京第536章 北口之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