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不許復立丞相

第358章 不許復立丞相

北京專利司,其實就是將金陵的專利司一分爲二,朱允熥將這一半人帶到北京重建了專利司,司中的一切事宜都與金陵無宜,之前李節也曾經幫朱允熥處理過專利司的事,所以對專利司也並不陌生。

現在朱允熥去金陵了,專利司也由李節接手,畢竟除了朱允熥外,就數他對專利司最熟悉,現在也只有北京和金陵設了專利司,不過相比金陵那邊,北京這邊的專利司事務並不多,畢竟北方的經濟受到戰亂的破壞太大了,到現在都沒有恢復。

不過北方也有不少特殊的技藝,這些都可以申請專利,不過因爲專利司纔剛在北京開設,所以這邊的人對專利的概念還比較陌生,許多人都不願意申請,畢竟把自己吃飯的手藝交給別人,總會讓他們有些擔心。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李節也把主要精力放在專利的宣傳上,特別是金陵專利司那邊一些成功的案例,也被拿出來做宣傳,雖然短時間內可能效果有限,但遲早會讓專利的概念深入人心。

朱允熥離開北京後,陸續也送回一些書信,主要是講了一些他在路上的見聞,順便也報一下平安,免得李節他們擔心,特別是朱玉寧,她現在懷着身孕,唯一的弟弟獨自回金陵,說不擔心肯定是假的。

除了專利司的事外,李節也把主要精力放在朱玉寧身上,畢竟這可是兩人的第一個孩子,雖然取名字的事讓他十分頭疼,但只要有時間,他都會盡量的呆在家裡,甚至連朱玉寧的一日三餐都是他親手準備的。

就在朱允熥離開北京不到一個月,金陵那邊再次傳來好消息,老朱的身體初愈,已經沒什麼問題了,這讓朱標也總算鬆了口氣。

不過隨同上面這個消息一起送來的,還有另外一些朝中的情況,而朱標也立刻把李節召來商議,主要是其中一件政務十分重要。

“你覺得怎麼樣,父皇現在正式下達這個政令是不是有些太苛刻了?”朱標對正在看一份文書的李節開口詢問道。

“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羣臣,及時劾奏,處以重刑。”

李節輕聲將這份敕諭讀了出來,最後也不禁嘆了口氣道:“陛下的用心雖然是好的,但我感覺卻不太可能實現!”

老朱的這份敕諭是在不久前,在奉天門召見文武百官時,當衆宣讀出來的,主要就是正式確立了廢除丞相之位的決定,而且還規定以後的皇帝也不許立丞相,甚至連大臣都不許提這件事。

以前老朱殺胡惟庸時,老朱已經不打算立丞相了,但並沒有明文規定廢除丞相之職,只是不再讓官員擔任丞相,可是現在卻立下規矩,甚至連後世子孫都不許立丞相,這算是徹底的封死了大明出現丞相的路子

“我也覺得如此,父皇對大臣總是抱着一種警惕之心,絕不允許相權威脅到皇權,所以才決定廢除丞相之職,可是自秦漢立丞相,後世各朝也都設立丞相之職,主要就是治理一個國家的事務太過繁雜,必須有人幫着皇帝分擔一些事務!”朱標也贊同的點頭道,他的腦子還是十分清醒的,而且對大臣也不像老朱那麼警惕。

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很簡單,主要就是老朱和朱標的成長環境不同,對於老朱來說,他自幼就父母雙亡,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長大,看到的全都是人性中的醜惡,所以也讓他養成了懷疑一切的心態,可以說老朱的疑心病比傳說中的曹操都要強上幾倍。

也多虧了老朱自己能力太強,所以才能打下整個帝國,否則以他的疑心病,恐怕大明早就亂套了,而隨着年紀的增長,老朱的疑心病也越來越重,手握大權的文武百官更是首當其衝,所以李善長等人也就一個接一個倒下了。

相比之下,朱標的成長環境就好多了,他出生時,老朱已經手握重兵成爲一方豪強,後來老朱的勢力越來越大,朱標的生活自然也越來越好,哪怕曾經體會到民間的疾苦,但身份地位上的差別,依然讓他從小就如同衆星捧月一般,所以他看到的更多是人性中的美好,也更願意信任別人。

這也是爲什麼朱標在朝野間的評價超過老朱的原因,大臣們也都願意和朱標相比,這點連李節也一樣,畢竟老朱的臭脾氣實在太難伺候了。

“可是現在父皇執意要忘掉丞相一職,甚至嚴禁任何人勸說,連我也不好開口,難道日後我大明真的再無丞相之位了嗎?”這時朱標也再次低語道。

以前老朱沒有明文規定廢除丞相之位,朱標在心中還暗自想過,覺得自己日後繼位後,可以想辦法恢復丞相之位,可是現在這條政令一出,相當於老朱給自己的兒孫立了個不可更改的規矩,對此他也沒有辦法。

“殿下也不必擔心,陛下廢除的丞相之職,但丞相之權卻是廢不掉的,所以日後肯定會出現類似丞相職權的官職,可能名字不叫丞相,但權力卻是一樣的!”李節這時也是再次笑道。

熟知明朝歷史的李節自然知道,老朱廢除丞相也只撐了他這一朝,朱允炆倒的太快,倒是沒有再設丞相,但等到朱棣繼位時,就開始加大內閣學士的權力,於是後來的內閣大學士,其實也就成了丞相的代名詞。

“這倒也是,只是可惜了父皇的一番算計,日後恐怕只能落到空處啊!”朱標先是點頭,隨後也有些感慨的低聲道。

就在李節與朱標聊着廢除丞相的事宜時,遠在高麗的朱棣卻乘船出海,不過這次並不是回大明,而是準備去九州島上見張定邊,雙方合作的遠洋船隊已經準備齊備,隨時都可以出發。

相比大明國內的藩王,身在高麗的朱棣其實要自由的多,比如老朱給藩王立下不少的規矩,其中有一條就是藩王不得擅自離開自己的封地,曾經周王等人就因爲這一條而受到處罰。

不過朱棣卻不受這些規矩的管轄,畢竟他身在海外,而且封地也是自己打下的,這點朱樉也是一樣,可以說他們兄弟是衆多藩王中最自由的人了。

這次朱棣去九州,主要就是親自送遠洋船隊出海,畢竟爲了這支船隊,他也是出人出力,而且對於美洲,他也十分的嚮往,如果船隊能夠找到美洲的話,那麼他也不必再困守於高麗這個彈丸之地了。

高麗與九州島本來就很近,不過朱棣從開城乘船出發,中間也需要花費幾天的時間,而且在到達濟州島時,他的船隊也特意在濟州島停靠了一下,主要是朱棣想視察一下濟州島,這個島可是高麗最有名的產馬地,現在他軍中的戰馬有近半都產自這裡。

也正是濟州島的重要性,所以朱棣在到達濟州島的第二天,就立刻率隊來到島上的馬場,島中是一片平原,現在已經全都種上了牧草,從中原運來的馬匹在草原上縱橫馳騁,四周也有牧人小心的看管。

不過就在朱棣視察之時,卻忽然有一個牧人飛奔而來,隨即“噗通”一聲跪倒在朱棣的隊伍前面,攔住了整個隊伍的去向。

(本章完)

第689章 援軍到了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164章 朱棣發威第194章 英雄遲暮第163章 蔣瓛的堅持第498章 文風第154章 朱棣出兵第428章 部落的友好度第535章 聰明還是愚蠢第16章 朱元璋(求推薦收藏)第528章 一個圈套第44章 打賭第757章 湘王朱柏第163章 蔣瓛的堅持第782章 潭王朱柏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323章 滅門案真相(下)第22章 火藥威力不足第763章 意義第354章 一點小手段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第654章 出征第464章 辣椒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378章 風暴(下)第40章 朕要見他第129章 在鎮撫司請客第313章 李節的試探第25章 第二塊骨牌第514章 藍玉回京第720章 工匠鬧事(上)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539章 事發了第453章 進宮第731章 李節的辦法(上)第568章 皇陵衛入城第783章 抓捕朱梓(上)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331章 法不責衆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619章 修鐵路去吧第397章 要實在的第180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100章 卑鄙無恥?我認了!第241章 羅貫中來了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485章 流水無情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408章 心黑手毒的朱標第221章 又見朱棣第715章 十萬火急第710章 進京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717章 私下接觸(上)第489章 突飛猛進第444章 臣很痛心第628章 朱棣的信第468章 封鎖消息第273章 三國成書第379章 船隊的損失第176章 常遇春的孫子第682章 斷尾求生第395章 一舉多得的好事第384章 孫女拜見皇爺爺!第479章 聯姻第355章 老朱重病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477章 處罰第66章 朱允熥要出宮第666章 叉力失之戰(下)第335章 猶太難民(上)第153章 催化劑第806章 我想去大洋洲!第101章 迎回歸德侯?第25章 第二塊骨牌第777章 楊家突變(下)第649章 錦衣衛雷鳴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715章 十萬火急第58章 再差能差的過我?第640章 海權時代的開始第450章 迎接第89章 目不識丁第765章 經濟殖民第587章 大肆抓捕第184章 公主過生日第628章 朱棣的信完本感言第700章 準備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522章 尋找朱允炆(上)第608章 三楊之一第487章 長歪的愛情觀第554章 蒸汽船第290章 朱允熥的去向
第689章 援軍到了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164章 朱棣發威第194章 英雄遲暮第163章 蔣瓛的堅持第498章 文風第154章 朱棣出兵第428章 部落的友好度第535章 聰明還是愚蠢第16章 朱元璋(求推薦收藏)第528章 一個圈套第44章 打賭第757章 湘王朱柏第163章 蔣瓛的堅持第782章 潭王朱柏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323章 滅門案真相(下)第22章 火藥威力不足第763章 意義第354章 一點小手段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第654章 出征第464章 辣椒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378章 風暴(下)第40章 朕要見他第129章 在鎮撫司請客第313章 李節的試探第25章 第二塊骨牌第514章 藍玉回京第720章 工匠鬧事(上)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539章 事發了第453章 進宮第731章 李節的辦法(上)第568章 皇陵衛入城第783章 抓捕朱梓(上)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331章 法不責衆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619章 修鐵路去吧第397章 要實在的第180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100章 卑鄙無恥?我認了!第241章 羅貫中來了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485章 流水無情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408章 心黑手毒的朱標第221章 又見朱棣第715章 十萬火急第710章 進京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717章 私下接觸(上)第489章 突飛猛進第444章 臣很痛心第628章 朱棣的信第468章 封鎖消息第273章 三國成書第379章 船隊的損失第176章 常遇春的孫子第682章 斷尾求生第395章 一舉多得的好事第384章 孫女拜見皇爺爺!第479章 聯姻第355章 老朱重病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477章 處罰第66章 朱允熥要出宮第666章 叉力失之戰(下)第335章 猶太難民(上)第153章 催化劑第806章 我想去大洋洲!第101章 迎回歸德侯?第25章 第二塊骨牌第777章 楊家突變(下)第649章 錦衣衛雷鳴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715章 十萬火急第58章 再差能差的過我?第640章 海權時代的開始第450章 迎接第89章 目不識丁第765章 經濟殖民第587章 大肆抓捕第184章 公主過生日第628章 朱棣的信完本感言第700章 準備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522章 尋找朱允炆(上)第608章 三楊之一第487章 長歪的愛情觀第554章 蒸汽船第290章 朱允熥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