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要人

範哈在外面收購股票和房子的事情,張芬並沒有插手,所以也沒有多聊。

說的最多的,還是幾位太太切身的事情。

上次隨煙土船一起到來的四位姨太太,給張芬和範哈兒添了不少事情。不僅讓範哈把大部分警衛都派去保護她們了,還花了大筆的銀元,用於她們的購物和消遣。

好在現在上海剛停戰不久,繁華還沒恢復,她們在出去逛了幾次,買了些東西后,就抱怨了幾句上海灘也不過如此的話後,隨即息了繼續掃街的心思,回到家裡幾個人湊成一塊,嘰嘰喳喳商討接下來可以玩的事情。

本來還想學趙、何兩位姨太太一起去讀讀大學,被張芬呵斥了幾句,罵她們根本不學無術後,從昨天開始,就四個人湊成一桌麻將,乖乖的打牌,沒再想過什麼花樣。

張芬每次見到範哈,總少不得抱怨那四女幾句。

對於她們這樣的情況,範哈其實已經很滿意了。只要她們不給自己添事,不偷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隨着現在局勢逐漸安定,房子的價格已經迅開始恢復,自己名下的資產,正逐漸開始增加,花點小錢,還是很捨得的。

所以很是安慰了張芬幾句,讓她不要和那四人一般見識。

真正值得重視的是,前陣子杜家幾位太太預測的,張芬和趙、何兩位姨太太,將會聞名整個上海灘的事情,如今已經成了事實。

那幾個和範家幾位太太爭辯的,可不是普通的大學生,而是出自名門的大家閨秀。最低的一個,也是上海國民黨部委員的女兒,其中一個是商會副會長的女兒,甚至有一個,還是已故大富翁哈同的養女。

她們雖然驕傲,卻也並不是真正蠻橫的人,回去將事情向周圍人一說,將自己形象適當美話,又將對手適當誇大,自然就成了一件轟動圈內的大新聞。

這些名門閨秀們,平常對於國家大事不一定熱衷,對於這種攀比性質的話題,卻是極爲喜歡。

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上海灘的名媛們,都知道從四川來了幾個厲害的女子,想要和上海灘的名媛們一較高下。

就在今天,張芬那兒已經收到了幾份邀函,請她們三女前去某某公館做客。她不敢擅自做主,就向範哈兒提了出來:

“……還竟然邀請我們去參加什麼‘沙龍’,六姨太說是一種聚會,她們兩人都很想去參加。反正我是不清楚那種聚會是幹什麼的,所以也不想去。你說說,到底讓不讓她們去啊?”

範哈本來也是個比較落伍的人,剛開始還沒想起沙龍是個什麼東西,聽了六姨太的解釋,纔想起,那好象是一種西方上流社會的聚會形式。

他聽到過有關沙龍的故事,還是說法國大革命時,那些革命貴婦經常開辦一些很開放的沙龍,就算再正經的文學沙龍,裡面也夾雜了很多桃色新聞。印象中,所謂沙龍大多有點不正經,對於這個詞的印象當然並不好。

不過他也知道,這個時候的上海名媛們雖然很西化,但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念,仍舊灌輸其中,真正特別開放的事情,好像從沒聽說過。最多一些花邊新聞,也大多是小報的捕風捉影。

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滬上名媛,都不是那麼好相與的,普通接觸即可,真正融入她們,則大可不必。那些陌生的沙龍,還是不要參加的好。”

“我也是這個意思。”張芬趕緊點頭。

她更是一個守舊的女人,要是讓她在沒有丈夫陪同的情況下,去參加一些私下聚會,除了在自己家中還有可能,其他任何人家,她都是不敢隨便去的。

“就怕上海灘的那些貴太太們不會就此罷休,要找回苗頭,會不會另外想辦法,對我們做些不利的事情?”

“這個無妨,等她們出手了再說。明天你再和趙何兩位姨太太,一起去去趟杜公館,讓杜家幾位太太介紹你們認識那位鄭大廳長。有她保駕,絕對能少很多麻煩。”範哈笑着安慰張芬。

上海灘藏龍臥虎,自己這位太太,看來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

在這麼個地方小心謹慎一點,確實還是很有必要的。

等張芬滿意的離開,範哈現沈副官還沒回來,靜下心來想想,突然覺得,自己手上可用人太少,似乎應該再僱傭一些人手了。

雖然身邊已經有沈聰和大量警衛營的士兵,但除了沈聰勉強還能一用,其他人大都只能打打殺殺,具體事務基本執行不了。

而現在手上需要處理的事情,卻是增加了不少。

僅僅是那些已經增值房子,就需要一批人去看管。他並不準備長期持有等房價的最高點,而是想在價格漲到適當的高度後,就及時出手,換取現金來完成購買軍火的人,所以那邊隨時都要有專業人員盯着。

範哈在上海的人脈,除了杜月笙外,就只有他新認不久的老師,後來“仁社”的老頭子張仁奎了。

張仁奎,號鏡湖,山東滕縣人。早年販私鹽爲生,加入青幫,爲大字輩人物。他纔是上海灘,真正最牛的青幫老大。

北伐戰爭興起後,張仁奎出任軍事委員會高等顧問,爲國民革命軍北伐出謀劃策,頗有贊助。據他的得意門徒韋作民私下透露,蔣介石曾在上海經人介紹拜張仁奎爲師入幫。1928年1o月,張仁奎在南通收上海法租界巡捕房華探督察長黃金榮爲徒,真正坐實了青幫第一大佬的位置。

張仁奎門下三四千個徒弟,其中有楊虎、蔣鼎文、韓復榘、陳銘樞、黃琪翔、孫桐萱、張鎮、黃金榮、董顯光、鄭介民、韋作民、張競立等。據說只有社會上層人物即文職是特任、簡任、薦任以上者,武職是將校以上者纔有資格加入仁社,故有“一時國內海外羣英並集於夫子之門牆”之說。

而原來的範鵬舉,在上次來上海的時候,恰恰就是被老頭子收爲了關門弟子,和杜月笙、黃金榮同輩。

只是他畢竟拜師完,除了待在上海的杜、黃兩人還比較熟悉,那些南京擔任高管的“師兄”們,卻基本不熟。

而且他的這些同輩師兄,大都身家顯赫,有好事時,估計大家可以湊在一起樂和樂和,錦上添花也很樂意。但真要想要求他們幫忙了,那肯定還得看他們心情。

唯一的例外,就是杜月笙了,他不僅在上海灘手眼通天,而且絕對講道義,好結交,最樂於幫助圈子中的人。

杜月笙出師已久,其實有自己的獨立社團,有自己的弟子,他們組成的就是“恆社”。

恆社規模比仁社小了不少,但八百弟子中,各色各樣的人物都有,其共同特色爲知識份子居絕大多數,人人擁有身家或事業。譬如說駱清華運籌帷幄,每則必中,陸京士、朱學範在政治和工人運動上是杜月笙的代表。工商業方面則恆社弟子裡另有不少出類拔萃的人物樂爲馳騁。除上述起人中若干青年工商鉅子外,還有國信銀行經理王叔和、安樂紡織廠長王得民、中華銅廠總經理餘中南、祥生交通公司總經理周祥生、復興實業公司總經理侯國華、英商電車公司買辦胡於輿、鼎新染織廠總經理姚義璋、鮑利造紙廠總經理徐大統、協大祥總經理孫照明、杭州紗廠董事長張文魁、海新企業公司經理章劍慧、中華造船機器廠總經理兼廠長楊俊生、俊大華行和大華造紙廠總經理葉蔭三,

凡此俱爲經常接近的核心人物,他們在上海工商界是引人矚目的新銳工商業家,各自建有雄厚的事業基礎,而他們所掌握的龐大事業,便構成了恆社的衛星組織。

相比仁社的那幫高官顯貴,範哈覺得,他還是更樂意求助杜月笙手下恆社的這幫子精英人才。

看來,自己還是得再麻煩這位師兄一次了。

也不用每次都親自找上門,一個電話掛過去,杜月笙那邊就答覆過來,讓他手下第一號大將楊管北過來,幫忙挑幾個人給範哈兒使喚,事情辦完了,或者中途對這些人不滿意,直接趕他們回來就是。

如果有事情楊管北解決不了,再直接找他就行。

總之一句話,在上海灘,你範老弟的事情,就是我杜月笙的事情,有問題直接找我。

因爲最近剛剛完成了一筆煙土交易,杜月笙心情正爽,對於送這批煙土來的範哈兒,也顯得格外客氣起來。

第40節 市府態度第318節 空運救巴丹第69節 旱情第290節 兩個僞政權第203節 血戰不退第107節 密會龍雲第225節 死守南京第122節 嚴令第219節 升任戰區長官第29節 初步敲定第153節 南京秋季演習第38節 選擇第341節 瓜達卡納爾第215節 讓人震撼的處理第59節 敢敲詐第326節 美軍的轟炸第24節 人選第222節 統籌準備第365節 對日處理研究第52節 沙遜第217節 一退再退第314節 一退再退的盟軍第261節 坦克戰第273節 南下廣州第226節 總結第305節 盟軍初建第162節 火箭第281節 史迪威第198節 日本援軍第39節 成立公司第166節 爲了金牌第40節 市府態度第140節 約會第222節 統籌準備第104節 連下兩城第10節 姨太太們第229節 南北兩線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94節 報信第51節 哈同夫人第3節 決斷第35節 福特卡車第138節 初見第256節 重慶諜影第152節 探病第146節 逼婚第192節 飛行隊參第369節 登陸目標第36節 要人第354節 再次出擊第330節 史迪威失算第44節 鋼盔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78節 血戰涪江第1節 我是師長第248節 輕鬆應對第30節 投資房產第342節 聯合行動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349節 不該墜落的墜落第301節 南下行動的第一步第70節 支援武器第31節 美國商人第316節 太平洋戰區第152節 探病第八十三節第138節 初見第140節 約會第298節 美日之戰的必然第167節 遲緩德日結盟第353節 範哈兒回國第47節 旱情第288節 視察第65節 索要好處第67節 告狀的縣長第292節 諾門罕的變化第343節 美國特遣隊第99節 英國領事第336節 決定性的海戰第97節 劉湘出川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136節 全運會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51節 哈同夫人序傻大兵第245節 大勝第91節 招工第269節 裝甲兵突擊第81節 劉文彩來了第299節 傀儡汪代總統第324節 終究是第二序列第43節 訓斥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345節 臺灣第209節 塞克特防線第190節 我們的最後第66節 萬縣的工廠第34節 選定第330節 史迪威失算
第40節 市府態度第318節 空運救巴丹第69節 旱情第290節 兩個僞政權第203節 血戰不退第107節 密會龍雲第225節 死守南京第122節 嚴令第219節 升任戰區長官第29節 初步敲定第153節 南京秋季演習第38節 選擇第341節 瓜達卡納爾第215節 讓人震撼的處理第59節 敢敲詐第326節 美軍的轟炸第24節 人選第222節 統籌準備第365節 對日處理研究第52節 沙遜第217節 一退再退第314節 一退再退的盟軍第261節 坦克戰第273節 南下廣州第226節 總結第305節 盟軍初建第162節 火箭第281節 史迪威第198節 日本援軍第39節 成立公司第166節 爲了金牌第40節 市府態度第140節 約會第222節 統籌準備第104節 連下兩城第10節 姨太太們第229節 南北兩線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94節 報信第51節 哈同夫人第3節 決斷第35節 福特卡車第138節 初見第256節 重慶諜影第152節 探病第146節 逼婚第192節 飛行隊參第369節 登陸目標第36節 要人第354節 再次出擊第330節 史迪威失算第44節 鋼盔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78節 血戰涪江第1節 我是師長第248節 輕鬆應對第30節 投資房產第342節 聯合行動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349節 不該墜落的墜落第301節 南下行動的第一步第70節 支援武器第31節 美國商人第316節 太平洋戰區第152節 探病第八十三節第138節 初見第140節 約會第298節 美日之戰的必然第167節 遲緩德日結盟第353節 範哈兒回國第47節 旱情第288節 視察第65節 索要好處第67節 告狀的縣長第292節 諾門罕的變化第343節 美國特遣隊第99節 英國領事第336節 決定性的海戰第97節 劉湘出川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136節 全運會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51節 哈同夫人序傻大兵第245節 大勝第91節 招工第269節 裝甲兵突擊第81節 劉文彩來了第299節 傀儡汪代總統第324節 終究是第二序列第43節 訓斥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345節 臺灣第209節 塞克特防線第190節 我們的最後第66節 萬縣的工廠第34節 選定第330節 史迪威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