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節 說服

陰年底。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陳誠將軍。對當時新建。軍有下列評語:

“抗日戰爭越晚爆對中國就越有利,因我方可以有更多的準備時間,如果目前動。我方一定是處於被動局面,如再遲一年,最低限度我方可有半主動的機會,如遲兩年爆,則我方可以完全掌握主動局面

這個說法有點誇張。但毫無疑問,他很好的說明德國對華援助的影響。

德國的做法當然令日本惱火,日本最終以退出**產國際協定相要挾,想說服希特勒下達了停止對華軍火供應、撤回在華德國顧問等命令,但這些命令仍一度遭到“親華派”佔上風的德**方和外交部的強烈抵制。

迫於軍方和外交部的壓力,相對比較親日的戈林,也只能給國防部國防經濟處處長托馬斯上校出指令:

“仍以目前的方式繼續導中國的貿易

對於日方的抗議。德國外交部政治司司長魏茨澤克毫不客氣地反脣

“不僅日本無權控制或質問德國武器輸華,就連德國政府亦無權阻止私人對華軍售

外長紐賴特也表示:

“德國武器輸往中國。保持適當之限量。中德經濟之展,是基於純粹商業基礎,並非經由德日談判所能解決。”

叨年德國以易貨供應方式輸入中國的作戰物資,價值高達凹多萬馬克,比舊藥年激增3倍多。慨年7月,美國國務院統計七七事變以來各國輸入中**火的數量,德國仍壓倒蘇聯居第一位,德國當時對中日戰爭的微妙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德國傳統政治精英不僅準確地預見了日本侵華必然導致的遠東政治色彩的變化,而且他們一直認爲日本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中國朱必會在中日戰爭中失敗。如果德國外交始終由這批政治精英主導,既能把日本綁在反蘇的戰車上,又可維持中德邦交,繼續從中國撈好處。

這對德國的國家利益無疑是最不壞的選擇。換句話說。德日同盟實際上存在着一個領導權的問題:是德國主導德日同盟,還是日本主導德日同盟?德國的傳統政治精英堅持前一個選擇,然而,他們的選擇並沒有能夠成爲德國政府的最終選擇。

抗戰外交中的中德日三角,在抗戰前夜和抗戰初期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但許多關鍵內幕因此一直無從獲知。

德因對華軍售與顧問指導,都獲得德國政府的核準與支持,尤其是喲一,愣年這五年,中德雙方的往來達到高峰。這與當時德國執政的希特勒有極大的關係。

希特勒於慣年一月當選德國總理取得政權,旋即撕毀凡爾賽合約,開始重整軍備擴充軍力。對於鎢礦砂的輸入非常迫切,而德**火出口對德國經濟也甚有幫助,這與中國抗日建軍的需要剛好契合,所以中德很快就建立軍事屍經濟合作的關係,德國的國防部、外交部、工業界也都非常支持;基本上。希特勒當時對中國、日本分別保持等距的外交關係,尚未因日本而影響對中國的往來。愣年希特勒進軍萊茵河沿岸,與英法兩國衝突的態勢已現,歐洲的局勢開始緊張。同年中日開戰,德國希望中日爭端能和平解決,故令駐華大使陶德曼調解中日衝突,但衿旋並未成功,德國內閣對是否調整對華政策也有爭論,不過還是以贊成繼續軍售的一方佔上風,德國武器仍然供應中國,軍事顧問也繼續在華服務。

叨年十一月德意日三國籤立**協議,結合成三國軸心的政治聯盟,希特勒的態度已明顯轉變,爲實現其侵略計劃,決定犧牲與中國的關係改採“聯日政策”。期使日本牽制蘇俄在遠東的力量。以利德國將來在歐洲戰線打擊蘇俄。愣年二月,德國內閣改組,原先對華友善的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去職,新任外交部長裡賓特甫爲親日派,外交政策也隨之修改不利於中國。

愣年二月,希特勒宣佈承認東北的僞“滿州國。”並停止中國學生赴德接受相關軍事練。戈林元帥並指示禁止武器銷往中國。不過實際上,儘管官方宣佈禁售政策,德方還是暗中運交了許多武器、原料、兵工生產機具給中國。有些武器以分解方式出口到中國再行組裝,或假稱輸往第三國再轉運至中國交貨等方式,繼續進行着對華軍火銷售。後德國政府嚴令在華軍事顧問一律返國,否則視同抗命叛國,法肯豪森等顧問於六月底離華,行前向蔣介石表示絕不泄露所知的中國國防事務,中德間的軍事關係至此結束。咽年九月,希特勒揮軍波蘭,歐洲大戰一觸即。喲年九月,德意日三國飾結爲期十年的軍事經濟同盟,德國承認日本在亞洲建立勢力範圍的領導地位,三個法西斯國家相互結合在全球進行侵略戰爭。剁年七月一日,德國承認南京“汪精衛僞政狀六中國富布與德國斷決邦交。必,年底。中美英蘇聯削我,“國富戰,中德成爲敵對國家直至二戰結束。

範哈兒此前並不是很清楚德國政壇高層,不知道他們的派系勢力劃分。

但是在這次和紐賴特接觸後。他馬上就認清了一個。情況。

紐賴特毫無疑問是德國外交精英中的親華派,而裡賓特洛甫這今年青人,則是典型的親日派。

在這樣的情況,他馬上就針對性的,展開了一系列活動。

其實抗戰前中德關係的展,確實是比較不錯的相對來說,實際上中國在抗戰中的真正盟友美國和蘇聯,在抗戰前表現的卻並不善良,或者說友好。而這兩個國家,對德國來說,卻都是很現實的威脅。

在現在的德國,真正能說了算的人,只有希特勒一人。

希特勒現在和蘇聯、和美國的關係都很不錯,但清楚後來歷史展的範哈兒,卻是知道,這位元在很早之前,就把這個兩國家。當成了德國潛在的、不得不戰勝的敵人。所以,範哈兒現在只要抓住這兩個國家說事,就很容易能夠引起希勒特的注意。而只要希特勒改變了決定,那不管裡賓特洛甫怎麼樣蹦跳,都不可能改變事實。

當天,在範哈兒大把金錢的花費下,拍林的各種遊說團體、報紙、電臺、納粹黨團機構,開始在範哈兒的影響,訴說美蘇兩國,最希望看到的中日局勢,以及最不希望看到的中德關係展。

各種編織後的言論和觀點。直接開始在納粹黨團高層傳播。

而受德國外交精英們傳統的親華派系影響,這些言論,很快就受到更大規模的散傳播,並被廣爲認可。

國際關係最大的特徵是弱肉強食,沒有真正的朋友,有的只是純粹的利益交換。正因爲如此。雖然就道義而言,中國是受侵略的一方,理應受到廣泛的國際援助。但即便是相對而言對中國還算比較友善的美國,也認爲中國在國民政府的領導下實現現代化的可能性不大。由日本人統治中國對美國最有利同時也對中國有利。

美國國務院一位官員就斷言“中日爭端的解決可能對美國的利益有害,最好讓日本在一個美國沒有重大利益的地區,陷入一場非決定性的鬥爭”;允許“我們遠東政策的原則及和平理想”蒙受進一步小損

於是,美國以“借刀殺人”爲其遠東政策的指導思想,一面慫恿日本與蘇聯和中國爲敵,鎮壓遠東的大小布爾什維克,一面避免日美衝突。這就註定了,美國對日本侵華僅停留於空洞的道義譴責,而不可能實際干預。對蔣介石及國民政府的求援,美國置若罔聞。甚至當叨年口月口日,侵華日軍故意挑釁,在南京江面擊沉美國炮艇“帕內號。”導致美方沁多人死亡。美國仍表現出驚人的忍耐力,一如既往地對日本提供貸款,出售戰略物資。

後世法西斯戰勝利紀念儀式上,曾經有位記者說了一句比較經典的話:我們要感謝美國對我們的幫助麼,是的,要;我們不需要感謝美國對我們的援助麼,是的,不需要。

二戰外交層面上的事情,確實沒有需不需要感謝的說法,就算看到那位政治人物在說感謝某某國了。那也只是一些外交術語而已。真正需要感謝的,也許那些捐贈給災區的捐款,才配得上“謝謝”這個詞。

除了美國之外,抗戰真正爆前的蘇聯,其實同樣沒有對華進行“友好”的意思。

蘇聯的最大噩夢,是遭受德日兩國夾擊。面對來自日本的危脅,蘇聯的主要對策,便是挑動中日衝突,並使中日衝突升級爲全面戰爭,讓日本這股禍水在中國氾濫。以犧牲中國爲代價,達到挽救蘇聯之目的。皇姑屯事件現在被論文敘說爲蘇聯間諜所爲,張作霜並非死於日軍之手,而是死於蘇聯間諜之手。此案單從邏輯上看也是完全合理的。中日戰爭的全面爆,蘇聯如願以償。

當然,爲了讓中國能夠拖住日本,蘇聯以正義的名義向中國提供了大量援助,但這種援助是有限度的,必須以不得罪日本爲前提,必須以不把蘇聯捲入中日戰爭爲前提。所以,無論國民政府如何再三懇求,蘇聯堅拒對日出兵。在有限度援助中國的同時,私下裡蘇聯日本一直勾勾搭搭,於略,年口月日簽訂《蘇的真正立場。

該條約第二條規定:

“倘飾約國之一方成爲一個或數個第三國敵對行動之對象時,則飾約國之他方,在衝突期間。即應始終遵

這顯然是對日本侵華的默許和縱容。蘇日《共同宣言》更聲稱:

“蘇聯誓當尊重“滿州國。之領土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日本誓當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之領土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

以中國領土爲相互饋贈的供品。蘇聯實現了確保東線安全的貼識並從此斷絕了對中國的援助六對正處千抗戰以來最艱智月的中國人民來說。這無疑是令人家心的叛賣之舉。當然。站在外交立場上指責另外一個國家出賣了本國,好像有點幼稚,但事實上那就走出賣。

美蘇如此。其他大國也不仗義。抗戰初期,國際社會保持着可恥的沉默。中國不的不在恐怖的孤獨中迎戰強敵,外交上一個失敗接着一個失敗。一個危局接着一個危局,欺騙之後復有欺騙,出賣之後還是

直到日本這頭鹵莽的野牛最終如老蔣期望的那樣撞上了美國的腦門,迫使美國拔劍自衛,日本從此陷於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泥沼,不能自拔。中國終於告別“孤軍”狀態,以弱克強,與“盟國”攜手迎來了反法西斯戰爭的輝煌勝利。

現在範哈兒只是把美蘇的目的,說了出來,就引起了希特勒的關

這位元。在已經進行完送別的會談後,再次破例召見範哈兒,和他進行免談。

仍舊是總理府的那間辦公室,不過這次範哈兒一進來,希特勒並沒有馬上請他坐下,而是直接開口:

“我的朋友。最近拍林在流傳一些言論,我不管他們走出於什麼目的傳播,但是希望今後不要讓我再聽到某些人的報告。”

希特勒剛一見到範哈兒,就給他當頭一棒。

“對之前的事情我非常抱歉。元閣下。現在我的目的已經達到,當然不會再做那樣冒犯你的事情。”範哈兒立匆道歉。

他想到了一點,希特勒是個,非常講究維護自己權力的人,當然不會允許自己通過輿論宣傳,來影響他或者納粹高層的政治決定。不過現在給了他一個親自說服希特勒的機會,只要成功了,當然就不用再進行輿論宣傳。而要是不成功,則不管怎麼樣宣傳也沒用了,所以他早就決定,在這次見希特勒後,就停止那些宣傳工作。

希特勒對於範哈兒的識相,非常滿意。

他點了點頭後,再次請範哈兒坐下,隨即詢問:

“不過中國範,我的朋友,你不想讓德國和日本結盟,難道你想代表中國,和德國結盟麼?你不是已經拒絕了執掌中國的機會了麼?”

“這個,當然,我並不能代表中國。”範哈兒有點尷尬。

他此前已經拒絕了戈培爾暗示讓他“更進一步”的打算,這個。時候確實沒資格代表中國和德國結盟。不過他到是覺得,如果南京的老蔣知道希特勒這麼詢問自己的話,肯定會讓自己答應希勒特的要求,正式和德國結盟。

因爲那位老蔣。現在實際在中國做的,也是準法西斯化,學習納粹,學習德國。大力拉攏和德國的關係,結盟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可惜沒有怎麼成功罷了。

但範哈兒就算知道老蔣有這個意思,他也不準備拍電報詢問,因爲和德國結盟。顯然不符合他接下來抗戰的大計。因爲一個很簡單的事實,就是中德結盟的話,德國會讓中國幫他牽制蘇聯,而德國本身,卻根本不能幫中國牽制一個。日本兵,那就像二戰中德日結盟調過來一樣。

當然,他並不會這麼坦白的說拒絕,不然老希還不馬上翻臉才憐。

“尊敬的元,我只是覺得,德國和日本結盟,對於日本的好處當然不言而喻。但對於德國來說,卻是絕度不會有任何好處的。”

看希特勒準備反駁的樣子,範哈兒馬上搶過來接着說:

“我知道貴國和日本結盟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日本能夠牽制一下蘇聯。雖然現在德蘇關係不錯,但兩國不可調和的矛盾,我們大家都清楚。

“只是閣下覺得,現在中日關係這種程度,日本還膽敢同時和中蘇兩國開戰麼?也許您會覺得,日本可以在輕鬆滅亡掉中國以後,北轉攻擊蘇聯。但是閣下,先不說日本能不能夠在短期內擊敗中國,就算日本能滅亡中國。中國人也絕對不會屈服,在我們不停的反抗下,以日本的兵力、國力、人力,他們在佔領了中國之後,難道還會有能力去攻擊別的大國?何況你想讓他們攻擊的還是蘇聯那麼龐大的一個帝國本土。元閣下。我現在只是想給你敘述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和日本結盟,除了讓日本得到好處外,德國根本不用想在軍事上得到一點好處,甚至也不能從日本那兒得到半點礦產、半點資金,他們資源缺乏,自己用還不夠呢。”

一番論述下來。希特勒沒什麼表情變化,到是旁邊一直陪同的外長紐賴特,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他是親華派。也一直反對和日本結盟,當然支持範哈兒。現在範哈兒只不過是三言兩語,他就被說服了。

只是範哈兒卻並不覺得,頑固的希特勒,也會像紐賴特一樣,會這麼被自己三言兩語就說服,他早就準備了大量資料。

第97節 劉湘出川第208節 最後調解失敗第140節 約會第8節 無川不成軍第204節 反登陸作戰第27節 買股票第56節 何應欽第78節 血戰涪江第205節 裝甲汽車發威第317節 準備出國作戰第75節 謀遂寧第101節 美國朋友第223節 上下一心保衛戰第95節 行刺第304節 有驚無險第350節 當前難關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188節 作戰會議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258節 激戰第360節 琉球問題第148節 閉幕第146節 逼婚第214節 軍長級鬥毆第362節 痛並快樂的進攻第245節 大勝第55節 刺客第254節 毛先生第224節 救援雨花臺第32節 代理人第275節 徐州決戰第220節 南渡河大捷第218節 退出佳境來了第65節 索要好處第118節 聯合軍演第307節 珍珠港之晨第275節 徐州決戰第272節 徵召飛行員第116節 西南四巨頭第34節 選定第235節 緊迫的一年第132節 提前培養日奸第344節 消極怠工第120節 借道第293節 二戰前夜第163節 見元首了第12節 劉湘的要求第136節 全運會第205節 裝甲汽車發威第370節 選定第245節 大勝第181節 提前的統一戰第70節 支援武器第1節 我是師長第79節 來錢真快第155節 派系第143節 中央抗日準備第320節 驕傲的代價第309節 盟軍共同艦隊第71節 以槍換兵第124節 北上抗日第242節 復仇的炮火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114節 滇緬鐵路公路第325節 油田保衛戰計劃第344節 消極怠工第253節 甘陝第101節 美國朋友第208節 最後調解失敗第145節 私人指導第209節 塞克特防線第312節 協戰香港第11節 名聲大振第315節 東南亞盟軍司令第66節 萬縣的工廠第228節 火箭武器第92節 劉湘的煩惱第32節 代理人第32節 代理人第142節 豔照門第237節 瘋狂的鬆井第345節 臺灣第184節 爲了戰亂中的第315節 東南亞盟軍司令第306節 遠東艦隊第5節 變成父女了第351節 雷聲大雨點小的反攻第97節 劉湘出川第217節 一退再退第235節 緊迫的一年第202節 轟炸第38節 選擇第166節 爲了金牌第235節 緊迫的一年第38節 選擇第127節 合作發展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50節 錢第69節 旱情
第97節 劉湘出川第208節 最後調解失敗第140節 約會第8節 無川不成軍第204節 反登陸作戰第27節 買股票第56節 何應欽第78節 血戰涪江第205節 裝甲汽車發威第317節 準備出國作戰第75節 謀遂寧第101節 美國朋友第223節 上下一心保衛戰第95節 行刺第304節 有驚無險第350節 當前難關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188節 作戰會議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258節 激戰第360節 琉球問題第148節 閉幕第146節 逼婚第214節 軍長級鬥毆第362節 痛並快樂的進攻第245節 大勝第55節 刺客第254節 毛先生第224節 救援雨花臺第32節 代理人第275節 徐州決戰第220節 南渡河大捷第218節 退出佳境來了第65節 索要好處第118節 聯合軍演第307節 珍珠港之晨第275節 徐州決戰第272節 徵召飛行員第116節 西南四巨頭第34節 選定第235節 緊迫的一年第132節 提前培養日奸第344節 消極怠工第120節 借道第293節 二戰前夜第163節 見元首了第12節 劉湘的要求第136節 全運會第205節 裝甲汽車發威第370節 選定第245節 大勝第181節 提前的統一戰第70節 支援武器第1節 我是師長第79節 來錢真快第155節 派系第143節 中央抗日準備第320節 驕傲的代價第309節 盟軍共同艦隊第71節 以槍換兵第124節 北上抗日第242節 復仇的炮火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114節 滇緬鐵路公路第325節 油田保衛戰計劃第344節 消極怠工第253節 甘陝第101節 美國朋友第208節 最後調解失敗第145節 私人指導第209節 塞克特防線第312節 協戰香港第11節 名聲大振第315節 東南亞盟軍司令第66節 萬縣的工廠第228節 火箭武器第92節 劉湘的煩惱第32節 代理人第32節 代理人第142節 豔照門第237節 瘋狂的鬆井第345節 臺灣第184節 爲了戰亂中的第315節 東南亞盟軍司令第306節 遠東艦隊第5節 變成父女了第351節 雷聲大雨點小的反攻第97節 劉湘出川第217節 一退再退第235節 緊迫的一年第202節 轟炸第38節 選擇第166節 爲了金牌第235節 緊迫的一年第38節 選擇第127節 合作發展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50節 錢第69節 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