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父母愛情》

林朝陽思忖着回答道:“故事還是有點溫暖,不過風格有點不太一樣,更加偏向意識流文學。”

李拓聞言立刻來了精神,“意識流?我還沒看過有幾個國內的作家寫意識流呢,寫得好的就更少了。”

意識流文學雖然傳入中國很早,但是因爲這麼多年國內文壇一直提倡古典主義、革命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風氣,所以壓根就沒什麼發展。

這幾年文壇的風氣逐漸開放,人們的思想也開始解放,文學界有不少人對於意識流開始感興趣,但始終是沒有出現什麼有影響力的代表性作品。

甚至對於文學界的絕大多數人來說,意識流文學仍然是個很新穎和洋氣的名詞。

“我記得袁可嘉在1964年的《文學研究集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好像叫《美英“意識流”評述》,說現代意識流是資產階級開始沒落之後表現種種腐朽思想的作品,過於反動頹廢,反社會、反理性、反現實主義。”

李拓提到了十幾年前的論文,祝偉和陶玉成聽都沒聽說過,林朝陽卻接過了話題。

“他那篇文章我看過,很多地方寫的很好。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伍爾夫的《到燈塔去》、福克納的《喧囂和狂亂》……他對於這些意識流作品的分析很具體、深入。

但有些地方還是太刻意了,把意識形態的東西強加到文學創作上。不過也算難得了,那大概是國內這麼多年來唯一一篇認真評介意識流文學的文章。”

李拓見林朝陽對於論文內容爛熟於心,心中對他的評價不禁又高了兩分。

在這個文學界絕大多數人還沒有關注到意識流文學的時候,林朝陽不僅認真研讀了這方面的著作、論文,還親身實踐創作了一部這樣的,這樣的開拓和進取精神讓他十分欣賞。

祝偉聽着兩人的對話,心中不禁生出一股高山仰止的感覺來。

李拓和林朝陽探討的這些內容,他別說看了,有些連聽都沒聽說過。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福克納,還是託了《外國文藝》的福。

“朝陽,上個月《外國文藝》上還發表了幾篇福克納的短篇。”祝偉說道。

林朝陽點了點頭,“對,我也注意到了。”

《外國文藝》是由滬上譯文出版社出版的雙月刊,主要譯介當代外國文學藝術作品和理論,介紹有代表性的流派,反映新的外國文學思潮和動態,也包括介紹一些獲得國際重大獎項的文學作品,算是這個年代國內爲數不多可以讓文學愛好者接觸當代外國文學的渠道。

79年12月的第六期上,《外國文藝》開始系統性的介紹意識流文學這個概念,並且發表了意識流文學代表性作家福克納的幾篇短篇,看樣子接下來還會介紹其他意識流作家的作品。

“我看到了明年,‘意識流文學’這個名詞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林朝陽笑着說道。

李拓語氣詼諧道:“到時候大家都寫意識流,你說不定還能混個‘教主’呢。”

林朝陽輕鬆的說道:“‘教主’就不當了,別把我批成ngss就行了。”

他所謂的“批”不是“pd”,而是“pp”。

現在國內文學界革命浪漫主義的風頭被壓了下去,但主流風氣還是現實主義,意識流文學的風格還是與主流格格不入。

“你是打算要在意識流文學這個方向深耕嗎?”祝偉問林朝陽。

他搖了搖頭,“那倒沒有。這次純粹是因爲我把裡的季節設定在了夏天,我想要那種帶點迷幻色彩的感覺,就像你在夏天擡頭看太陽,會有那種一瞬間耀目的眩暈感。”

林朝陽一說,李拓和祝偉立刻就明白了他所想表達的那種氛圍和感覺。

林朝陽能如此清晰準確、一語中的的闡明他想要向讀者展示的東西,對內容和情緒的把控必然是極爲精準的。

兩人內心不由得對林朝陽的這部作品產生了強烈的期待。

一番暢聊,到了晚上八點,林朝陽和陶玉成離開了李拓家。

回家路上,陶玉成內心突然有些感慨。

自家這個妹夫平時不顯山、不露水,可偶露崢嶸,總是能讓人歎爲觀止。

陶玉成好歹也算是個文青,但今天林朝陽和李拓聊的那些話題,有許多他只是知道個皮毛,想參與都不知道該從哪聊起。

林朝陽卻能夠侃侃而談,與李拓聊的有來有往,甚至是讓人李拓心生敬佩,這讓陶玉成不得不再次刷新了對於妹夫的認知。

看來朝陽寫的這麼好真不是偶然的,而是通過實打實的學習和積累纔有了這番見識。

又過了兩天,林朝陽在上班的時候發現同事杜蓉在看《收穫》。

一月份的《收穫》最近剛剛發行上市,作爲國內文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刊物之一,《收穫》一直是衆多文學愛好者的必看讀物。

“朝陽,這期《收穫》你看了沒?”中午吃完飯後,杜蓉問林朝陽。

“沒呢,怎麼了?”

杜蓉說道:“沒什麼。我就是看到了一部,跟你的《牧馬人》和《小鞋子》的風格很像。”

林朝陽心裡有些意外,沒想到杜蓉的感覺這麼敏銳。

沒等林朝陽說話,杜蓉把雜誌翻給林朝陽看,“你看,就是這一部,《父母愛情》。”

《父母愛情》正是林朝陽之前寄給李小琳的那部,這部參考的是後世的同名電視劇。

實際上,電視劇本身也是改編自,但改編的並非是一部完整的,而是一部由軍旅作家劉晶所寫的中短篇集。

電視劇的情節實際上是雜糅、融合了集當中的七個故事,而林朝陽則是將這幾個故事精煉到了一部篇幅十二萬字的中篇當中。

《父母愛情》電視劇在播出當年便獲得了白玉蘭獎、飛天獎和建黨100週年全國優秀電視劇獎等諸多榮譽,在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4分。

衆所周知,豆瓣對於國產文學和影視作品向來苛刻,超38萬人打出的9.4分的高分足以說明這個故事的優秀。

林朝陽版本的《父母愛情》仍舊是以海軍軍官江德福與富家小姐安傑五十年的感情爲線索,講述兩人在特殊年代共同克服了出身的差異、文化程度的懸殊、生活環境的惡劣以及特殊時期的生存困境,撫養着五個孩子共同走過風風雨雨的故事。

不過在時間跨度上有所調整,《父母愛情》的時間線變成了從建國前夕開始,最後停在了一九七八年老人家宣佈改革開放這個時間節點上。

“這部啊,伱覺得怎麼樣?”林朝陽問道。

杜蓉猶豫了一下,“我說了你可別生氣。”

“我有什麼好生氣的。”林朝陽笑道。

“我覺得這部比你的《牧馬人》和《小鞋子》寫的好。”

杜蓉說完這句話,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林朝陽。

他調侃道:“你說都說了,還怕得罪人啊?”

“不是怕得罪人,這不是顧及你的感受嘛。”

“那你就不應該說。”

杜蓉見他神色輕鬆,並未放在心上,笑着說道:“我就知道你不會生氣。”

“那你說說,這部比我的好在哪裡?”

杜蓉認真思考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我先說你們這幾部作品的相同點吧,相同點就是故事都以平實、樸素和溫暖見長。至於《父母愛情》的優點嘛,我也不知道我想的對不對,你聽聽看。”

“我覺得首先就是在故事情節上,因爲篇幅的原因,《父母愛情》裡面的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年。

故事不僅是展現了江德福與安傑幾十年的婚姻歷程和相濡以沫,更把個體命運與社會變遷緊密的交織在了一起,展現了從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歷史風貌。

在故事的深度和廣度上,比《牧馬人》和《小鞋子》更具可看性。

再一個是故事當中矛盾衝突的設計,相比於《牧馬人》和《小鞋子》平和舒緩的節奏,《父母愛情》中的矛盾衝突更加激烈。

因爲它裡面不僅涉及到了個體和家庭,還有社會這三個層面。

出身差異、觀念衝突、家庭瑣碎、代際溝通……每一個問題單拿出來都可以大作文章。

可這個作者竟然把這麼多問題都融合到了一部中篇裡,不可謂不奢侈。

但這樣做的好處也很明顯,就是裡面的矛盾衝突張力十足,引人入勝。

最後一點我認爲《父母愛情》做的好的地方就是在結構上,因爲是大時間跨度的敘事方式,你能夠很明顯的看出裡面各個階段故事情節的獨立成章。

但這種結構同時又保證了主線的連貫性,情節脈絡清晰,情緒層層遞進,到最後結尾也充滿了力量感。”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杜蓉到最後有些不自信的摸了摸頭髮,說道:“我也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反正都是我的感受。”

林朝陽點頭道:“說的不錯,句句都在點兒上,我看你去寫篇評論都夠了。”

聽着他的肯定,杜蓉臉上露出幾分自信,“你可別唬我了。”

“我說真的,你不光是看得細,總結的也很到位。”

杜蓉忍不住咧開了嘴,笑容燦爛。

《父母愛情》才發表了幾天,杜蓉算是這部最早一批讀者,聽了她對的評價,林朝陽心裡安穩了很多。

杜蓉是大學生,又在圖書館工作,閱讀量遠超普通讀者,她能對《父母愛情》作出如此高的評價,證明了這部的質量。

又過了兩天,眼看着快到小年了,陶玉書已經把回東北要帶的年貨都準備好了。

回東北是去年就定下了的事,考慮到林朝陽一年多沒有回老家,陶玉書之前和陶父商量這個年就在東北過了。

陶父陶母和林朝陽夫妻倆去東北,而陶玉成一家和陶玉墨留在燕京。

陶玉墨從小到大還沒去過東北,本來是吵着要去的,可惜被陶玉書給否決了。

多一個人,就得多花五十塊火車票錢。

今年除夕是2月15日,燕大2月末就開學,大家商量後決定臘月二十五出發,正月初三出來。

來回一共九天時間,去掉將近四天在路上,正好可以在東北過個年。

現在火車票都是提前三天才能買,還得是在預售點才行,直接到火車站買票只能買到當日和次日的。

算着日子,這天早上林朝陽正打算去西直門的預售點買票,出門卻碰上了杜峰。

“這大冷天的你怎麼跑過來了?”林朝陽問道。

“還是房子的事唄。”

“什麼情況?”

“我看林福貴有點着急了,那天他跟建軍兒一起找我玩,提了一嘴說有人要買他房子。”

建軍是杜峰和林福貴共同的朋友,也是因爲他,杜峰才知道林福貴要賣房子。

林朝陽聽着杜峰的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真要有人買林福貴的房子,他也不會專門跑到杜峰面前提一嘴。

“那約他出來見個面聊聊吧。”

“成,我安排。”

約好了跟林福貴聊聊房子的事,杜峰見林朝陽要出門,問道:“這是要幹嘛去?”

“買火車票,過兩天回東北。”

“你跟我家姐倆一起回去?”

“還有你姑和姑父。”

“你現在去可不好買票,肯定買不着臥鋪票。”

“我先去看看,不行再想辦法。”林朝陽說道。

杜峰攔住他,說道:“得了,這事交給我吧。”

隔了一天,杜峰凍的耳朵通紅出現在朗潤湖公寓,不僅把臥鋪票給林朝陽他們買到了,連換乘的事都幫林朝陽他們安排好了。

侄子杜峰幫忙解決了回東北的火車票,讓陶母感覺臉上有光。

“姐夫,我看你們後天就走了,房子的事不行就挪到年後吧。”杜峰建議道。

“行。”

趕上過年,誰也不能這個時候賣房子。

一切準備就緒,臘月二十五這天,林朝陽和陶玉書夫妻倆並陶父陶母提着大包小裹前往火車站。

第30章 《牧馬人》發表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講所嗎?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54章 《收穫》來信第5章 祖墳着了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準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147章 現象級作品第6章 這個男人,有點東西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27章 天賦在閃光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餑餑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159章 我還有更棒的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97章 我相信你!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5章 祖墳着了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3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37章 輕鬆拿捏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149章 文學講習所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163章 轉行當編劇?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準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84章 撿洋落第28章 有盼頭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29章 寫小說這麼難嗎?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152章 苦差事第28章 有盼頭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84章 撿洋落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54章 《收穫》來信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講所嗎?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28章 有盼頭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65章 是他寫的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112章 只要你高興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89章 道統之爭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53章 比《簡·愛》還上頭第55章 你們願意給個高價嗎?
第30章 《牧馬人》發表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講所嗎?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54章 《收穫》來信第5章 祖墳着了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準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147章 現象級作品第6章 這個男人,有點東西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27章 天賦在閃光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餑餑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159章 我還有更棒的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97章 我相信你!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5章 祖墳着了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3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37章 輕鬆拿捏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149章 文學講習所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163章 轉行當編劇?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準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84章 撿洋落第28章 有盼頭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29章 寫小說這麼難嗎?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152章 苦差事第28章 有盼頭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84章 撿洋落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54章 《收穫》來信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講所嗎?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28章 有盼頭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65章 是他寫的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112章 只要你高興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89章 道統之爭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53章 比《簡·愛》還上頭第55章 你們願意給個高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