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

林朝陽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當代》也是人文社的,這份在後世號稱文學期刊界“四大名旦”的雜誌今年纔剛剛創刊。

“老李,你這厚此薄彼可不對。”林朝陽調侃道。

李曙光搖了搖頭,無奈道:“《人民文學》說到底是文協主導的,文協已經決定從明年開始把它的發行權交給作家出版社了,以後跟我們人文社關係不大了。”

原來如此。

但這不是林朝陽關注的重點,“我是要把給《十月》,跟給《人民文學》還是給《當代》沒關係。”

“《十月》又不多給你稿費。”李曙光說了一句。

見林朝陽不爲所動,他又勸道:“朝陽,我也算是老編輯了,當編輯的彎彎繞我比你清楚。你還年輕,可不能上了有些人的當。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讓你感覺欠了他們的人情,這樣一來,以後你有稿子,就不好意思不想着他們了。”

“我跟伱說,你可千萬不能這麼想問題。作家寫稿子,編輯審稿子,這是大家的分工。你跟他們講人情,他們可不跟你講人情。你稿子要是不好,他們照樣給你刷下來。”

當初劉昕武來約稿diss李曉琳的時候不見煙火氣,屬於老隱蔽型。

李曙光跟他完全不是一個打法,上來直接奔着下三路去,可以說是毫無節操了。

他這些話要是讓老劉聽見,估計跟他拼命的心都有,不過李曙光這話倒不是完全信口雌黃。

作家嘛,歸根結底還是靠作品說話,跟編輯關係再好也沒用,反之亦然。

見林朝陽沉吟着不說話,李曙光也沒有再勸,說道:“這樣。你明天先去社裡把合同重新簽了,稿子的事以後再說。”

林朝陽點了點頭。

第二天他特意請了個假來到人文社,重新簽訂了一份合同,然後立刻就領到了一份稿費單。

“這些天《小鞋子》的庫存已經賣的差不多了,這回要加印十萬冊,正好你今天來,把稿費領走。”

“《小鞋子》賣的這麼好?”林朝陽意外的說道。

“確實不錯。主要是你在讀者羣體的號召力大,從《牧馬人》到《小鞋子》,再到《高山下的花環》每一部作品不僅是評價高,關鍵是受讀者們歡迎,這一點是最難得的。”

李曙光在人文社多年,見了太多作家,許多人寫的作品很好,評論界的評價也非常高,但一說到作品銷量就一言難盡,出版社可能連稿費都賺不回來,跟這樣的作家合作,出版社其實壓力也很大。

林朝陽從一出道,作品就引起了廣泛的影響,連着幾部都是如此,已經逐漸在讀者當中形成了口碑和影響力。

以後只要不出意外,出版社跟他合作根本不需要擔心賠錢的問題。

“你那本《高山下的花環》單行本還出嗎?”李曙光惦記着問道。

“交給戰士出版社了。”

“哦。”李曙光心中有些遺憾,但也理解這種情況。

領完了稿費,李曙光送林朝陽出門,還沒走到樓門口,就見一個眉目和善的中年人站在門口。

他一見李曙光和林朝陽就上前來,熱情的伸出了手,“這位就是朝陽同志吧?哎呀,果然是年輕有爲,年輕有爲。”

中年人的熱情讓林朝陽摸不着頭腦,李曙光這才介紹道:“這位是《當代》的編輯祝昌盛。”

林朝陽意味深長的看了李曙光一眼,說這倆人事先沒有通氣,他是絕不會相信的。

李曙光面對他的眼神,面色如常,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

林朝陽一個眼神之後也顧不上李曙光了,祝昌盛有點熱情的過分,非得拉着他到《當代》編輯部坐坐。

林朝陽稀裡糊塗的就被他拉到了位於人文社後樓的《當代》編輯部,這個時候的《當代》剛剛草創半年,人員還不多,但幾乎都是人文社的精英。

相比《人民文學》這個抱養回來的丫頭,人文社對《當代》的支持可謂不遺餘力。

每期出刊前幾個月,都會由總編輯衛君怡召開編前會,由人文社的各個副總編輯、各個編輯部主任、編輯組組長都參加,自報準備提供什麼稿件,可以說是舉全社之力辦《當代》。

當然了,人文社對《當代》的重視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今年7月《當代》創刊號上市發行,七萬份雜誌一銷而空。

到了第二期,銷量達到了十一萬份,並且供不應求。

按照這個勢頭,《當代》幾乎用不了一年時間便會成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量級文學雜誌。

《當代》現在是季刊,纔出了兩期就已經顯露出名刊的潛力了,但編輯部的壓力依舊很大。

說句不誇張的話,人文社可是中國文學的最高殿堂,傾全社之力如果辦不好一份刊物,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當代》終究不可能永遠都指望着人文社輸血,過了這個階段,它必須要獨立自主,所以現階段編輯部對於外來稿件可謂是求賢若渴。

祝昌盛把林朝陽拉進辦公室,立刻受到了編輯們的熱烈歡迎,大家甚至放下了手頭的工作,一羣人陪着他一個人聊天。

“真想不到,朝陽同志竟然這麼年輕。”

“《牧馬人》這篇寫的真是有水平,我當時看完印象特別深刻,堪稱傷痕文學巔峰之作。”

“我特別喜歡你那部《小鞋子》,清新雋永,不落俗套,宛如一股夏日裡的清泉。”

“我看《高山下的花環》纔是朝陽同志創作實力的體現,這部的出現可以說是打破了軍事題材的常規創作模式,相當具有開創性。”

……

林朝陽恍惚間記得他與《當代》的編輯們相談甚歡,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已經出了編輯部,身後還跟了個尾巴。

“朝陽,走啊!”祝昌盛催促道。

“去哪?”林朝陽愣愣的問道。

“取稿子啊!”

取稿子?

哦,對了,剛纔他答應了把新寫的那部給《當代》了。

誒?當時我是咋答應的來着?

林朝陽唯一有印象的就是他沉醉於編輯們花團錦簇的讚美之中,大家說話可真好聽啊!

老劉,對不住了!

林朝陽帶着祝昌盛回了家,拿到了稿子,祝昌盛喜不自勝。

“朝陽,稿子我先拿回去了,我儘快給你反饋意見。”

祝昌盛交代了一聲就準備離開,正好跟下班回家的陶玉成撞了個對面。

等祝昌盛走後,陶玉成問道:“那位同志是……”

“《當代》的編輯,來取稿子的。”

陶玉成詫異道:“你又寫新了?”

“嗯,剛寫完。”

“短篇的?”

“沒,長篇。”

陶玉成聞言瞠目結舌,記得前兩個月林朝陽還在忙着寫《天下第一樓》的劇本和彩排,這纔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怎麼就寫了一部長篇呢?

震驚過後,陶玉成又對林朝陽說道:“朝陽,我有個朋友想來拜訪拜訪你。”

“誰啊?”

“李拓。”

李拓這個名字林朝陽不陌生,他跟陳健功聊天時聽過這個名字,在《燕京文藝》和《十月》的編輯們嘴裡也聽到過這個名字。

他早年是燕京重型機械廠的工人,75年開始發表,今年剛剛憑藉短篇《願你聽到這支歌》獲得了第一屆全國優秀短篇獎,調到燕京文協成爲一名駐會作家。

據傳言說,李拓這人很聰明,待人十分熱情,很有個人魅力,在燕京文學界很受歡迎,連與一些不受主流待見的地下詩人們的關係也很不錯,屬於在燕京文壇很吃得開的人物。

李拓的妻子是燕京電影製片廠的導演張暖心,大舅哥又在中戲工作,跟他認識倒是不稀奇。

“什麼拜訪不拜訪的,我聽朋友和編輯也提過他,要不然明天我跟你去見見吧。”

林朝陽主動提出去見李拓,讓陶玉成很有面子,“也成,明天下班咱倆去小西天兒,你們倆認識認識,他這人不錯。”

“好。”

兩人定下了明天一起去找李拓,林朝陽回到房間,將今天從人文社取回來的稿費交給陶玉書。

她面露訝異,問道:“這是什麼錢?”

林朝陽把今天的情況說了一下,她面露驚喜。

《小鞋子》的印數稿酬並不多,只有八十塊零點,但這象徵的卻是好兆頭,只要《小鞋子》還在賣,那林朝陽就可以一直有收入,細水長流。

這段時間一連收了三筆稿費,也讓陶玉書對買房子的信心越來越足了。

第二天,林朝陽下了班前往小西天,燕京電影學院和中國電影資料館就坐落在這裡。

李拓家住在電影學院旁邊一條小衚衕後的平房裡,陶玉成看起來與李拓很是熟稔,來到他家門前不客氣的推門而入,嘴上還喊着:“李拓,看看我把誰給你帶來了?”

李拓家兩間房,一間充當客廳、廚房和餐廳,另一間則是他和張暖心夫妻倆的臥室。

兩人進門的時候,李拓和張暖心正在張羅做菜,見到陶玉成帶着林朝陽到來,李拓異常高興。

“朝陽同志,幸會幸會!”

寒暄了兩句,李拓又把另一位正在他們家做客的客人介紹給林朝陽,是《中國青年》的青年編輯祝偉。

祝偉今天是慕名前來拜訪,也是跟李拓第一次見面,李拓夫妻倆正要做飯招待朱偉。

見陶玉成帶着林朝陽來了,李拓趕緊讓妻子張暖心再出去買點菜。

陶玉成不客氣的說道:“我看這幾個菜就可以了,買幾個饅頭回來就行。”

趁着張暖心出去買饅頭的時候,幾人聊了一會兒。

李拓想認識林朝陽,是因爲最近看了發在《十月》的《天下第一樓》。

“我以前看《牧馬人》、看《小鞋子》,覺得這個許靈均寫的真不錯,跟許多苦大仇深的中國作家都不一樣。

但最讓我驚訝的還是《天下第一樓》,你這部劇本,色、香、味俱全,好看、真好看!”

李拓一坐下就誇起了林朝陽,林朝陽笑了笑說道:“我也是玩票而已,本來只是幫我愛人他們搞個學生話劇。”

“你這個玩票可不簡單,把我們燕京戲劇界都鎮住了!”李拓哈哈笑道。

一旁的祝偉在兩人說話的時候一直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林朝陽,從去年到今年,許靈均這三個字好像一股旋風颳過中國文壇。

今天在他眼前的,便是這個筆名背後的男人。

同樣是又寫、又寫劇本,但祝偉覺得林朝陽的作品水準可比李拓高了不少。

當然了,這話他不能直接說出來。

李拓跟林朝陽聊着天,提到了他和妻子張暖心合作的電影劇本《飛吧,沙鷗》投稿給了《十月》,估計這兩個月就會發表。

今年是中國女排熱的元年,中國女排九月份第一次去香江參加亞洲錦標賽。

迎戰東道主曾經的亞洲世界冠軍日本女排,最終以3-1的成績擊敗了日本女排,成就了郎平運動生涯的第一個巨大勝利,讓全民都沉浸在女排終於擊敗日本的精神狂歡中。

《飛吧,海鷗》的劇本講述的正是關於女排的故事,故事本身當然是虛構的。

相比寫,李拓對於電影的興趣更加濃厚,也可能是因爲妻子張暖心的緣故。

他今年還與張暖心合作寫了一篇《論電影語言的現代化》,提出了“變革電影語言”、“擺脫戲劇化,更加電影化”的觀念,在國內電影行業引起了不小的影響。

李拓滔滔不絕的聊着電影,林朝陽對電影創作了解不多,更多的時候是在傾聽,倒是陶玉成跟李拓聊得不亦樂乎。

等張暖心買完饅頭回來,大家邊吃邊聊,李拓發現他的話題冷落了客人,又重新把話題拉到了文學上來。

“朝陽最近寫了什麼新東西沒有?”

“剛寫完一部,投給《當代》了。”林朝陽說。

李拓好奇的問道:“講的是什麼故事?還是延續你之前的風格嗎?”

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116章 三幕劇很了不起嗎?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42章 內參電影真值錢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89章 道統之爭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55章 你們願意給個高價嗎?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45章 你這就屬於作弊了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16章 三幕劇很了不起嗎?第66章 媳婦,戲過了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18章 《燕京文藝》第139章 只要錢到位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70章 美國憤青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41章 《賴子的夏天》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98章 爲了一個崇高的理想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52章 自產自銷一條龍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準第161章 我改了他兩場戲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112章 只要你高興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125章 光榮的任務第30章 《牧馬人》發表第153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餑餑第57章 法外狂徒繼任者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137章 這錢花的值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12章 好福氣啊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27章 天賦在閃光
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116章 三幕劇很了不起嗎?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42章 內參電影真值錢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89章 道統之爭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55章 你們願意給個高價嗎?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45章 你這就屬於作弊了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16章 三幕劇很了不起嗎?第66章 媳婦,戲過了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18章 《燕京文藝》第139章 只要錢到位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70章 美國憤青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41章 《賴子的夏天》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98章 爲了一個崇高的理想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52章 自產自銷一條龍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準第161章 我改了他兩場戲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112章 只要你高興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125章 光榮的任務第30章 《牧馬人》發表第153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餑餑第57章 法外狂徒繼任者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137章 這錢花的值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12章 好福氣啊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27章 天賦在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