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

相比他的失落,章耀中是完全沉浸在看到好劇的體驗中。

章耀中興致勃勃的問道:“誒,健功,你不覺得嗎?朝陽這劇人藝味兒很濃啊,像《茶館》。”

陳健功的眼神放在舞臺上,有些出神,沒回答他的話。

他明白章耀中所說的“像《茶館》”指的是什麼,既不是指劇情、也不是指人物,而是指那種感覺,那種厚重的歷史感、那種經典的味道、那種讓人忍不住沉迷其中的醇香。

回想剛剛那一幕劇情,其實學生們的表現十分生澀,遠不如職業演員在臺上的揮灑自如、惟妙惟肖,可陳健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自己太沉迷的緣故了,他好像完全忽略了這些問題,全副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劇中世界。

這,難道就是好劇的魅力嗎?

“開始了,開始了!”

章耀中沒有等到他的回答,見舞臺上的幕布再次拉開,不再與他說話,把目光投向了舞臺上。

舞臺上,福聚德三間門臉兒的地皮上起了一座高樓,樓下敞堂還是當初的樣子,不過舞臺左側多了一道樓梯。

上到二樓是十餘間雅間,窗櫺雕花,有的還沒來得及上漆,露着白木茬。剛上新油的門柱、上灰色縫的磚牆、四白落地的廳堂,掛在正中的金字老匾,氣派非常。

劇中已經過了三年,老掌櫃臨終相托,盧孟實最終還是接手了福聚德的爛攤子,用三年的時間將福聚德經營的風生水起。

可一派花團錦簇之下,福聚德仍舊是危機四伏。

大師傅羅大頭自恃勞苦功高,不服管教,盧孟實有心制衡,找來手藝出衆的李小辮,卻被羅大頭頻頻使壞;

遺老遺少克五時不時就要到店裡佔便宜,與羅大頭等人結下了恩怨;

爲了修建新樓,盧孟實兵行險招借了印子錢,店內資金緊張,拖欠了供貨商們的貨款;

唐家兩位少爺沒了老掌櫃的管束,越發張狂了,幫不上忙就算了,還胡亂插手店內生意……

好在盧孟實精明練達,每每總能化險爲夷。

盧孟實掌權十一年,福聚德正值春秋鼎盛,雕樑畫棟的大樓金碧輝煌,食客盈門,進出的俱是達官顯貴、商賈名流,此時的福聚德已是赫赫揚揚,名動京師。

可泥瓦匠手藝再好,也糊不住要倒的房子。

當年他的父親便是給東家當掌櫃,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只因爲賬上短了些銀錢,東家便要以大秤稱人,讓店裡的每個人都過秤,哪怕他父親是掌櫃的也不例外。

大秤稱人,與畜牲何異?

他父親因着一股火撒手人寰,從那以後盧孟實就發誓,他雖出身五子行,但絕不能別人瞧低了。

當年老掌櫃臨終相托,他才接了福聚德的掌櫃。

如今盧孟實功高蓋主,唐家兩位少爺自以爲福聚德是唐家的產業,見他分紅愈多,聽信讒言,對盧孟實橫加指責,頤指氣使。

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犬烹,大抵便是如此。

正當盧孟實心灰意冷之際,與福聚德結下樑子的克五帶着偵緝隊誣陷羅大頭是煙販子,私藏煙土。

偵緝隊欲借福聚德大秤稱量羅大頭是否有私藏,恍惚之間,盧孟實彷彿看見了當年父親受辱的情景。

“放下!羅大頭是烤爐的廚子,不是煙販子。我願意作證,福聚德願保。”

舞臺上,飾演盧孟實的李路楊大聲呼喊。

連演了一個半小時,他的體力已經透支,因爲情緒太過投入,臺詞都喊劈了,聲音嘶啞,卻意外的契合了盧孟實這個人物此時此刻的心境。

臺下的觀衆們更是因爲這一句話而動容不已,眼含熱淚。

“誰能保你?”臺上的偵緝隊長斜眼看着盧孟實。

是啊,如今盧孟實與東家發生齟齬,能不能當這個掌櫃的還兩說呢,實在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福聚德的夥計們望着唐家兄弟,可他們兄弟二人此時如同鵪鶉,一言不發。

“誰是掌櫃的?”偵緝隊長又問。

唐家兄弟更不敢說話了,沾上偵緝隊大牢,不死也得掉層皮,他們連忙把手指向了盧孟實。

“掌櫃的,跟我們去偵緝隊聊聊吧?”

羅大頭大叫着:“福聚德已經把我辭了,沒別人的事!”

盧孟實卻對羅大頭說道:“大羅,我不辭你了。”

他轉頭又對偵緝隊長說:“放了他,我跟你們走。”

“那走吧!”

盧孟實無懼無畏,解下腰上玉佩送給了相好的玉雛兒,抖了抖長袍,正欲捨身而去。

羅大頭撲跪在地,“掌櫃的,我……”

盧孟實只留下一句話:“大羅,好好烤你的鴨子,正經做人!”

“掌櫃的,我對不起你!”患難見真情,羅大頭悔不當初的磕頭賠罪。

盧孟實跟着偵緝隊走了,唐家兄弟本以爲去了心頭大患,卻不知,盧孟實以多年心血維持的福聚德崩塌在即。

跑堂攬客的常貴死了,大廚羅大頭失魂落魄,負責後勤的玉雛兒收拾好了行李,撩高兒修鼎新看透了唐家兄弟的涼薄本性,心生退意。

一人去,大廈傾。

只因盧孟實便是福聚德的那根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樑。

曲終人散,看破一切的撩高兒修鼎新望着福聚德門口的那副對聯。

“好一座危樓,誰是主人誰是客;只三間老屋,時宜明月時宜風……嘿嘿,差個橫批,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唐家兄弟感到不對,正欲說話。

幕後尾聲響起,又是開頭廣和樓的京戲聲。

鑼鼓聲起,戲該收場了。

大幕徐徐落下,舞臺上只剩下那副對聯。

演出結束,上千人的禮堂內鴉雀無聲,觀衆們似乎還沉浸在剛剛經歷的戲劇世界中,尚未從劇情的震撼中完全抽離。

黑濛濛的光線裡,陳健功的眼睛亮的嚇人。坐在他旁邊的章耀中滿臉惆悵,眼中還閃着淚光。

“真好!”章耀中低聲說了一句,他率先清醒,看了看周圍,“怎麼沒人鼓……”

話音未落,禮堂內響起掌聲,頃刻之間便由零星的拍手聲匯聚成雷鳴般的共鳴,經久不息。

每一個觀衆臉上的表情都充滿了喜悅、激動和感動,有些人甚至眼中閃爍着淚光,也許是被劇中感人至深的情節觸動,也許是爲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而打動。

熱烈如潮的掌聲持續了超過兩分鐘時間,章耀中心中默數,期間還有許多壓抑不住內心激動和喜悅的大學生用吶喊來表達他們對於《天下第一樓》這部話劇的喜愛。

每當掌聲回落,這羣人就以最飽滿、真摯的聲音呼喊着,讓掌聲再次如潮汐一般涌上來。

掌聲與吶喊聲持續了整整五分鐘時間,巨大的分貝充斥在禮堂當中,這是燕師大禮堂自落成以來所經歷的最榮耀的時刻。

而剛剛退到後臺的演員們,在禮堂內陷入沉寂的那一刻,心中是忐忑的,幾十秒的時間變得無比的漫長。

直到掌聲響起,真摯熱烈,山呼海嘯一般的衝向舞臺、衝進幕後,他們終於知道

《天下第一樓》成功了!

他們被觀衆的掌聲和歡呼聲包圍着,徜徉在巨大的幸福之中,臉上洋溢着無法掩飾的興奮與滿足。

大家三五成羣,互相擁抱祝賀,分享成功的喜悅。這一刻,他們忘了男女之別,也忘了師生輩分。

所有人沉浸在喜悅之中,外面的掌聲與吶喊聲不僅是他們對辛苦排練的回報,也是對他們表演和工作的認可。

一部成功的話劇,離不開臺前幕後所有人的努力。

這羣初次接觸話劇的學生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的話劇初體驗竟如此成功。

所有人都明白,這部話劇的成功除了大家的付出,更大的功勞是在劇本身上。

李路楊站在後臺出神的仰望着舞臺,幕布還沒有拉開,他只那樣出神的望着,誰也不知道他在望着什麼。

過了好一會兒,他突然喊了一聲:“該謝幕了!”

還沉浸在成功喜悅中的衆人恍然,外面觀衆的歡呼鼓掌了幾分鐘了,他們幕還沒謝呢,真是高興傻了!

舞臺上的幕布再次拉開,燕師大這羣業餘話劇演員們依次走上舞臺,他們學着在人藝看到的那樣,以劇中人物的形象一個個走到舞臺中央,向觀衆們致意。

每出現一個人,臺下的掌聲便熱烈一分。

看着臺上的演員們,臺下的歡呼聲比之前更加狂熱。

也不知是誰帶的頭,所有人站立起身,雙手高舉過頭頂鼓掌,以此來表達他們內心對這場演出的無限推崇和喜愛。

因爲此刻在臺上發着光的是與他們在同一間教室上課的同學,是與他們一起在圖書館埋頭苦讀的好友,是和他們共同走過獨木橋的同輩人。

這一刻,臺下的觀衆們從未如此爲自己身爲燕師大學子而驕傲自豪過。

所有參與《天下第一樓》的學生演員涌上舞臺,同樣面帶着自豪的笑容,臺下的掌聲和歡呼聲是對他們最好的肯定,讓他們深感欣慰和驕傲。

學生們把黃會琳簇擁到舞臺上,作爲把《天下第一樓》從劇本落實到現實的功臣,她受到了學生們熱烈擁戴。

黃會琳登上臺後滿臉喜悅,與學生們歡聚在一起,又不斷的朝臺下鞠着躬。

高興過後,臺下的衆人只看到她朝臺下指了指,好像說了一句話。

臺上穿着馬褂長袍的“盧孟實”李路楊三兩步蹦到了舞臺下面,來到坐在最前排的林朝陽身前,竟單膝跪地,拱手相請。

剛剛結束演出的李路楊滿臉是汗,眼神灼熱的望着林朝陽,充滿了朝聖者的虔誠。

他在用這一跪,來表達內心對於林朝陽最深沉的崇拜。

李路楊突然的舉動讓禮堂內出現了一片騷動,學生們不明白他爲何作出這樣的舉動,紛紛起身探望。

只見一個高大的年輕人雙手扶着李路楊,想把他拽起來,可年輕人似乎沒想到李路楊跪的太實誠,這一拽竟然沒拽起他來,反倒是被李路楊拉了一把,離開坐席。

被迫站起身,林朝陽看了一眼身旁原本坐在他身旁的陶玉書,這個時候舞臺上又下來了吳穎芳和李真喻等人,幾乎是將夫妻倆架着上了舞臺。

兩人來到舞臺上,與黃會琳站在一起。

李路楊又跑回到舞臺上,大聲呼喊起來。

“這位就是我們《天下第一樓》的編劇林朝陽同志,他還有個名字伱們也應該知道——許靈均!”

李路楊的聲音迴盪在禮堂的上空,彷彿一聲號令,掌聲再次排山倒海一般的襲來。

剛剛過去的一個半小時,臺下的觀衆們欣賞到了一出精彩絕倫的話劇,演員們的水平拍馬也難及人藝的演員,但大家卻收穫了堪比觀看人藝演出的精神享受,這一切的功勞都要歸功於林朝陽那驚才絕豔的劇本。

早在半個月之前,燕師大校園裡便流傳着關於《天下第一樓》的傳言,說中文系弄到了一部堪比《茶館》的劇本。

許多人聞此言論,連內情都懶得打聽便嗤之以鼻。

堪比《茶館》?

吹牛也得講點邏輯,中國話劇誕生大半個世紀,《茶館》只有一部。

哪怕是老舍先生在世,也不敢說自己能再寫出一部《茶館》。

一羣學生看着一部好點的劇本,吹的都沒邊兒了。

除了那些瞭解內情的人,燕師大校園內的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把這件事當真。

如今,《天下第一樓》成功首演,那些當初對傳言嗤之以鼻的人看過話劇之後徹底懵了。

《天下第一樓》表現出了一出傑出話劇所應該有的所有元素,劇中人物形象飽滿、矛盾衝突自然強烈,情感糾葛引人入勝。

通過講述“福聚德”的興衰歷程,深刻的揭示了社會、歷史變遷對個體命運的影響,更對封建家族制度、商業倫理、人性弱點等進行了犀利的批判與深刻的洞察。

以小見大的展現了時代背景下個體命運的浮沉,劇本所表現出的對於歷史、社會和人性的深度思考,令人心悅誠服,歎爲觀止。

有些心思敏銳的人,望着臺上那羣熱烈如火的年輕人,心中冥冥中生出一股明悟來。

今晚,他們似乎見證了經典的誕生。

此生,何其有幸!

第18章 《燕京文藝》第45章 你這就屬於作弊了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96章 部隊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2章 回家看你媽去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103章 好一個許靈均!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98章 爲了一個崇高的理想第54章 《收穫》來信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52章 自產自銷一條龍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37章 輕鬆拿捏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80章 1979年文壇扛鼎之作第6章 這個男人,有點東西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103章 好一個許靈均!第156章 新作品的靈感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41章 《賴子的夏天》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5章 祖墳着了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96章 部隊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18章 《燕京文藝》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152章 苦差事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講所嗎?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37章 輕鬆拿捏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03章 好一個許靈均!第94章 陶敬法找了個好女婿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28章 有盼頭第98章 爲了一個崇高的理想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25章 鴿子精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35章 媳婦說瘦了,那就是瘦了第122章 給《當代》怎麼樣?第12章 好福氣啊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29章 寫小說這麼難嗎?第106章 這不巧了嗎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112章 只要你高興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141章 《賴子的夏天》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3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19章 比《傷痕》好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73章 你有這種感覺嗎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
第18章 《燕京文藝》第45章 你這就屬於作弊了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96章 部隊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2章 回家看你媽去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103章 好一個許靈均!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98章 爲了一個崇高的理想第54章 《收穫》來信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52章 自產自銷一條龍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37章 輕鬆拿捏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80章 1979年文壇扛鼎之作第6章 這個男人,有點東西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103章 好一個許靈均!第156章 新作品的靈感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41章 《賴子的夏天》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5章 祖墳着了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96章 部隊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18章 《燕京文藝》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152章 苦差事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講所嗎?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37章 輕鬆拿捏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03章 好一個許靈均!第94章 陶敬法找了個好女婿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28章 有盼頭第98章 爲了一個崇高的理想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25章 鴿子精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35章 媳婦說瘦了,那就是瘦了第122章 給《當代》怎麼樣?第12章 好福氣啊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29章 寫小說這麼難嗎?第106章 這不巧了嗎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112章 只要你高興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141章 《賴子的夏天》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3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19章 比《傷痕》好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73章 你有這種感覺嗎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