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燒殺搶(下)

待奔出村口,就看到一夥人數上百的士兵正在結陣,其服飾是大漢幽州勢力的,看來是準備來搶食的;小馬哥也不說話,就算對上最高階的黃巾戰騎,兩百黃巾騎是無法困住他,想要殺死他更是天方夜譚。

瞧對方私兵的戰階多少很簡單,從私兵的裝備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布衣之類的肯定是大漢鄉勇,獸皮之類的高上一階,雖然不是絕對正確,但確實可以劃分出來;若是對方裝備閃閃發光皆爲鐵製,手中的兵器更是鋒利,且軍備充足的話,這些肯定是最高階的兵種。

拿黃巾戰騎來說,雖然屬於騎兵,但他們使用的兵器有槍、盾、弓,身上更是防禦極高的鎧甲,而且鎧甲是全套的,從頭到腳都裝備起來,戰馬同樣也是披着一層鐵鱗皮,這就是高階精銳的兵種。

若是經驗達到兵種提升卻因爲沒有裝備的話,其發揮出來的戰力卻仍然是原來的,而不是進階後的戰力;因此,組建高階私兵是極費財力的時間,再加上高階兵種的工資又很高,所以出來征戰,只能保證帶少股的高階兵,其餘的全是炮灰,死了也不可惜。

那位幽州玩家正讓士兵結陣準備攻入村莊,卻看到敵方突然全部撤散,疑惑之時就看到一匹快馬從村內奔中,其速不減的朝他百多名私兵衝陣而來;幽州玩家大驚,尼瑪的,如此兇殘的人物啊!

不待他多想,敵人己經衝入陣中,隨後他就看到自己歷經萬難,漚心瀝血建立起來的私兵,在那位兇人奇怪的兵器下頭顱高飛,身體被劈成兩半;那兵器時而變槍時而變刀,時而還會變成弓,瞧到兵器的怪異,那幽州玩家猛得想起論壇上的貼子,說是主公級時可以溶合兵器成爲兩系兵器,諸侯級就可以變爲三系。

“臥槽,馬永貞,住手啊!大鍋,住手啊,俺錯啦。”

幽州玩家都快哭了,尼瑪的,這運氣真是太差了,原想載了別的玩家的胡,結果自個卻被人掃清光,待他喊出來時,小馬哥也停了手;不過這短短的時間,那名玩家的私兵卻是死傷大半,僅餘二十多位保護幽州玩家的私兵沒有任何損傷。

“大鍋啊!我這還沒有進村,你要不要這麼狠啊?”幽州玩家內牛滿面的嚎道。

“廢話少說,進村挑強壯的樓蘭人,雖然最低階,卻也能湊個上百,賠給你。”甩甩兵器上的血跡,小馬哥說道,那幽州玩家聞言住了嘴,屁顛屁顛的跟小馬哥進了村子。

倒不是小馬哥心軟之類的,而是他確實不需要這些人,有手藝的百姓才能做爲奴隸,沒有手藝的精壯只能當兵;小馬哥挑得全是有手藝的樓蘭百姓,至於一百多名的樓蘭精壯,全都扔給那名ID“蔥花很好吃”的傢伙。

隨後幾日的時間,小馬哥與蔥花很好吃一起掃蕩了幾條村莊,途中自然碰到玩家,在這個時間只有表現出強硬的實力,才能夠避免自己的戰利品被侵吞;村莊就那麼多,掃蕩完後,就開始聚集到綠洲內的一些小型縣池下,丹突城是座中型城池,它的位置在綠洲最裡面,若是想要直接衝到它的城下倒也可以,只是一座中型城池的人口至少30—50萬,沒有充足的兵力,又如何能夠打下城池呢?

小馬哥與其他的玩家打算一樣,掃蕩村莊聚起炮灰,攻打小型城池收降有兵階的炮灰,隨着炮灰聚集到一千以上,就可以去圍丹突城了。

“誰也不要想着保存實力,攻城這種事情,系統會計算的,到時候出力最多且攻進城內的人,纔會擁有縣城主權,其餘的玩家還不能攻這個縣城,系統說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可不是放屁。”蔥花朝聚集起來的數十位玩家說道,而那些玩家卻是沒有理他,都看着坐在一邊喝酒吃肉的小馬哥。

“這座城城是小型城池,守兵若是沒有被抽調走的話,最多也就是3千,而小型城池的城牆厚約10米,高6米,我的軍備很充足,如果你們缺軍備的話,那隻在借我的軍德攻城。”小馬哥慢吞吞的說道。

攻城梯、攻城塔、投石車之類的就是軍備,在這一方面,沒有玩家比得小馬哥,就算是糞發塗牆之類的玩家也沒法比,誰叫小馬哥是主公,人家財大氣粗嘛。

攻打城池出力最多的玩家擁有城池主權,而什麼叫纔出力最多?不是說兵死得多就出力最多,真要這樣拉上十來萬炮灰往戰場一送,然後就可以等着收城池了,這豈不是扯淡嗎?出力最多是指殺敵數,對敵方造成多大的損失,攻打城池弱點,擊毀城池防守設施等等,這就跟打牌一樣,系統會根據每個玩家的指揮而進行計分,最終得分者高,就擁有城池主權,換過來說,誰在此場攻城戰中軍功最高,誰就是城池的主人。

這邊正商量着兵力如何分佈,那邊縣城內卻是開了城門,隨後一支高舉白旗的隊伍,朝玩家們聚集的營地奔來,玩家們大爲訝然,紛紛起身返回自己營地中,準備隨時應付敵人的攻擊。

別看舉着白旗,若是對方詐降咋辦?

“哪位是大漢黃巾將軍?”高舉白旗的是一位白皮膚樓蘭人,他的打扮又有點象阿拉伯人,全身雪白的袍子,頭上還綁着白色圓頂帽,稱爲阿拉伯人是不正確的,稱爲伊斯蘭應該是差不離的。

小馬哥倒也不意外,西域與大漢王朝通商己久,對大漢內部的情況自然也是清楚,何況樓蘭國離大漢也不遠,丹突綠洲又是進入大漢的橋堡,此處的人知到的東西自然更多;玩家們一聽這波人來找小馬哥,頓時大爲眼紅,可他們也沒有辦法,若是敵人一定要投降小馬哥,系統自然就判小馬哥是城池的主人,而他們也只好眼睜睜看着小馬哥實力大增。

數十位玩家又重新聚到小馬哥身邊,聽聽那位自稱爲城主的傢伙有什麼話說,那位城主說的故事聽起很耳熟,就是他們原來的國家被樓蘭吞併,他們從沒有熄滅復國的火焰,不斷尋找復國的機會。

如今樓蘭國得罪了大漢王朝,遭到大漢王朝的宣戰,這些人就興奮起來,不過他們也沒有派使者前往大漢,而是守在此處等着來自大漢的將軍。

“這與大漢五朝的復國任務很相似啊!”某玩家說道。

“嘿,就是復國任務,只是幫助復國的從大漢劉姓王爺變成外族人而已。”小馬哥笑道,待玩家們消化完內裡信息後,小馬哥說:“你們誰有興趣接這個任務?”玩家們一聽大喜,躍躍欲試的時候,猛得想起自己的實力根不足以幫助人家復國,否則人家也不會直接找上小馬哥。

“要復的這個國家叫多呼倫,公元20年被烏孫國吞併,於公元60年復辟,後公元100年被強盛起來的樓蘭國吞併,一直被統治到現在;其國土面積就是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原名爲多呼倫綠洲,被樓蘭國改名爲丹突綠州。”小馬哥說道。

“尼瑪的,就一塊綠洲也叫國家。”

“切,你還別小看這綠洲,地理位置非常的好,屬於大漢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若是派重兵佔領此處且把守住的話,財源肯定滾滾來,而且整個綠洲約有100多萬的人口,有錢後組建軍隊,肯定能夠發展起來的。”

小馬哥沒有理會玩家們的討論,他走到那位自稱多呼倫七世的NPC面前,問道:“若是我幫你復國,你如何自處?”

“若是復國成功,多呼倫小國定奉大漢爲上國,成爲黃巾屬國,爲大漢商隊提供保護,並保證整條商道的通暢。。”多呼倫七世說了一大堆話,最終小馬哥點頭同意幫其復國,多呼倫七世頓時淚如泉涌。

要說多呼倫七世相信小馬哥能幫他復國,完全是因爲小馬哥報出自己的身份,待聽到眼前這位黃巾將軍其實是黃巾之王后,多呼倫七世就跪倒在地,發誓效忠黃巾,並且黃巾王幫他復國。

丹突綠州,哦不,現在可以稱它爲多呼倫綠洲,它實際上確實兵務空虛,而多呼倫七世隱藏了自己的實力,在樓蘭國主出召徵集各方領主的時候,多呼倫七世只派出1千的兵務,其餘的4千兵力被他隱藏起來。

前方的戰事,多呼倫七世一直在注意,在聽聞大漢數百萬大軍涌入西域時,多呼倫七世嚇都嚇死了,當時他根本就忘了復國這回事情,一直忙着如何加固城池,以抵抗大漢王朝的征討,直到前幾日聽到3萬樓蘭大軍己經覆滅,前去增援的3萬大軍同樣被擊潰後,多呼倫七世知道自己肯定是守不住的。

而他的兒子在這個時候提醒他,你丫不是樓蘭人,你丫是多呼倫七世喲;多呼倫七世這才醒轉過來,尼瑪的,老子不是樓蘭人啊!看來跟天朝人的頭上辮子雖然割掉,心中的辮子卻是長存的一樣,奴隸當得太久了啊,奴性太足,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纔是屁民喲。

於是,趕緊準備去聯絡擊敗樓蘭大軍的大漢將軍,結果情報送回來,多呼倫七世傻了眼,這大漢將軍多得跟天上繁星似的,足足有數萬的大漢將軍的,而情報還提到,這些將軍僅是一小部分,大漢王朝此次派出西域的將軍足足有百多萬之多,聽說更多的將軍正從大漢出征。

“一個將軍帶100名士兵,100萬得有多少士兵?大漢王朝有這麼多士兵嗎?而西域又是多少人?”多呼倫七世當時板着手指卻是數不過來。

他兒子看不過眼,只好出聲說,老爹啊,你管人家大漢多少人,趕緊找個靠譜的將軍纔是王道;再說,這些帶個幾十上百的也能叫將軍,那咱們這小縣城裡也能找出幾十個將軍啊!

多呼倫七世一想也對啊,幾十上百的統兵也能叫將軍?管它那麼多,去找位有能力的就行,而對大漢王朝內部有所瞭解的多呼倫七世,與他兒子商量後,決定去找黃巾勢力的將軍;因爲這次的大戰爆發,就是由於西域諸國多番搶劫了黃巾勢力的商隊,使黃巾之王大怒,從而纔有了此次大漢宣戰西域120國的戰爭。

還沒派出使者前去聯絡,城外卻是來了不速之客,約有萬名的大漢士兵包圍了他們的城池,多呼倫七世大急,趕緊問他兒子這可怎麼辦;他兒子倒也蛋定,先跑到城池轉了一圈,發現對方雖然有萬餘名士兵,但卻是分屬不同的營地,這代表此次攻城的主將不是一人,而是數十上百人。

他兒子從之前的情報中就知道大漢此次並沒有派出精銳主力,而是派出數以百萬計的小領主,以分散打擊的方式,分散西域諸國妄想組成聯盟軍的意圖;在大漢王朝宣戰的時候,西域諸國自然不會束手就擒,他們派出使者多主聯絡,要組成一支數十萬的聯盟軍。

可是隨後大漢王朝陸陸續續不斷出現的軍隊,徹底讓這支還沒組建起來的聯盟軍瓦解,那如同螞蟻般的大漢軍隊,最多不會超過1千士兵,最少的則只有10名士兵;他們沒有固定的攻擊目標,沒有任務的戰力意圖,只是四處亂走,看到合適的就打搶一番。

於是西域諸國悲催了,尼瑪的,這叫人家如何打嘛?打戰總得有意圖不是?更有主力軍不是?如今大漢軍個個都是散兵遊勇,根本找不到主力,後來樓蘭人倒是想出了辦法,派出一支3萬大軍爲餌,吸引大漢主力軍。

結果還真的吸引了,但吸引來的主力軍也太多了吧?數十萬的大漢主力啊!活活把樓蘭3萬大軍給淹死了,繼而又淹死了增援了3萬大軍,使原本只有20萬大軍的樓蘭國頓時國力大減。

失去軍隊的國家就是沒爪的老虎,多呼倫七世會想着復國,另外一些被佔領的民族自然也想要復國,樓蘭國其實在失去6萬大軍主力後己到亡國的邊緣。

樓蘭戰場、大月氏戰場及烏孫戰場,這是西域的三個主戰場,每個戰場的玩家人數都達到數十萬,其所帶的私兵更是多達數百萬之多,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吶;要說起來,玩家就是人販子,100萬人各帶10位私兵就是1千萬私兵,而大漢王朝只有3億多的人口。

不去管勢力諸侯們有多少兵力,光是玩家們的私兵數就吞了大漢差不多5千萬的人口,再加上勢力諸侯們的兵力,大漢王朝幾乎有3分之一的人口都是軍人或是與軍事相關的人員,其餘的2億百姓則拋去當官的、做生意的,還沒長大的或是讀書之類,真正種田的估計也就一億多人。

雖然這是遊戲,人口成長的週期被縮短,但總得來說從黃巾184年起義失敗到如今的195年整整11年的時間,大漢王朝因爲戰爭的死亡人數高達3千多萬,如果再加死後不斷復活的玩家的話,那戰爭死亡人數就可達到上億了。

184年的時候,大漢王朝的人口將漸4億,十年的時間大戰不斷,天災再加人禍,大漢王朝的人口減的非常的歷害。10年是人口一個週期,當初的小屁孩如今都長大,可以服軍役,可以種田。

遼州當初只有幾十萬人口,經過十一年的發展,人口/爆漲到一百五十多萬,這其中除了漢人外,還有很多是奴隸的,只是奴隸不會一直是奴隸,遼州法律規定,做滿五年表現好的奴隸可以除籍並加入遼州,因此遼州纔會人口/爆漲大約一倍的基數。

多呼倫七世的兒子在城頭上看到了黃巾戰旗,他只知道黃巾戰旗的樣式,並不清楚每面戰旗都有內在的意思;不過,這不妨礙他高興的找到他爹,告訴他爹,外面有黃巾將軍,而黃巾勢力是如今大漢王朝最強大的,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天下人還猜測以後大漢王朝將會被黃巾王朝取代。

具備主政整個大漢王朝實力的黃巾勢力啊!多呼倫七世高興的舉着白旗找到了黃巾將軍,待聽到對方其實是黃巾之王后,多呼倫七世高興的幾乎要暈過去,跟隨他而來的多呼倫.昌吉,就是多呼倫的兒子,同樣也是很高興,拉着他爹趴在地上,並許下最豐厚的利益,讓黃巾主公幫他們復國。

做爲幫助復國的條件,多呼倫七世必須交出他們手上的兵力,共4千名的樓蘭兵,其中有3千是西域狂沙長刀兵,1千名西域卷沙強弓兵,全都是步座,正好用來攻打城池;小馬哥一點也沒有客氣的意思,將這四千西域兵種最高階的士兵收入帳下,而且他還不需要支付這些士兵的工資及口糧。

如此便宜的事情自然讓玩家們的眼紅,不過多呼倫.昌吉卻是非常的圓滑,他點算了一下在場的大漢將軍,然後每位將軍送上100兩的黃金,花費的不過一萬多兩的黃金,卻讓那些大漢將軍不再對他投降報以怨憤。

“待攻打其它城池的時候,父王切勿阻止大漢將軍的搶掠。”

“那可是我們的子民啊!”

“父王,沒有搶到我們的城池,那些大漢將軍己經很不滿,100兩黃金只是讓他們面子好過,並不代表他們看得上這些黃金;若是父王不讓他們在此處搶得滿意,他們將會影響到黃巾之王的決策,對我們復國也是有影響。”

小馬哥與百多名玩家不會去理會NPC們在想什麼,集結軍隊後,共1.5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在多呼倫.昌吉這位導遊帶領下,順順當當的進入到呼多倫綠洲的另一個城池;昌吉原想帶軍隊直接攻下丹突城,現被改名爲多呼倫城,但被小馬哥否決。

要打下多呼倫城,就必須集結更多的兵力,更何況烏孫戰場與大月氏戰場都己是爆發,樓蘭戰場的油水估計也被分的差不多,若是不能短時間內佔領整個多呼倫綠洲,就無法參加到其餘的戰場中發大財。

第二節 白波軍小頭目(上)第二節 老友再相聚(中)第二節 戰吼(下二)第十八節 激戰華容迷蹤陣(上)第十五節 黃巾新扛把子(下)第六節 封印之典(上)第四節 黃巾大頭號目(上)第十四節 復王與復帝(下)第十三節 將(下)第十節 燒殺搶(下)第二節 伏(上二)第五節 根(下)第十節 有風(上)第九節 賣城(下)第一節 天下大勢(上)第二十節 咆哮(上二)第十七節 癲馬軍團(上)第二節 老友再相聚(上)第三節 堂下何人吶(上)第九節 大漢威(上)第四節 賣官(下二)第十八節 出來一趟不容易啊(下)第十七節 癲馬軍團(上)第六節 子母八封象傳送陣(下)第六節 路(下二)第十二節 家族(下)第十六節 晃悠(上一)第七節 190年(上一)第二十節 咆哮(下)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四節 進與退(上)第二節 戰吼(下二)第四節 七星寶刀(下)第三節 圈內圈外(下)第十一節 陣(下)第十九節 洛陽峰會(下)第一節 豔遇(下一)第五節 煩瑣(上)第二節 虎牢關前(下)第十八節 多寶(上)第九節 藥的力量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上)第四節 奇聞(下)第十九節 青州風雲(下)第十五節 神棍很給力(下)第六節 邀戰(下)第四節 黃巾大反攻(中)第十四節 值誠生死存亡(中)第五節 舊友舊事(下)第七節 玄甲石像(中)第二節 戰吼(上二)第十二節 戰鼓擂動(下四)第十四節 此時正是造反好時機(下)第一節 長安夜匪(上)第十四節 值誠生死存亡(中)第二節 伏(上二)第十一節 陣(上)第十節 傷(下)第十四節 復王與復帝(下)第一節 天下大勢(下)第七節 妞暖牀(上)第十九節 周瑜是個受(上)第五節 上草原的外客(下)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上)第十一節 寶物批發商(上)第四節 七星寶刀(上)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中)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上)第十二節 戰鼓擂動(下四)第三節 勢之分析(中)第十節 寶物隨便拿(上)第七節 190年(上一)第十七節 滯(上二)第十七節 滯(上二)第十六節 閒等之事(下)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上)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下)第十節 盤點(下)第九節 新的劇目(下)第五節 舊友舊事(上)第二十節 能(上二)第二節 白波軍小頭目(下)第十七節 有些故事(上)第十節 傷(上)第八節 調停人(下一)第七節 玄甲石像(下)第五節 三進出(上)第十五節 良將(上)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下)第十八節 劉備家的二奶(下)第十七節 查案(上)第六節 邀戰(上)第十五節 兵逼洛陽城(上)第六節 狠人歌(下)第十六節 龐統說,我能(下)第九節 賣城(下)第十八節 劉備家的二奶(上)第七節 風水之戰(上)第一節 豔遇(上一)
第二節 白波軍小頭目(上)第二節 老友再相聚(中)第二節 戰吼(下二)第十八節 激戰華容迷蹤陣(上)第十五節 黃巾新扛把子(下)第六節 封印之典(上)第四節 黃巾大頭號目(上)第十四節 復王與復帝(下)第十三節 將(下)第十節 燒殺搶(下)第二節 伏(上二)第五節 根(下)第十節 有風(上)第九節 賣城(下)第一節 天下大勢(上)第二十節 咆哮(上二)第十七節 癲馬軍團(上)第二節 老友再相聚(上)第三節 堂下何人吶(上)第九節 大漢威(上)第四節 賣官(下二)第十八節 出來一趟不容易啊(下)第十七節 癲馬軍團(上)第六節 子母八封象傳送陣(下)第六節 路(下二)第十二節 家族(下)第十六節 晃悠(上一)第七節 190年(上一)第二十節 咆哮(下)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四節 進與退(上)第二節 戰吼(下二)第四節 七星寶刀(下)第三節 圈內圈外(下)第十一節 陣(下)第十九節 洛陽峰會(下)第一節 豔遇(下一)第五節 煩瑣(上)第二節 虎牢關前(下)第十八節 多寶(上)第九節 藥的力量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上)第四節 奇聞(下)第十九節 青州風雲(下)第十五節 神棍很給力(下)第六節 邀戰(下)第四節 黃巾大反攻(中)第十四節 值誠生死存亡(中)第五節 舊友舊事(下)第七節 玄甲石像(中)第二節 戰吼(上二)第十二節 戰鼓擂動(下四)第十四節 此時正是造反好時機(下)第一節 長安夜匪(上)第十四節 值誠生死存亡(中)第二節 伏(上二)第十一節 陣(上)第十節 傷(下)第十四節 復王與復帝(下)第一節 天下大勢(下)第七節 妞暖牀(上)第十九節 周瑜是個受(上)第五節 上草原的外客(下)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上)第十一節 寶物批發商(上)第四節 七星寶刀(上)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中)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上)第十二節 戰鼓擂動(下四)第三節 勢之分析(中)第十節 寶物隨便拿(上)第七節 190年(上一)第十七節 滯(上二)第十七節 滯(上二)第十六節 閒等之事(下)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上)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下)第十節 盤點(下)第九節 新的劇目(下)第五節 舊友舊事(上)第二十節 能(上二)第二節 白波軍小頭目(下)第十七節 有些故事(上)第十節 傷(上)第八節 調停人(下一)第七節 玄甲石像(下)第五節 三進出(上)第十五節 良將(上)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下)第十八節 劉備家的二奶(下)第十七節 查案(上)第六節 邀戰(上)第十五節 兵逼洛陽城(上)第六節 狠人歌(下)第十六節 龐統說,我能(下)第九節 賣城(下)第十八節 劉備家的二奶(上)第七節 風水之戰(上)第一節 豔遇(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