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初明

按何蘇釋筆記裡所寫的,這個世界實在是非常錯亂,許多歷史名人十分離奇的跑到了不正常的時間段去,並且他們做出了不符歷史的事。

最簡單的是引起何蘇沉驚疑的陸游,他本來是南宋人,卻跑到了唐末,而且所經歷的事和何蘇沉瞭解的陸游相差不遠;再來是武則天,這位女皇不僅成功創立了周朝,而且立太平公主爲嗣,兩個女人統治時間長達九十多年,最後被韜光養晦的李隆基推翻。

還有魏晉時期的民族大融合,不僅融合了歷史上的民族,還詭異的參雜了一些西洋人和中東人,野史記載他們膚色“或慘白或炭黑,渾不似常人”;再有就是現任的徽宗,本來何蘇沉以爲雖然他還在朝,無法弄到許多的記載,但實際情況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何蘇釋整整用了三十多頁紙來記載徽宗年間的事,最遲的大事例是去年。

這位穿越者手伸得極其之長,他不但派遣使者往西域而去,與東南亞國家往來貿易,還安排船隊下西洋,其規模巨大,世所罕見,僅大型寶船就有百十餘艘,官兵六萬多人,自發隨行的商人不下千人——何蘇沉的父親何子遠竟然也是參與組織者之一。

船隊在一路上售出茶葉,瓷器,絲綢,工藝品等等,帶回了玉米、甘薯、香料、珠寶、黃金等物,還被一路上不斷減員——不是患病死去或其他原因,而是那些國家或地區害怕宋朝不再派遣商船到自己地方,強烈要求留下些人“作人質”,以確保會再有商船前來。領頭的宦官見狀,乾脆讓留下的人建起了使館,特封作駐地大使。

徽宗文武並重,且喜歡任用閹黨,不論是設計宮殿,管理皇家內庫,派遣商隊下西洋,領頭的都是閹黨。據說文武臣都曾經詰問,認爲這有損大宋國威,徽宗擲地有聲的丟下幾句話,駁得那位二位面紅耳赤,連說萬死。

何蘇釋記載下了這幾句話,如下——是誰寫下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閹黨!是誰發明了造紙術,傳承我華夏文明?閹黨!是誰經略幽燕,大破西夏?閹黨!是誰揚帆遠航,揚國威於萬里之外?還是閹黨!!——你若能做到其中之一,我便讓你作宰又如何?

何蘇沉還在後面不起眼的某處發現了疑是何蘇釋的對這幾句話的批言:似曾相識——已被抹去,但對着陽光下看,還能勉強辨認出來。

鑑於何蘇沉歷史極爲白癡,可以肯定這個世界上絕對還有很多不符合歷史但她卻沒辦法發現的東西。

她只顧着看書,卻渾然沒有發覺何蘇釋時不時用探究的眼神看自己。因爲有點奇怪,她指着書上的一處向他問道:“哥,明明皇上新詔是在擡高商人地位,爲什麼又要加收商品流通的賦稅?”

何蘇釋挑了挑眉:“爲何不?有什麼衝突嗎?”何蘇沉點點頭:“既是看到商品流通的重要性,要提高商人地位,那就應該減免賦稅纔是,而且對於精明的商人來說,虛名不論從什麼方面來說都是比不上實利的。”

何蘇釋放下手中地筆:“妹妹這話有些道理。但卻片面了。從古至今。士農工商。商人都是陪坐末席地位低下地。商人逐利。當買賣做大時賺地錢是一般百姓想都無法想地。即使是一般地小商販過地也比種田地農民們好。在這樣地情況下。對商人地位地貶低就成了平衡商人數量地可行性辦法。”

他說着話。把坐着地椅子往何蘇沉地方向移了移:“前朝時商人即使有錢買。仍然被刑律規定不能穿綢緞。不能在有士子出現地宴席上入座。其地位之低下是現在地人無法理解地。那時農民便能安心種植。不去想其他地。但到了今朝。商人地位大大提高。如果再不收以重稅。誰還願意守着自己只能填飽肚子地田地耕種。卻不去從商?”

何蘇沉傾耳聽着。又道:“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從商地天分地。再說農戶世代種田。應該也不會輕易放棄自己地本業。從來平民習慣以種田爲生。如何敢拋棄生計去做那些風險巨大地行業?況且農民從商。想來十虧七八。到時自然會種回自己地田地了。”

何蘇釋搖了搖頭:“只要十戶中有一戶棄農從商並獲利。人性本貪。其他人無心種植、眼紅跟風。就會掀起遏止不住地狂潮。農業爲立國之本。我朝年年糧食都是偏緊。遇上災年還得從新羅(今朝韓地區)。占城(今越南南部)調糧。如果真地大批農戶棄農從商。必會動搖國本。屆時怎辦?”

他又道:“至於說商人重實利。不介意身份。你卻是想當然了。商人在以前甚至連與士子通婚都是不被允許地。對於已有家產卻地位極受鄙視地商人。提高他們地地位是比任何事都容易獲得其好感地。至於重稅倒不是那麼難接受。”

“原來如此。”何蘇沉又問。“那這皇上所派出地所謂地‘採風使’又是什麼意思?”

“採風使是自周朝起就開設的官職,春秋時改制廢掉了,皇上聖明,重設此職,這個職位要做的就是手持通行證,代替天子四下巡查,有點類似與欽差但比欽差權利小,職責是四下考察官吏的政績,記錄民風。他們的記錄在每月都會上達,是決定官吏升遷或貶廢的最主要依據。”他笑了笑,“我們爹爹曾經就是採風使。”

何蘇沉知道自己老爹名何遠,字子遠,號韓青老農,知識淵博,見多識廣,又擅長詩歌,對琴藝很有造詣。可是——

偶像啊!原來自己從未謀面的老爹居然這麼拉風。她還在YY,何蘇釋又道:“爹爹十五歲時便科舉入仕,當年才華橫溢,何等驚才驚豔。後來任採風使四下奔波,又受命下西洋,落下一身疾病。皇上垂憐,欽賜職紫微閣學士,封翰林,現在爹爹要做的不過是編編書籍,管理禮部的閒事而已。”

何蘇沉又指着冊子中的一處問:“那這兒又是怎麼回事呢?皇上派遣船隊下西洋,所到之處明明各國臣服,爲何不收爲附屬國卻要以平等的地位對待呢?收爲附屬國可以讓他們上貢,這樣很有利可圖啊?”

“瓜子你短視了,如果讓你白送東西給別人,你會不會給自己最好的?”他道。

何蘇沉搖頭。

“那如果讓你賣東西呢?如果你的多餘東西可以換一個好價錢,你可以用換來的錢買其他的自己想要的東西呢?自然是會拿好東西出來了。”他端起桌子上的茶喝了一口,“一個道理,這些遠國離我大宋頗遠,沒辦法管理,如果只讓他們上貢,不過幾年他們就會退縮,只有用利益牢牢拴住才能彼此往來,共同獲利。如果一味想不付出而獲得,只能得一時之利,卻斷了長久的好處。”他說完又道,“瓜子還有什麼想問的嗎?”

何蘇沉還在消化,心不在焉的搖了搖頭,卻沒發現何蘇釋正用詭異的眼神看着自己。

徽宗的話我抄襲自某論壇某人的簽名檔,至於原始出處,呃,暫時無法探尋

四十一章 巧遇第57章 勸告第5章 耐心第52章 景況第39章 調職第30章 隱事第55章 閒說第59章 相親第29章 融入第27章 家鄉第8章 兄妹第13章 混亂第1章 入城第22章 酒令第33章 序幕第57章 勸告第21章 行令第39章 鬥茗第57章 小孩第46章 始點第9章 大宴第40章 茶閣第42章 遇襲第37章 未明第33章 棋子第21章 雅好第6章 伯孃第22章 酒令第23章 酒面第15章 初明第30章 隱事作品相關第31章 茶園第22章 酒令第9章 大宴第3章 子遠第46章 日日番外一一篇第3章 喝藥第39章 鬥茗第35章 出事引子我承認這是惡寒的穿越第19章 軍匠第5章 耐心第47章 小道第42章 遇襲第40章 探春第35章 趙柯第5章 耐心第51章 重聚第4章 記憶第7章 勸說第38章 真相第58章 期盼第39章 調職四十一章 巧遇番外繪像第19章 爭端第53章 偶見四十一章 巧遇第10章 元柔第22章 酒令第15章 後續第42章 遇襲第19章 軍匠第27章 家鄉第54章 探查生病假條第14章 救火第35章 趙柯第16章 仿製第14章 詭異第18章 煙花番外一一篇番外何易第18章 王府第2章 原委第30章 隱事第55章 閒說第37章 未明第5章 耐心第4章 微醒第47章 小道第16章 童趣第46章 日日第33章 棋子第49章 回家似乎不舒服晚上更罷附上一個免費的3000字小開頭作品相關第40章 茶閣第15章 後續第44章 伊兆第24章 居然第49章 回家第25章 石刻第47章 小道第32章 酒歌第34章 小閣第54章 微悟第45章 漸漸
四十一章 巧遇第57章 勸告第5章 耐心第52章 景況第39章 調職第30章 隱事第55章 閒說第59章 相親第29章 融入第27章 家鄉第8章 兄妹第13章 混亂第1章 入城第22章 酒令第33章 序幕第57章 勸告第21章 行令第39章 鬥茗第57章 小孩第46章 始點第9章 大宴第40章 茶閣第42章 遇襲第37章 未明第33章 棋子第21章 雅好第6章 伯孃第22章 酒令第23章 酒面第15章 初明第30章 隱事作品相關第31章 茶園第22章 酒令第9章 大宴第3章 子遠第46章 日日番外一一篇第3章 喝藥第39章 鬥茗第35章 出事引子我承認這是惡寒的穿越第19章 軍匠第5章 耐心第47章 小道第42章 遇襲第40章 探春第35章 趙柯第5章 耐心第51章 重聚第4章 記憶第7章 勸說第38章 真相第58章 期盼第39章 調職四十一章 巧遇番外繪像第19章 爭端第53章 偶見四十一章 巧遇第10章 元柔第22章 酒令第15章 後續第42章 遇襲第19章 軍匠第27章 家鄉第54章 探查生病假條第14章 救火第35章 趙柯第16章 仿製第14章 詭異第18章 煙花番外一一篇番外何易第18章 王府第2章 原委第30章 隱事第55章 閒說第37章 未明第5章 耐心第4章 微醒第47章 小道第16章 童趣第46章 日日第33章 棋子第49章 回家似乎不舒服晚上更罷附上一個免費的3000字小開頭作品相關第40章 茶閣第15章 後續第44章 伊兆第24章 居然第49章 回家第25章 石刻第47章 小道第32章 酒歌第34章 小閣第54章 微悟第45章 漸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