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上)

到臘月裡,城中居民在渡過鬧心的一年之後,也在準備新年的到來。此時朝野上下也基本平靜下來,一股要改元的呼聲,依舊像冬天裡的西風一樣愈刮愈烈。

啓昌的年號眼看走到了頭,連劉愈也覺得是該改改,禮部的人也開會議了兩次,暫時沒出什麼結果。這時候突厥使節的隊伍眼看就到了長安城,到了朝廷要大張旗鼓出去迎接的時候,劉愈只好暫時把這件事擱置起來。劉愈沒有留蘇彥在長安城裡過年的打算,蘇彥在長安城也似乎很巴望早些到地方上就藩,寫了“罪臣表”,讓劉愈覺得蘇彥是迫不及待要到地方去,最後劉愈一合計,在臘月初十派人送蘇彥離開,而護送的使節,便是這次剛去迎接了突厥使節的臨清侯柴錦。

劉愈覺得蘇彥還是有事隱瞞,不然這個不懂事的人,也不會寫什麼《罪臣表》,劉愈看過之後,簡直覺得蘇彥是什麼大文豪,在向朝廷表示他沒有要反抗朝廷的決心。話說的越漂亮越讓劉愈感覺到不妥。

不妥歸不妥,劉愈也下不去狠手對蘇彥痛加殺手。蘇彥好像也意識到留在長安城,只會讓劉愈隨時改變主意,所以他纔會如此迫不及待要離開長安,哪怕這裡留下他一些美好的回憶,哪怕就藩的道路上有太多未知的危險。

臘月初七,朝廷在長安城東門外大張旗鼓迎接突厥使節的到來。對於長安城居民來說,這是特別的一天,在經歷了多舛的一年之後,在經歷了喪家之痛之後,朝廷卻迎來了一次長臉的時候。曾經對大順朝動武的突厥人,像子民一樣進長安城來朝拜,同時帶來了大批的牛羊作爲貢品,這是可以餓着肚皮頂着寒風出來“長臉”的好時候。

榮譽共享,即便大順朝老百姓還有很多尚在災後苦難之後。他們還是頂着凜冽寒風,跟朝廷文武百官一起,出來親歷這“榮耀一刻”。最後劉愈都覺得不太好意思,怎麼也要對普通老百姓意思意思,於是下令在迎接使節之後,在長安城中新增一些賑災的粥鋪。當是慰勞普通百姓。

對於長安城居民來說,寒冬之中能有一口粥喝,已經是上天的恩賜。至於更高的東西,他們不敢奢求。人就是這樣,只是爲基本生計而奔波,至於哪些“非分之想”。他們不會去苛求。

長安城東門外,聚集了數萬長安城居民,文武百官在外等候,而新天子則坐在鑾駕之後等待着。直到當天下午,突厥使節隊伍一行才姍姍來遲,而劉愈在外等了小半天,心中有些不耐煩。這顯然是一次不合格的迎接活動。柴錦說突厥使節上午會到,結果到下午過半,突厥使節纔到長安城,只讓劉愈等了一肚子的晦氣。

迎接活動倒是很順利,突厥使節很“識相”,當着順朝文武百官和大順朝數萬百姓的面,他們向順朝皇帝進獻了國書,甚至行下跪叩拜的禮節。最後新皇當衆宣讀了對臣服突厥的一些“敕令”,最後封達爾多可汗爲上可汗,意思是。即便你是“天可汗”,那也是在順朝皇帝下面。

在迎接儀式中,劉愈又見到老朋友,曾經跟他在西域朝夕相伴的小乞丐緹木爾。經過一年時間,緹木爾成長了不少。身爲突厥的太子,未來突厥天可汗的繼承人,同時也是突厥自從成立部族以來最有可能成爲女天可汗的太子,緹木爾似乎是已經作好了繼承她父親汗位的準備。這次緹木爾帶着使節隊伍前來,儼然已經有了當天可汗的風範,整個突厥使節隊伍在她的帶領下顯得井井有條,劉愈也知道,現在多災多難的突厥人,不得不齊心來面對內憂外困。越是在事關種族未來興亡的大問題上,這些突厥人也越是齊心。

突厥經過對順朝的一場慘敗之後,已經不足以懾服整個草原,不論是一些舊有的突厥大部族,還是突厥的新興貴族,都知道,如果不齊心,就將會被別的部族所取代,而草原上也會易主。

迎接儀式到下午結束,劉愈讓人送突厥使節暫時到國驛館去休息,至於哪些進貢的牛羊,劉愈則沒讓其進入長安城。主要長安城並非是草原放牧的地方,光是這麼多牲畜的飼料問題就是大問題,劉愈讓戶部的人暫時在城外找了幾個大點的地方來作爲臨時的“牧場”,安置了這些牲畜。對於這些貢品,劉愈覺得很麻煩,最後想了想,還不如殺了給長安城的百姓吃肉,當是過年了。

於是在臘月初八,突厥使節到長安城的第二天,朝廷公佈榜文,表明了朝廷要“與民同樂”的決心。定於在臘月十五左右開始宰殺突厥進貢來的牛羊,在城中一些地方發放牛羊肉,城中居民可按戶領取。至於牛皮和羊皮,劉愈也想好,準備一併送給城中的居民,反正是慷他人之慨,劉愈也沒覺得心疼,在這年頭肉類可是平常百姓人家常年享受不到的珍貴口食,尤其是還是牛羊肉這麼“稀罕”的東西。

對於朝廷要與民同樂,百姓自然是擁戴至極,但官員那邊卻是頗有微辭。朝廷向大衆百姓發放福利,這在大順朝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不過就跟突厥是歷史上第一次進貢順朝一樣,劉愈做什麼事都講求開先河,這些官員提出了一些反對意見,最後也不了了之。劉愈的決定很難爲人所更改,尤其還是令百姓擁戴的“英明”決定。

臘月初八,朝廷在峰翠宮舉行一場簡單的宴會,宴請突厥使節隊伍的代表,緹木爾和一些部族的小首領,一方面給他們親近天朝上邦天子的機會,一方面也是彰顯順朝對藩屬國的“仁愛”。招待宴會由柴錦主持,劉愈和琪兒都在座,本來宴會舉行的也挺順利,雖然在宴會上,只是順朝人一方的獨角戲,又是表演,又是官員對突厥使節刁難等等,不過突厥一名使節最後突然一句“聽說貴國長安城不太平”,令整個宴會的氣氛到了很尷尬的地步。

很多自以爲是的順朝官員,在聽到這聲之後也感覺到臉紅,因爲長安城在近來的確發生了不少的事。

宴會在一種不太友好的氣氛中結束,劉愈沒太在意宴會上發生的事,本來順朝官員去責難突厥使節就不在他計劃之列,但這些官員似乎很喜歡錶現天朝上邦的優越感,對人家逼的急了,遭了人家“羞辱”也並不意外。

劉愈回到內廷之後,想了宴會上發生的事情,總覺得三清教應該會做點什麼來破壞順朝跟突厥之間的關係。此時肅清三清教的行動,雖然暫時已經告一段落,但畢竟一些首犯仍然在逃劉愈也知道這麼拖下去不是個事,不如來個“引蛇出洞”。

劉愈把自己的一些嫡系人馬叫進宮裡,有李糜、王虎和瞿竹,劉愈沒找愣頭愣腦的霍病,這次他找這三個人到宮裡,就是爲商量引蛇出洞的計劃。

既然現在明面上的三清教教徒,已經清理的差不多,那就應該放開長安城中的戒嚴態勢,令城中百姓的生活趨向於平穩,在合格基礎上,放鬆對一些地方的守衛,給三清教的人“機會”。而被放鬆守衛的地方,首先便是突厥使節下榻的國驛館,劉愈覺得這應該是三清教想發動襲擊,最惦記的地方。

等把引蛇出洞的計劃安排完,劉愈又找了軍方的一些將領到宮裡,商談了一下長安城外圍的肅清三清教行動的同步開展。劉愈準備讓長安城呈現出一種從內緊外鬆狀態,到內鬆外緊狀態的轉變,把軍隊的搜查從城內擴大到城外,以長安城爲輻射,周邊二三百里內的城市爲邊界,開始一次新的肅清行動。

劉愈只是靠之前的一個月時間,把長安城內部三清教的勢力清洗了一遍,對於關中各地方,只是做了簡單的平息,其實很多地方所作的肅清也達不到劉愈的要求。劉愈是想借着機會,一邊開戰長安城外圍的肅清,一邊令長安城內隱藏起來的三清教餘黨以爲朝廷把視線從內轉到外部,令他們拋頭露面,一舉將他們殲滅。

等劉愈把軍方的部署都安排妥當,一場新的肅清行動便如火如荼展開了。這時候,朝廷要面對的兩件大事,一個是三清教的進一步肅清,另一個是突厥使節的到來,劉愈盤算了一下,可以把精力仍舊擊中在三清教的肅清上來,至於突厥那邊不用太在意。

劉愈在迎接的宴會之後,便表現出對突厥使節隊伍的漠不關心,看似是對突厥使節“不敬”的回擊,其實也是給突厥使節施壓。劉愈已經接到了緹木爾送到宮裡,向大順朝借兵的國書,劉愈就是要用這種態度表明,兵是絕對不會借的,你們來也是白來。

這時候,劉愈也準備把蘇彥送走,徹底斷了三清教乃至一些心有邪念之人的念想。也就在此時,柳麗娘找人通知劉愈,說是在三清教內部的一些佈置,有了些成效。

第17章 臨行前第360章 貪心壞事第376章 正朔之爭(四)第461章 送上門的勝利第49章 宮廷御宴(下)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651章 戰後等待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45章 韓升的老相好第182章 博弈第512章 國賊,奸賊,淫賊(二)第373章 正朔之爭(一)第584章 官場即戰場(下)第432章 劉愈的悠閒生活第43章 蘇彥的跳板第441章 外表堅強的小女人第576章 南疆皇帝第285章 狗急了亂咬人第657章 以己度人第269章 女眷的擔憂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436章 自編自導自演(下)第238章 土匪進城(上)第481章 任人唯親(上)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21章 獵鷹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49章 宮廷御宴(下)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225章 沒完沒了的談判第225章 沒完沒了的談判第322章 計將安出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596章 丈母孃之怒第481章 任人唯親(上)第208章 伐逆王檄(下)第398章 一世人,兩師徒第30章 鬼神難測活半仙第523章 山中無老虎(下)第211章 妻賢夫惡第607章 羣體性事件第449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二)第594章 婚姻的責任第32章 公主的小心眼第648章 順風不順水(下)第402章 舌劍第313章 兩座城的夜晚第27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上)第186章 商貿司第165章 選妃(上)第623章 通氣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631章 外亂至內亂(上)第651章 戰後等待第39章 再遇仍是緣第666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中)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308章 權力和原則的關係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173章 會商第495章 天子南巡(下)第590章 陣前的風韻事(中)第585章 外敵內患第447章 創造與毀滅(下)第507章 不識相就查你第277章 假公濟私第195章 攻城演練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340章 西域土城第656章 滅佛行動第368章 借道,借糧第469章 無米之炊第664章 用人之道第337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下)第7章 雙生花,辯才會第170章 衆口鑠金第5章 你不情我願第293章 胡攪蠻纏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412章 第一回合結束第398章 一世人,兩師徒第358章 勞什子的國王第243章 以戰代練(中)第572章 婿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4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下)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303章 有婚無禮(上)第556章 蘆笙節大陰謀(一)第256章 滿城烽火(下)第46章 夫駕婦隨第549章 誤中副車第29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下)第625章 朝議天下事(上)第489章 小事不求人第48章 宮廷御宴(中)第51章 三貞九烈小琪兒第69章 夜審徐榮
第17章 臨行前第360章 貪心壞事第376章 正朔之爭(四)第461章 送上門的勝利第49章 宮廷御宴(下)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651章 戰後等待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45章 韓升的老相好第182章 博弈第512章 國賊,奸賊,淫賊(二)第373章 正朔之爭(一)第584章 官場即戰場(下)第432章 劉愈的悠閒生活第43章 蘇彥的跳板第441章 外表堅強的小女人第576章 南疆皇帝第285章 狗急了亂咬人第657章 以己度人第269章 女眷的擔憂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436章 自編自導自演(下)第238章 土匪進城(上)第481章 任人唯親(上)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21章 獵鷹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49章 宮廷御宴(下)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225章 沒完沒了的談判第225章 沒完沒了的談判第322章 計將安出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596章 丈母孃之怒第481章 任人唯親(上)第208章 伐逆王檄(下)第398章 一世人,兩師徒第30章 鬼神難測活半仙第523章 山中無老虎(下)第211章 妻賢夫惡第607章 羣體性事件第449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二)第594章 婚姻的責任第32章 公主的小心眼第648章 順風不順水(下)第402章 舌劍第313章 兩座城的夜晚第27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上)第186章 商貿司第165章 選妃(上)第623章 通氣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631章 外亂至內亂(上)第651章 戰後等待第39章 再遇仍是緣第666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中)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308章 權力和原則的關係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173章 會商第495章 天子南巡(下)第590章 陣前的風韻事(中)第585章 外敵內患第447章 創造與毀滅(下)第507章 不識相就查你第277章 假公濟私第195章 攻城演練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340章 西域土城第656章 滅佛行動第368章 借道,借糧第469章 無米之炊第664章 用人之道第337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下)第7章 雙生花,辯才會第170章 衆口鑠金第5章 你不情我願第293章 胡攪蠻纏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412章 第一回合結束第398章 一世人,兩師徒第358章 勞什子的國王第243章 以戰代練(中)第572章 婿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4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下)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303章 有婚無禮(上)第556章 蘆笙節大陰謀(一)第256章 滿城烽火(下)第46章 夫駕婦隨第549章 誤中副車第29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下)第625章 朝議天下事(上)第489章 小事不求人第48章 宮廷御宴(中)第51章 三貞九烈小琪兒第69章 夜審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