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

五診:丸藥已服完,情況很好,小便已無血色,尿時偶感不適,病情好轉,然體力較差,倦怠思臥,心跳頭暈,腰痠楚,擬補氣血,強腰腎,健脾胃,利小便法。

【處方】

紫河車30克

鹿角膠30克

炙黃芪30克

熟地黃各30克

川杜仲

續斷各30克

醋柴胡15克

炙升麻15克

墨旱蓮60克

川萆薢30克

雲苓塊60克

車前子30克

炙草梢30克

陳阿膠60克

米黨蔘30克

野於術30克

山茱萸60克

杭白芍30克(酒炒)

地錦草30克

炒澤瀉30克

懷山藥60克

血餘炭30克

山卷柏30克

炒遠志30克

焙雞內金30克共研細末,煉蜜爲小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

【解讀】

**結核,以中醫辨證則爲虛中夾實之證,若不分清層次,治法紊亂,難於取效。本案初則利尿,活血,行氣,以祛邪治病爲主,次則扶正祛邪兼施,終則補虛爲重。方中所用之升清陽降濁陰法,用之得當,療效頗著,患者服五診丸方效果良好,體力日益恢復,曾因感冒來診述及,並囑丸藥服完可再配一料服之。

注:山卷柏又名還魂草、長生不老草,爲卷柏科植物卷柏的全草。味辛、性平。入肝、腎經。生用破血,治經閉、癥瘕、跌打損傷,腹痛,哮喘;炒用止血,治吐血、便血、尿血、脫肛。

杭白芍——柴胡(見第11頁)。

黑升麻——黑芥穗(見第102頁)。

車前草——墨旱蓮(見第115頁)。

大薊炭——小薊炭(見第7頁)。

赤茯苓——赤小豆(見第13頁)。

冬瓜子——冬葵子(見第13頁)。

炙——炙沒藥

爲橄欖科喬木樹及其同屬植物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其垂滴如,氣味芬芳走竄,故名。沒藥爲橄欖科植物沒藥樹或其他同屬植物莖幹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味苦、辛,性平。入肝經。本品辛平芳香,既能通滯散瘀止痛,又能生肌排膿斂瘡,爲行氣散瘀止痛之要藥。

辛溫香潤,能於血中行氣,舒筋活絡,消腫止痛;沒藥苦澀力強,功擅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以行氣活血爲主,沒藥以活血散瘀爲要。二藥參合,氣血兼固,取效尤捷,共奏宣通臟腑、流通經絡、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

、沒藥以制後入藥,故臨證處方時以制乳沒並書。

、沒藥伍用,出自《證治準繩》止痛散。治瘡腫疼痛。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雲:“、沒藥,二藥並用,爲宣通臟腑、流通經絡之要藥。故凡心胃脅腹肢體關節諸疼痛皆能治之。又善治女子行經腹痛,產後瘀血作痛,月事不以時下。其通氣活血之力,又善治風寒溼痹,周身麻木,四肢不遂及一切瘡瘍腫痛,或其瘡硬不痛。外用爲粉以敷瘡瘍,能解毒、消腫、生肌、止痛,雖爲開通之品,不至耗傷氣血,誠良藥也。”又云:“、沒藥不但流通經絡之氣血,諸凡臟腑中,有氣血凝滯,二藥皆能流通之。醫者但知見其善入經絡,用之以消瘡瘍,或外敷瘡瘍,而不知用之以調臟腑之氣血,斯豈知、沒藥者哉。”

、沒藥與當歸、丹蔘伍用,張錫純命名爲活絡效靈丹。“治氣血凝滯、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痛臂痛,內外瘡瘍,一切臟腑積聚,經絡湮淤。”已故老中醫李漢卿先生,運用本方化裁,治療宮外孕諸症,屢用屢驗,可謂一大發現矣。筆者嘗治年近古稀的婦人,肘膝關節腫痛二年,以熱痛爲主,入陰爲甚,影響睡眠,X線攝片提示,右肘、右膝關節腔變窄,骨質有明顯破壞,用手觸及患部,亦有明顯熱感,關節活動受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投以當歸10克、丹蔘15克、沒藥各4.5克、赤芍10克、雞血藤15克,水煎服。服藥3劑,疼痛減輕一半,再投3劑,熱痛已除,惟腫勢如故,擬以原方加大5倍量,煉蜜爲丸,每個重10克,早、晚各服1丸,開水送下。丸藥連服3料,關節腫勢有減,功能活動亦有明顯改善,除生活尚能自理外,還可做一些家務勞動。

川杜仲——川續斷(見第48頁)。

川石韋——川萆薢(見第201頁)。

白蒺藜——沙苑子(沙蒺藜)(見第47頁)。

仙鶴草——阿膠珠(見第133頁)。

知母——黃柏(見第163頁)。

第五節腎結核(血淋)

徐某女30歲病歷號53、12、150

血尿已4個月,時發時止,腰痠脹,少腹右側時痛,小便頻,量不多,頭暈氣短,倦怠無力,飲食睡眠尚可。經某醫院檢查診斷爲右腎結核、**炎,擬動手術摘除腎臟。患者不願手術要求中醫治療。

舌苔薄白,脈細數。

【辨證立法】

腰爲腎府,腰痠則爲腎虛,虛則不固,下滲而爲血尿。頭暈氣短,倦怠無力,均屬體力不足之徵。擬滋腎陰,清虛熱,利尿,止血法爲治。

【處方】

鮮生地

茅根各12克

春砂仁3克

大熟地10克(同搗)

白蒺藜

沙苑子各10克

車前草

墨旱蓮各10克

山萸炭15克

炙草梢5克

川萆薢

石韋各10克

川杜仲

續斷各10克

鹽黃柏

知母各6克

仙鶴草25克

阿膠珠10克

龜甲12克

二診:服藥甚效,遂連服11劑之多,頭暈,氣短已好,腰痠減輕,最近1周小便色淡已無血,少腹疼痛尚未全止。

【處方】

北柴胡5克

杭白芍10克(同炒)

川杜仲

續斷各10克

川石韋

萆薢各10克

臺烏藥6克

益智5克

炙黃芪12克

米黨蔘10克全當歸6克

野於術5克

黑升麻3克

芥穗5克

阿膠珠10克

春砂仁5克

熟地黃各10克(同搗)

山萸炭12克

炙草梢5克三診:前方又服10劑,除腰微酸脹及少腹時有疼痛之外,其他均好,小便無血色已有半個多月,爲近4個月以來未有之佳象。

【處方】

前方加大5倍量,煉蜜爲丸,每個重10克,早、午、晚各服1丸。

【解讀】

本案爲腎結核兼**炎症,先用滋陰清熱,開拓道路,繼用補中益氣合萆薢分清飲加味治之,前後服20餘劑,而就診只有3次,效果良好,改爲丸方常服,以資鞏固療效。

鮮生地——鮮茅根(見第18頁)。

大熟地——砂仁(見第48頁)。

車前草——墨旱蓮(見第115頁)。

杭白芍——柴胡(見第11頁)。

黑升麻——黑芥穗(見第102頁)。

第六節輸尿管結石(石淋)

葛某男病歷號62、2、24

8年前患腎結石曾動手術取出結石一塊,如蠶豆大,近1年來又生結石,血尿、色鮮,X線攝片見2塊結石,已下行入輸尿管中,現症小便量少,腰痛,食睡正常,大便每日1次。

舌苔薄白膩,脈濡數。

【辨證立法】

溼熱久鬱,尿中濁物結成石,熱結**,傷其陽絡,遂有血尿,然其炎熱之源則由於腎陰虛也。擬清熱利尿,滋腎消石法。

【處方】

車前草

子各10克

瓦楞子18克

浮海石10克(同打)

墨旱蓮30克

淡蓯蓉15克

甘枸杞15克

淡豬苓10克

海金沙10克

滑石塊18克(同布包)

金錢草30克

雲苓塊12克

陳阿膠10克(另燉兌服)

炒地榆12克

建澤瀉10克

甘草梢6克二診:服藥7劑,小便較前爲多,溺出如細沙狀物甚多,腰仍痛。仍遵前法治之。

【處方】

風化硝30克瓦楞子30克墨旱蓮60克

滑石塊60克浮海石30克淡豬苓30克

紅蘇木60克建澤瀉30克淡蓯蓉60克

甘枸杞60克山茱萸30克菟絲子60克

陳阿膠60克炒地榆60克雲茯苓30克

老紫草30克瞿麥穗3克海金沙30克

川續斷30克川杜仲30克車前子30克

炙草梢30克

共研細末,金櫻子膏600克,合爲小丸,每日早、午、晚各服6克。每日以金錢草120克,煮水代茶飲。

三診:前方已服80日,現餘少許。經X線檢查結石更趨下行,體積亦小,每次小便均有細砂物,腰部時痛,有時少腹亦痛,體力活動多時或有血尿。

【處方】

上肉桂30克瓦楞子30克風化硝60克

沉香15克肥知母30克青皮15克

墨旱蓮60克淡蓯蓉6克滑石塊60克

建澤瀉30克畢澄茄15克白檀香15克

海金沙30克沒藥30克陳阿膠60克

雲苓塊60克浮海石30克魚枕骨30克

山茱萸30克臺烏藥30克菟絲子60克

老紫草30克炙草梢30克

共研細末,蜜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1丸。

【解讀】

輸尿管結石是尿路結石的一種,在中醫文獻中早有記載,名曰石淋。《諸病源候論》雲:“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腎主水,水結則化爲石,故腎客砂石。腎虛爲熱所乘,熱則成淋。其病之狀,小便則莖中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裡急,砂石從小便道出,甚則塞痛令悶絕。”治療顯效,則見於近代,選用古方並及民間療法,全國治驗之例已非鮮見。然中藥能消去結石,化細砂從尿中排出,其原理尚待研究。

尿路結石的臨牀表現,與結石的大小、形狀、部位及有無感染有關,多以疼痛、血尿、尿路梗阻(溺時尿流中斷)和繼發感染,後期可發生腎功能損害,故宜早期診斷,及時治療。中醫治之,可遂辨證論治加用排石等法,療效尚可。

車前草——墨旱蓮(見第115頁)。

金錢草——海金沙

金錢草清化溼熱,利膽退黃,利尿排石,通淋止痛;海金沙入小腸、**血分,善清二經血分之伏熱,功專利尿通淋。二藥伍用,相互促進,清熱利尿、通淋排石的力量增強。

金錢草、海金沙伍用,善治**結石,輸尿管結石,若與車前草、墨旱蓮參合,其功益彰。也可用於治療腎結石,但須與魚枕骨、石韋參合,纔有良效。又可治療膽道結石症,應與茵陳、柴胡、梔子伍用,其效才著。

1986年初夏,餘赴北京公出,經友人介紹,嘗治一五旬男性,罹腎結石有年,施以金錢草30克、海金沙10克、車前草30克、車前子10克、血餘炭10克、益元散10克,同布包煎,連服5劑,結石消失,病即告愈。

滑石——浮海石(見第165頁)。

浮海石——海金沙

浮海石清肺化痰,軟堅散結,化石通淋;海金沙利尿通淋。浮海石入於肺經,清肅水之上源,而通利水道;海金沙入於小腸、**血分,以分利小腸,清化小腸、**之溼熱,而通利水道。二藥伍用,清上安下,相得益彰,化堅散瘀、利尿止痛之力增強。

施老臨證處方時,習慣以浮海石、海金沙並書伍用。善治尿路結石、尿路感染諸症。臨牀習與血餘炭、益元散,車前草、墨旱蓮伍用,其效更著。

川杜仲——川續斷(見第48頁)。

瓦楞子——滑石(見第162頁)。

浮海石——瓦楞子(見第121頁)。

瓦楞子——魚腦石

瓦楞子入於血分,軟堅散結,化瘀止痛;魚腦石又名石首魚、魚枕骨,爲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或小黃魚頭蓋骨的耳石,味甘、鹹,性寒,功專化石通淋,解毒排石。二藥伍用,相互促進,軟堅化石、利尿通淋之力增強。

瓦楞子、魚腦石伍用,是爲治療結石症而設。治膽結石宜與金錢草、茵陳、木香、大黃參合;治尿路結石宜與浮海石、海金沙,車前草、墨旱蓮伍用。

施師處方,常以瓦楞子、魚腦石並用,同搗先煎。每遇各類結石,均爲必用之藥。驗之臨牀,確有效驗。

雞內金——芒硝

雞內金甘平,健脾胃,消食積,止遺尿,化結石;芒硝鹹寒,潤燥軟堅,苦寒瀉火消腫,瀉下通便,軟化結石。雞內金以補爲主,芒硝以瀉爲要。二藥伍用,一補一瀉,相互制約,相互爲用,健胃消食、軟堅散結、清熱化石的力量增強。

根據臨牀體會,上藥共研細末,每服6克,日服2次,白開水沖服爲宜。若入煎劑者,亦不宜久煎,以免破壞其有效成分而影響療效。

血餘炭——六一散——薏苡仁

血餘炭散瘀止血,補陰利尿;六一散利水滲溼,清熱祛暑;薏苡仁利水滲溼,清肺排膿,健脾止瀉,除痹。諸藥伍用,清熱利溼,通利小便,使邪有出路,以防砂、石積聚,痼疾復發。各種結石症治癒之後,用之以鞏固療效。

施老傳授雲:本案血餘炭、六一散、薏苡仁組方是爲結石病患者排石以後,長久服之,作爲善後,用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矣。

注:甘枸杞是指產於河西及甘州省,其子圓如櫻桃,曝幹緊小,少核,幹亦紅潤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異於他處者……大抵以河西省爲上。(《綱目》)

第七節前列腺肥大(癃閉)

秦某男66歲病歷號51、8、171

尿意頻頻而排尿甚難,有時尿閉,須導尿始能排出,病已8年之久。經醫院檢查爲前列腺肥大,須動手術,患者希望中醫治療。

舌苔正常,脈象濡數。

【辨證立法】

心腎不交,水火無制,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致成小便淋漓、澀痛,而尿意頻頻,治宜昇陽,利尿,調和水火爲法。

【處方】

鹽黃柏

知母各6克

海金沙10克

滑石塊24克(同布包)

赤小豆18克

茯苓10克

嫩桂枝5克

炙草梢3克

浮海石10克

魚枕骨24克(同打先煎)

車前草

墨旱蓮各10克

臺烏藥6克

吳茱萸18克(黃連水炒)

炙升麻3克

蟋蟀7只二診:前方服2劑效果甚好,小便已非點滴淋漓,排尿順利,但仍頻數,要求常服方。

【處方】

鹽黃柏

知母各6克

吳茱萸5克(黃連水炒)

海浮石

金沙各6克(同布包)

炙升麻3克

墨旱蓮

車前草各10克醋炒川楝子6克

蟋蟀7只

螻蛄1只

炙草梢3克

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36章 風溼性疾病 (2)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20章 消化系統疾病 (9)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3)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42章 雜病 (2)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29章 糖尿病 (2)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41章 雜病 (1)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28章 糖尿病 (1)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3)第27章 泌尿系統疾病 (3)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42章 雜病 (2)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5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35章 風溼性疾病 (1)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35章 風溼性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統疾病 (7)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35章 風溼性疾病 (1)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7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28章 糖尿病 (1)第20章 消化系統疾病 (9)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19章 消化系統疾病 (8)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29章 糖尿病 (2)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
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36章 風溼性疾病 (2)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20章 消化系統疾病 (9)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3)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42章 雜病 (2)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29章 糖尿病 (2)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41章 雜病 (1)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28章 糖尿病 (1)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3)第27章 泌尿系統疾病 (3)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42章 雜病 (2)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5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35章 風溼性疾病 (1)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35章 風溼性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統疾病 (7)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35章 風溼性疾病 (1)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7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28章 糖尿病 (1)第20章 消化系統疾病 (9)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19章 消化系統疾病 (8)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29章 糖尿病 (2)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