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

消化系統疾病(6)

炒萸連(炒吳茱萸、炒黃連)(見第84頁)。

萊菔子——萊菔纓(見第17頁)。

車前草——墨旱蓮(見第115頁)。

五、脾虛溼寒

劉某男41歲病歷號55、10、89

便溏近兩年,日行四五次,便前後腹部隱痛,曾經某醫院檢查爲功能性腸蠕動過速,如廁頻頻,而大便不爽,頗以爲苦。

舌質淡、苔白薄、脈象濡弱,右關獨甚。

【辨證立法】

經雲:“溼多成五泄。”但久泄則傷脾,右關濡弱,舌淡苔白即爲脾虛溼寒之徵。《金匱要略》雲:“脾氣衰則騖溏。”故以溫中健脾利溼,兼防滑脫爲法治之。

【處方】

川附片10克

淡乾薑5克

紫厚朴5克

焦薏苡仁18克

米黨蔘10克

茅蒼朮10克雲苓塊12克

懷山藥30克(打碎炒)

禹餘糧

白石脂各10克(同布包)

炙甘草6克

二診:服藥8劑,腹痛見輕,而腹瀉次數未減,便亦較前暢快,因服湯藥不便,要求丸方常服。

【處方】

早服參苓白朮丸10克;午服七寶妙靈丹半瓶;晚服附子理中丸1丸。

三診:服丸藥1個月,溏瀉次數減少,有時大便正常,腹痛消失,但有時作脹。仍用丸藥收功。

【處方】

早服香砂六君子丸10克;午服七寶妙靈丹半瓶;晚服附子理中丸1丸,四神丸6克,居二丸劑之間。

【解讀】

本案爲久瀉傷脾,偏於虛寒之證,故用參苓白朮合附子理中治之,腎者胃之關,中陽不足,腎陽亦衰,加用四神丸以善其後。

附子——乾薑(見第107頁)。

禹餘糧——白石脂

禹餘糧(見第115頁)。

禹餘糧功專澀腸止瀉、收澀固脫、收斂止血;白石脂爲硅酸鹽類礦物,又名陶土、高嶺土。本品甘酸性平,入走氣分,功專養肺氣、補脾氣、療虛損,厚腸止瀉,收斂止血。二藥伍用,固腸止瀉之力益彰。用於治療久痢、久瀉諸症。

注:茅蒼朮:以產於江蘇茅山一帶者質量最佳,故稱“茅術”或“茅山蒼朮”。

六、脾腎兩虛久痢滑脫

劉某32歲男病歷號52、12、298

患腸炎5年,經常發作,迄今未愈,半月前,病勢加重,曾便出腐肉狀物一塊,近感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少腹作痛,便利紅白之膿狀物甚多,日行次,裡急後重。

苔薄白,舌質淡,脈象沉遲。

【辨證立法】

久痢多屬虛寒,觀察脈證,是屬中陽不足滑脫之象。脾陽不振,胃氣不和,則食慾不振。以溫補收澀爲法,佐以理氣燥溼之劑。

【處方】

廣皮炭各5克

朱茯苓

神各6克

炒萸連各5克

白朮炭各6克

苦蔘10克

米黨蔘6克

椿根皮12克

赤石脂

禹餘糧各10克(同布包)

紫厚朴5克

炙甘草3克

補骨脂6克

煨肉果6克

血餘炭6克

晚蠶沙10克(同布包)

乾薑炭5克

五味子3克(打)注:引用白粳米百粒布包入煎。

二診:藥服9劑,諸證均減,但矢氣甚多,飲食已復正常。擬改服丸藥收功。

【處方】

早服附子理中丸1丸;午服七寶妙靈丹半瓶;晚服四神丸6克。

三診:服丸藥15天,大便日行一二次,膿血已少,希配丸藥常服以鞏固療效。

【處方】

苦蔘60克

秦皮30克

附片30克

於術30克

乾薑30克

黨蔘90克

黃柏30克

薏苡仁60克(炒)

炙甘草30克

白頭翁30克

禹餘糧30克

吳茱萸30克

浸蒼朮30克

血餘炭30克

補骨脂30克

石榴皮30克

炒銀花30克

川黃連30克

赤石脂60克

雲苓塊30克

椿根皮炭30克

煨肉果30克

五味子30克

朱茯神30克

苦桔梗30克共研細末,懷山藥500克打糊爲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白開水送下。

【解讀】

久痢,則氣血虧損,元氣耗傷,治之較難,初診仿仲景理中湯、桃花湯、赤石脂禹餘糧丸之意,收澀固脫,溫中散寒,並化裁四神丸,溫補腎陽。又以溼滯未淨,寒熱夾雜,兼用平胃散、左金丸以行氣導滯,調和平衡之效.二診則用溫補脾腎法,以附子理中、四神丸諸方化裁圖治。三診則綜合運用前方,配製丸劑常服收功。

赤石脂——禹餘糧

赤石脂以其色赤,膏凝如脂而得名。其酸澀性溫,澀腸止瀉,收斂止血,生肌收口;禹餘糧甘澀性平,澀腸止瀉,斂血止血。赤石脂善走血分,禹餘糧入於氣分。二藥伍用,相互促進,一血一氣,氣血兼施,止瀉、止痢、止血、止帶益彰。

赤石脂、禹餘糧伍用,出自《傷寒論》赤石脂禹餘糧湯。治傷寒下利不止。《醫宗金鑑》用於治療久痢不止,大腸虛脫,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柯琴曰:“然大腸之不固,仍責在胃,關門之不閉,仍責在脾。二石皆土中精氣所結,實胃而澀腸,急以治下焦之標者,實以培中宮之本也。”明·孫一奎以赤石脂、禹餘糧各60克,水煎服,治大腸府欬,咳而遺溺。張潔古云:“咳而遺矢,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

筆者體會,凡屬久瀉、久痢(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等)之證均宜使用。若參合補骨脂、肉豆蔻、黑升麻、黑芥穗等,其效更佳。

青廣皮炭(青皮、陳皮炭)(見第82頁)。

晚蠶沙——血餘炭(見第115頁)。

雲茯苓——雲茯神(見第29頁)。

炒萸連(炒吳茱萸、黃連)(見第84頁)。

補骨脂——煨肉果(見第116頁)。

注:煨肉果即用麪粉加水適量混合製成適宜的團塊,將肉豆蔻逐個包裹,置沙鍋內,用武火炒至麪皮呈焦黃色,並聞到肉豆蔻有香氣爲度。取出,放涼,剝去麪皮,碾碎。目的是增強其澀腸止瀉作用。

赤石脂——乾薑

赤石脂善走血分,澀腸止瀉,收斂止血;乾薑辛開溫通,溫中散寒。赤石脂以斂爲主,乾薑以散爲要。二藥伍用,一澀一散,相互制約,相互爲用,溫中澀腸止瀉之力益彰。

赤石脂、乾薑伍用,出自《傷寒論》桃花湯。治下痢腹痛便膿血,日久不愈,腹部喜溫、喜按,舌淡,脈遲弱或微細。

注:石榴原稱安石榴,爲外來移植品,有酸、淡兩種,其皮均可入藥,其味酸澀、性溫,功專澀腸、止血、止瀉、殺蟲。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滑精、崩漏帶下、蟲積腹痛、疥癬。

第十一節痢疾

一、溼熱痢

馬某男70歲病歷號51、7、241

前日飲食不慎,驟患腹痛泄瀉,一日四五次,腹痛即急如廁,便後有下墜感,微覺惡寒發熱,食慾不振。

舌苔薄白,脈象弦數。

【辨證立法】

年已七旬,脾胃本弱,飲食不節,再受外感,則發寒熱、腹瀉,水谷不分,病出中焦,脈象弦數,內蘊有熱。即擬葛根黃芩黃連湯加味治之。

【處方】

酒黃芩6克

連5克

赤茯苓

小豆各10克

白通草5克

白朮炭各6克

血餘炭6克

炒車前子10克(同布包)

炙甘草3克

煨葛根10克

焦內金10克

焦薏苡仁15克

炒香豉10克【解讀】

患者連服3劑,腹痛泄瀉、寒熱均愈。溼熱下利兼外感者病來甚急,以仲景葛根黃芩黃連湯治之多效。但因水谷不分,必須加消導利水諸藥,其效更著。施師治瀉痢諸病常用炭類藥,既可促進吸收水分,又可保護腸壁黏膜,用之多效。

黃芩——黃連(見第12頁)。

蒼、白朮炭(蒼朮炭——白朮炭)(見第28頁)。

血餘炭——車前子

血餘炭味苦性平,祛瘀生新,散瘀止血,補真陰,利小便;車前子甘寒滑利,性專降泄,滲溼瀉熱,通利小便。血餘炭以補爲主,車前子以利爲要。二藥伍用,一補一利,相互制約,相互爲用,散瘀止血、利尿消腫止瀉之力益彰。用於治療急、慢性泄瀉,痢疾等。

白朮——雞內金(見第89頁)。

赤茯苓——赤小豆(見第13頁)。

注:煨葛根是指將葛根用溼紙包好,埋入熱炭中,煨至紙呈焦黑色爲度,取出,去紙。其目的是減輕走表發汗的作用。

二、食積兼外感

杜某男26歲病歷號51、7、58

昨晨起發熱惡寒,頭暈而痛,身肢酸楚,旋即下利赤白,裡急後重,日行20餘次,腹痛不欲食,小便短赤。

舌苔薄白而膩,脈象浮滑。

【辨證立法】

頭痛寒熱,表邪方興,小便短赤,溼鬱熱蘊,裡急後重,腹痛下墜,職是積滯未消。以疏表利溼爲法治之。

【處方】

川桂枝3克

銀柴胡3克

赤、白芍各6克

晚蠶沙

血餘炭各6克(同布包)

炒枳殼5克

吳茱萸

黃連各5克(同炒)

姜川樸5克炒紅曲6克

車前子10克(同布包)

蔓荊子6克

赤茯苓10克

小豆18克

煨葛根10克

山楂炭10克

炒香豉12克

炙甘草3克

二診:藥服2劑,寒熱暈痛已解,大便膿血減少,已成溏便,日行4~5次,微感腹痛裡急,小便現赤澀。表證已罷,着重清裡化溼,消導積滯。

【處方】

白朮炭各6克

扁豆衣

花各6克

酒黃芩6克

川厚朴5克

赤茯苓10克

小豆18克

吳茱萸

黃連各5克(同炒)

白通草5克

炒建曲10克

煨葛根10克

杭白芍10克(土炒)

青皮炭5克

廣皮炭5克

血餘炭6克

車前子10克(同布包)

焦薏苡仁15克

炙甘草3克服2劑,諸恙悉除,痢止病癒。

【解讀】

痢疾又名滯下、腸癖、下利。爲夏秋季常見的急性腸道疾病之一。多因外受溼熱疫毒之氣,內傷飲食生冷,積滯於腸中所致。臨牀表現:起病甚急,畏寒發熱,全身不適,噁心嘔吐,腹痛泄瀉,裡急後重,大便初爲水樣,繼則黏液膿血,日行數次。每遇此證,施師多用表裡雙解之法以柴葛桂枝湯解表散邪,解肌清熱,平胃散燥溼運脾,炒萸連解毒厚腸,炒紅曲、神曲、山楂消食化積導滯,青皮、陳皮、枳殼、厚朴行氣消食,化極導滯,行氣消下墜後重之苦。運用炭者,乃施師治病之特色。痢疾的病理變化爲痢疾桿菌在結腸、乙狀結腸、直腸黏膜及黏膜下組織進行繁殖,以致腸壁發炎,黏膜充血水腫以及淋巴結大量增生,繼則壞死、脫落、潰瘍形成。藥理研究表明,炭類藥物的本身就有吸着和解毒作用,當炭之顆粒吸着於腸黏膜之後,能起防腐和保護腸黏膜的作用,促使潰瘍面早期癒合。

赤、白芍——桂枝、柴胡(見第11頁)。

蒼白朮炭(蒼朮炭——白朮炭)(見第28頁)。

青、廣皮炭(青皮、橘皮炭)(見第82頁)。

炒萸連(吳茱萸、黃連)(見第84頁)。

赤茯苓——赤小豆(見第13頁)。

血餘炭——車前子(見第127頁)。

炒紅曲——車前子

紅曲又名赤曲、紅米。爲麴黴科真菌紫色紅曲黴寄生在梗米上而成的紅曲米。其色呈紅色,故名紅曲。本品甘溫,健脾燥溼,和胃消食,活血化瘀;車前子甘微寒,滲溼利水,利小便以實大便,止泄瀉、下痢。二藥伍用,和胃止痢、行水消脹的力量增強。

血餘炭——炒紅曲

血餘炭消瘀止血,補陰利尿;紅曲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二藥伍用,和胃消積,健脾祛溼,止血止瀉之力益彰。

血餘炭——晚蠶沙(見第115頁)。

扁豆衣——扁豆花(見第29頁)。

第十二節阿米巴痢疾(寒熱錯雜)

趙某男42歲

自述12年前曾患雞鳴瀉,每日晨醒即急入廁,久治未愈,亦未發展。5年前返鄉,吃辣椒甚多,從此大便經常帶血,久治不效,後經北京某醫院診斷爲阿米巴痢疾,治療後,時輕時重。本年2月症狀加劇,一日間大便曾達二三十次,裡急後重,甚至腹急不可忍,矢氣糞即排出。經用鴉膽子內服並煮水灌腸,大便次數減少,下血好轉,但繼續使用即不生效。目前,大便仍帶血及黏液,日行五六次,有下墜感。

舌苔薄白,六脈滑大。

【辨證立法】

脾腎俱虛,虛、實、寒、熱糾結不清,久治而不愈。遇此等病,不宜墨守成法,理應活用,擬補脾虛,溫腎陽,消導腸滯之法。

【處方】

白頭翁6克

乾薑炭10克

蒼朮炭10克

懷山藥24克

米黨蔘10克

赤石脂12克

血餘炭6克(同布包)

炙甘草6克

秦皮6克

補骨脂6克

阿膠珠12克

椿根皮炭12克

川黃柏6克

黃連5克

石榴皮10克

苦蔘10克二診:服藥4劑,大便次數反多,日行8~9次,非全膿血,兼有糞便,下墜感減輕。仍遵前法以白頭翁湯、桃花湯,黃賓江之實腸丸合劑加味治之。

【處方】

川黃連5克

乾薑炭10克

白頭翁6克

米黨蔘10克

苦蔘10克

石榴皮10克

秦皮6克

川黃柏6克

椿根皮炭12克

炙甘草6克

赤石脂12克

血餘炭6克(同布包)

懷山藥24克

蒼朮炭6克

阿膠珠12克

熟地黃炭各10克三診:前方服5劑,大便次數減少,日只2~3次,下血色鮮,黏液甚少,大便通暢,已無下墜感,惟腰痠甚,藥效漸顯,法不宜變,略改藥味再服。

【處方】

川杜仲

續斷各6克

阿膠珠12克(烊化)

炒地榆10克

熟地黃炭各10克

禹餘糧

赤石脂各10克(同布包)

五味子3克

蒼朮炭10克

吳茱萸

黃連各5克(同炒)

補骨脂10克

椿根皮炭12克

石榴皮炭10克

炒苦蔘10克

炙甘草6克

米黨蔘10克四診:藥服5劑,其間有2日大便無膿血,正常糞便,爲5年以來從未有之佳象,遂又再服5劑,大便每日只1~2次,有時稍帶黏液及血,要求配丸藥,返鄉常服。

【處方】

以第三診處方,加4倍量,研細末,山藥360克,打糊爲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白開水送下。

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0章 消化系統疾病 (9)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3)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14章 消化系統疾病 (3)第19章 消化系統疾病 (8)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14章 消化系統疾病 (3)第41章 雜病 (1)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27章 泌尿系統疾病 (3)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8章 糖尿病 (1)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3)第41章 雜病 (1)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7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4章 消化系統疾病 (3)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28章 糖尿病 (1)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42章 雜病 (2)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27章 泌尿系統疾病 (3)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41章 雜病 (1)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35章 風溼性疾病 (1)第42章 雜病 (2)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42章 雜病 (2)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28章 糖尿病 (1)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5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41章 雜病 (1)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28章 糖尿病 (1)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7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7)
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0章 消化系統疾病 (9)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3)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14章 消化系統疾病 (3)第19章 消化系統疾病 (8)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14章 消化系統疾病 (3)第41章 雜病 (1)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27章 泌尿系統疾病 (3)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8章 糖尿病 (1)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3)第41章 雜病 (1)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7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4章 消化系統疾病 (3)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28章 糖尿病 (1)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42章 雜病 (2)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27章 泌尿系統疾病 (3)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41章 雜病 (1)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35章 風溼性疾病 (1)第42章 雜病 (2)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42章 雜病 (2)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28章 糖尿病 (1)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5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41章 雜病 (1)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28章 糖尿病 (1)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0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1)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7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