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總) 三路大軍

第144章 (總) 三路大軍

第四部

第六章(總第一百四十二章)、三路大軍

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年)四月,馬宇上表朝廷後,以朝廷名義昭告天下,率十萬靖勇大軍,號稱十八萬,討伐懷有不軌之心、欲自立爲天子的劉焉劉璋父子。

大堂之中,馬宇與賈詡、郭嘉、董昭、張魯以及衆將商議後,按原郭嘉制定的計劃,大軍分爲三路攻打益州。留張愧、閻圃、薩倫的副將莫龍和中郎將韓武率二千人馬留守漢中。

馬宇以陶升和陳木爲先鋒,親率趙伍、趙真、薩倫、周倉、沈先、周刻爲中軍,約四萬六千人馬組成北路軍朝利州(今廣元)殺來,計劃經梓潼,涪城(今綿陽)、德陽直向成都。

以張衛爲主將,和馬超組成中路軍,共二萬八千人馬出閬中殺向鹽亭直向成都。

以杜濩爲主將,和樸胡、袁約及張繡組成東路軍,共三萬二千人馬出巴中經安漢(南充)直向成都。

馬宇令各路大軍,兵貴神速,全速進發,只要兵臨成都城下就是勝利,劉焉的精神防線必然崩潰,屆時取成都易如反掌,成都一下,益州可平。

想到能有機會重回成都,馬宇還是有點小激動,這個令他魂牽夢縈、改變他命運的地方,竟然能以這種方式回來,人生無常的太離譜了。

。。。。。

成都城內,一片驚恐。

劉焉聞馬宇率大軍伐蜀,在病中急召衆人商議,堂上脣槍舌劍吵成一團。爭論到最後,總算爭論出了結果:立即全面動員,集中兵力,招募兵士,依靠山川之險,地形之利,全力阻擊馬宇,定叫他有來無回。劉焉令吳懿率大軍六萬親臨涪城,阻擊北路馬宇。令巴西太守龐羲率大軍三萬五千阻擊中路張衛。令費伯仁率大軍四萬八千阻擊東路杜濩。令劉璋率東州兵二萬守成都。佈置停當,孰料當日半夜劉焉急火攻心,背疽突然惡化,病情加重,雖經奮力搶救,最終還是不治身亡了。

劉璋早有所準備,在費觀、趙韙、龐羲等文武官員的擁護下,正式登上益州牧的寶座,一邊安排父親的喪事,一邊大肆提拔親信官員,安定益州各郡縣,意氣風發的指揮各路大軍攻擊靖勇軍。在益州人心浮動、不安定因素大有擴大的情形下,劉璋非常需要一場勝利來穩定大局,同時也是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

第一戰一定要獲勝,劉璋與左右反覆商議,最好是挑個軟柿子下手。分析來分析去,感覺到北路馬宇親率大軍,實力比較雄厚。中路張衛、馬超的西涼鐵騎也較難對付。最後感覺費伯仁實力大大的超過馬宇的東路軍,同時東路的杜濩相對也較弱,遂與左右道:“若能擊敗東路來犯之敵,則馬宇其他各路必然膽寒而退兵,蜀中局勢從而安穩。”隨即令親信擔任監軍,到臨前線督促費伯仁率沈彌、婁發和甘寧等立即出擊杜濩,要求必須大勝,且不得拖延。

。。。。。

費伯仁自率大軍在遂州(今遂寧)安漢(今南充)一帶駐紮下來後,原想以逸待勞,利用地形,在安漢北設下伏擊,等到杜濩率軍到達後,爭取殲滅杜濩。在得到令其出擊後,費伯仁把伏擊的情況與監軍反覆商議,無奈監軍也要顯示自己的本事,令費伯仁立即出兵,不得拖延。於是費伯仁準備將伏擊地點往前設置,重新選擇適宜伏擊的地點。但這一變化調整引起了軍中的少壯派大爲不滿。沈彌、婁發和甘寧早就對劉璋所作所爲極不順眼,認爲劉璋就是昏主,只知道花天酒地,驕奢淫逸,做事多疑,決定之事多變,如此打仗豈不是必敗無疑嗎。收到軍令後,幾個人一起商議。沈彌道:“劉璋乃紈絝之弟,不懂軍務,胡亂指揮,對人任人唯親,對事猶豫不決,朝令夕改,非是我等之主,卻奈何在其麾下受氣。”

婁發恨道:“跟隨如此昏主,作戰確實無法取勝,可惜我等如此英雄,也許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爲杜濩的刀下鬼。”

甘寧早有此心,隨即贊同道:“我聞江南天高海闊,正是我等大有作爲的時候,且劉荊州爲當今名士,帶甲十多萬,羣民悅服,我等何不反出大營投奔荊州,到那裡也可一展身手,打出自己的一片事業。”

“好,既然如此,趁着即將天黑,咱哥兒幾個就反了去。”沈彌贊同道。

說幹就幹,隨即三人商議了行動細節,確定後立即召集親信,各率八百多人,共彙集了二千多人馬在大營中橫殺起來。趙韙得知立即率軍迎擊,沈彌、婁發和甘寧寡不敵衆,被趙韙殺的潰不成軍,最後逃出大營,直奔荊州而去。待費伯仁獲悉率人馬趕來時,沈彌、婁發和甘寧等人已遠遁而去了,費伯仁連忙派快馬向劉璋報告,這邊緊急修復大營,調整部署,防止再發生意外,原本計劃伏擊靖勇軍的事也隨之泡湯了。

。。。。。

劉璋聞報,坐立不安,急召左右等商議,費禕道:“主公,今之形勢急迫,軍務大事要儘快辦,可派人速去慰軍,安定軍心,以免發生新的事端。”

“可是,何人去較爲妥當呢?”劉璋道。

“可令主簿黃權黃公衡去慰軍,以定軍心。”費禕推薦道。

劉璋憂慮的道:“如此大事,黃公衡行嗎?”

治中王商建議道:“護軍李嚴李正方,智勇雙全,前去慰軍,可也。”

“這等大事,我看還是請費文偉你親自幸苦一趟,我才放心。”劉璋對費禕說道。

“遵主公令。”費禕起身施禮道。

“請費文偉即刻啓程,安定大軍全力備戰是當務之急,要對費伯仁和趙韙予以獎勵。”

“遵令。”

費禕辭別劉璋後,立即率隊星夜趕往遂州和安漢,與費伯仁、趙韙等相見後,當即宣讀嘉獎令,任命費伯仁爲鎮護將軍,趙韙爲偏將軍,又是蜀錦又是銀兩,還有美酒肥羊,其餘將士也有獎賞,軍營一片歡聲,費伯仁和趙韙也高興不已。

費伯仁知道費禕喜歡宴會尤好喝酒,與費禕格外親切道:“聞文偉侄兒來,我等心中高興之極,這一路遠來也很辛苦,今日定要喝上幾杯。”

費禕道:“好啊,好啊。這樣的美酒我一定要陪族父多喝幾杯。”

趙韙湊趣道:“我們這次定要給杜濩點顏色看看,這樣一來,大人就還有機會再來慰軍,我們就可以再喝美酒了。”

費伯仁讚道:“趙將軍說的是。”

費伯仁令趙韙這邊陪同費禕巡視軍營和防務等事宜,這邊令人準備酒宴。夕陽西下,賓主進入大堂中,只見酒香四溢,佳餚滿席,費伯仁心情大好,趙韙等將領又刻意殷勤相陪,席間賓主喝着美酒,談笑風生,費禕尤其喜歡宴會喝酒,喝的格外高興,醉意醺醺的哼着蜀中小調,直喝到下半夜大家才盡歡而散。

。。。。。

甘寧,(?-約215),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陳壽在史書中將他列爲“江表之虎臣”。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甘寧“少有氣力,好遊俠”,聚集一夥年輕人,自任首領。他們攜刀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這夥人到了。他們常用錦繡維繫舟船,離開時,又要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時人以“錦帆賊”呼之。後甘寧讀書學習,鑽研諸子百家之說。興平元年(194),劉焉病亡,劉璋掌權益州,在劉闔的策反下,甘寧與沈彌、婁發等人起兵反叛劉璋,但被趙韙擊敗,甘寧率八百多人去荊州投劉表。到荊州後,甘寧發現劉表不習軍事,這時,他聽說孫權在江東“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爲賓客”(《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便決定前去投效。甘寧路經夏口(今湖北武漢)時不得過,只好暫投江夏太守黃祖。建安八年(203),孫權領兵西攻江夏,黃祖大敗,甘寧爲黃祖斷後。他射殺孫權的破賊校尉凌操,使孫軍不敢再追,黃祖性命這才得以保全,甘寧立下大功,但黃祖仍不重用。甘寧後投奔孫權,由於周瑜、呂蒙的推薦得到了器重。甘寧向孫權獻計:“今漢祚日微,……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三國志·吳書·甘寧傳》)。聞此計,孫權大讚。

#############

(本章完)

第4章 (總) 穿越驚魂第5章 (總) 燈下謀劃第131章 (總) 鬼才奉孝第295章 (總) 妙才不妙第178章 (總) 鄴城斬首2第213章 (總) 奪城大戰第354章 (總) 送禮當塗第54章 (總) 朝廷使節第49章 府中比武第27章 (總) 大戰張燕5第62章 (總) 夕陽如血3第25章 (總) 大戰張燕3第365章 (總) 安定南線1第164章 (總) 特大旱災第313章 (總) 方士異人第212章 (總) 水陸並進第112章 (總) 長安長安3第16章 (總) 夜襲東山4第140章 (總) 喜得貴子第163章 (總) 天子恩典第92章 (總) 晉陽之春3第87章 (總) 平定西涼1第55章 豪氣沖天第245章 (總) 當世英雄第335章 (總) 山雨欲來第288章 (總) 突襲長沙1第58章 (總) 大戰前夕2第260章 (總) 伏完之急第223章 (總) 臨津激戰1第62章 (總) 夕陽如血3第75章 (總) 平地波瀾第234章 (總) 歷城之戰2第19章 (總) 何去何從第291章 (總) 茶如人生第6章 (總) 良好開端第36章 (總) 暗流涌動2第108章 (總) 刀光斧影3第321章 (總) 疑霧重重第143章 (總) 得隴望蜀第200章 (總) 鄴城會議第379章 (總) 掃清外圍第94章 (總) 晉陽之春5第298章 (總) 水陸齊進第229章 (總) 揮淚除腐第135章 (總) 梟雄劉備第77章 (總) 雲中定襄1第214章 (總) 進退兩難第72章 (總) 豪強割據2第2章 (總) 死神突臨第80章 (總) 雲中定襄4第308章 (總) 故事新編第379章 (總) 掃清外圍第251章 (總) 送君過江2第94章 (總) 晉陽之春5第143章 (總) 得隴望蜀第328章 (總) 錦標大賽第59章 (總) 大戰前夕3第298章 (總) 水陸齊進第104章 (總) 猛將張繡第4章 (總) 穿越驚魂第126章 (總) 洛陽涅槃第303章 (總) 邙山危境第314章 (總) 海外仙山第345章 (總) 大槐樹溝2第84章 (總) 演習成真第7章 (總) 軍事訓練第237章 (總) 信使馬禾第80章 (總) 雲中定襄4第383章 (總) 昭烈皇帝第106章 (總) 刀光斧影1第174章 (總) 東進序曲1第164章 (總) 特大旱災第295章 (總) 妙才不妙第150章 (總) 空空梓潼第176章 (總) 幽州易主第138章 (總) 天子視察第129章 (總) 英雄曹操1第50章 (總) 收服董昭第368章 (總) 南北受阻第247章 (總) 朝廷博士第305章 (總) 生死未卜第208章 (總) 江邊夜戰2第305章 (總) 生死未卜第139章 (總) 謀劃漢中第175章 (總) 東進序曲2第53章 (總) 緊急軍情第252章 (總) 四郡入囊第152章 (總) 血戰涪城2第325章 (總) 許昌急報第152章 (總) 血戰涪城2第146章 (總) 攻取利州1第141章 (總) 兵發漢中第150章 (總) 空空梓潼第376章 (總) 馬超用計第249章 (總) 神駒赤兔第271章 (總) 秘密戰線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263章 (總) 蔡琰婚事第134章 (總) 又來一個第262章 (總) 劉協遷都
第4章 (總) 穿越驚魂第5章 (總) 燈下謀劃第131章 (總) 鬼才奉孝第295章 (總) 妙才不妙第178章 (總) 鄴城斬首2第213章 (總) 奪城大戰第354章 (總) 送禮當塗第54章 (總) 朝廷使節第49章 府中比武第27章 (總) 大戰張燕5第62章 (總) 夕陽如血3第25章 (總) 大戰張燕3第365章 (總) 安定南線1第164章 (總) 特大旱災第313章 (總) 方士異人第212章 (總) 水陸並進第112章 (總) 長安長安3第16章 (總) 夜襲東山4第140章 (總) 喜得貴子第163章 (總) 天子恩典第92章 (總) 晉陽之春3第87章 (總) 平定西涼1第55章 豪氣沖天第245章 (總) 當世英雄第335章 (總) 山雨欲來第288章 (總) 突襲長沙1第58章 (總) 大戰前夕2第260章 (總) 伏完之急第223章 (總) 臨津激戰1第62章 (總) 夕陽如血3第75章 (總) 平地波瀾第234章 (總) 歷城之戰2第19章 (總) 何去何從第291章 (總) 茶如人生第6章 (總) 良好開端第36章 (總) 暗流涌動2第108章 (總) 刀光斧影3第321章 (總) 疑霧重重第143章 (總) 得隴望蜀第200章 (總) 鄴城會議第379章 (總) 掃清外圍第94章 (總) 晉陽之春5第298章 (總) 水陸齊進第229章 (總) 揮淚除腐第135章 (總) 梟雄劉備第77章 (總) 雲中定襄1第214章 (總) 進退兩難第72章 (總) 豪強割據2第2章 (總) 死神突臨第80章 (總) 雲中定襄4第308章 (總) 故事新編第379章 (總) 掃清外圍第251章 (總) 送君過江2第94章 (總) 晉陽之春5第143章 (總) 得隴望蜀第328章 (總) 錦標大賽第59章 (總) 大戰前夕3第298章 (總) 水陸齊進第104章 (總) 猛將張繡第4章 (總) 穿越驚魂第126章 (總) 洛陽涅槃第303章 (總) 邙山危境第314章 (總) 海外仙山第345章 (總) 大槐樹溝2第84章 (總) 演習成真第7章 (總) 軍事訓練第237章 (總) 信使馬禾第80章 (總) 雲中定襄4第383章 (總) 昭烈皇帝第106章 (總) 刀光斧影1第174章 (總) 東進序曲1第164章 (總) 特大旱災第295章 (總) 妙才不妙第150章 (總) 空空梓潼第176章 (總) 幽州易主第138章 (總) 天子視察第129章 (總) 英雄曹操1第50章 (總) 收服董昭第368章 (總) 南北受阻第247章 (總) 朝廷博士第305章 (總) 生死未卜第208章 (總) 江邊夜戰2第305章 (總) 生死未卜第139章 (總) 謀劃漢中第175章 (總) 東進序曲2第53章 (總) 緊急軍情第252章 (總) 四郡入囊第152章 (總) 血戰涪城2第325章 (總) 許昌急報第152章 (總) 血戰涪城2第146章 (總) 攻取利州1第141章 (總) 兵發漢中第150章 (總) 空空梓潼第376章 (總) 馬超用計第249章 (總) 神駒赤兔第271章 (總) 秘密戰線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263章 (總) 蔡琰婚事第134章 (總) 又來一個第262章 (總) 劉協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