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池大澤

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池大澤

話說陳龍與鍾會循着呂常和諸葛瑾留下的標記,深入秦嶺追蹤。遠處秦嶺主峰太白山,巍峨如同鶴立雞羣,指引着兩匹馬兒沿着山路狂奔。

地勢漸漸隆起,本是山林密佈、雜花生樹的半坡地帶,忽然草木扶疏,生出一個亂石平臺。平臺之上斜斜靠着一輛馬車,陳龍勒住戰馬,一躍就到了馬車旁邊。

馬車左側車轅刻着一條小小青龍,正是青龍軍高級要員乘坐的制式馬車。陳龍直接撥開車簾,車廂內自然空空如也,不由得讓人心中一痛。陳龍一屁股坐在正中的位子上,彷彿還能嗅到貂蟬的體香,仔細查看了一番周遭痕跡,猛地一擡頭,發現車頂果然刻着兩個字,正是小篆體的“李儒”兩個字。

陳龍嘆息一聲,這一下坐實了李儒劫走貂蟬,這李儒的智力深不可測,大西北又是如此遼闊,恐怕要費盡自己的心力,才能追尋到貂蟬的線索。陳龍出了馬車,又查看周邊,鍾會道:“主公,應該是前路狹窄,不再適合馬車行走,因此都換成了騎馬。”

陳龍點頭表示不錯,重新拉過戰馬,沿着諸葛瑾留下的標記,繼續深入羣山。山路迴環往復,漸漸變成羊腸小道,兩匹戰馬幾乎是擦着路邊灌木叢奔馳而上。忽然景色一變,眼前豁然開朗,半坡頂上一片草原般春色,綠草如茵間傳來潺潺流水之聲,兩人想不到山間還有如此美麗的山谷,不由精神一震,遠遠望見小溪邊幾個人影,其中一個揮舞雙手招呼兩人,正是江東諸葛子瑜。

原來,陳龍和鍾會開會的時間並不甚長,這一路奔馳,已經追上了時停時走進行勘察的諸葛瑾。陳龍和鍾會縱馬到了小溪邊,見特戰隊五大隊長俱在,周邊還散落着其他四十位特戰隊員進行警戒和查勘。若是能追上李儒,保證能降服李儒的西北軍護衛。

陳龍下馬,任憑坐馬自去飲水。諸葛瑾蹲在小溪邊,指着溪邊凌亂蹄印道:“李儒果然聰明,明知道咱們會追蹤而來,竟然帶馬隊進了小溪。小溪流水不停,不但掩蓋了蹄印痕跡,還消弭了氣味,即使襄陽夫人撒了檀珠也會順水漂走,這回連我也拿不準該往上游還是下游追了。”

陳龍皺着眉看着流水,卻看不透水面下的蹄印究竟走向了何方,喃喃道:“他們總歸是要上岸的,只要兵分兩路,分別向上下游搜索,總會發現他們上岸的痕跡。”

諸葛瑾道:“話是這樣說,但也分散了實力,若是李儒做個小小的埋伏,說不定會有人再度遭到毒手。”陳龍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若是分散成兩個小組,每組二十人,自己不在的那一組,實力就會差出很多,恐怕會遭遇到李儒護衛的鐵箭伺候。

身邊的鐘會忽然開口分析道:“從所處的方位上看,這裡的山谷應該是儻駱道的起點。若是李儒要去的是漢中,自然會順流而上。可是,這條棧道並不好走,漢中又是馬岱駐守,只要馬岱守住儻水河口,李儒豈不是成了甕中之鱉?所以,李儒絕不會輕易將自己陷入任何一條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棧道。”

儻駱道是一條古棧道,其南口位於漢中儻水河口,北口位於周至西駱峪,因此得名。儻駱道長約四百餘里,是褒斜道、子午道、連雲棧道等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險峻的一條古道。儻駱道雖得名於儻谷和駱谷,但兩谷並不直接相通,中間要經過西駱谷水、黑水、湑水、酉水、儻水等河谷,翻越西駱谷水與黑水之間的十八盤嶺、黑水與湑水之間的秦嶺主脊、湑水與酉水之間的興隆嶺、酉水與儻水之間的牛嶺和貫嶺樑等四五座大山嶺,是由衆多穀道組成的一條迂迴曲折的山谷道路。

諸葛瑾循着鍾會的思路道:“這位小弟說的有理。確實這儻駱道如此迴環曲折,並不好走。既然如此,咱們就一起往下游追下去吧。”看鐘會的眼神不由有了些敬佩,想不到陳龍身邊隨便一個不起眼的孩子,也有如此智慧。

陳龍微笑着介紹道:“這小子叫鍾會,是長安鍾家的幼子,可是聰明的緊啊。鍾會說的很對,漢中並沒有李儒想要的東西,他不會傻到去跨越秦嶺。那麼他的目標,應該是唯一能夠讓他東山再起的地方,西面。”邊說邊指着西方遙遠的太白山。

諸葛瑾大喜道:“大司馬分析入微,根據我的微末地理知識,那西面第一個大城,就是渭水河邊的大郡天水。天水郡和長安城之間,就是陳倉道入口陳倉縣。”

陳龍眯起雙眼道:“渭水河邊?難道渭水還可以向上流通航?”心中懷念起自己的軍事顧問周不疑,若是周小子在身邊,一定會馬上從懷裡拿出一幅天水郡的軍事地圖。

衆人面面相覷,這個問題暫時無人能回答。諸葛瑾微笑道:“去渭水看看不就知道了嗎。說不定這條小溪下游就是渭河的支流。哎,休息的夠久了,呂師長,召集衆人出發吧!”

以陳龍的地理知識,一直認爲渭水上游水淺灘急,是無法通航的,所以天水和長安之間的交通,必須依靠艱難的陸路運輸,渭水這條水路,從來沒有作爲重點防守。可是,如果渭水上游可以行船,那兵員輜重豈不是可以輕易運到對方的城下?

陳龍心中疑惑,自然會去光腦中細細查找答案。光腦反應何等迅速,很快陳龍就查到了位於古秦嶺羣山中,藏着一個人間秘境,叫做天池大澤。

原來,秦嶺之北是渭水,秦嶺之南是漢水,兩江均發源於秦嶺的羣山萬壑之間。涓涓流水日夜彙集,在山野間形成了巨大的山間湖泊,被稱爲天池大澤。由於天池大澤的儲放水功能,能夠季節性的擡高水道,所以漢水上游的各個河道,大多通航,水路交通便利。從漢中出發,逆流而上,舟行可以抵達隴西天水,順流而下,行船可以一直抵達西楚,浩浩蕩蕩一條漢水,因此成爲聯繫隴南、漢中、荊楚間的重要通道。

同樣的道理,對於水量不那麼豐沛的渭水,天池大澤同樣起着調節水量的作用。在夏天雨季,渭水水位升高,小型的舟楫即可通航。這樣的水系分佈情況,和後來的情況大不同,很大原因是由於武都地區後來發生了大地震,堰塞了這個天山大澤。山崩地變,漢水被截斷成爲西漢水和漢水兩條河,古來貫通的水路交通才被切斷。

爾後,隨着地形的不斷變化,嘉陵江和漢水的分水嶺在略陽一帶形成,西漢水及其附近的河道南流進入四川,成爲嘉陵江上游的水源,從此西漢水就改換了門庭,向南一路流向江州(今重慶)。而失去了西漢水的漢水,河道縮短,水量減少,舟楫之便才大不如從前。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七百八十八章 石崚被圍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吳德王第四十八章 三將出徵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線烽火第六百三十三章 戰兇兵危第十一章 御風而行第五百七十四章 青釭絕影第五百三十九章 百族大會第七百二十章 勝之不武第七百章 鸞鳳求凰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策雍涼第二百四十八章 峽谷漂流第十七章 再生毒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五百一十二章 登黃鶴樓第七百九十八章 臨陣倒戈第十八章 公子劉賢第六百八十三章 以暴制暴第六十八章 大戰虎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暗殺密令第四百六十五章 伏壽皇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喬裝打扮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二百零四章 卻月之戰第四百章 越女劍法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七百四十四章 張飛求親第三百三十九章 龍鳳大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第五十七章 盤龍七探第十八章 公子劉賢第三百五十章 白璧之血第三百一十六章 化冰春雨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三十五章 爪黃飛電第七百二十二章 蝴蝶羽翼第五百四十九章 彘肩斗酒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恩威並施第六百三十三章 戰兇兵危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恨綿綿第一百八十八章 亡羊補牢第六百八十三章 以暴制暴第七百一十一章 名將許褚第五百五十九章 按摩大師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憂公主第八百三十七章 七星龍鱗第八百三十四章 暗殺密令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天之賭第七百六十八章 文遠之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第六百二十七章 榜上有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分崩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船黑火第六百六十二章 輕雲蔽月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黑大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域智者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山雪崩第八百一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四百九十一章 何以解憂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八百二十八章 祖國邊疆第四百八十一章 語重心長第二百零五章 江東猛虎第二十章 月黑風高第三百一十九章 實者虛之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五百零一章 胡漢之分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三百九十八章 初哥顯威第二百八十八章 幽州劉虞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一百三十章 洛陽詩會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展奇謀第七百二十七章 劍氣分流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五百六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四百一十一章 劍主之爭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
第七百八十八章 石崚被圍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吳德王第四十八章 三將出徵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線烽火第六百三十三章 戰兇兵危第十一章 御風而行第五百七十四章 青釭絕影第五百三十九章 百族大會第七百二十章 勝之不武第七百章 鸞鳳求凰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策雍涼第二百四十八章 峽谷漂流第十七章 再生毒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五百一十二章 登黃鶴樓第七百九十八章 臨陣倒戈第十八章 公子劉賢第六百八十三章 以暴制暴第六十八章 大戰虎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暗殺密令第四百六十五章 伏壽皇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喬裝打扮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二百零四章 卻月之戰第四百章 越女劍法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七百四十四章 張飛求親第三百三十九章 龍鳳大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第五十七章 盤龍七探第十八章 公子劉賢第三百五十章 白璧之血第三百一十六章 化冰春雨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三十五章 爪黃飛電第七百二十二章 蝴蝶羽翼第五百四十九章 彘肩斗酒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恩威並施第六百三十三章 戰兇兵危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恨綿綿第一百八十八章 亡羊補牢第六百八十三章 以暴制暴第七百一十一章 名將許褚第五百五十九章 按摩大師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憂公主第八百三十七章 七星龍鱗第八百三十四章 暗殺密令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天之賭第七百六十八章 文遠之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第六百二十七章 榜上有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分崩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船黑火第六百六十二章 輕雲蔽月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黑大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域智者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山雪崩第八百一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四百九十一章 何以解憂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八百二十八章 祖國邊疆第四百八十一章 語重心長第二百零五章 江東猛虎第二十章 月黑風高第三百一十九章 實者虛之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五百零一章 胡漢之分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三百九十八章 初哥顯威第二百八十八章 幽州劉虞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一百三十章 洛陽詩會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展奇謀第七百二十七章 劍氣分流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五百六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四百一十一章 劍主之爭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