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線烽火

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線烽火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南宋.張孝祥《浣溪沙》

話說陳宮、臧霸各自領軍,到了主公呂布的大營,與呂布手下六大健將匯合。陳留軍雖久疏戰陣,但陳宮的軍事才能在那裡擺着,還是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

公元二百年春夏之交,呂布兵分六路,騎兵、槍兵、弓兵、刀兵合計七萬人,由七大健將分別帶領,起兵攻打兗州定陶縣。中路軍由呂布親自率領,方天畫戟金光四射,陳宮爲總軍師,麾下兩萬全是呂布最嫡系的輕騎兵,馬刀雪亮,陣容鼎盛,殺奔兗州。

俏麗無雙的白蝴蝶一身作戰黑色衣甲,背上揹着一柄細長而略有弧度的長劍,樣子非常像後世的東洋刀,騎一匹神俊的白馬,跟在赤兔馬之後。白蝴蝶一張俏臉上帶着寒霜,邪馬臺國能插手進入東漢的中原大戰,卑彌呼女王功不可沒。

對於龍珠,化身爲白蝴蝶的卑彌呼也好奇心大起,暗中指使服部鬼影觀察並調查龍珠。服部鬼影善於隱蹤匿跡,是調查龍珠的不二人選,但白蝴蝶明令服部,絕不可傷了龍珠性命。

按下呂布六路出兵暫且不表,再說化身龍珠的陳龍,回到黑山軍大營,也在中軍帳裡,召集衆將官,研究進攻鄄城和濮陽的計劃。

鄄城守兵不過五千,領兵的是白虎軍大將徐晃手下的一員偏將,名叫王才。王才名字雖然有個才字,但才幹實屬一般,平時除了守衛鄄城城門和城內治安,一切都聽徐晃節制。鄄城在陳龍和周不疑的作戰計劃中,是團團圍住鄄城,馬上就能切斷濮陽和任城之間的聯絡。

攻克鄄城的任務,交給了張燕帶領的五萬攻城部隊,張牛角爲副將,陳龍要求五萬人分爲幾隊,將鄄城團團爲住,輪轉攻擊,晝夜戰鼓不停,但不得力克破城。

鄄城被圍,定陶也被呂布軍狂攻,曹軍勢必驚慌。鄄城圍而不破,目的是圍點打援,引黃河對岸的徐晃來救。如果徐晃不來,拿下鄄城以後,以一支兵殺奔任城,直取曹操治所,不信徐晃和滿寵會不爲所動。只要濮陽的部隊動了,陳龍的部隊人數足夠,自然可以百般設伏,甚至攻取濮陽。

所以,圍繞鄄城周邊地勢,黑山軍佈置了另外三路大軍。第一路,由太史慈率領,領軍五萬,抄到鄄城南麓,跨越菏水,直逼東阿縣境。第二路,由關羽率領,領水陸軍三萬,抄到鄄城與黃河之間的空隙設伏,專等徐晃援軍跨越黃河時,出其不意突襲。第三路,陳龍、周不疑領軍七萬,跨越黃河北上,專等徐晃、滿寵引濮陽軍動出,再分兵取濮陽城,並擊徐晃出城軍側後,將徐晃軍趕入滾滾黃河波濤。

也就是說,陳龍至少用十萬部隊,給濮陽的徐晃部隊設好了陷阱,只等鄄城危急的消息傳到徐晃耳中。徐晃若不往陷阱裡跳,就攻下鄄城,再做出全力攻取任城的態勢,不怕徐晃不上當。陳龍和關羽在黃河兩岸的十萬伏兵,就是專爲濮陽徐晃和滿寵而設,不成功不退。

一切計議停當,諸軍備戰十五日,也到了春夏之交。起兵之日陳龍全身披掛,騎白馬,使鋼槍,督軍北行,張燕、張牛角自領五萬大軍,直線殺向鄄城。太史慈領五萬軍,沿大澤岸邊往東而去,插入鄄城和東阿縣之間的空隙。關羽引兵自去鄄城以北的黃河南岸設下伏兵,密切派出偵騎,關注黃河上對岸濮陽兵動向。

陳龍引兵北渡,連夜在荒野處跨過黃河,上岸處是幷州安陽縣境黃河邊的大片荒原。此處是個三不管的地帶,冀州、兗州勢力難及此處,幷州張燕也並未在此駐兵佈防。七萬大軍整整渡河四天五夜,方纔全隊通過黃河,在荒野深處一處丘陵地帶設營,厲兵秣馬,整理輜重,盡力隱蔽行藏。此處有山谷道路可以出擊,方便進入兗州平原地帶,爲夾攻徐晃做好一切準備。從兗州方向觀察,這裡完全還是一片丘陵,絲毫看不出有七萬雄兵隱藏在此。

萬事俱備,只等徐晃上鉤。此刻,中原大戰終於爆響,曹操的鄄城和定陶突然遭到大軍攻擊,旗號竟然是呂布和張燕。兩處烽火同時燃起,傻子也知道呂布和張燕聯合來奪兗州。樂進、李典、涼茂、車胄、王才、徐晃、滿寵等曹操守城將領,一邊匆忙組織防禦,一邊給任城發去戰報求援。加急戰報雪片般飛入兗州治所任城,飛到了留守任城的荀彧的案頭。

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荀氏家族後人。荀彧今年剛剛三十有七,卻是年輕有爲,聲名鵲起。正史中,荀彧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早年被稱爲“王佐之才”,初舉孝廉,任守宮令。後棄官歸鄉,又率宗族避難冀州,被袁紹待爲上賓。其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爲“荀令君”。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一說服毒自盡),年方五十。獲諡敬侯,後追贈太尉。

正史中,荀彧在戰略方面爲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術方面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方面爲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羣、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爲“吾之子房”。

如今荀彧坐鎮任城,曹操才能放心的帶虎賁和黑虎軍去攻擊青州。而荀彧第一眼看到定陶戰報,心裡還算安穩,呂布軍戰鬥力雖強,有樂進、李典守城,還有曹縣車胄配合,一時之間不會出事。正準備休書一封給曹公彙報,忽然鄄城和濮陽的戰報幾乎同時到了,荀彧預感到不妙,打開一看,腦袋差點沒炸了。張燕、太史慈領十萬大軍,進攻一個小小的鄄城,這兩處烽火同時燃起,荀彧心道:“鄄城完了!”

荀彧龍飛鳳舞,草了一份給主公的簡報,正想命人去找主公傳訊,轉念一想,主公在外爭戰,我當盡力爲主分憂。如今鄄城旁邊的濮陽還有徐公明和滿伯寧,或可與張燕一戰。張燕乃是黃巾一檔的戰鬥力,人數最多,未必就能有什麼戰鬥力。

荀彧想到這裡,勉力讓自己頭腦冷靜下來,將寫好的戰報先壓到一邊。擡手叫人拿過黃河沿岸的軍事地圖,仔細觀察,又命人去叫同時留守的黑虎軍大將曹仁前來商議對策。

曹仁遲遲未到,荀彧來回踱着碎步,想着自己附近州縣的兵力配置,如何才能盡力保住鄄城和定陶。荀彧的智謀堪比諸葛和司馬,頭腦可不是那麼簡單,再沒有看清局勢的時候,絕不會輕易將部隊投入陷阱。只是現在戰況緊急,沒時間全面派出偵騎調查,只能依據手裡這些戰報來做出判斷。

荀彧邊走邊想,忽然跺了跺腳,咬牙嘆道:“鄄城王才,五千兵對十萬兵,他能守上十天就已經相當不錯啊!”實際情況是,鄄城若是丟失,最關鍵的濮陽和任城之間的聯絡被攔腰切斷,濮陽成了孤城在外,任城也在敵人幾日行程之內,這任城是治所,不得不重兵佈防,那麼濮陽徐晃又能堅持多久?若是敵人攻擊濮陽,自己根本就派不出任何援兵。

一念及此,荀彧趕緊提筆給滿伯寧寫信,說道就算鄄城失守,任城危急,也不許徐晃輕舉妄動,務必守好濮陽城,要堅守到主公大軍歸來,纔可以隨機應變而動。拿着給滿寵書信的戰士剛剛打馬出門,門口衛士通秉,原來是曹仁將軍到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章 桃花源記第五百九十六章 金城閻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五百二十章 紙上談兵第八百三十七章 七星龍鱗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四百零五章 誰是幕後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家兄弟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五百七十七章 野戰糾纏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鼻子灰第八百二十七章 張既之心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初出茅廬第一百九十八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六十五章 太極仙翁第四百零五章 誰是幕後第三百二十章 虛者實之第七百章 鸞鳳求凰第八百一十四章 深入敵營第七百九十三章 仲達謀劃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五百八十九章 先登樂進第七十五章 煮酒論英第八百零五章 贈劍破山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恨綿綿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姬來訪第七百八十章 司馬掌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劍主之選第一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八十六章 歧路亡羊第四百二十章 雷霆再現第五百五十七章 惡補玄學第一百三十三章 白虎遇刺第四百九十四章 現場查勘第八百二十一章 劫持人質第四百七十七章 奇襲長安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大白馬第三百八十九章 敵蹤乍現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同世界第三百零一章 李代桃僵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下驍銳第二百七十章 北海王修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七百章 鸞鳳求凰第九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四百七十三章 地下陵寢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斬韓猛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戰長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八十六章 順水漂流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四百八十一章 語重心長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一百零三章 恩將仇報第六百六十四章 終見愛妻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外強中乾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三百四十一章 心肺復甦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八百三十五章 海納百川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線烽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若有情第八百零四章 郝昭之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誰主沉浮第四百二十六章 劍派南移第七百八十三章 誓死不降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七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五百三十章 陳家叔至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廖立入局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二百八十五章 斬首計劃第六百九十七章 王氏兄弟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位皇叔第一百三十三章 白虎遇刺第三百一十九章 實者虛之第一百七十五章 志才顯威第七百二十七章 劍氣分流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濮陽養虎
第四章 桃花源記第五百九十六章 金城閻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五百二十章 紙上談兵第八百三十七章 七星龍鱗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四百零五章 誰是幕後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家兄弟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五百七十七章 野戰糾纏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鼻子灰第八百二十七章 張既之心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初出茅廬第一百九十八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六十五章 太極仙翁第四百零五章 誰是幕後第三百二十章 虛者實之第七百章 鸞鳳求凰第八百一十四章 深入敵營第七百九十三章 仲達謀劃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五百八十九章 先登樂進第七十五章 煮酒論英第八百零五章 贈劍破山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恨綿綿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姬來訪第七百八十章 司馬掌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劍主之選第一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八十六章 歧路亡羊第四百二十章 雷霆再現第五百五十七章 惡補玄學第一百三十三章 白虎遇刺第四百九十四章 現場查勘第八百二十一章 劫持人質第四百七十七章 奇襲長安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大白馬第三百八十九章 敵蹤乍現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同世界第三百零一章 李代桃僵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下驍銳第二百七十章 北海王修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七百章 鸞鳳求凰第九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四百七十三章 地下陵寢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斬韓猛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戰長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八十六章 順水漂流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四百八十一章 語重心長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一百零三章 恩將仇報第六百六十四章 終見愛妻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外強中乾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三百四十一章 心肺復甦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八百三十五章 海納百川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線烽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若有情第八百零四章 郝昭之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誰主沉浮第四百二十六章 劍派南移第七百八十三章 誓死不降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七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五百三十章 陳家叔至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廖立入局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二百八十五章 斬首計劃第六百九十七章 王氏兄弟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位皇叔第一百三十三章 白虎遇刺第三百一十九章 實者虛之第一百七十五章 志才顯威第七百二十七章 劍氣分流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濮陽養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