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

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

虎馱太華入高麗,波斯鼻孔撐白日。----------宋.黃庭堅《雲居佑禪師燒香頌》

話說袁紹進攻孔北海,曹操覬覦青州已久,自然虎視眈眈。陳龍北上冀州之後,田豐、麴義的自立,帶來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陳龍扮演的龍珠作爲蝴蝶的翅膀,當然是其中的關鍵。想不到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層一層傳導,竟然一直到了遼東郡公孫度處。公孫止作爲公孫紀的使者,又給盤踞遼東多年的公孫度和公孫淵父子打了一劑強心針。

公孫度手下,除了至親骨肉公孫康、公孫恭、公孫晃、公孫修之外,陽儀、柳毅、涼茂等親信。其中涼茂乃公孫度將其扣留在遼東,雖然開始並不爲公孫家效力,但最後還是在公孫家商議曹操北征時誰能抵禦曹軍的會議上獻出了建言,當時將領們皆說可以抵禦曹操;但涼茂則說曹操定國安邦,而公孫一族若反抗則是反抗東漢,必會遭到誅殺,後得到了贊同,於是公孫家向曹操拜服。

另外,公孫模、韓濊、張敞等皆爲心腹,其中韓濊強盛,郡縣不能約束,百姓大多跟隨其流入朝鮮半島。後來,公孫康將屯有縣以南的荒地劃分爲帶方郡,派公孫模、張敞等人收集各地流民,起兵討伐韓濊,原先的居民才稍稍離開一些。

另外,郭昕乃公孫淵部下大司馬長史,曾在公孫淵授意下與羣臣上書魏爲淵求封國,柳浦爲公孫淵部下參軍臣,曾在公孫淵授意下與羣臣上書魏爲淵求封國,卑衍乃公孫淵部下大將,曾迎戰司馬懿軍大敗,演義裡戰敗後被夏侯霸陣斬,楊祚乃公孫淵部下大將,迎戰司馬懿軍,大敗後投降;倫直在公孫淵造反時,與賈範苦諫,卻反被淵所殺。賈範直諫公孫淵不應反叛曹魏,也被公孫淵斬首。

王建乃公孫淵的相國,司馬懿伐公孫淵時,公孫淵派他與御史大夫柳甫向司馬懿乞降,司馬懿不許,將二人斬之,首級付與公孫淵。

柳甫乃公孫淵的御史大夫,司馬懿伐公孫淵,公孫淵令其與相國王建往魏寨請降。懿不許,將二人斬之,首級付與公孫淵。

衛演乃公孫淵部下侍中,司馬懿圍困公孫淵於襄平城中,先遣王建、柳甫請降不成,只得再度命衛演前去魏營請降,並表示願送子公孫修爲人質。司馬懿曾言:“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餘二事惟有降與死耳。汝不肯面縛,此爲決就死也,不須送任。”斥退衛演。

公孫模與高句麗最好,於是公孫止來到襄平的消息再次泄露。韓濊本已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忽聞公孫模的消息,倍感振奮,若襄平空虛,則遼東一地,勝過空曠的高句麗多矣。

高句麗,乃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民族政權, 與百濟、新羅合稱朝鮮三國時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餘人,後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及南韓、北韓國,都聲稱高句麗是自己本國的原始民族。

高句麗,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漢元帝建昭二年,夫餘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建國,故稱高句麗。

朱蒙是夫餘王族的成員。夫餘王族內部的爭權鬥爭而迫使朱蒙南奔,於公元前三十七年在新賓縣永陵鎮南建立高句麗國。

高句麗在其成立的初期是由濊貊人和部分遷移到這一地區的扶余人組成的,“濊貊人”這一詞語最初並非指一個確定的民族實體,而僅僅是中原古代史家對出現在東北這一特定地區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在高句麗建立之初,與扶余長期處於軍事對抗中。扶余與中原王朝關係十分友好,爲了扼制處於成長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麗政權,中原與扶余在軍事上常常協同打擊高句麗。

前三國時代,高句麗太祖王時期,高句麗從早期的幾個濊貉部落國家很快擴張到漢江流域。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幾個部落設爲省,實行集權化統制。太祖王吞併東沃沮,後又吞併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完全擺脫漢朝的控制。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衝突。漢朝軍事壓力迫使高句麗遷都到丸都城。

正史中,漢朝滅亡後,遼東郡被好戰的地方土豪控制。 高句麗主動與剛剛成立的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併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

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爲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不過僅僅七十年後,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並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

公元三百一十一年,高句麗趁中原混亂的機會,於“秋八月,襲取遼東西安平”,截斷了朝鮮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然後於三百一十三年“冬十月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又於三百一十四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取得了對朝鮮半島北方的統治。及至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廣開土王談德執政之時,向外擴張的勢頭越來越猛,除了南征百濟、北討契丹、夫餘外,約在廣開土王十三年(公元404年)全部佔領了玄菟、樂浪,使遼水以東的大片土地納入高句麗的版圖,高句麗國的領域空前擴大。

高句麗的擴張並不是一番風順的。丸都城受到前燕攻擊時,百濟近肖古王率軍進攻高句麗的平壤城,高句麗故國原王出兵交戰,被流矢射中,當月二十三日去世。

高句麗小獸林王繼位後,開始加強高句麗國內的穩定和統一。新的法律出臺,從中原引入的佛教爲國教,並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國家教育機構“太學”。 小獸林王還對高句麗軍隊進行了改革,其十九世朝廣開土鏡,平安好太王卒掠有遼東之地。

朝鮮三國時代的版圖從高句麗好太王繼位起,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根據好太王的兒子長壽王爲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記載,好太王在一次與扶余的戰役中就攻克了扶余六十四個城池,約一千四百個村莊。後來好太王兼併了北部的扶餘國和靺鞨部落;在軍事上對百濟形成了絕對優勢地位;並在新羅與百濟,伽倻和倭人的戰爭中迫使新羅屈服。

高句麗長壽王登基後,由於百濟和新羅的對抗,長壽王遷都到平壤以加強對百濟和新羅的控制。長壽王延續了其父好太王的擴張政策,吞併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與北魏交鋒;並保持了對新羅的控制。

高句麗在達到鼎盛後,開始逐漸地衰落。高句麗安藏王被刺殺後,其兄安原王繼位。在安原王時期,王室間的紛爭加劇。兩政治集團對王位繼承進行爭鬥。最後年僅八歲的陽原王登基。不過對權力的爭奪並沒有結束。反對派的幕僚們開始建設自己的軍隊,對自己的領地進行實際上的控制。內憂外患之下,高句麗北部受到遊牧民族的襲擊,但高句麗內部的幕僚爭奪依然繼續,百濟和新羅爲擺脫被高句麗奴役的地位而開始聯合攻打高句麗。

百濟和新羅聯手攻打高句麗,高句麗丟失了朝鮮半島中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肥沃的漢江流域。百濟、新羅聯盟的主戰者百濟在對高句麗的戰爭幾乎精疲力盡。新羅以幫百濟的名義出兵,但卻對百濟發動了攻勢,最後將整個漢江流域全部納入囊中。怒於新羅的背叛,百濟聖王第二年攻新羅西部以報復,但被新羅擒住,後被處死。

正史中,平陽王居然聯合靺鞨先發制人攻遼西軍事駐地,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開皇十八年,隋文帝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爲行軍元帥,周羅喉爲水軍總管,率大軍三十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

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臨渝關(今山海關)。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缺乏食物,又遭遇疫病。水路隋軍由周羅喉率領,自東萊出海,直趨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九月二十一日,水陸兩路被迫退還。隋軍十分之八到十分之九的士兵,未戰而身先死。

隋軍撤退,嬰陽王高元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隨即罷兵,待之如初。

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隋煬帝再度決定征討高句麗。隋煬帝下詔集結天下的軍隊,無論南北遠近,都要匯合於涿郡。除了軍隊以外,另外長期來往在路上的有數十萬人,擠滿了道路,晝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

在一徵高句麗之前,隋煬帝爲了徵高句麗,過度殘暴的征斂百姓,導致百姓困窮,百姓的物資與民力都衰竭了,當順民就會遭遇承受不了的凍餒,很快就會面臨死亡,剽掠反而能活的久一點,於是百姓開始聚集起來反抗。王薄、豆子頏、竇建德等等百姓農民起義,從此開始,百姓農民起義蜂起,不可勝數,攻陷城邑。隋煬帝命令都尉、鷹揚與郡縣相知追捕,抓獲就斬殺,但是仍然有更多的百姓農民起義出現,仍然禁止不了百姓農民起義。

大業八年正月,應徵的隋朝士兵全部集中於涿郡,有軍人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此外爲其運輸物資的民夫是軍人數量的兩倍,可謂一場生死豪賭。

大業八年的三月底,隋朝大軍抵達了遼河。因爲隋軍造的橋距離岸邊還差數米,所以隋軍赴水與對岸的高句麗軍交戰,結果隋軍死亡甚衆,隋朝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與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皆戰死。之後隋軍加長了橋樑,終於渡過遼河,在東岸擊敗高句麗軍。最開始隋煬帝在遼水會師的時候,隋煬帝爲了防止將領輕兵掩襲,孤軍獨鬥去爭取功勞名聲以邀勳賞,所以命令他們分爲三道,但凡有攻擊軍事行動,必須要三道之間相互通報,不許輕軍獨進,而且軍事進止都要先奏聞隋煬帝,等回覆命令。

隋煬帝命令諸將,如果高句麗要投降,就應該安撫接納,不要再縱兵進攻。遼東城將要被攻陷的時候,城中的高句麗軍隊就聲稱請降,隋朝諸將奉隋煬帝的旨而不敢繼續進攻,而是先上奏隋煬帝,等回覆命令到達,城裡的高句麗軍已經準備好了防禦,再次開始抵抗。

這樣的情況重複了好多次,隋煬帝仍然不醒悟。隋軍沒有攻下遼東城,即使之後煬帝親自到前線指揮,但士氣已經衰落的隋軍在遼東守軍的頑抗下又僵持了一個月,也沒能拿下這個城池。

隋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進入浿水,然後率領精兵四萬登陸攻打平壤,結果高句麗打的來護兒大敗,隋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宇文述等人率領隋軍三十萬人,被高句麗打的慘敗,隋朝左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宇文述等九支軍隊渡過遼河時,有三十萬大軍,等到返回遼東城時,只有兩千七百人,物資儲備兵器軍械巨以萬計,也丟失殆盡。隋煬帝第一次攻高句麗之戰,以慘敗而告終。

大業九年,隋煬帝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正月,煬帝下詔徵集天下兵集於涿郡,還開始召募百姓爲後勤。大將楊玄感因爲楊廣的猜忌決定造反,隋煬帝密召諸將,密令撤軍。隋軍留下的軍資、器械、攻具積如丘山,營壘、帳幕、堵塞不動,皆棄之而去。隋軍衆心洶懼,混亂的失去了部署劃分,諸道分散。高句麗出動數千士兵追擊,因爲隋軍太多,所以不敢靠近。隋朝後軍仍然有數萬人,高句麗跟隨抄擊,最後的羸弱的數千隋朝尾軍,被高句麗殺掠。而楊玄感的叛亂被迅速平定。

隋煬帝第三次親征高句麗,是在大業十年,隋煬帝下詔再次徵發天下兵,攻打高句麗。三月,隋煬帝到達涿郡,隋軍士卒在路上逃亡相繼。隋煬帝到臨渝宮祭黃帝,斬殺叛軍者以釁鼓,仍然無法阻止人們逃亡。七月秋初,隋煬帝車駕到達懷遠鎮。這時候,隋朝國內已經大亂,所徵之兵多數未能按期到達,隋朝來護兒向平壤進軍,高句麗王高元害怕,於是遣使請降。隋煬帝非常高興,遣使召來護兒率軍返回。高句麗的請降,卻並非真正歸附,只不過是詐退隋軍的一種緩兵之計。而“自負才學”的楊廣,對此卻未能識破,竟下令班師還朝。

大將來護兒認爲此時正是攻破高句麗的好機會,想繼續進攻,不肯奉詔,但是諸將聽從隋煬帝的命令,都請返回,來護兒才奉詔退軍返回。

隋煬帝對高句麗發動的戰爭,連年征戰使數百萬人喪生,過度殘暴的征斂與統治引起國內人民對隋煬帝的強烈不滿。隋煬帝第一次攻高句麗時,就開始爆發隋末農民起義。至隋煬帝第三次徵高句麗,各地大量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十月,丁卯,隋煬帝到達東都,己丑,到達西京。徵高句麗王高元入朝,高元卻沒有來。隋煬帝下令將帥嚴裝,準備再次征討高句麗,最後沒有成行。

在隋煬帝第三次征討時,高句麗王表面上表示臣服,但是卻不按隋煬帝的命令入朝,還俘獲大批隋人不放還,後世中原人到高句麗,“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隋煬帝徵高句麗,結果高句麗還在,隋朝卻大亂滅亡,北周留下的豐厚遺產被敗壞殆盡。隋煬帝造成的大亂嚴重削弱了華夏,導致人口銳減到200餘萬戶,還留下嚴重分裂內戰,連吐谷渾都返回故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卻防禦不了,而**厥崛起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極盛程度,突厥可汗將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還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取得中原,華夏面臨被突厥滅亡的危險。隋煬帝徵高句麗,結果華夏被大亂嚴重削弱,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徵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

而東漢末年,高句麗新大王初即位時,王兄拔奇曾得到公孫度之助,起兵爭位,旋敗死。從此高句麗與公孫氏就結下了樑子。公孫氏欲入中原爭鋒,必須要先解決高句麗這個後顧之憂;高句麗要想實現獨霸遼東的預想,也必須要排除掉公孫氏這個障礙。二者都心懷鬼胎,互相提防。但高句麗畢竟力弱,主要採取保境安民的守勢,待機而動。而機會終於來了,拔齊對新大王言道:“公孫度大軍若西向攻劉虞,此統一遼東、遼東千古一時之機也!”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百八十六章 子龍勸降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西涼神掌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六百五十二章 神擋殺神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六百二十八章 烽煙再起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三百七十一章 潛入鄴城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璧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七百三十一章 河邊暗箭第三百零三章 陰差陽錯第六百五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野談仇第五百五十九章 按摩大師第八百零三章 一腳三縣第一百九十六章 外強中乾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一百二十二章 兇嫌袁術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零四章 梟雄末日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敬雄辯第三百一十七章 陳留整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反攻合淝第八十六章 計救鍾繇第六百一十七章 儒法之爭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五百八十五章 水淹三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戰虎牢第三百一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七百七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六百五十八章 陳園作畫第八十四章 天下雄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零二章 誰是主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州登陸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第二百八十章 冀州別駕第五百八十二章 子龍定計第五百章 伊健妓妾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五百四十四章 西涼往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蝴蝶效應第一百零三章 恩將仇報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五十章 抽刀斷水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五百一十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三百九十五章 終南秘境第八百零六章 劍師聞喜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無緣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五十章 才高八斗第二百四十八章 峽谷漂流第三百五十四章 武聖顯威第八百一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五百九十四章 郝普危局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一百七十七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五大家族第七百八十二章 官渡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分崩第一百四十四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五百一十五章 呂蒙詭計第七百八十六章 順水漂流第二百一十七章 溫柔鄉里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五百五十九章 按摩大師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敵旋風第四百一十五章 子京一面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今日主演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重絞殺第七百六十九章 陳留之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西涼大將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八百零五章 贈劍破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峽谷漂流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蔡邕哭董第七百八十九章 再傷王越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四百七十八章 祋祤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洛陽詩會
第五百八十六章 子龍勸降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西涼神掌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六百五十二章 神擋殺神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六百二十八章 烽煙再起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三百七十一章 潛入鄴城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璧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七百三十一章 河邊暗箭第三百零三章 陰差陽錯第六百五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野談仇第五百五十九章 按摩大師第八百零三章 一腳三縣第一百九十六章 外強中乾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一百二十二章 兇嫌袁術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零四章 梟雄末日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敬雄辯第三百一十七章 陳留整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反攻合淝第八十六章 計救鍾繇第六百一十七章 儒法之爭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五百八十五章 水淹三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戰虎牢第三百一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七百七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六百五十八章 陳園作畫第八十四章 天下雄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零二章 誰是主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州登陸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第二百八十章 冀州別駕第五百八十二章 子龍定計第五百章 伊健妓妾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五百四十四章 西涼往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蝴蝶效應第一百零三章 恩將仇報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五十章 抽刀斷水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五百一十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三百九十五章 終南秘境第八百零六章 劍師聞喜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無緣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五十章 才高八斗第二百四十八章 峽谷漂流第三百五十四章 武聖顯威第八百一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五百九十四章 郝普危局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一百七十七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五大家族第七百八十二章 官渡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分崩第一百四十四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五百一十五章 呂蒙詭計第七百八十六章 順水漂流第二百一十七章 溫柔鄉里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五百五十九章 按摩大師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敵旋風第四百一十五章 子京一面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今日主演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重絞殺第七百六十九章 陳留之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西涼大將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八百零五章 贈劍破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峽谷漂流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蔡邕哭董第七百八十九章 再傷王越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四百七十八章 祋祤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洛陽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