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

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

話說陳龍一行秘密入住長安鍾家客棧,從鍾繇口中得知一些訊息,諸葛亮和陳龍都判斷王允和王越會有一些不可見人的秘密。鍾繇又說自打賈詡去後,並無人對鍾家客棧起疑,陳龍等略略放心。

長安龍蛇混雜,又是天子腳下,各大勢力的暗探可以說遍佈全城。自己化妝成商隊進入長安,多少會惹人注目,至於會不會泄露身份,就要看暗中監視人員的能力和天意了。

與正史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同,曹操是在興平二年春,涼州軍閥李傕擊殺另一涼州將樊稠,焚燬長安宮殿,將漢獻帝挾持到自己的軍營中,郭汜則將漢室公卿扣作人質,相互攻殺。李傕部將楊奉叛離,於同年八月擁漢獻帝東奔洛陽,他聯合河東郡白波軍首領韓暹等,擺脫李傕、郭汜的圍追堵截,於建安元年七月抵達洛陽。當時洛陽殘破不堪,百官自己採集野草籽果腹,甚至餓死於殘檐斷壁間。荀彧趁機向曹操建議:“今車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爲累。”曹操於是致信楊奉,表示自己糧食充足,可以接濟。八月,曹操率兵入洛陽,反對接納曹操的韓暹望風逃走,漢獻帝以曹操爲錄尚書事、領司隸校尉,參預朝政。九月,曹操接受董昭的意見,以求糧爲名,將漢獻帝及朝廷百官遷到自己的根據地許縣,改名許昌,以爲都城,自任大將軍,從而擺脫楊奉等對漢朝廷的控制,將漢獻帝牢牢地置於自己掌握之中。

而在曹操之前,其實三國正史中最早出現的說法是“毒士”賈詡向涼州軍首領李傕提出的“奉國家以徵天下”。初平三年,董卓被殺,其部將李傕等人便遣使詣長安求赦。當時掌權的司徒王允爲人剛直,沒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懼,不知所爲,準備各自解散,逃回歸鄉里。賈詡當時因爲是董卓所部的官吏,在李傕軍中任職,爲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們,對李傕等人說:“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衆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衆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爲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此計爲衆人採納。李傕等以替董卓報仇爲名,聯絡西涼軍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後擊敗呂布,殺死王允,挾持了漢獻帝,控制了東漢政府。

後來,袁紹的謀士沮授向袁紹獻計,讓其“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沮授說紹曰:“將軍累葉臺輔,世濟忠義。今朝廷播越,宗廟殘毀,觀諸州郡,雖外託義兵,內實相圖,未有憂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稸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可惜被其他謀士反對,袁紹遂不聽,錯過良機。

曹操起兵控制兗州初期,日後成爲曹操重要謀士的兗州治中從事毛玠,曾向曹操提出在羣雄紛爭之際自存並求發展的重要策略:“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說明了漢獻帝西遷,王綱不振,但統治全國數百年的漢室仍具號召力,作爲以皇權爲依託的宦官的後裔,皇權在政治鬥爭中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給曹操指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明路,直到最終成功將漢獻帝和百官遷移到了許都,開啓了王霸之路。

從毛玠、沮授、賈詡這些三國優質軍師,可以看出他們與諸葛亮的共性,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不同的是,陳龍因爲熟知歷史,預見了李傕、郭汜的叛亂,派出黃蓋保護了朝廷,順便救了王允性命,才讓漢獻帝脫出了曹操的魔掌。可惜的是,漢獻帝野心未熄,又遇上王允這只不死心的血蝙蝠,漢室就像是王氏家族的雞血,不吸乾絕不會死心。

所以,這次陳龍的挾天子,就是要挾持天子,並且徹底消滅他的周邊,將皇室架空成爲日本天皇那樣的擺設,並且制定皇室無權施政的憲法,讓皇權不能再有死灰復燃。

這回,陳龍帶來了三十名最精英的特戰隊員,自己親自帶隊,只要內部控制了未央宮,外部憑藉四大金剛和黃蓋、荀攸、徐庶三人的部隊,打掉長安東西門的守將,外圍再控制住想要勤王的部隊,憑藉堅城實現挾天子的目標。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情報。當夜,黃公覆、荀公達、徐元直三人秘密來到了鍾家客棧,與主公相見,自有一番熱鬧。衆人落座之後,徐元直第一個說道:“主公,聽說那劍仙王越重傷歸來,主公真是好手段。但他雖然不能保護漢獻帝,卻帶回來南林劍派林叔劍師和文舒劍師,成爲漢獻帝護衛統領。”

陳龍嘆道:“這兩人是有真才實學的,可惜不能爲我所用。不過,如果就是這兩個人,我有信心戰而勝之。”

荀公達道:“主公,既然秘密行事,屬下不確定這裡是否安全。王允雖然智計一般,但漢獻帝身邊的護衛長蔣濟,文武雙全,很難說這裡在不在他監視範圍內。總之,此次擬好計劃,行動之前最好不要再見面,以免被城內眼線偵知。”

陳龍道:“漢獻帝身邊,沒想到還能籠絡到如此人物。長安眼睛太多,理應更加小心,公達說的是。”光腦中迅速調查蔣濟的資料,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正史中曹魏名臣,歷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蔣濟在漢末出任九江郡吏、揚州別駕,後被曹操聘爲丹楊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屬,成爲曹操的心腹謀士。魏文帝繼位之後出任右中郎將,魏明帝繼位之後出任中護軍,封侯關內。景初年間擔任護軍將軍、散騎常侍等職。曹芳繼位之後,轉任領軍將軍,封昌陵亭侯,又代司馬懿爲太尉。正始十年,蔣濟隨司馬懿推翻曹爽勢力之後,晉封都鄉侯,同年卒,諡曰景侯。

這蔣濟歷史上曾在合肥計退孫權,助力曹操保住江淮,設計聯吳制羽,是曹魏軍事、政治上的頂樑柱。有此人保着漢獻帝,似乎事情有了一絲變數。

陳龍皺了下眉頭,說道:“這個蔣濟,就交給元直如何?”徐庶本是劍中游俠,毫不猶豫的道:“願爲主公效力!”

陳龍鬆了口氣,說道:“甚好!那計劃是這樣的,十五天後,內外同時發動。元直領五千軍直殺奔未央宮各門,牽制宮內兩千守兵,擒拿蔣濟蔣子通。我自領呂常等三十人,秘密潛入未央宮漢獻帝寢所,擒拿王昶、鄭袤,挾持漢獻帝。公達統北門兵一萬攻東門胡質,黃蓋統南門兵攻西門朱績,同時放傅彤一萬騎兵進城,一半保護鍾家客棧內主母和諸葛、月英軍師等安全,一半控制王允司徒府及王氏家族老宅,防止意外,並以爲城內的機動騎兵戰力。鍾繇負責將行動計劃送達四大金剛處,同時發動,阻隔回救長安的部隊。”

一番話說的清楚明白,分工明確,衆人轟然站起應了聲是。黃蓋忽然猶豫着道:“主公,公覆還有一個疑心。不知道算不算一回事。”

陳龍忙道:“但講無妨。”黃蓋道:“因小弟好武,日常在城內也與武人聚會。其中,長安城內有一個墨家子弟,與蔣濟和王允過從甚密。”

陳龍吃驚道:“墨家子弟?莫非是戰國墨翟之後?”

黃蓋道:“正是。那墨家子弟名叫墨休,乃是新一任的墨家鉅子。墨門平時神神秘秘,門下弟子不下千人。”

陳龍眼睛眯起來,說道:“竟然真有這樣一個墨門!這些天反正我也閒着,哪天待我喬裝拜訪墨門!”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八百二十二章 嘔血而亡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家義子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夫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心未忘第二百零三章 江北重鎮第七百零六章 荀家令君第四百三十六章 魏馬之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第五百四十章 閻行躲婚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月氏王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八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五十一章 楊家德祖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五百四十四章 西涼往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五百七十章 廬江敵情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家兄弟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中閻圃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小菜第二百六十章 五斗米教第七百三十二章 潛龍在淵第五百六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六百八十八章 今日主演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五百二十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四百三十七章 掛名天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巧遇謫仙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八十八章 俱懷逸興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二百八十八章 幽州劉虞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二十八章 湘水奇襲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三十章 太守陳龍第五百零七章 夢若二雪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五百五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八十章 陳應納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牝雞司晨第一百一十四章 驚豔一槍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五百三十章 陳家叔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陳宮之心第六百六十一章 夜探貂蟬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七十六章 得勝還朝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振雄風第九十章 連娜認主第五百三十八章 西涼大將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豹蔡琰第三百四十二章 濮陽養虎第三百零七章 兩大鏈錘第四百四十八章 獨闖墨門第三百一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七百二十章 勝之不武第七百二十章 勝之不武第七百七十六章 夏侯家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噩耗頻傳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第六百八十三章 以暴制暴第二百零二章 畫地爲牢第三章 勞燕分飛第四百五十八章 月英顯能第二百八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三十四章 蔣琬歸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棚中定計第十四章 小試牛刀第六百五十五章 心動時分第二百一十章 暖閣賭約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一百八十七章 巴陵夜火第七百五十七章 畫戟之神第七百五十三章 簡雍孫乾第四百五十二章 羣敵環飼第四百三十七章 掛名天子第二百零二章 畫地爲牢第三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
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八百二十二章 嘔血而亡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家義子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夫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心未忘第二百零三章 江北重鎮第七百零六章 荀家令君第四百三十六章 魏馬之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第五百四十章 閻行躲婚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月氏王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八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五十一章 楊家德祖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五百四十四章 西涼往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五百七十章 廬江敵情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家兄弟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中閻圃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小菜第二百六十章 五斗米教第七百三十二章 潛龍在淵第五百六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六百八十八章 今日主演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五百二十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四百三十七章 掛名天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巧遇謫仙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八十八章 俱懷逸興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二百八十八章 幽州劉虞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二十八章 湘水奇襲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三十章 太守陳龍第五百零七章 夢若二雪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五百五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八十章 陳應納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牝雞司晨第一百一十四章 驚豔一槍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五百三十章 陳家叔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陳宮之心第六百六十一章 夜探貂蟬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七十六章 得勝還朝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振雄風第九十章 連娜認主第五百三十八章 西涼大將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豹蔡琰第三百四十二章 濮陽養虎第三百零七章 兩大鏈錘第四百四十八章 獨闖墨門第三百一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七百二十章 勝之不武第七百二十章 勝之不武第七百七十六章 夏侯家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噩耗頻傳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第六百八十三章 以暴制暴第二百零二章 畫地爲牢第三章 勞燕分飛第四百五十八章 月英顯能第二百八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三十四章 蔣琬歸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棚中定計第十四章 小試牛刀第六百五十五章 心動時分第二百一十章 暖閣賭約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一百八十七章 巴陵夜火第七百五十七章 畫戟之神第七百五十三章 簡雍孫乾第四百五十二章 羣敵環飼第四百三十七章 掛名天子第二百零二章 畫地爲牢第三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