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

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

話說張既深夜設酒,款待風塵僕僕的經學大師鄭玄一行。席間鄭玄不過撿一些粗茶淡飯,盡顯淳樸本色。然言談之中,卻說起一番宏論,所謂天地人和、天人合一,又是皇權旁落、小人當道,說的張既一臉驚異之色,忙問起鄭玄所說的當世當道小人究竟是誰。

鄭玄彷彿沒有聽見,臉色肅靜平淡,只站起身微微拱手告辭道:“酒足飯飽,足感深情。今夜人困馬乏,容我休息一夜,明日再坐而論道。”說罷頭也不回就向着堂下走去。

幾個隨從早已守候在廊下,張既趕緊站起身一直送出去,鄭玄也不客氣,一躍上了馬車,在衛兵簇擁下離去。張既呆呆立在門口,不由的伸手摸了摸後腦勺,這經學大師的脾氣,還真是不好琢磨。

鄭玄的客棧就在天水幫不遠的渭河之濱,四周的警戒都是天水幫衆負責,當下車馬交接,鄭玄順利入住客棧。做爲主場嘉賓和主持人的馬雲騄,早已在客棧門口迎接,這妮子精神奕奕,並沒有因爲白天的操勞而憔悴,盡顯冰雪美人氣質。鄭玄是馬雲騄請來的,但鄭玄爲何肯這麼給面子,卻始終是一個謎團。按照大家的猜測,鄭玄近些年遊學講經,剛好計劃了這次到西涼而已,否則馬雲騄一個小小天水幫主,哪裡有那麼大的面子?不過也有人猜測,馬雲騄的師父與鄭玄的師父早有神交,所以才能夠請來這位當世經學大師,並且要在講經大會上替馬雲騄把控爭奪比武招親的資格,爲馬雲騄挑選出文武雙全的蓋世英雄才俊。

雖然衆說紛紜,但鄭玄來到天水,在學風濃厚、講究文治天下的大漢朝,仍然造成了極大的轟動,即使是在這烽火遍地的漢朝末年。從北海到天水可謂萬里迢迢,但鄭玄的粉絲遍地,小小僕從隊伍並未受到留難,可見一斑。

天還未曾放亮的絕早,鄭玄的擁躉已經在客棧的警戒線之外,形成了一道風景線,頗像現在粉絲見面會的現場,但以寒門青年士子居多,他們的夢想當然是成爲鄭玄正式的學徒,但不是千里挑一的人才,或者不是世族大家的子弟,恐怕都不會入鄭玄的法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古今如一。

歷史上的西涼指的是甘肅、寧夏以及青海三省湟水流域一帶,地理位置上相對偏僻,地勢複雜多變,坐擁各種沙漠、山地、戈壁等,地處西方寒冷之極致,故有西涼稱號。因此,從文化上來說,也是屬於文化中的荒漠,對比起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簡直是天壤之別。鄭玄來到西涼,簡直就是爲西涼帶來了文化甘泉,因此特別受到文化上如飢似渴的士民的重視和歡迎。

天水做爲離長安最近的大城,就正好承接了這種文化對接中心的角色。正史中,東漢末期同屬古涼州人的三位傑出的軍事將領:皇甫規、張奐與段熲,在對羌人的作戰中揚威立萬,皇甫規字威明,張奐字然明,段熲字紀明,因爲三人的表字都有個“明”字,又都在治羌中立功揚名,故而被當世並稱爲“涼州三明”。 這三人,在對羌戰爭中都有過很傑出的戰績,在羌人中也有很高威名。但是,這三人在剿撫方面則分爲兩個陣營。皇甫規、張奐贊同“撫”,而段熲則贊同“剿”。

皇甫規、張奐贊同的安撫,其實是在軍事威嚇的基礎上,將降伏的羌人部落遷徙到關內,撒在漢人中,讓他們由遊牧生活轉爲耕農生活,同化羌人的生活習性。而段熲的剿則是種族滅絕。段熲在擔任護羌校尉的時候,滅掉了十餘個羌族小的部落。對於像先零這樣的大部落也是採取逐步蠶食的方法,削減其人數。

就短期來看,段熲的方法的確有效,但長遠看來,皇甫規、張奐的做法更徹底。但可惜漢朝廷一直搖擺不定,沒有一個固定的國內民族政策,導致皇甫規張奐的方法無法見效,而段熲的方法因爲過於血腥,也爲廣大士族反對。正是因爲這種朝廷的猶豫,使羌亂成爲漢朝覆滅的一個重要原因。

和平時期羌亂可以被打服,地方勢力也不敢造次,中原一旦動亂西涼自然也就不安分。羌亂貫穿東漢王朝,國家對羌耗費千億金錢,卻無法完全平定涼州,最後只能靠大量發行銅錢來解決財政問題,引起後續一系列問題,最終使國家越來越虛弱。

並且,羌亂不是簡單的國家內部問題,其中還很可能有匈奴的陰影存在。因爲羌曾經做過匈奴的藩屬,而且羌族也曾在安帝時期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加上涼州的軍事戰略因素,匈奴暗中煽動支持羌亂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說,東漢的羌亂究其根本,是漢匈之爭、羌族獨立等問題的綜合反映。

“涼州三明”之後,到陳龍穿越的這段時期,涼州少數民族部落隨着中原黃巾起義的聲勢也一起造反,史稱涼州之亂。少數民族攻城略地、勢力浩大,連涼州督軍韓遂也被挾持加入叛軍,成爲所謂三國時期西涼軍團建立的起點。

西涼軍團很快發展到超過十萬萬之衆,佔據涼州大部分地區,後以誅宦官爲名進軍長安,打敗過皇甫嵩、張溫、董卓、孫堅等部隊,不過苦戰輾轉難成,最後兵退黃河上游。直到涼州刺史耿鄙徵召軍馬平反,馬騰入伍後官至司馬,執偏將軍後卻率部投奔了韓遂,西涼軍團實力大增,最終佔據了整個涼州。

西涼軍團進入鼎盛之時,又開始打長安的主意。不過天不遂人願,在陳倉兵敗皇甫嵩,涼州大軍退兵分裂爲韓遂軍團、馬騰軍團、宋建軍團。逢漢靈帝死,董卓之亂,全國沸騰,董卓以及其殘部李傕、郭汜都交好西涼,韓遂、馬騰也給拜爲上將了。自此韓遂、馬騰內鬥不斷,董卓被滅後,曹操勢力漸漸強大,兩者又分別與曹操交好。

後來馬超說服韓遂反曹,以韓遂爲首向東進軍,西涼軍團勉強合爲一股,但在年底便被曹操所破,兵敗渭河,馬超和韓遂相互猜忌,最終再次分裂,陷入各自爲戰。公元二百一十三年,韓遂爲夏侯淵擊破,沒幾年就病亡,馬超因部下叛亂投奔張魯。再後來馬超又投奔了蜀漢之主劉備,仗其名聲也爲蜀軍招攬了隴南不少能征善戰的少數民族。曾經無比強大的西涼軍團自此消亡。

所以,文化統一,一直是東漢士族大夫間流傳的一派觀點,被有些人認爲是解決羌亂的終極辦法。如此說來,鄭玄此次西來,實際上還是代表孱弱的東漢朝廷而來。儘管經學儒學文化強大,但可惜天下大亂之際,天時、地利、人和,漢獻帝連一個都不曾佔有。

陳龍一身儒胡混合的服裝,踏着朝陽清暉,也緩步走到客棧外,準備迎接這個素未謀面的鄭玄。憑藉腦中強大無匹的光腦,誓要在講經大會上拔得頭籌,讓馬雲騄刮目相看。想起抱得美人歸的一刻,陳龍嘴角牽出一絲微笑,心中涌起強大的信心。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百五十一章 楊家德祖第五百七十四章 青釭絕影第五百八十六章 子龍勸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分崩第七百四十四章 張飛求親第七百六十七章 生擒吳質第六百一十七章 儒法之爭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零六章 一時瑜亮第三百零一章 李代桃僵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四百一十七章 身份懸疑第五百一十一章 智激孫權第二百二十一章 神秘將軍第五百三十章 陳家叔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怒髮衝冠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退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說仲達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說仲達第六百七十二章 道家心學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地如球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六百四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二百九十章 初生牛犢第六百二十章 天地玄黃第二百九十六章 力劈難樓第五百五十七章 惡補玄學第一百五十八章 董卓之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二十八章 湘水奇襲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宮第四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六百零三章 雲騄救美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七百八十二章 官渡之戰第十七章 再生毒計第三十章 太守陳龍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六百零三章 雲騄救美第一百八十七章 巴陵夜火第七百一十八章 破山劍氣第二十七章 零陵血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幻彩冰魄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憂公主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五百三十三章 小張將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怒火中燒第六百九十一章 羣架技巧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漢醫仙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州登陸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劍氣分流第八百二十六章 烈火香雲第五百五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第五百三十二章 合淝城下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水麥積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躍西涼第八百零五章 贈劍破山第七百二十九章 雷電之威第五百四十三章 劫持鄭甘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二百九十三章 攪動風雲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同世界第三百章 上黨出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素錦馬超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第七百五十二章 糜氏夫人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七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六百四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五百零六章 一時瑜亮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四十一章 神童對決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奉詐降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安仙隱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陽平血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三百三十章 無家可歸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七百七十五章 劫持人質
第六百五十一章 楊家德祖第五百七十四章 青釭絕影第五百八十六章 子龍勸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分崩第七百四十四章 張飛求親第七百六十七章 生擒吳質第六百一十七章 儒法之爭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零六章 一時瑜亮第三百零一章 李代桃僵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四百一十七章 身份懸疑第五百一十一章 智激孫權第二百二十一章 神秘將軍第五百三十章 陳家叔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怒髮衝冠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退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說仲達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說仲達第六百七十二章 道家心學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地如球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六百四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二百九十章 初生牛犢第六百二十章 天地玄黃第二百九十六章 力劈難樓第五百五十七章 惡補玄學第一百五十八章 董卓之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二十八章 湘水奇襲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宮第四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六百零三章 雲騄救美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七百八十二章 官渡之戰第十七章 再生毒計第三十章 太守陳龍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六百零三章 雲騄救美第一百八十七章 巴陵夜火第七百一十八章 破山劍氣第二十七章 零陵血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幻彩冰魄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憂公主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五百三十三章 小張將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怒火中燒第六百九十一章 羣架技巧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漢醫仙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州登陸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劍氣分流第八百二十六章 烈火香雲第五百五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第五百三十二章 合淝城下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水麥積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躍西涼第八百零五章 贈劍破山第七百二十九章 雷電之威第五百四十三章 劫持鄭甘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二百九十三章 攪動風雲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同世界第三百章 上黨出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素錦馬超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七星寶刀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第七百五十二章 糜氏夫人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七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六百四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五百零六章 一時瑜亮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四十一章 神童對決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奉詐降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安仙隱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陽平血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三百三十章 無家可歸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七百七十五章 劫持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