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馬超被耍

張飛、馬超之爭,終究是未分勝負,但看兩人下馬後,馬超望向張飛的眼神中,多了一層敬畏,少了一絲桀驁,也不難猜出,其實高下已然兩斷。

“孟起武藝果然非凡,到了毋極,主公定會對你大加讚賞。”將馬匹遞給走上前的軍中親卒,張飛拍着馬超的肩膀,開口道:“此戰甚是盡興,走,回去與某暢飲!”

兩人前腳離開軍營,後腳便有兵卒將此番將鬥傳了出去,不過一夜時間,幾乎整個長安城內的人,都知道了這事,有個西涼來的勇將,能和張飛酣鬥不敗。

在長安城內歇息一日,孫乾、馬超二人便要繼續趕路,這時候已經絕對‘安全’了,自然不用像剛離開西涼時,那般緊趕慢趕。

時至正午,找了處山間小溪歇腳,孫乾笑問道:“孟起,益德之勇武,如何?”

“張將軍不愧當世虎將,超暫不如他。”馬超的回答也是頗有內涵,說張飛是虎將,那他自己能夠與之兇鬥,不也正是在誇自己。而那‘暫不如’三字,潛意思不就是,日後他馬超會比張飛要強。果然,錦馬超雖說敬畏張飛,但心底還是有些不服氣的。

孫乾八面玲瓏,如何聽不出這話中之意,不過他也不去點破,笑呵呵的也算是應承過去。心裡頭卻是想到,如此人物,到了毋極還不知會弄出什麼動靜。

過潼關,經洛陽,又是大半月時間流逝,馬超雖然有心與張遼、高覽二人較技,但卻都沒能實現。張遼性子穩重,自然不會與之動武。高覽倒是有心要試試馬超的斤兩,奈何有個當世大儒田豐在,卻是不允許他做出這麼沒禮貌的事情。

略帶遺憾,馬超對前往毋極卻是更爲期待,因爲當日離別長安時,張飛可是說了,在毋極,和他武藝相當的戰將不在少數,有機會可以和他們過過招。

時至中秋,又是一年圓月歡聚的日子,雖然漢末時期沒有中秋節一說,但甄堯還是早早的便將毋極各文武都打發回家,自己也坐在家中,陪着年邁的母親與衆佳麗賞月。

一年年過去,張氏的身子也愈發不佳,雖然還能自理,但眼睛,腿腳都已不再利索,便是走路也得有人攙扶着才行。庭院中擺放着許多水果和吃食,梨子、柚子自是不少,府裡的廚子仿着後世月餅的模樣,也弄出了味美色香的點心。

這已經不是甄堯第一次於中秋時節陪着家人賞月了,以往衆人不明所以,甄堯便以自己平日公務忙,甚少有時間陪着家人,所以就專門抽出這天夜晚,至少能夠略盡孝道。

十幾年下來,甄府上下也都習慣了八月十五這一日的齊聚,若是哪一年缺了人,恐怕都會有些不自在。大人們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幾個小輩卻是一點也不安分,東跑西跳的,就差上房揭瓦了。

甄恬、甄翊兩人依舊在爲姐姐、哥哥的名頭爭鬧不休,三歲的甄豊嘟着嘴緊跟在兩人後面,時不時的喊上一句,要兩人停下等他。甄儼的一子一女同樣湊在一起,兩個小傢伙唯恐天下不亂的給甄恬二人加油,要兩人此次分出的排位來。

而這時,甄皓卻是做足了大哥的派頭,一邊讓衆弟弟妹妹們別吵,一邊自己帶頭起鬨。卻是惹來衆人的齊攻,而甄皓比甄恬幾人也大不到一歲,哪裡能夠以一敵多,連忙撒開腿逃跑,向真正的小輩大哥,甄昂求救。

自從上次於學府內被甄堯批評了一頓,甄昂卻是有了長足的長進。原本這時候他也會跟着弟弟妹妹一同胡鬧,不過此次甄皓來向他求援時,卻是招呼着衆弟妹都安分坐下。

甄昂的變化,甄堯都看在眼裡,對此他自然很是滿意,畢竟已經選定了甄昂做爲接班人了。若是甄昂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日後豈不是要給後輩們留下禍根。

看着甄昂將一干小輩都制住,張氏笑着開口:“昂兒如今卻是大了,有當年我兒的模樣。”

“這小子,還早呢!”甄堯口頭上答應着,心底卻是一陣搖頭。畢竟他是後世穿越而來,心性便是成熟的很。十歲的兒子,如何能與自己當初相比。

中秋即過,毋極的天氣逐漸開始轉涼了,這讓呆在西涼、習慣了冷天氣的馬超好受許多。十日後,在孫乾的帶領下,總算是見到了大漢如今的都城,毋極。

來了毋極,自然要去甄堯那報道,州牧府,也就是毋極大將軍府,甄堯在這接見了遠從西涼而來的少年英雄。“末將馬超,參見大將軍!”甄堯如今身肩的職位,就屬大將軍一職最高,馬超的官職又屬武將一系,見了甄堯自然是要行‘長官禮’。

“好一個西涼錦馬超。”心底暗贊,甄堯笑着走下去將其扶起:“孟起多禮了,快快起身。”

馬超剛至毋極,見了甄堯自然不會託大,躬身抱拳:“謝大將軍。”言畢才任由甄堯將自己拉起來,站直身子,兩眼直望過去,便是甄堯那年長的面龐。

“孟起領兵破西羌,此乃我朝之盛世。”甄堯誇讚一番,指了指周圍諸人,開始爲馬超做起介紹。爲了接見馬超,甄堯可是做足了功夫,毋極所有文武,都到齊了。

聽到趙雲、張頜、徐晃三人名諱,馬超心底便是一驚,沒想到自己初來毋極,就將甄堯麾下幾員戰功赫赫的將領,認識了一圈。當然,也有人被他給忽略了,閻柔便是其中之一。

馬超入毋極,第二日一早,便跟着甄堯一干文武,一同走進皇宮大殿。正殿上,劉協頗爲希冀的希望馬超這個新任虎賁中郎將,能像他先祖那般輔佐劉氏。但見到馬超跟在徐晃、趙雲身邊,眼底卻是更加失望。

一番天子任命,馬超便接任了虎賁中郎將一職,職位是領了,但要說兵權嘛,卻依舊沒有,暫時還是掛着一個空殼。因爲城內兵務,特別是皇城的兵將,那都是甄堯的嫡系兵馬。

當然,爲此馬超還是找上了甄堯,甄堯也沒回絕,但這兵馬卻要馬超自己招練,以半年爲限,八百人。到時甄堯會來檢驗,若能成軍,便讓馬超於城內統領此兵馬。

甄堯的這個做法,卻是將馬超的不岔給激了起來,兵少就少點吧,他還真不信半年時間,拉不出一隻像樣的隊伍。是以纔來毋極兩三日,便急急忙忙的上任,于軍營旁設下一處徵兵之所,自個親自坐鎮,徵收前來投軍的將士。

馬超一門心思投入招新兵當中,甄堯可謂是樂見於此,這樣一來馬超也算有事可做,不會四處給自己添亂,更不會與宮內那位取得聯繫。

馬超一心要練出一支兵馬,卻不知道自己已經鑽入甄堯設下的套子裡。毋極在甄堯的治理下,許多政令都與當世漢律出現分歧,這招收兵卒一項便是如此。

馬超冒冒失失的設了招兵處,但效果卻是差的要命,半月過去,除開一些瞧熱鬧的曾來詢問過這招的是何兵馬外,幾乎都無人來投。偏偏甄堯又不准他私自去抓壯丁,是以這麼常時間過去,所謂虎賁一軍,依舊只有他一個人,和甄堯派給他的兩名副手。

每日呆坐於徵兵之地,耳邊迴盪的是軍營內不斷傳出的殺喊練兵聲,馬超心底可謂急得不行。又是半月下來,大漢都已入冬季,馬超無可奈何之下,皺着眉頭開始找人詢問。

最後,還是趙雲看不過去了,纔開口對馬超說起毋極的徵兵法案。毋極兵種分上中下兩層,下層是衆多的屯田兵,農忙時在耕地中農作,而非農作期,便彙集於城內,進行初步統練。

而中層,便是毋極可調動兵馬中的基層部分,各個兵種都有,這些兵馬如需要招人,一般都是在戰後,出現了損失,或者有兵卒到達年歲可以退役,平常是不會徵召新丁的。而且即便是招收兵馬,也是從屯田兵中挑選,不會直接從民衆中徵召。

最上層,便是甄堯手中緊握的精銳兵卒,如自家親兵中的近衛軍,步卒戟兵中的大戟士,弓弩手中的元戎弩,騎兵中的重騎軍,這些都是數目不多,但各個身經百戰的悍卒結合在一起,所組成的精銳部分。

毋極的兵馬徵召,層次性十分明顯,像馬超這種胡亂一氣的掛牌子徵收兵馬,自然不會有人前來投軍,畢竟毋極的軍令早就明文規定不可隨意徵召兵丁的。

而這些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毋極每年徵收兵馬,或是屯田兵服役期已滿要另行換卒時,都是在夏季舉行。也就是說毋極的徵兵時節,只有一個夏季。

從趙雲口中得到這個消息,馬超好懸沒被氣的吐血,原本有想到自己到了毋極不會比西涼好過,卻沒想甄堯如此‘戲耍’自己,心頭怒火自是難以撫平。

可有怒氣又能如何,這裡是毋極,是甄堯的地盤,在這馬超只能按照甄堯的話行事。想要和他相鬥,卻是連一絲可能都沒有。示意知道事情真相後,馬超便將招兵處給拆了,自個整日待於虎賁將軍府,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這個馬孟起,卻是發起脾氣來了,哈哈~~”得知馬超已經不再守着招兵之處,甄堯不禁莞爾,原本只是想逗逗他,沒想馬超脾氣不小,連招兵之地都給拆的七零八散。

許攸同樣一臉笑意:“主公想要降服此人,便先的治治他的秉性。此人素來桀驁,若不讓他受挫一二,主公用着卻是不會趁手。”

“子龍,這接下來,便看你了。”甄堯心底琢磨一陣,頷首道:“務必要讓馬超知曉,他還沒那資格,在毋極猖狂!”

“主公,某也願去會會那馬超!”都屬邊境上將,閻柔可是記得馬超剛來時,完全無視自己的樣子,口頭不說,但心底自然咽不下這口氣。

甄堯搖頭失笑,不過也不好拂了麾下心腹大將的面子:“堅正便與子龍同去吧。”

有甄堯此話,閻柔頓時眼冒精芒,似乎已經開始盤算着如何教訓馬超這個狂妄之徒了。而趙雲也同樣有些異色,許久未有戰事,也不曾遇上其他大漢名將,如今能與馬超較量,也是不錯的選擇。聽聞他比起益德也不遑多讓,手段肯定不差。

閻柔上門挑戰註定是悲劇的,即便他胯下是甄堯所贈寶馬,戰馬上馬鐙、馬鞍等裝備齊全,但較之馬超,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雖然差距極小,但到了他們那頂尖戰將的程度,便是毫釐的差別,最終的戰果都是不同的。

當然,馬超要勝閻柔也不容易,畢竟他才二十餘歲,身體、武技均不在巔峰之年,反觀閻柔正值人生頂峰,一番苦鬥,足足持續了兩個時辰,才以微弱的優勢得勝。

雖然勝過閻柔,但馬超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記得剛來毋極甄堯給他介紹諸多毋極戰將時,他根本就沒想過閻柔其人,居然能將自己逼戰百回合開外。

閻柔尚且如此,趙雲、徐晃等人又有何手段?馬超心底如此想着,而事隔一日後,他也親自領略到了趙雲的厲害。七探盤蛇槍法,此時已經被趙雲完全摸索出來,不像幾年前幽州之戰時,那半似盤蛇,半似朝鳳的不成熟槍決。

而馬超,練得還是自家槍法,並沒有摸索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槍決,雖然一杆金槍虎虎生威,但在境界上已經弱了趙雲一籌,百回合後,被趙雲抓住了一絲破綻,掃中了後背。

若是戰場廝殺,這一招或許並不致命,馬超也能迅速反擊,但眼下是較技切磋,捱了這麼一下馬超也沒那臉皮繼續鬥下去。一聲歎服,馬超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槍技遠不如趙雲純熟。

而在此之後,馬超也分別領教了徐晃的大斧頭,和張頜的槍法。徐晃的重斧可謂讓他吃了不少暗虧,戰後馬超也曾比較,便是父親麾下大將龐德的重刀,也未必能與徐晃斧頭相抗。

在趙雲、徐晃手底下吃了些小虧,馬超再與張頜相鬥時,卻是穩穩壓了他一籌。張頜雖然武藝出衆,但他更多的是作爲統兵陣將出戰,兩軍對壘時他未必比馬超差,但論到單打獨鬥,張頜便是比起閻柔,還要差了一些,在馬超手上也只是僅僅走過百回合。

與毋極諸將的較量雖有勝,但亦有敗,這讓馬超性子收斂了不少。他現在算是知道了,在這大漢十三州里面,他馬超暫時還未站在當世最前列,別的不說,單單甄堯帳下,便有一隻巴掌的人物比他要強:長安張飛,毋極趙雲、徐晃,青州關羽,徐州太史慈。

後兩人雖然沒有交手,但從趙雲等人給出評價中,馬超很明智的選擇了相信,畢竟趙雲沒必要誇口唬騙他。

隨着馬超在毋極呆的時日漸長,大漢也跨過了舊歲,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已然降臨。正月過半,便是大漢各地農忙時節。一邊要照顧入冬前種下的小麥,一邊還得耕種春種。

而就在甄堯忙於春耕事宜時,一道長安傳來的軍事消息,卻是讓甄堯暗喜不已。能與長安掛鉤的軍事行動,不是涼州有了動靜,便只有益州的漢中了。

而此次沮授傳來的訊息,便是與漢中有關。大漢黃巾亂後,身爲皇室的劉焉便請奏避禍西南,並將益州牢牢把握在手。而張魯,原本也是他派去鎮守漢中的,目的只有一個,便是將司隸與蜀中給斷隔開來,自己好在蜀中當土皇帝。

張魯在劉焉在世時,也算安分,可劉焉一死,劉璋上位後,卻是有了動靜。而這少許的動靜,卻是讓此二人成了不共戴天之仇敵。先是劉璋拿張魯之母開刀,之後張魯爲了報仇,便幾次三番的南攻蜀中。

一直到董卓掛掉之後,天下諸侯動亂,幾次南征無果的張魯爲了保全實力,卻是開始偃旗息鼓了。而原本報仇無望的張魯,卻意外的得到了張濟叔侄的投奔。張濟年老也就罷了,但張繡卻是實打實的軍中驍將,有此良將在手,張魯又起了南征的心思。

張魯一直在等機會,等了足足一年有餘,在新年正月剛過,春耕尚未結束時,終於忍不住出手了。任用張繡統領全軍,以閻圃爲行軍軍師,共率將士六萬餘,完全是一副不殺入成都,不爲母報仇,絕不還師的態度。

得到了益州戰報,甄堯當即將一干文武都召集至府上,將事情說出後,許攸首先開口:“主公,毋極休養許久,也該有所動靜了。此乃天賜良機,益州一戰可定!”

許攸說完,底下閻柔幾位戰將便開始請命了。而陳琳這時也上前說道:“主公,城內糧草、輜重充足,可堪一戰。”

甄堯眼中閃過一抹亮色,嘴上卻搖頭道:“此舉不妥,益州之事,堯一外人如何能摻和其中?強行出兵,恐遭無故罵名。”

自古戰事,出師必有名,甄堯的言下之意就是他還少一個藉口,才能派出兵馬前往益州。這話幾位謀士心底都明白,對他們而言,找出兵理由更是如家常便飯。

“主公勿慮,若嘉所料不差,蜀中自會有人前來相請。”郭嘉嘴角上揚,自信一笑,開口進言:“主公只需等待稍許,將兵馬、糧草準備妥當即可。”

()

二合一章節求首訂啦第229章 亂亂亂第317章 送公孫度‘平州牧’第328章 呂關張徐四將鬥第41章 再戰第372章 呂布傷,甄堯入幷州第226章 金蟬脫殼第255章 一起圓房嘛第156章 張燕入中山第109章 張純死第422章 邪馬臺國來使第338章 和咱太守耍一個勾欄第266章 貪墨的下場第350章 宿命之戰第125章 漢末首例‘開刀手術第69章 天妒?天定第152章 李儒再出招第384章 月黑風高第44章 後院地道第432章 蜀中生亂第14章 詐傷與計劃第364章 細說江東戰船第382章 賈詡一語擾羣雄第220章 弩陣第1章 臨漢末逢大亂第125章 漢末首例‘開刀手術第193章 輕取五郡第131章 潘鳳爲媒第303章 鬥將呂布之‘子’第251章 燒死曹孟德第440章 好酒豈能獨飲第137章 張繡叫陣第188章 天生郭奉孝第223章 虎頭蛇尾的鬧劇第143章 破胡軫第411章 議稱公第57章 破城門第248章 何謂倚仗第94章 可憐人可恨處第418章 十里小才、萬里人傑第186章 四女見面第95章 太守府宴客第214章 張頜二敗顏良第19章 北新城外第159章 胡昭出謀第61章 城外遊第437章 火燒藤甲兵第430章 蓬萊水軍第438章 鬥智,亦鬥險第419章 小甄昂初獻策第51章 觀戰說教第250章 遊俠第102章 廣陽城內第421章 江州風雲起第246章 天生神力第376章 精銳盡出第378章 融化吸熱第420章 出征在外的年末第34章 水資源的問題第131章 潘鳳爲媒第195章 衆女的小心思第234章 蔡琰的成績第369章 漢末的人工飼養鸚鵡第123章 城內散糧第90章 賊將授首第361章 虧本與大賺第138章 “上將潘鳳,可斬張第399章 益州風雲第152章 李儒再出招第64章 父子語第399章 益州風雲第57章 破城門第255章 一起圓房嘛第225章 生擒第337章 學府再添大賢第392章 毋極的後備人才第268章 子義赴冀州第156章 張燕入中山第52章 太監來了第79章 甄逸之死第268章 子義赴冀州第376章 精銳盡出第252章 命大才是關鍵第89章 礦山下戰鬥響第80章 遠遊拜訪第241章 戰火升級第44章 後院地道第420章 出征在外的年末第229章 亂亂亂第253章 獻琴獻舞第208章 冀州風雲起第197章 慧眼辨人第209章 戰前第260章 有‘教師癮’的甄宓第2章 府內械鬥第437章 火燒藤甲兵第165章 毋極戰事了第386章 陳年舊事的揭開第395章 此琴爲誰鳴?第379章 冰牆幽火
二合一章節求首訂啦第229章 亂亂亂第317章 送公孫度‘平州牧’第328章 呂關張徐四將鬥第41章 再戰第372章 呂布傷,甄堯入幷州第226章 金蟬脫殼第255章 一起圓房嘛第156章 張燕入中山第109章 張純死第422章 邪馬臺國來使第338章 和咱太守耍一個勾欄第266章 貪墨的下場第350章 宿命之戰第125章 漢末首例‘開刀手術第69章 天妒?天定第152章 李儒再出招第384章 月黑風高第44章 後院地道第432章 蜀中生亂第14章 詐傷與計劃第364章 細說江東戰船第382章 賈詡一語擾羣雄第220章 弩陣第1章 臨漢末逢大亂第125章 漢末首例‘開刀手術第193章 輕取五郡第131章 潘鳳爲媒第303章 鬥將呂布之‘子’第251章 燒死曹孟德第440章 好酒豈能獨飲第137章 張繡叫陣第188章 天生郭奉孝第223章 虎頭蛇尾的鬧劇第143章 破胡軫第411章 議稱公第57章 破城門第248章 何謂倚仗第94章 可憐人可恨處第418章 十里小才、萬里人傑第186章 四女見面第95章 太守府宴客第214章 張頜二敗顏良第19章 北新城外第159章 胡昭出謀第61章 城外遊第437章 火燒藤甲兵第430章 蓬萊水軍第438章 鬥智,亦鬥險第419章 小甄昂初獻策第51章 觀戰說教第250章 遊俠第102章 廣陽城內第421章 江州風雲起第246章 天生神力第376章 精銳盡出第378章 融化吸熱第420章 出征在外的年末第34章 水資源的問題第131章 潘鳳爲媒第195章 衆女的小心思第234章 蔡琰的成績第369章 漢末的人工飼養鸚鵡第123章 城內散糧第90章 賊將授首第361章 虧本與大賺第138章 “上將潘鳳,可斬張第399章 益州風雲第152章 李儒再出招第64章 父子語第399章 益州風雲第57章 破城門第255章 一起圓房嘛第225章 生擒第337章 學府再添大賢第392章 毋極的後備人才第268章 子義赴冀州第156章 張燕入中山第52章 太監來了第79章 甄逸之死第268章 子義赴冀州第376章 精銳盡出第252章 命大才是關鍵第89章 礦山下戰鬥響第80章 遠遊拜訪第241章 戰火升級第44章 後院地道第420章 出征在外的年末第229章 亂亂亂第253章 獻琴獻舞第208章 冀州風雲起第197章 慧眼辨人第209章 戰前第260章 有‘教師癮’的甄宓第2章 府內械鬥第437章 火燒藤甲兵第165章 毋極戰事了第386章 陳年舊事的揭開第395章 此琴爲誰鳴?第379章 冰牆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