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歷史往往掩蓋真相

建鄴城,此時離孫堅下葬已有百日,因爲孫策乃長子,又有張昭、張紘的支持,是以雖然有不少人惦記着主公的位置,但孫策還是在衆人的擁護下成爲江東的第二位主人。

本來身爲主公孫策是不應該再往前線跑的,但孫策的性子便讓他無法安坐統籌後方,將內政交予二張與自家二弟後,帶着幾位輕騎隨從,便快馬加鞭的往歷陽而去。

而就在建鄴到歷陽的一條路程最短的山間小道邊,焦慮、羅翰以及不少黑衣刺客正躲在草叢中靜靜等待。選擇在這裡埋伏,是焦慮從陸遜兩兄弟口中得來的消息。

陸遜、陸績雖然跟着周瑜的時間不長,但也算有些時日了,而對於孫策,自然也很是熟悉。二人以爲孫策那性子,肯定不會走寬敞卻又繞彎的官道,而是選擇最爲便捷的小道,即便走小道必須在野外露宿。

陸家兩小輩的推測顯然是正確的,聽着噠噠的馬蹄聲,以及在前方一里處守候的細作傳回的消息,羅翰取出別在腰間的手弩,低聲道:“動手的時候,務必乾淨點。”

其餘黑衣人也知道這次行動是以羅翰爲首,當即點頭便是明白。就在衆人準備妥當時,孫策來了,依舊是騎着戰馬跑在最前頭,後面跟着十名輕騎。

“嗖”的一聲,一支淬過毒的利箭從手弩中激射而出,穿過孫策身上所穿的薄甲,直接刺入腰間。猝然遇襲,又是弩箭襲擊,孫策左手直拉馬繮,勉強停步。

“殺”不需要廢話,羅翰第一個衝了上去,而後十餘位黑夜刺客也都緊跟其後衝入小道,只留下焦慮一人在邊上接應。

毒箭帶來的痛楚沒讓孫策摔下馬便是僥倖,見到叢地衝出一羣手持刀刃的男子,孫策知道自己今日危險了。強忍着傷痛,調轉馬頭衝向幾名黑衣刺客,拔出腰間的寬刀,迅猛下劈。

小霸王即便受創中毒,也不是尋常人能打他主意的,僅一個照面,便有兩人被廢了手臂。見孫策勇猛如此,羅翰不禁心底一顫,雖然自己在毋極死士當中也是驍勇之輩,但要比之此等悍將,還是有不少差距,當下不敢正面敵鬥,只在一旁遊走,等待孫策體內毒發。

緊跟孫策而來的輕衛,在看見主公遇襲後,連忙翻身下馬,不過還不等他們靠近孫策,黑衣刺客中便分出了八人將他們牢牢擋下。

江東小霸王勇則勇已,但身手毒箭創傷,又如此揮刀力戰,本就流入體內的毒素跟是隨着血液流遍全身。僅僅小半盞茶時間,孫策的雙眼便愈發模糊,而雙臂與雙腳,也開始乏力。

“想要殺我,你們還不配”孫策自知難逃一死,咬破舌尖換來了一絲空明,手中寶刀連連劈砍,似乎有愈戰愈勇的趨勢。

“噗”“噗”兩道吐血聲,分別從羅翰與孫策口中傳出。孫策之前爆發已經是檣櫓之末,如今再也壓制不住體內毒傷,夾雜着黑色的鮮血,不斷從他口角外溢。

而即便如此,羅翰也不好過,胸前被狠狠劈了一刀,傷口觸目驚心。不過此刻即便是受傷身死,也是值得的,因爲孫策已經完了。他的一干親衛也因爲急迫救主的心情,反而被宰殺乾淨,只不過黑衣刺客也死了大半便是了。

孫策全身毒發頹然倒地,此刻他便是連眼皮都無法眨動,看着與自己遊斗的刺客靠近,手持刀刃在脖子上一抹,隨即一陣痛覺襲上心頭,腦袋一歪卻是不省人事。

所有目標都解決乾淨,羅翰左手捂着胸部創傷,便示意其餘黑衣人與躲在從中的羅翰過來。在所有人靠攏的時候,持刀的右手突然動了,猛的扎進一名黑衣刺客的左胸。

“你,你”黑衣此刻雙目直瞪,他至死也不明白爲什麼羅翰會在任務完成後,對他出手。

不過很快羅翰便自己開口道:“孫策和這些許貢門下餘孽都死了,你們將身上衣物換下,趕緊回城去,別管我”這話是對其餘三位黑衣人說的,行刺孫策這等大事,自然不可能由他一人來完成,必要的助手還是有的。

“告辭”不過黑衣人與羅翰並不同屬一個‘部門’,黑衣人是隱藏在江東的細作、暗子,而羅翰是毋極總部出來辦事的死間。

身爲死間,幾乎就是一次性消耗品,當任務結束,也就代表着他們生命的終結。拖着重傷的身軀在這片殺戮戰場上佈置一番,獨自一人緩緩走向道邊叢林。

他羅翰可以死,也必須死,但絕不能讓人發現屍體,因爲即便是屍體都可能會暴露出他的身份。所以有野獸出沒的山林,便是他最好的歸宿。

半個時辰過去,歷陽城太守府中,周瑜眉目間隱隱泛着不安神色,似乎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而在他身邊,兩個年歲半大的少年不禁停下手中筆墨,二人中的陸績開口問道:“師傅爲何眉頭緊皺?可是有什麼不好的消息?”

周瑜聞言輕笑着搖了搖頭,開口道:“並非如此,只是心神不寧。如今主公過世,江東危難較之以往更甚,伯符一日不歸爲師如何能安心?”

周瑜如此說,陸遜也點頭道:“師傅所言甚是,前些日子遜與家弟曾盤算過,以少將軍的個性,肯定是快馬加鞭的走小路趕回來,而算算時間,今日差不多就該回來了。”

陸遜這麼說,身爲孫策摯友的周瑜當然更加清楚,不過就因爲太清楚了,所以當他反應過來時,心頭的不安更是濃烈。一個不敢去想的可能在腦中一晃而過,周瑜開口道:“你二人是什麼時候談起這些的?還有沒有其他人知道?”

陸遜與陸績相視一眼,後者開口道:“當日我二人是於府內偏室外小談了一會,周圍並無他人,也不曾和其餘人說起。”

聽到這話,周瑜勉強頷首,但心頭的愁雲依舊揮散不開,想到或許真的有可能出事,當即開口道:“去將承淵叫來,就言瑜有要事尋他。”

承淵,是丁奉表字,因爲當初去徐州接孫策,在孫策回來後就把他從孫堅那討要了過來,留在身邊聽用。丁奉來的很快,沒一會便停馬於太守府前,疾步進了府內見到周瑜後,抱拳道:“丁奉來遲,軍師有何吩咐?”

周瑜也不耽誤時間,直接開口道:“你且領百餘兵卒,出東門,往城外平輿小道前行,去接應少將軍回城。記住,見了少將軍務必快速趕回”

“諾”丁奉又一次領到了迎接孫策的任務,前一次於徐州還能將大活人帶回來,而這一次嘛,人或許能帶回來,但至多也只是一具冰涼的死屍。

丁奉離開後,周瑜勉強按捺住心底的不安,坐在案席上翻閱兵書,不過因爲始終靜不下來,平日每每翻看都能有新收穫的周瑜,此時看書只覺越發煩悶。

一旁的陸遜、陸績二人也不敢說話,乖乖的坐在一邊完成周瑜給二人佈置的‘作業’,一時間廳內氣氛十分壓抑。這種壓抑一直持續了半日,當天邊夕陽已沉,月色籠罩大地的時候,丁奉回來了。滿臉的悲憤神色,帶着孫策的屍首回來了。

“伯符”周瑜一直在等孫策回來,在天黑之前都不見他們回來,周瑜心中已有不好的猜測,而如今,當冰冷的屍體橫躺在府院中,周郎一聲悲涼的驚呼,左胸巨痛之下,頹然倒地。

“師傅(軍師)。”孫策已經去了,而周瑜又忽然昏倒,這下可把丁奉以及陸家二小嚇壞了,連忙上前將周瑜扶起。

周郎擺了擺手,單手撐地勉強站起,望着地上的一具具屍首,雙眼充血落淚:“給我查,府內一定有內奸,給我查最近有哪些人行動異常。”

孫策的死,可謂讓周瑜痛恨至極,而丁奉更是不敢拖延,趁着夜晚將所有府內在職人員都招來。這下也不用查了,因爲就一個人不在,那就是請了‘病假’的上計吏焦慮。若是孫策沒出事,請假倒也無妨,只不過在這種敏感時刻,任誰都看出了一些不妥。

“焦慮在府中做計吏已有十數年,平日從未聽他說過請假,爲何這一月內,連番兩次十數日‘生病’?”周瑜這時卻是悔恨不已,若是他能早一些注意到,或許孫策也就不會出事了。

而陸遜兩兄弟也是臉色發白,聰明如他倆,顯然已經猜測到,自己兄弟當日的交談,是被這個焦慮聽到了。這麼說,兩人幾乎就是間接害死了孫策的幫兇。

“走,隨我去焦家”周瑜冷哼一聲,拂袖走出太守府。可是當他來到焦家小院時,顯然也晚到了一步,院中除去焦慮與蘭芝的屍體外,就只有昏迷倒地的焦母。

“狠辣至此,會是誰下的手?”見到焦慮的屍體,雖然看上去似乎是自縊而亡,但周瑜的直覺告訴他,焦慮肯定是被殺人滅口了。一旁蘭芝的屍體,周瑜倒是不甚在意。

眼前的線索幾乎完全斷絕,周瑜僅僅吩咐兵卒將焦母擡進屋去,並留下一人照顧後就帶着焦慮的屍體離開了。顯然他並不認爲,此事能從一老嫗口中得到什麼消息。

而當第二日焦母轉醒,邊哭邊責罵自己時,一旁兵卒纔開口詢問,焦慮是如何死的。

“我的兒啊,是孃的不是,娘不該逼你,該死的是娘啊~~”焦母一邊哭,一邊開口道。

焦母並不知道自己兒子在從事着間諜活動,也不知道自己兒子心中還有餘愁。她只知道,當她要逼迫兒子休掉蘭芝,改取隔壁娘子羅芙的時候,兒子爲情自殺了。而蘭芝也跟着自殺身亡,一個好好的家,如今就只剩下一個孤寡老人。

兵卒很快就把消息傳入太守府,周瑜得到消息後又趕去焦家隔壁,不過這一次他還是慢了一步,人走樓空,屋內沒有任何人影。

至此,周瑜所能探查的線索全部中斷,而這一次的暗殺事件,也就此宣告結束。沒過多久,半年內江東連續失去兩位主公的消息,不禁而走。

這讓原本因爲孫策上位而偃旗息鼓的小人們,再一次活躍起來,同時,孫權也臨危授命,得到周瑜、二張乃至魯肅、黃蓋等老將的支持而上位。

“文和,蘭芝、焦慮二人,是你遣人滅的口?”毋極城,當孫策身死的消息傳回時,新年的正月都已經過完了。州牧府內,甄堯看着身前衆位謀士,隨後鎖定了右側之人。

賈詡面色不變,蠕動微張的嘴脣,緩緩吐字:“有些事,主公不可爲,我等須代勞。”

甄堯此時心底有沒有火?自然是有的,可他也明白,賈詡這種做法是最爲理智與直接的。孫策一死,焦慮必然暴露,而焦慮暴露,或許就會連帶着蘭芝也暴露在江東眼下。

暗殺這種事情是見不得光的,一旦見光,甄堯不消多想,大漢各路諸侯肯定會對自己羣起而攻之。目前自己治下都在恢復與發展,根本經不起任何大戰,所以爲了避免這種可能出現的不利局面,殺掉焦慮夫婦,以絕了江東線索,是最爲明智的。

不過是個人就會有自己的感情思想,甄堯成爲主公這麼些年,雖然越來越像一位梟雄,但要讓他隨意的拋棄忠於自己併爲自己出力的部下,卻是很難做到。即便是郭嘉,也沒有想過要殺了焦慮二人,至多就是讓他們離開江東地界,找個地方隱居起來。

賈詡卻不同,說他是大漢最爲合格的謀士亦不爲過,任何能夠利用的資源,他都不會有點滴浪費。哪怕是對自己人下手,只要下手之之後所得到的,足夠令人滿意,他就能下達這種毫無情理可講的命令。

心底知道賈詡這麼做也是爲毋極、爲自己考慮,同時也以此向自己表忠心,但甄堯還是不喜歡這種作風,當即沉聲道:“文和擅作主張,導致我毋極損失一名精心教導出師的女間,從下月起,罰俸半載,以示懲戒”

賈詡聞言也是身體微顫,作爲合格的謀士,他在謀人前必然謀己,這一次下令滅口,也是知道自己不會被甄堯給滅口的前提下,行動的。但以他的推測,甄堯至少會將自己大罵一番,然後免去官職,卻沒想到懲罰僅僅是些許俸祿。

賈詡缺錢?這是不可能的,雖然他賈家不如關東大士族,但在關西怎麼說也是可以報的出名號的。而身爲士族子弟,幾乎就不需要爲平時用度操心。

何況跟着甄堯也有大半年了,是人都知道毋極衆文武俸祿其實都不算很高,但他們卻一個個的富得流油,這都是平時甄堯所給賞賜的原因。可以說甄堯帳下,就沒一個人看得上那少少的千石糧食俸祿,靠那個,郭嘉哪有資本天天以酒度日。

所以甄堯這個懲罰,幾乎就是些許象徵意義,剎那間想通了這些,賈詡起身恭敬答道:“詡,謝主公不殺之恩。”

甄堯對賈詡開出這樣的懲罰,周圍衆謀士當即瞭然,看來賈詡在自家主公心中地位不低。郭嘉嘴角微揚,出列開口道:“主公,刺殺一事雖了,但還是要將其粉飾一遍才行。”

“將真相掩蓋嗎?”甄堯對這一手很是熟悉,這倒不是他用過此類手段,而是在他前世生活的世界,這種事情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甚至以全世界而言,天天都會發生。

甄堯琢磨一會,開口問道:“你等以爲該如何將此段事情掩蓋下去?”

衆人沉默不言,便是賈詡也沒了聲音,因爲這不是他所擅長的,倒是郭嘉不懷好意的看了看周圍,然後笑道:“主公,依嘉之見,焦慮與蘭芝的故事,就是很好的粉飾方式。孔璋許久不曾動筆寫文了,此篇若由孔璋執筆,或許能流芳百世也未可知啊”

“如此甚好,”甄堯當即撫掌笑道:“此事以孔璋之筆墨,定能將其粉飾爲一樁驚天動地的情愛故事。嗯,便以詩體載文,名字堯也替你想好了,旦曰:孔雀東南飛,如何?”

陳琳聞言苦笑,他的筆桿子在甄堯手下,就從沒遇上過什麼好事,寫過詐騙城門的求救信,寫過以假詔而改的討賊檄文,如今,還得爲這次暗殺事件去做粉飾工作。

奈何主公之命不可違背,陳琳也只能硬着頭皮將此事答應下來,足足耗費了五六日光景,纔將甄堯命題,故事已有的詩文寫出來。

“序曰:漢末建安中,歷陽府小吏焦慮妻劉氏,爲焦母所不喜,欲逐出家門,好另納賢媳。焦慮與劉氏情深,誓死不遵母命,奈何天不遂願,於一年冬,焦慮染重病身亡,蘭芝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爲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爲君婦,心中常苦悲~~~~~

當後世之人於課堂中高聲朗誦,這篇‘樂府三絕’之一的《孔雀東南飛》時,又有何人清楚,這其中暗藏着的秘密與殺機?又有誰知曉這詩文的背後,是一樁驚險刺殺?答案,當然是無人知曉。

而他們更不會想到的是,這故事,寫的是一個潛伏間諜,與兩位女間,以及一位死間之間永遠也不會被揭露的秘密。

第123章 城內散糧第172章 營前陣鬥第173章 挾帝出城第116章 城下的謾罵第86章 燒山開礦第438章 鬥智,亦鬥險第121章 肉湯第28章 夜襲第92章 禍從內起第334章 徐州來人第266章 貪墨的下場第195章 衆女的小心思第346章 短暫的交鋒第122章 青州難民第392章 詩會居然考對子!第393章 又是泰山賊第271章 不世功勳第243章 謀第160章 張父第199章 八方動靜第361章 虧本與大賺第46章 曹、袁第405章 聲東擊西第204章 該教什麼呢?第61章 城外遊第140章 甄霸受創第20章 輕鬆取城第128章 何進伏誅第32章 凱旋迴毋極第68章 漢末的算命先生第23章 燒敵營第110章 萬馬奔騰烏桓騎第380章 誰暗殺了劉虞第255章 一起圓房嘛第70章 耕牛事件第23章 燒敵營第127章 洛陽迷霧第376章 我叫牛金,我要當將軍第190章 小丫頭落淚第266章 貪墨的下場第260章 有‘教師癮’的甄宓第79章 甄逸之死第96章 遊街示衆第116章 城下的謾罵第142章 文采好也是弊端第81章 語說胡昭第154章 徐晃的大斧第253章 獻琴獻舞第362章 魯肅至第394章 泰山上第384章 俘虜劉關趙第426章 狡詐的曹孟德第229章 亂亂亂第418章 十里小才、萬里人傑第49章 城下斬張寧第162章 斷崖擋路第432章 蜀中生亂第379章 甄堯身世之秘聞第354章 陳家元龍第257章 龍腹第362章 魯肅至第412章 中山公,酒後亂事第250章 遊俠第241章 戰火升級第331章 秋獵第114章 步卒VS騎兵第120章 守候第195章 衆女的小心思第395章 此琴爲誰鳴?第203章 昭姬妹子當先生第132章 都給我滾第273章 望風而降第172章 營前陣鬥第237章 繁雜的及笄禮第335章 青徐二州第58章 回毋極第441章 隱患盡除只待天時第390章 又是來說媒的第333章 日落第435章 藤甲防水又防箭第144章 公明爲先鋒第216章 不失忠義第214章 張頜二敗顏良第58章 回毋極第39章 甄堯自省第385章 除盡外族,又有何妨!第213章 威武的大戟士第21章 奔赴涿縣第53章 張角死,勢力分第394章 泰山上第403章 李嚴爲使走甄營第16章 特殊的承諾第216章 不失忠義第269章 秋試第434章 手撕惡獸兀突骨第253章 獻琴獻舞第430章 蓬萊水軍第197章 慧眼辨人第206章 九章算術第53章 張角死,勢力分
第123章 城內散糧第172章 營前陣鬥第173章 挾帝出城第116章 城下的謾罵第86章 燒山開礦第438章 鬥智,亦鬥險第121章 肉湯第28章 夜襲第92章 禍從內起第334章 徐州來人第266章 貪墨的下場第195章 衆女的小心思第346章 短暫的交鋒第122章 青州難民第392章 詩會居然考對子!第393章 又是泰山賊第271章 不世功勳第243章 謀第160章 張父第199章 八方動靜第361章 虧本與大賺第46章 曹、袁第405章 聲東擊西第204章 該教什麼呢?第61章 城外遊第140章 甄霸受創第20章 輕鬆取城第128章 何進伏誅第32章 凱旋迴毋極第68章 漢末的算命先生第23章 燒敵營第110章 萬馬奔騰烏桓騎第380章 誰暗殺了劉虞第255章 一起圓房嘛第70章 耕牛事件第23章 燒敵營第127章 洛陽迷霧第376章 我叫牛金,我要當將軍第190章 小丫頭落淚第266章 貪墨的下場第260章 有‘教師癮’的甄宓第79章 甄逸之死第96章 遊街示衆第116章 城下的謾罵第142章 文采好也是弊端第81章 語說胡昭第154章 徐晃的大斧第253章 獻琴獻舞第362章 魯肅至第394章 泰山上第384章 俘虜劉關趙第426章 狡詐的曹孟德第229章 亂亂亂第418章 十里小才、萬里人傑第49章 城下斬張寧第162章 斷崖擋路第432章 蜀中生亂第379章 甄堯身世之秘聞第354章 陳家元龍第257章 龍腹第362章 魯肅至第412章 中山公,酒後亂事第250章 遊俠第241章 戰火升級第331章 秋獵第114章 步卒VS騎兵第120章 守候第195章 衆女的小心思第395章 此琴爲誰鳴?第203章 昭姬妹子當先生第132章 都給我滾第273章 望風而降第172章 營前陣鬥第237章 繁雜的及笄禮第335章 青徐二州第58章 回毋極第441章 隱患盡除只待天時第390章 又是來說媒的第333章 日落第435章 藤甲防水又防箭第144章 公明爲先鋒第216章 不失忠義第214章 張頜二敗顏良第58章 回毋極第39章 甄堯自省第385章 除盡外族,又有何妨!第213章 威武的大戟士第21章 奔赴涿縣第53章 張角死,勢力分第394章 泰山上第403章 李嚴爲使走甄營第16章 特殊的承諾第216章 不失忠義第269章 秋試第434章 手撕惡獸兀突骨第253章 獻琴獻舞第430章 蓬萊水軍第197章 慧眼辨人第206章 九章算術第53章 張角死,勢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