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八方動靜

狼狽逃出營寨的顏良花費數日時間才逃回南皮,袁熙等人見顏良領着殘兵敗將回來,卻是十分驚訝。正如郭嘉所預料那般,顏良一見衆人便開口道:“張頜兵馬衆多,某疏於防範,被其偷襲,乃至輸了此戰。”

“就連顏將軍也敗於那張頜?”袁熙聽罷心底一顫,開口道:“傳令下去,吩咐將士嚴守城池,我等不求出兵擊退強敵,但求能穩穩守住渤海便已足夠。”一旁文丑、逢紀等人緩緩點頭,顏良都吃敗仗了,也不再提出兵一事。

就在冀州發生大動盪時,大漢故都,也就是西都長安,迎來了一支兵馬,爲首的赫然是從洛陽逃竄而出的董卓。而兩日後,董卓攜天子於長安城外宗祠祭天,卻是向衆人宣告天子移駕的事實。

李儒依舊帶着一副半臉面具,來到新建的太師府上後,開口道:“主公,甄堯如今與袁紹在冀州大打出手,卻是一樁美事啊。”

“哼,他們兩個都不是好東西,要打便讓他們打吧。”經過洛陽一難,如今的董卓卻是衰老許多,身體也更加雍胖,挪了挪屁股,開口道:“你今日來就爲此事?”

“主公,往日之仇雖不能現在便報,但我等卻可以爲其火上焦油。”李儒嘴角冷笑,開口道:“如今袁紹佔據魏郡、清河、渤海三地。主公可以天子之令,封其爲冀州牧,而將甄堯封爲魏郡太守。如此,兩人便是想要偃旗息鼓也是難以取捨。”本來聽到要給甄堯封官的董卓心底滿是怒火,可仔細一琢磨卻是連笑點頭:“冀州牧,魏郡太守。妙,此計甚妙,好,便你之言,將此官爵封與甄堯、袁紹。”

李儒卻是意猶未盡,繼續說道:“不但是冀州,如今孫堅南歸在江東已闖下不小的名頭,可他卻依舊對長沙念念不忘。主公可封其爲長沙太守,封袁術爲揚州刺史,封曹操爲豫州牧,如此混亂局面,各路諸侯只要一人中計,便會牽連所有人”

董卓雖老,但心智未昏,點點頭讚賞道:“好,好,賢胥終究是賢胥,這番計謀雖是膚淺,卻直至人心,這些人中必然有不甘心的,到時整個大漢必將大亂,老夫卻能悠哉的在此看戲。”

李儒聞言雙眼也是爲之一亮,他似乎已經看到中原各路諸侯爲了自己的私慾互相征伐的場景,待各路諸侯兵困馬乏,便是他勸誡主公出兵報仇的最好時機。

從長安出來的天使動作很快,不過大半月便將任命送至毋極,此刻張飛、張頜等人依舊領兵駐紮在鉅鹿、河間等地,而袁紹也默契的並未輕易進犯。

“主公,董卓這一手調令,尤爲狠毒。”一旁陳琳就跟在甄堯身邊,他自然也是聽清楚了所爲的天子封賞。在知道南方几位諸侯也受到同等待遇後,搖頭苦嘆:“怕是不少人會因此而大動干戈。”

“董賊欺君罔上,終究是個禍害。奈何鞭長莫及,動他不得啊”甄堯無奈搖頭,同時自己何嘗沒有一點想法?要知道他纔是佔據冀州大半地盤的人。

如今他雖然攻克了河間諸郡,但他已沒有四將軍職位,二沒有刺史、州牧的官位,便是委派了太守也是名不正言不順。而袁紹,若是一心想戰的話,自己有幾分勝算?“主公,唯今之計只有加快新練兵馬的步伐,等不得了。”陳琳在一旁琢磨片刻,開口道:“主公一直倡導精兵政策,可現在董卓完全不給主公時間與機會,若袁紹真的因此而挑起戰事,主公必然會因兵少而勢弱。以琳之見,屯兵制可以推廣了。”

甄堯摸着已有胡匝的下巴思索起來,片刻後點頭道:“如今春耕差不多進入尾聲,屯田兵士的確可以徵召。傳我號令,將甄斷、甄霸二人調回,此事便交由他們負責。令傳令與張頜、徐晃、張飛三將,令三人各自在其治下選連新兵,每人可領三千之數。”

“諾”陳琳點點頭躬身開始走向一旁案桌開始起草傳文,心中也在感慨,恐怕世間能如此倉促選連新兵的也只有自家主公了,畢竟自家主公是最不缺兵源的。

因爲之前一直走精兵路線,所以整個中山郡雖有青壯男二十餘萬,卻沒有多少人能被選入兵營,不少人還因此而捶胸頓足,畢竟種田雖然安穩,卻很難發家。

但在毋極當兵卻不同,每月軍餉發下,歲末還有錢帛,便是戰死了家中也能得到一筆撫卹財產。看到了生的希望,看到了能讓家人安居樂業的希望。

中山郡每個十五歲以上的平民男子無一不想入伍,入伍就代表着自己和家人衣食無憂,還能爲自己敬仰的太守效力,又有誰會拒絕?可惜以前甄堯挑選兵卒那可是相當苛刻的,幾十人中挑一個小兵那是常有的事情,這種選拔卻是讓不少百姓心底失落。

換做其他諸侯,治下有人願意當兵他們哪會不要?巴不得治下所有男子都從軍更好,反正對他們而言,吃穿永遠是不愁的,似袁術等人便是時常在治下暴斂暴徵。

“未想董卓退居西都依舊不甘寂寞,居然發出這麼一道詔書?封操爲豫州牧?”曹操冷笑着將手中文書遞與身旁衆人,此刻他剛剛全領了兗州,各地文士、武者來投,正處意氣風發之時,沒想到卻被董卓的詔書給攪壞了興致。

如今曹操身邊聚集的人可不少了,文官有荀家兩兄弟,還有毛玠、程昱、化歆等人,武將就更多了,曹家、夏侯家便有五六個族兄、族弟前來效命,似李典、樂進幾人也是不少。

這些人幾乎都是呼朋喚友的前來相投,讓曹操意外的同時也頗爲頭痛,他現在說的不好聽依舊是個白身,雖然有張邈相贈了陳留太守之職,但也是和甄堯一般無二,名不正言不順的。

他自己也就掛個太守的名號,哪有許多官職分封下去,所以很無奈的事情發生了,便是像程昱等大才也只能委身成爲太守府幕僚,而像夏侯淵、曹仁這等大將,至多也就是一軍都尉。

而就在曹操開口後,一名面色虛白,雙目幾乎緊閉的中年士子開口說道:“主公,此事急迫,主公當調集兵馬,屯於陳留、濟陰。”話剛說完,便是一陣咳嗽不止。

看到眼前病態的中年士子,曹操眉目中透露着關係,開口道:“志才身子如何了?操不是許你在家中好好調養,待痊癒後再來議事?來人,給軍師拿壺熱茶。”

“主公如今基業方成,忠如何能不來。”中年士子緩緩搖頭,又是咳嗽幾聲,放開口道:“董賊命主公爲豫州牧,恐怕此時消息已經傳至袁術耳內。此時不可不防。”這病態男子,正是爲曹操出謀規劃兗州局勢並一舉成功的戲志才。

“主公,志才之言便是彧所擔心的。”這時荀彧也出列點頭道:“若說南方几位諸侯,偏偏袁術勢力最盛,而他卻是最禁不起挑撥的。他若得知主公被封爲豫州牧,必然羞惱憎恨,而以他治下兵馬、糧草,想要挑起一場戰事並不難。”

這時,又有一人跳了出來,正是新投曹操的化歆,只見他抱拳道:“文若之言雖有理,可袁術畢竟身爲一方諸侯,以歆來看,他未必會中董賊奸計。主公若能示之以弱,並書信與他直言董賊之計謀,我想袁術也不會因爲董卓的一句話而大動干戈。”

待化歆說完,廳堂算是徹底吵開了,這個說應該調兵提防,那個說應該先將昌邑把守起來,更有甚者,似夏侯淵這等便乾脆請戰,意思便是領着兵馬殺入豫州,先把袁術給殺了再說。

不過當所有人都開始爭論的時候,卻有一劍眉長鬚的男子摸着下巴上的鬍鬚,皺眉思索着,始終不曾開口。曹操看着眼下亂哄哄的場面,但那男子卻是格格不入,當即拍案說道:“都被爭了,吵吵嚷嚷成何體統?仲德,旁人皆有言語,爲何獨你不曾開口?”

曹操開了口,上了年歲的程昱才緩緩上前,抱拳道:“回稟主公,昱一直在想,那袁術如今虎踞豫州,而揚州劉繇本就依附於他,他下一步該如何走?似袁術這等野心勃勃,且又兵多糧足之輩,讓他安安靜靜的呆在豫州,恐怕不比登天容易。”

程昱邊說着,周圍十幾人都暗自琢磨起來。見沒人響應,老頭只好繼續唱獨角戲:“袁術自討董歸來尚未有動靜,不過是缺一個出兵的藉口。而現在,董卓卻是給了他這個藉口主公以爲,袁術之野心會因爲兗州示弱而減少?”

程昱說完,卻有人開口道:“不然,如今袁術最恨的應當是孫堅,孫文臺本是他帳下大將,如今卻自立門戶。似袁術這等嫉恨心極強的人,必然先出兵討伐孫堅。”

“仲德之言甚是,孫堅、劉表本就征戰不休,長沙太守之職更是火上澆油。可一旦袁術介入其中,孫堅、劉表或許會暫時放下長沙之爭而共擊之。”

“孫文臺,劉景升並非善輩,袁術其人雖頗爲自負,但好歹也是一方諸侯名門之後,這等局面如何看不出?主公月前才全領兗州,根基未穩,我想袁術必以主公窺伺其豫州爲由,領兵來犯。”說出這番話的依舊是戲志才,不過說完後臉色卻不好,連聲重咳便是鮮血也隱隱溢出。。.。

第350章 宿命之戰第392章 詩會居然考對子!第153章 打醬油的俞涉第267章 二喬再遷居第160章 張父第156章 張燕入中山第394章 不會作詩使人愁第79章 甄逸之死第248章 何謂倚仗第420章 出征在外的年末第296章 留小妹在伴身旁第439章 都是輸家第1章 臨漢末逢大亂第186章 四女見面第43章 奪城第391章 詩會第405章 聲東擊西第420章 出征在外的年末第21章 奔赴涿縣第299章 兩難斷第31章 回師第48章 甄堯的狠利第210章 張燕的盤算第81章 語說胡昭第425章 文和妙計,可安天下第238章 又是官匪合謀第89章 礦山下戰鬥響第103章 又見伏兵第421章 江州風雲起第41章 再戰第401章 法正的謀略第259章 拉攏、打壓、提拔第262章 細劃學府第159章 胡昭出謀第271章 不世功勳第139章 四城戰事第330章 長安有使來第231章 偷馬第206章 九章算術第362章 魯肅至第331章 秋獵第56章 俊傑齊聚第394章 不會作詩使人愁第204章 該教什麼呢?第98章 往事回憶第37章 以身喂子第268章 子義赴冀州第364章 細說江東戰船第185章 張氏議提親第366章 灰影贈張遼第258章 大漢第一次‘抓週’第434章 手撕惡獸兀突骨第265章 佈局收官第30章 情愫第21章 奔赴涿縣第358章 孫乾出使江東第392章 詩會居然考對子!第410章 將計就計第266章 貪墨的下場第256章 一刻千金第310章 血染成河第345章 臧霸圍北海第242章 主公,清河危矣第74章 展望第254章 都吃下去了?第437章 火燒藤甲兵第238章 又是官匪合謀第87章 金礦守衛第259章 拉攏、打壓、提拔第207章 二喬避戰離家鄉第134章 校場‘做戲’第77章 田埂間放風箏第257章 龍腹第236章 甄宓要及笄了第385章 戰局轉,惡來殞命第32章 凱旋迴毋極第167章 進退兩難第71章 笑料罷了第140章 甄霸受創第434章 手撕惡獸兀突骨第113章 守城?出擊!第11章 糧食啊糧食第226章 金蟬脫殼第340章 流言可畏第12章 爲何不敢種地第357章 委任糜貞第106章 算計與被算計第386章 受制於人第23章 燒敵營第67章 封賞終定第378章 炒作之‘詠鸚鵡’第331章 秋獵第105章 城頭鬥嘴第45章 金銀**第133章 許攸初獻計第149章 汜水關下第79章 甄逸之死第230章 在下太史慈第223章 虎頭蛇尾的鬧劇第412章 中山公,酒後亂事
第350章 宿命之戰第392章 詩會居然考對子!第153章 打醬油的俞涉第267章 二喬再遷居第160章 張父第156章 張燕入中山第394章 不會作詩使人愁第79章 甄逸之死第248章 何謂倚仗第420章 出征在外的年末第296章 留小妹在伴身旁第439章 都是輸家第1章 臨漢末逢大亂第186章 四女見面第43章 奪城第391章 詩會第405章 聲東擊西第420章 出征在外的年末第21章 奔赴涿縣第299章 兩難斷第31章 回師第48章 甄堯的狠利第210章 張燕的盤算第81章 語說胡昭第425章 文和妙計,可安天下第238章 又是官匪合謀第89章 礦山下戰鬥響第103章 又見伏兵第421章 江州風雲起第41章 再戰第401章 法正的謀略第259章 拉攏、打壓、提拔第262章 細劃學府第159章 胡昭出謀第271章 不世功勳第139章 四城戰事第330章 長安有使來第231章 偷馬第206章 九章算術第362章 魯肅至第331章 秋獵第56章 俊傑齊聚第394章 不會作詩使人愁第204章 該教什麼呢?第98章 往事回憶第37章 以身喂子第268章 子義赴冀州第364章 細說江東戰船第185章 張氏議提親第366章 灰影贈張遼第258章 大漢第一次‘抓週’第434章 手撕惡獸兀突骨第265章 佈局收官第30章 情愫第21章 奔赴涿縣第358章 孫乾出使江東第392章 詩會居然考對子!第410章 將計就計第266章 貪墨的下場第256章 一刻千金第310章 血染成河第345章 臧霸圍北海第242章 主公,清河危矣第74章 展望第254章 都吃下去了?第437章 火燒藤甲兵第238章 又是官匪合謀第87章 金礦守衛第259章 拉攏、打壓、提拔第207章 二喬避戰離家鄉第134章 校場‘做戲’第77章 田埂間放風箏第257章 龍腹第236章 甄宓要及笄了第385章 戰局轉,惡來殞命第32章 凱旋迴毋極第167章 進退兩難第71章 笑料罷了第140章 甄霸受創第434章 手撕惡獸兀突骨第113章 守城?出擊!第11章 糧食啊糧食第226章 金蟬脫殼第340章 流言可畏第12章 爲何不敢種地第357章 委任糜貞第106章 算計與被算計第386章 受制於人第23章 燒敵營第67章 封賞終定第378章 炒作之‘詠鸚鵡’第331章 秋獵第105章 城頭鬥嘴第45章 金銀**第133章 許攸初獻計第149章 汜水關下第79章 甄逸之死第230章 在下太史慈第223章 虎頭蛇尾的鬧劇第412章 中山公,酒後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