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

榆水之上,二十餘艘宋國戰艦列出陣勢。

他們的正東方向是榆關城池。

西南方是廣寧城。

如此一來,整個宋軍的防線就是三條,形成一個三字形。

但因爲榆水地勢更低一些,火炮幾乎很難打到正面去,所以正面壓力幾乎全在榆關上。

並非狄青不想退回去,而是有三重考慮。

一是若退回榆水,則敵人可以順勢佔領榆關,居高臨下,在城池上與他們在水面上對射,宋軍會吃不少虧。

二是這樣做防線會少一條,給予遼軍的壓力就少很多,稍有不慎,他們就得被逼回海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橫刀立馬,攔截在榆關這個中樞地,硬生生在中間切斷了遼國析津府與遼陽府之間的交通要道,相當於將兩頭蛇從中間切開。

由於是兩頭蛇,蛇頭和蛇尾皆有毒牙,則必然兩頭回咬。那麼狄青勢必會遭受析津府和遼陽府的兩面進攻,處於前後包夾的不利態勢。

此時若是防線太少,等待狄青的結果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宋軍被四面包圍,手忙腳亂,很有可能因此而被敵人殲滅。

所以狄青就必須合理地分配兵力,讓榆關應付東面的敵人,廣寧應付西面的敵人,榆水上的宋軍則封鎖整個榆關通道,應付從榆關南北數公里外繞道的遼軍或者隨時馳援榆關與廣寧。

榆關城頭上,狄青正用望遠鏡瞭望着遠處疾馳而來的遼軍。他們的士兵已經在城頭擺開陣勢,雖然沒有火炮,但卻有火槍,想來阻擊這波敵人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他們的人數不多,我們又調集兩千名士兵過來防守無礙。最大的問題還是他們後方肯定還有其餘部隊,若是被遼軍大部隊包圍,則非常艱難。”

狄青指揮若定,乃令手下士卒在城頭排列出陣勢,火槍瞄準下方,然後對身邊的呼延守用說道:“因而我們必須給予他們迎頭痛擊,擊退這股敵人之後,馬上開始向城頭運送火炮,阻攔敵軍。”

“是,大帥。”

呼延守用已經明白了狄青的良苦用心,連連點頭表示明白。

接着呼延守用便親自過去指揮士兵作戰。

城外的船上陸續又過來兩千兵卒,依託城牆防備,野戰雖然火槍厲害,可若是騎兵繞道兩側也難防,所以有城池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很快在塵煙之中,述律啜裡吉就已經靠近到了榆關不到三裡,他猛地舉起手喝道:“停!”

“停!”

後方傳令兵放聲大喊,其實這種喊話沒什麼用處,但他們都會揮舞手臂下達軍令。

於是身後的騎兵們都勒住了馬匹,停下了衝鋒的勢頭。

副將迭刺達也問道:“詳穩,怎麼了?”

述律啜裡吉的官職頭銜就是詳穩,相當於宋國的一軍指揮使。

他環顧四周,遠遠的看到宋軍已經在城池上戒備,密密麻麻人頭冒出,一時心中一沉,知道來晚了。

騎兵攻城什麼結果他當然知道,何況他們本來是行軍隊伍,身上連補給都沒有,路過各地城池的時候,由本地城池負責供應。

這就意味着他們身上沒帶多少糧食,沒有什麼攻城器械,如果不能在敵人立足未穩之際進攻,就很難完成攻城戰鬥。

等會.

我記得之前逃跑的那人說過,敵人是用火炮轟塌了榆關西門入城,也就是說,城池西門是壞的?

述律啜裡吉眯起眼睛掃視着城頭,上面人數看着不少,可有經驗的老兵一眼能看出來,上面似乎只有數百人,而且他完全可以不進攻東門,繞道西門去。

想到這裡,他當即說道:“敵人已經佔據了城池,我們不可能從正面衝殺過去,但你還記得嗎?剛纔那人說,宋軍是用火炮轟塌了西城門。”

迭刺達也睜大了眼睛道:“詳穩的意思是我們繞開東門,從西門衝殺?”

“不錯!”

述律啜裡吉點點頭,隨即揮手道:“你率兩千人,從北門方向繞道,我從南門方向繞道,知道了嗎?”

“是。”

迭刺達也應下。

隨即曠野之上,遼國五千騎兵兵分兩路,洶涌浩瀚地向着榆關撲來。

榆關城頭一陣驚呼,有人喊道:“敵人繞道了。”

“將軍,我們是不是要往西門去?”

“還用我說嗎?立即馬上去西門,都給我跑起來。”

呼延守用近乎咆哮地喊道。

大量宋軍士兵慌亂地將原本舉着瞄準東城門外的槍械收起來,向着西門方向而去。

唯有狄青依舊鎮定自若地站在原地,呼延守用急急忙忙跑過來道:“大帥,真如大帥所言,他們去西門了。”

“都藏好了嗎?”

“嗯,都已經讓他們藏在了河邊坡下,一旦遼人過來,我們就可以衝殺出去。”

“讓船上的人放幾次炮,遼人不是傻子,沒那麼容易上當。”

“是。”

呼延守用便又急匆匆地往西門跑去,他真累壞了。

剛纔他去安排那兩千伏兵,又來到城頭佈置陣列,還得往城上城下跑。

也虧得現在宋軍已經拋棄了厚重的甲冑,都是輕裝上陣,頂多就是背杆步槍,不然他肯定要累癱。

此刻遼軍兵分兩路,徑直繞開了榆關東城,向着西門方向而去。

就在他們分別抵達了榆關西南、西北兩個城牆角附近的時候,就聽到轟鳴的火炮聲音響起,十餘顆黑漆漆的炮彈從天而降。

然而這些火炮幾乎沒有太大殺傷力,除了一個倒黴蛋隔着十餘丈距離,被一個炮彈落下濺射出來的石塊打落下馬以外,其餘甚至連一個死傷都沒有。

究其原因,在於遼人是分散跑開,且最主要的一點還是榆水的水位比較低。

一般情況下,除非大漲水,河流不可能超過城池,會出現河堤斜坡,何況現在已經入初冬,榆水也進入枯水期,船隻能駛入就已經很不錯了,更別說讓船隻浮高。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兩艘飛虎護衛艦有兩層樓高的緣故,用第二層甲板的火炮勉強能發射以外,其餘艦船並不能打到遼人騎兵身上去。

不過河堤本來就是有高有低,有些地方稍微低一點,有些地方稍微高一點,所以除了一部分地方,大多數區域船隻還是能照顧到,如此便能夠封鎖山海關,讓遼人不能渡河。

‘他們果然來不及做好防備,現在只需要衝殺過去,從榆關西門入城,就能夠將城裡的敵人肅清,可惜了橋樑被他們毀壞了。’述律啜裡吉見到城頭慌亂轉移陣地的宋軍,心裡算是鬆了一口氣,這就意味着宋人是真的沒有防備。

唯一的壞消息就是榆水上的橋樑被宋人毀壞了,而且河上還飄着宋人的軍艦,即便他奪回榆關,人家也可以退回船上,到時候他們也只能望河興嘆。

‘算了,還是先奪回榆關再說,只要把榆關奪回來,我們也可以從後方調集火炮,在榆關上或者河堤上將水面的船隻驅走。’

述律啜裡吉想着。

榆關城裡只有數百宋軍,雖然宋軍的火槍不容小覷,而且城門地形狹窄,宋人若是用火槍陣對方他們,確實讓他們感覺到棘手,但他們也並非沒有對策。

述律啜裡吉摸着腰間的手榴彈,遼國目前也只有火槍沒有研發出來,手榴彈、火炮、霹雷火雷等簡單的火器,早就被他們複製出來。

只要他們衝到城下,往城裡扔手榴彈,即便不能炸死多少宋軍,也能打亂他們陣型,只需要衝入城裡便能必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宋人的火炮不過如此,兒郎們,殺啊。”

那邊迭刺達也見到宋人火炮雖然看着兇厲,卻根本傷不到他們,不覺豪氣頓生,暢快淋漓地喊着,頂着炮火兇猛向前。

數千匹戰馬奔馳驚天動地,踩在大地上發出轟鳴之聲,彷彿整個地面都在震動。

塵煙繚繞,他們迅速繞開榆關南北二城門,沒過多久就在西城門附近集合,西城門上匆忙跑過來的宋軍在城上開槍射擊。

然而火器若沒有組建起火力網,便根本沒有什麼威力可言,又面對迅猛如雷的遼人騎兵,準頭奇差,五千名遼軍騎兵,遭到子彈射中的可以說寥寥無幾。

“殺啊!”

“殺啊!”

“殺啊!”

遼人兇悍地發出震天怒吼,嘴裡如野狼般嚎叫,各種遼語嘶吼不斷。

他們很快抵達了城外,衝在最前面的部隊從腰間取出手榴彈,幾乎是在還未靠近城門的時候就已經奮力往上扔過城牆。

除了長安、洛陽、汴梁等作爲首都的城池城牆能有七八米以上外,其餘普通縣城的城牆高度一般也就三四米高,最多不過五六米,普通人輕易就能扔過去。

片刻後城內傳出各種爆炸聲音,等他們跑到西城門處,果然就已經看到了西城門外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彈孔,炮彈鑲嵌進了磚石城牆之內。

但無論是夯土城牆還是磚石城牆,對火炮都有很大的抵抗能力,幾乎很少有火炮轟塌城牆的現象,因此這些炮彈也僅僅只是讓城牆凹陷進去,倒是整段城牆並未有什麼太大的折損。

反倒是城門已經被轟塌,畢竟相比於厚重的城牆,哪怕是鐵質城門也經受不住炮彈的洗禮。此刻透過城門,還能看到不少宋軍已經在街道上排列出陣勢。

“殺!”

最先衝過來的迭刺達也怒吼道。

隨即大量遼軍開始從西城門衝進去,接着宋人火槍就開始發射,有人掏出手榴彈扔,各種爆炸聲音不絕於耳。

述律啜裡吉也已經抵達,直到此時他才注意到榆關城池後方的地形。

榆水距離城池不到一里,地形屬於連綿小陡坡地形,一層層的坡度都不是很高,卻折迭出許多小反斜坡,讓人看不到榆水方向的情況。

唯獨河面上漂浮的兩艘高大的軍艦上下沉浮,隱約能見到上面黑洞洞的炮口正對準了榆關方向,卻無人開火。

原因在於若是開火的話,很容易誤傷到友軍。

‘果然跟我想的一樣,到了西城門後,他們便不敢再繼續發射火炮。’

述律啜裡吉腦子裡就這麼閃了一下,隨即衝向城門方向。

在這關鍵時刻,他已經算是比較謹慎了,看到了城上慌亂的宋軍,也見到了榆水上的宋國軍艦,若是普通對手,恐怕也基本上宋軍必敗。

可惜他遇到的是狄青。

狄青此刻依舊站在東門城樓上,東門上還有百來名宋軍士兵,算是在防備着可能有小股遼軍來襲。

便見到不斷有斥候過來報告道:“報,遼人已經穿過南門。”

“報,遼人已經穿過北門。”

“報,遼人已經靠近到西門。”

“報,遼人正在衝擊西門。”

斥候把前方戰報不斷向狄青彙報,便在聽說遼人開始衝擊西門的時候。

狄青擡起頭沉聲說道:“他們是否已經全聚集於西門?”

“已經聚集了。”

斥候答道。

“吹響號角。”

“是。”

當下就有傳令兵吹響號角。

東城門的號角聲音響起,距離百來米外,又有一名傳令兵吹響號角,接着層層傳遞,西城門上也傳出了號角聲音。

蒼涼的號聲似乎傳遍天地,讓遼軍的攻勢都爲之一滯,因爲後方的遼軍頗有點詫異。

這股節奏並非遼人的號角節奏命令。

述律啜裡吉納悶地四處掃視,他知道這不是他們的號角,那隻能是宋人的號角,宋人的號角聲音,是什麼命令?

正不解間,忽然就聽到有人發出撕心裂肺地喊叫道:“宋人,是宋人!”

述律啜裡吉還未循着聲音看去,就聽到後方槍聲齊鳴。

等他扭過頭纔看到,就見榆水方向,那些連綿的小緩坡下,不知道何時鑽出上千個宋軍的腦袋,他們把槍口對準了正在攻城的遼軍,不斷髮射着子彈。

“什麼?”

述律啜裡吉目齜欲裂,他萬萬沒想到,宋人居然趴在那些小緩坡下,靜靜地等待着他們的到來!

也怪他對榆關附近的地形不太瞭解,吃了這樣一個大虧。

但現在顯然已經晚了。

就看到隨着這些伏兵不斷射擊,大量遼人士兵倒下,後方亂作一團,前面又暫時沒有衝進去,整個遼軍隊伍,已經是無比混亂。

他們。

陷入了狄青故意準備的口袋陣!

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第2章 嫌棄大宋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392章 析津城破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322章 雙刃劍第59章 三易回河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97章 老範的幫助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43章 朝堂裡的一些小事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70章 島國?辦它!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33章 晏殊的心事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3章 大宋笑話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
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第2章 嫌棄大宋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392章 析津城破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322章 雙刃劍第59章 三易回河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97章 老範的幫助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43章 朝堂裡的一些小事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70章 島國?辦它!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33章 晏殊的心事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3章 大宋笑話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