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

一晃又是幾日過去,汴梁城依舊維持着往日的繁華。

趙駿謝過了趙允讓的邀請,既不得罪,也不接洽,一切靜等趙禎是否真的能生出一個健康的子嗣來。

他給出那兩句忠告,一來是沒必要平白樹敵,二來也是讓趙允讓安分一點,別上躥下跳。否則惹惱了趙禎,以後未必還有趙宗實的皇位可以坐。

雖說趙宗實是個庸君,而且還是個短命鬼,但趙駿並不反感在趙禎沒有子嗣的情況下他坐上皇帝這個位子。

因爲即便是趙禎沒有子嗣,趙宗實上位也是幾十年後的事情。

如果事情一切順利的話,到時候趙駿的地位恐怕早就穩如泰山。趙宗實要是聰明的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沒必要惹了趙駿的不快。

所以幾十年後,說不準他的皇位都得被架空,要是趙宗實還能坐上那個位置,其實跟別人來坐也沒什麼區別了。

午後陽光灑落下來,最近幾天都是難得的好天氣。

開封府和皇城司依舊在行動,往日遍佈汴梁的潑皮無賴們少了許多,就連原本囂張跋扈的將門衙內也多了幾分收斂。

史書上雖然沒記載衙內作惡的事情,但現實生活當中也不乏二世祖在汴梁目無法紀,橫衝直撞。

有的時候走在街上,被別人不小心碰了一下都可能會覺得受了侮辱,暴起傷人。

以往普通百姓遇上了,便只能自認倒黴。

現在有范仲淹執掌開封府後,街頭上遇到了這種事情,少不得就要秉公辦理。

前幾天就有個三班的衙內去開封府捱了頓板子,現在老實了許多。

除此之外,劉元瑜被抄家了。

販賣違禁物品,加上其餘一些違法勾當,夠他流放嶺南了。

這事趙駿沒有去,現在皇城司還是由曹修在管,這種事情基本上就吩咐下去,不需要他親自動手。

御史臺又少不了上書彈劾爭辯一番,要求把案子移交到御史臺和大理寺去。

主要是皇城司目前的職責範圍太廣,上能懲罰官員違法亂紀,下能處理百姓矛盾治安。甚至有的時候查案子他們都想插手,管得太寬。

幾乎把開封府、大理寺、刑部、御史臺的活全給搶走了,這讓除開封府以外的其餘部門很是不滿,因此時常聯名彈劾。

也就是這些事情都被趙禎和政制院的宰相們壓了下來,否則要是以往時候,皇城司早就被打壓了下去。

此刻午間的風吹拂在政制院外的樟樹上,枝葉婆娑作響,飄落下幾枚輕柔的葉片。

趙駿乘坐馬車離開了皇宮。

今日上午李迪以辦公務爲名到政制院走了一趟,私下邀請他去赴宴做客。

面對對方的邀請,趙駿沒有拒絕,便選在中午有時間的時候。

主要也是李迪請了他兩次了,平時實在沒什麼時間,今天剛好稍微空餘一點,就答應赴約。

說起來也是有趣。

自從李迪低調回汴梁之後,他就只用了一天的時間,整合了鹽鐵司所有數據,第二日就親自送了過來。

來的時候遇到了呂夷簡,兩個老頭大眼瞪小眼,像是兩隻老公雞一樣怒視着對方。

對於李迪被召回京,呂夷簡是一萬個不同意的,但趙駿加上王曾、蔡齊三票同意,趙駿這個知院一票還能頂兩票,最終呂夷簡和宋綬這一派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下。

趙禎的意見則是欣然同意。

因爲李迪也是帝師之一,曾經擔任資政殿學士爲趙禎講課,當初李迪被呂夷簡排擠的時候,雖然被罷權知相州,但趙禎還是把他留在了京師。

結果李迪的操作有點抽象,居然誣告呂夷簡,導致趙禎也保不住他,最後被迫還是被趕出了朝堂。

所以趙禎是捨不得李迪的,只是他跟呂夷簡勢同水火沒辦法。

現在趙駿把他弄回來,趙禎自然很高興。

今日李迪相邀,對於他這樣的朝堂老狐狸來說,估計也是嗅到了一些味道,想要拉近自己與他的關係。

既然人家想巴結,那又何必拒絕呢?

畢竟正如教員所說,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這纔是正確的方向。

李迪宴請的地方是在樊樓。

全汴梁規格最高的酒店,趙駿也只是聽聞,不曾來過。

他現在工資也挺高的,雖然沒有品級官,可光一個宋國公一年收入就一萬多貫,還加上政制院知院以及皇城司知司的差遣,林林總總加起來兩萬多貫,跟宰相差不多。

但他自己都打算把自己的工資先砍個三分之二了,更別說動用工資過奢侈生活,平日裡發了月祿也是放在皇城司做資金,倒是沒享受過這樊樓的滋味。

今日託李迪的福,倒是見識了一下。

馬車停在樊樓外,樊樓的掌櫃早在等着,門內外來來往往不知道多少人,在掌櫃的帶領下一路進入其中,才發現這樊樓確實名不虛傳。

五棟三層高的樓如井字般分佈,左右迴廊連闕,又有附屬大院,錯落分佈,甚至還有亭閣、水榭、樓臺,淡淡的香味撲鼻而來,混着飯菜、酒味以及香料味道,令人食指大動。

掌櫃帶着趙駿一路到了東面那棟最高樓上,三樓雅間內,從這裡能一眼看到汴梁街道風景,眺望過去,街頭巷尾、寺院林立、粉牆紅瓦、河渠橋樑,在無數建築物中還夾雜着很多參天大樹,頗有些江南水鄉般的風景。

“知院,冒昧打擾,還請海涵。”

李迪見到趙駿進來,笑眯眯地起身打招呼,如今年近六旬,做事也圓滑了許多,不像年輕時候,跟丁謂爭權,最終被貶它鄉。

其餘人都退了出去,趙駿先向李迪拱拱手說道:“李相能邀請我,是我的榮幸,怎麼能算打擾呢?”

說着又環顧四周道:“這地方確實是雅靜,我以前倒是沒來過這麼高檔的地方。”

“知院請坐。”

李迪伸手示意,隨後笑道:“若是知院喜歡,叫樊樓給知院留一個雅間常來便是。”

“呵呵。”

趙駿坐了下來,笑着說道:“樊樓的消費太大,我可常來不起,何況我對吃飯沒什麼要求,街邊小吃挺好。”

“看來知院還是更長於民情,這對於國家來說也是件好事。”

李迪笑着打了個哈哈,也坐了下來。

趙駿笑道:“不知道李相請我過來,是有何事?”

“唉,我一遭貶之人,算什麼相?”

李迪苦笑道:“以爲這輩子要老死它鄉了,能回來都是託了知院的福。”

“副計相也是相嘛。”

趙駿笑了笑。

二府三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公認的宰相,參知政事則是副宰相。

樞密使是樞相,其餘同知樞密院事、籤書樞密院事、同籤書樞密院事都是副樞相。

三司雖然有個計相的名稱,掌管財政大權,但在二府三司當中實際地位最低。

李迪這個三司副使,擡舉一聲是副計相,正常來說也就是個三司副使而已,排名得十多號去了。

不過李迪的資歷擺在那,朝堂上要是考慮升相的話,只要不犯大錯,基本有他一份。

“還是多謝知院擡愛。”

李迪客套了一句,隨後說道:“菜飯是剛上的,不知道合不合知院胃口,咱們邊吃邊說。”

“那就卻之不恭了,正好是午飯的飯點。”

趙駿沒有客氣,拿起了筷子。

雖說李迪是長輩,但他的地位更高,又是客人,大家平等對待就是了。兩人也就邊吃邊閒談了起來。

趙駿說李迪勞苦功高,是先帝留下的棟樑之才。

李迪說趙駿年輕有爲,是未來的國家支柱。

雙方客套了一會兒,李迪這才說道:“今日叨擾知院,其實是有些疑問。”

“哦?”

趙駿問道:“李相請說。”

李迪說道:“政制院成立,節制百官,如此大權,官家怎麼會同意呢?”

趙駿笑了起來,說道:“李相來找我,是想問問爲什麼我年紀輕輕,就能夠做到政制院知院,並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連呂相、王相他們都服服帖帖吧。”

李迪被點破了心思,也不尷尬,只是撫須笑道:“知院卓爾不羣,乃是萬中無一的大才也,坐在這個位置,正是合適。”

哇。

這老李頭這麼拍我馬屁嗎?

趙駿古怪地看了對方一眼,沒想到李迪還挺識時務。

剛回到汴梁,就開始巴結起他來,這是讓人沒想到的事情。

不過這也不算壞事。

趙駿要的不是丁度這樣只有品德沒有才能又不服他的人,要的就是李迪這樣有才能且願意聽他話的人。

只要對方不搞事,不鬧幺蛾子,乖乖地聽安排,並且把佈置的任務做好,那麼別說李迪,就算是夏竦這個歷史上破壞慶曆新政的陰險小人,他也不是不能重用。

想到這裡,趙駿便說道:“李相有一點說對了,那就是我確實萬中無一,官家和呂相王相他們需要我,所以我才能夠做到這個位置上。”

“哦?”

李迪還是不解道:“願聞其詳。”

趙駿笑道:“你可以理解爲我德牟天地,道冠古今。按照我們那的話說,我很牛逼。不過詳細也不能告知李相,如果有一天李相能進政制院,哪怕只是候補同知政制院,你也能知道爲什麼。”

現在政制院都是知情人,晏殊和范仲淹雖然不是宰相,但因爲知道內情而得了個候補同知,堪比副相的地位。

所以從某種方面來說,只要進了政制院,就知道趙駿的來歷和身份。

那麼他就能一定知道趙駿有多牛逼。

李迪猜到這可能涉及一個天大的秘密,聯想到趙駿是真宗幼子的傳聞,不由得肅然起敬,腦子裡浮想聯翩了一下,便說道:“原來如此,卻是老夫孟浪了。”

“沒關係,估計整個朝堂上都好奇爲什麼我能坐在那個位置上,只是這確實是個大秘密,以後說不準也不可能公開,知情人如果敢傳出去,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條,包括呂夷簡他們。”

趙駿見四周沒人,也就嚇唬了李迪一下道:“所以李相至少目前還是不要知道的爲好,政制院確實權重,但這其實也是爲了讓呂相王相他們保守秘密而做的一部分割捨,李相若是能支持我改制,將來未必不能入政制院,知道這個秘密。”

“哦?”

李迪問道:“知院果真要改制?”

“是的。”

趙駿點點頭道:“如今朝政糜爛,國事衰落,各地起義不斷,必須要做出一些改變。只是目前外敵環伺,西夏遼國虎視眈眈,尚沒有到時機。因而我只是做一些前期鋪墊,將來再做變法。”

李迪追問道:“那能否知院告知老夫,具體要變法哪些事情?老夫自是願意支持知院的,想盡一份綿薄之力,若是早些知道,也早做準備。”

趙駿略微沉思,最終還是沒有告知對方。

因爲整頓吏治在慶曆新政失敗了,這個大方向改革還是會觸動很多人利益,包括呂夷簡王曾他們,要不是靠着政制院籠絡,說不好還是會繼續反對。

所以他無法確定李迪在知道情況後會不會繼續支持他,哪怕現在李迪已經表現出善意,對他態度十分恭敬和表示支持。

但目前新政還是隱蔽階段。

包括歐陽修寫《吏論》都不許發表,就是爲了藏起來,將來搞波大的。

要是被外人提前知道,容易節外生枝。

何況正所謂交淺言深。

至少在李迪進政制院之前,他只需要做自己吩咐的事情就行,沒必要知道這麼多。

因此想到這裡,趙駿便岔開話題道:“這些李相以後自然知道的,話說回來李相,我一直很好奇。”

“哦?”

李迪見他不肯說,便識趣沒有繼續問,而是說道:“知院好奇什麼?”

趙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是李相當初的一件不好的事情,主要也是我跟呂相的交情也就那樣,他當初甚至還設計過我,所以我很好奇爲什麼當初你們之間.若是李相不方便說也沒關係。”

提起這件事,李迪的臉色不是很好看。

其實趙駿問他和呂夷簡之間的事情還是有點冒昧,不過趙駿也說了,因爲呂夷簡當初設計過他,所以好奇問問倒也正常。

李迪便說道:“知院是不是在想,老夫爲什麼要用誣告的方式與呂夷簡那老匹夫相鬥?”

“是啊。”

趙駿一臉納悶道:“官家一查證,豈不是自己遭殃?”

李迪便意味深長地說道:“這件事情,老夫真的是誣告嗎?其實也是老匹夫厲害,把罪證給消掉了,否則被罷相的,怎麼可能會是老夫呢?”

“原來如此。”

趙駿便恍然大悟起來。

原來當初呂夷簡確實結交了荊王。

只是那老貨慣會下套。

歷史上他坑王曾那一手,就是故意做的局。

《宋史》記載,有一個叫王繼明的小吏曾給呂夷簡送了3000貫錢,呂夷簡便安排他做秦州知州。

王曾把這個案子舉報給宋仁宗後,宋仁宗大驚,連忙質問呂夷簡,沒想到,呂夷簡很淡定地說:“這是誣陷!”

宋仁宗於是下令讓御史徹查。

查案的結果讓王曾大跌眼鏡,第一,那個叫王繼明的秦州知州並沒有行賄。

第二,呂夷簡的確經手過3000貫錢,但那是呂夷簡自己的,只是經過他人之手打算捐給家鄉修建學館而已。

最後王曾被罷相了。

李迪的情況如出一轍,呂夷簡也給李迪下了套,讓李迪以爲他結交了荊王。

御史一查,結果發現子虛烏有,於是李迪被罷相。

老傢伙陰險得很啊。

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53章 帝王之術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383章 欽差到來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80章 所見,所聞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21章 第一堂課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99章 瓶中人209.第206章 決堤了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81章 無憂洞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29章 趙禎的果決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16章 靖康恥第77章 出宮,刺青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16章 靖康恥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383章 欽差到來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2章 嫌棄大宋第385章 決戰前夕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
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53章 帝王之術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383章 欽差到來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80章 所見,所聞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21章 第一堂課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99章 瓶中人209.第206章 決堤了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81章 無憂洞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29章 趙禎的果決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16章 靖康恥第77章 出宮,刺青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16章 靖康恥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383章 欽差到來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2章 嫌棄大宋第385章 決戰前夕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