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朝議(上)

李爵府第,庭深院廣,門樓高聳,大門立有一對石獅。

兩個甲士肅立,身披甲衣,腰佩長刀,此時,正是黎明前的時刻,而這兩個甲士卻巡查不動。

五更中,就是凌晨四點,城中宵禁就開了,外城入門,還需要到三刻,但是城內居住的人,已經早早起來打算,到處有騾車和手推車。

而此時,雞聲也此起彼落,此時,方信自李睿身上醒來,他現在投影,只能有一處,因此領悟玄機後,立刻從夏語冰的那個位面撤離,反而投影至這裡。

這裡本來就有功德體,連接上非常容易,因此片刻之後,記憶就消化了,方信眯着眼睛一笑,才起身,有些動靜,就聽見外面低聲說着:“老爺,您醒了?”

說着,門就開了,一支蠟燭點了上來。

方信掃過一眼,只見得一個俏麗的丫鬟,才穿着單薄的內裙,似是才從牀上起來,不過雙丫髻已經繽上了兩朵珠花環,年大概十五六歲,身材已經發育完成,瓜子臉,明眸皓齒,甚至是可愛。

她點的蠟燭,都是大燭,那丫鬟一口氣點上五根,才肯罷休,頓時燭光照耀,方信隨口說着:“紫沙?現在幾時了?”

“老爺,現在才四更呢!”紫沙回答着,她上前大方的爲他穿衣,毫無矯揉做作:“不過大少爺,已經起來讀書了。”

長子李凝文,現都已經十四歲了。而這個身體,也有三十三歲了,是啊,一恍惚之間,就已經十數年了。

不過,這身體也算的是一方大員了。

明文十九年三月。改年號爲永安,是永安元年,六月晉爲晏陽省南雲郡知府,一直到永安七年,當了二任六年知府。

這六年知府,設工程,攔溪築陂。開出十三萬畝良田,吸流民,使郡中漢族,從三萬四千戶。變成五萬二千戶。

又嚴懲那些不聽號令的土人,訓練三千鄉兵,使郡內五十六土司臣服。

再禁械鬥、清監獄,境內肅然,賑濟災民,教民養蠶、紡織、種植、養殖……六年工夫,硬是把一個落後郡,變成了一個相當繁榮地郡。

這的確是造福於萬民的大事,當地南雲郡人。因此非常敬愛。

這事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秘密記載有之

“……臣遵旨前往查看,見郡內立於大壩,又以數十條幹支渠引之,是以灌溉十萬畝,多種水稻。而使其地肥衍……此地士紳百姓,敬之,以公稱之,又頗有議,爲其上生祠,此事體大,還需請旨辦理,望吾皇聖裁……”

祠者,供奉鬼神、祖先、聖賢的廟堂。也就是說。如是有生祠,就等於現世封神。享受百姓香火和供奉,自然有着不可說明的好處。

一般來說,生祠都是立有大德政於民,才得以百姓立之。

朝廷批示,許之南雲郡自建一座生祠,並且晉李睿從四品翰林院侍講學士,這職司撰集文章校理經籍、講論文史,但是實際上就是明升暗降,一下子就在翰林院中清閒,這一清閒,就整整六年二任翰林院侍講學士,並且按照正常資歷,又晉升一級,爲正四品文淵閣學士,但是還屬於清貴之職。

功德體到底忍耐地住,六年來兢兢業業,與寂寞爲拌,完全不參與朝政,甚有雷霆雨露都是天恩的意思。

而且,並非沒有好處,這六年來,一直與清貴文人來往,自是漸漸聲名而起,朝野之中,不少學子都讀其李氏六書,影響力量在無聲的蔓延着。

但是直到如今,卻得了機緣,衣服穿好,他就說着:“把聖旨請來,放在案上,還有,請府內諸先生進來。”

丫鬟紫沙頓時肅容,回着話:“是!”

沒有過多少時間,先是聖旨放在盤中請了過來,再後,就是一行人進來,到了裡面,他們就行禮,稱:“主上!”或者稱“通達公!”

這也是本世界的一種很典型的情況,對官員來說,三品是關鍵的一步,達到了,就可稱某某公,李睿的字是通達,因此可稱通達公。

聽了這稱呼,方信略略有些苦笑,拱手說着:“蒙皇上恩典,爲安昌省巡撫,不過,這可不好當啊!”

說完,又請諸人坐下。

諸人瞭然於心,接到聖旨已經有三天了,直到現在才召見府內諸人,這個新任地正三品安昌省巡撫,也算是有耐心了。

“是的,主上,這安昌省的確已經糜爛不堪了,安昌王爲王,多仿本朝,軍政合一,編十二府,十戶設一佐,有佐長,百戶設一營,有營長一人,千戶設一總,有總長一人,萬家有一府,設一都督。而淪陷百姓,又設郡縣,管理漢民,以作耕作,如今,安昌八郡,只餘六弓郡五縣了,因此通達公這去,實際只是一郡之令,這朝上袞袞諸公,也真是打算的好。”沈軒冷笑地說着。

沈軒十年前跟隨李睿,一直爲其重用,在府中資格漸老。

“通達公,十數年下來,安昌王政令軍事都豐滿,現有精兵八萬,都是百戰之兵,而朝廷據守三洞關,只有兵三萬,並且,這十數年來,朝廷拖在西南泥潭上消耗,已經耗費了二千萬兩銀子,朝廷實在已經舉步艱難了,不然,也不會許之主上爲巡撫,開幕府,掌全權,自籌兵餉了。”這個說的人,卻是四十左右的中年人,這人卻是當年認識的魏南竹女婿張琢,張琢實際上也是大大的人才。可惜考運不佳,到現在都沒有考取進士,魏南竹死後,他就也投入了李家。

大楚國政,三司分立,一省行政主官是布政使。而巡撫,顧名思義,就是代表皇帝巡查安撫地方,是以集三司大權於一身,在本朝並非常設,是針對性職官,半欽差地性質。

方信聽了。默默的點頭,望向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這年輕人蹙眉沉吟的說着:“主上,而且我認爲。這安昌王實不可測啊,你看他穩紮穩打,漸漸蠶食,既非急進,又非無爲,似意圖拖着朝廷啊!”

這句話一說,方信就凜然一驚,知道此子不凡。

大楚立國一百六十年,根基深扎。如安昌王急進,直接威脅到大楚地根本,只怕只能成一時之患,雖可縱橫一時,終會被大楚傾滅。雖然大楚也討不了好----這只是爲新主開道而已。

但是現在,他硬着拖着朝廷進行連綿戰爭,使朝廷年年失血,果然,才十年,朝廷已經抽盡了力量,外強中乾,甚至有時連天災都無法安撫,民心漸亂。氣運漸消----這好比一人。雖然纔是中年,但是如果不斷失血。也會日漸虛弱,直至死亡。能說這話,能想到這點,就已經是國士了,方信深深的望了望姜清柏這人,心中一動,卻只是“恩”地一聲算是知道了。

從記憶中,他也知道,此時西南形勢,已經越來越危急。初壞爲危局,再壞爲敗局,三壞爲殘局,至於四壞----幾無局之可布矣!十年來,西南戰死殉國的官員和將領,單是五品以上,已經有41人。

特別是張爾滸、劉安、李宣、趙林、賀世河、方策、楊廣寧、祁秉啓等八位三品甚至二品高官,或戰死,或戰事不利而下獄,朝野官員,都談夷色變,言及西南之事,皆縮不敢任,這也是爲什麼輪到方信去的原因。

本朝巡撫,開府建衙,大門之外,立撫安、鎮靜二牌坊。政令之布、賞罰之施,皆在於此,而諸將出兵、受律、獻馘,亦在此,可所謂權重,與節度使相當,朝廷是不得已而設之,並不常用。

三洞關、六弓郡五縣,方信默默想着,卻只得一笑:“皇上既是有命,那我等作臣子地,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己,諸位卻可不去。”

“主上哪裡的話,蒙主上恩典,無以以保,今方是吾等機會。”在場幾人,都是十數年中心腹,齊聲答着。

方信掃看,心知他們都算是忠誠,因此一笑:“那好,我可開幕府,自可任幕府官員,有長吏一人,總管府內事務,沈軒,你可任之。”

沈軒這時,已經五十歲了,聽了這話,清癯的臉露出一絲笑意,從容跪下說着:“是,主上!”

巡撫的幕府長吏,也是正六品了,實是幕府中屬官第一人。

“張琢,你可爲文薄參事。”

張琢也自站起,跪下說着:“是,主上。”

文薄參事,爲幕府屬員,掌總錄文簿,舉彈善惡,參與政軍之事,雖是纔是正七品,卻也不凡了。

“姜清柏,你可爲倉曹參事。”

姜清柏也自跪下謝恩,倉曹參事正七品,掌管幕府所有財政和倉庫,類似戶部。

“去喚吳傑進來。”方信最後吩咐地說着。

片刻之後,外面傳來沉重的腳步聲音,到了門口,恭謹請示,等方信再批准,吳傑才進得門來,在燭光下,他身披盔甲,佩着長刀,行動時,雖然已經三十多歲,那股驃悍之氣,就如狼似虎,見得了方信,跪了下來。

“吳傑,今我任命你爲典軍校尉,正八品,按照朝廷體制,巡撫幕府,可建一營之兵,爲我親衛,你可多擇勇士入內。”

李睿爲晏陽省南雲郡知府六年,自然和土著衝突,大小戰七起,也收集了一些經過軍事訓練和戰場考驗的勇士,以佃戶之名帶回李府,卻加以恩遇,因此,雖然正式府兵才十人,吳傑聽了,卻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多謝主上。”

頓了一頓,他就說着:“現立可集勇士百許人,編成二個隊正綽綽有餘,一營五個隊正二百五十人,就嫌不足。”

方信點頭說着:“這我也知曉,兵不在多,而在於精,那就先編三個隊正,其它地以後補充,皇上聖旨已下,十天之內就要啓程,你可速速去辦。”

“是,主上。”

方信對此,還是相當放心地,府中甲士或者預備甲士,數目不多,挑選必是精銳,雖然才百許人,卻也可保護其安全了。

“姜參事。”方信想了想,說着,既然已經任命,就以職稱稱之。

“屬官在。”

“此去西南,糧草和情報爲重,你責任重大,可先去西南,一路觀察情況,特別是三洞關地情況,可否?”

姜清柏立刻露出一絲微笑,拱手答着:“是,這本是應該。”

方信大隊前去上任,沿途加上家眷和幕府人員,至少有五百人,這走起來,當然很慢了,能夠在二個月內達到,已經算不錯了。

但是,上任之時,第一個要求就是對情況瞭然於心,因此調查和摸底,是必須的。

“沿途危險,你可攜帶黃金千兩,我派府兵四人,保護與你,切切小心。”方信想了想,又說着。

這不但是保護,同時也是監督。

姜清柏點頭,說着:“必不辱命!”

再把一些事商量完畢,第一縷晨光,已經映射在大廳外,照出一片清秋之色,片刻之後,諸人都各自受命而出。

方信手持潛淵劍,凝視着朝陽。

第122章 毒氣(下)第262章 永恆(一)第154章 一曲解你求(上)第25章 出名(下)第80章 日本一週遊(四)第212章 神喻(上)第66章 折壽(下)第235章 父子君臣(上)第21章 第四星(下)第29章 黑暗莊園(下)第157章 朝議(上)第194章 濟萬民此大願(下)第87章 知縣(上)第7章 宴會(上)第66章 折壽(下)第51章 初賽(四)第198章 地上(下)第112章 新天地(下)第80章 日本一週遊(三)第52章 初賽(六)第240章 殺(上)第263章 永恆(四)第241章 你算什麼人(下)第229章 真王之子(下)第81章 新旅行開始(下)第59章 決賽(四)第116章 會見(上)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上)第228章 中場休息(上)第228章 中場休息(上)第27章 準備(下)第231章 風波(下)第177章 洗禮(上)第80章 日本一週遊(三)第127章 據點(上)第74章 放榜(下)第143章 魔法專業選擇(上)第140章 一卷書來照日月(上)第145章 憑證(上)第146章 惆悵(下)第125章 綢繆(下)第204章 殺賊(上)第241章 你算什麼人(上)第80章 日本一週遊(四)第219章 相見(下)第224章 人口(下)第3章 內息(下)第11章 再接功德(下)第137章 出兵第190章 水神(二)第226章 人生五十年(上)第120章 完善(下)第160章 今日已是無量劫開道夜第142章 冊封(下)第179章 太空(四)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上)第245章 文香教(上)第76章 特殊貢獻(上)第204章 殺賊(下)第136章 來者(下)第182章 稱王建制(下)第175章 反客爲主(上)第37章 暗箭(上)第64章 秋試(上)第195章 山神事變(下)第233章 賜福(上)第16章 事變(上)第89章 藥草(上)第249章 迷茫(下)第193章 藥園(下)第198章 地上(上)第140章 輕易(下)第216章 攻佔(上)第173章 祭祀(上)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上)第82章 殺戮(上)第166章 殺蠻授職令(上)第10章 考試(上)第238章 客卿(上)第204章 殺賊(下)第55章 方家來人(下)第148章 我心不變(上)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上)第251章 觀氣(上)第4章 開學(上)第150章 鎮壓氣數(上)第204章 殺賊(上)第254章 變遷(上)第231章 風波(上)第262章 永恆(一)第6章 功德任務(上)第126章 海戰(下)第162章 加爵(下)第234章 梅克皮斯法典(上)第92章 打破關卡(下)第1章 降臨第100章 封爵借運(上)第168章 古代破草原第一(下)第191章 水神(六)第220章 清洗(下)
第122章 毒氣(下)第262章 永恆(一)第154章 一曲解你求(上)第25章 出名(下)第80章 日本一週遊(四)第212章 神喻(上)第66章 折壽(下)第235章 父子君臣(上)第21章 第四星(下)第29章 黑暗莊園(下)第157章 朝議(上)第194章 濟萬民此大願(下)第87章 知縣(上)第7章 宴會(上)第66章 折壽(下)第51章 初賽(四)第198章 地上(下)第112章 新天地(下)第80章 日本一週遊(三)第52章 初賽(六)第240章 殺(上)第263章 永恆(四)第241章 你算什麼人(下)第229章 真王之子(下)第81章 新旅行開始(下)第59章 決賽(四)第116章 會見(上)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上)第228章 中場休息(上)第228章 中場休息(上)第27章 準備(下)第231章 風波(下)第177章 洗禮(上)第80章 日本一週遊(三)第127章 據點(上)第74章 放榜(下)第143章 魔法專業選擇(上)第140章 一卷書來照日月(上)第145章 憑證(上)第146章 惆悵(下)第125章 綢繆(下)第204章 殺賊(上)第241章 你算什麼人(上)第80章 日本一週遊(四)第219章 相見(下)第224章 人口(下)第3章 內息(下)第11章 再接功德(下)第137章 出兵第190章 水神(二)第226章 人生五十年(上)第120章 完善(下)第160章 今日已是無量劫開道夜第142章 冊封(下)第179章 太空(四)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上)第245章 文香教(上)第76章 特殊貢獻(上)第204章 殺賊(下)第136章 來者(下)第182章 稱王建制(下)第175章 反客爲主(上)第37章 暗箭(上)第64章 秋試(上)第195章 山神事變(下)第233章 賜福(上)第16章 事變(上)第89章 藥草(上)第249章 迷茫(下)第193章 藥園(下)第198章 地上(上)第140章 輕易(下)第216章 攻佔(上)第173章 祭祀(上)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上)第82章 殺戮(上)第166章 殺蠻授職令(上)第10章 考試(上)第238章 客卿(上)第204章 殺賊(下)第55章 方家來人(下)第148章 我心不變(上)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上)第251章 觀氣(上)第4章 開學(上)第150章 鎮壓氣數(上)第204章 殺賊(上)第254章 變遷(上)第231章 風波(上)第262章 永恆(一)第6章 功德任務(上)第126章 海戰(下)第162章 加爵(下)第234章 梅克皮斯法典(上)第92章 打破關卡(下)第1章 降臨第100章 封爵借運(上)第168章 古代破草原第一(下)第191章 水神(六)第220章 清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