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三節 捨身甘爲大業成

第三節捨身甘爲大業成

文王和姜尚在羑里那風虎雲龍般的相見,當時並沒有引起其他人足夠的注意。姜尚在文王的院子裡從中午坐到了傍晚,原本擔負羈押看守職責的御象琮不但沒有派人催促,反而派人送來美酒肥雞當作晚飯。姜尚在接過晚飯的同時,隨手給了送飯人十枚銅貝,金錢再次顯示出巨大的威力,不一會御象琮親自給二人送來的加厚的被褥,並表示已經將姜尚隨行的侍從安排住下,同時很豪放的說,不管多晚只要有需要便呼喊門外的人一聲,只要是羑里有的東西,隨叫隨到。

姜尚拿着被褥回到房間內,把被褥放在了文王身後以方便他倚靠,同時伸手挑了挑油燈,“噗次,噗次~”油燈發出了兩聲細微的聲響,然後燈光一下子變亮了許多。文王看到後半開玩笑半正經的說:“阿尚,你什麼都做得好,就連挑燈芯都是一流的”。

姜尚聽到這句話之後,有些歉意的回答:“阿昌,我三年前還做錯了一件事,害了九侯和鄂侯的性命。我有時真覺得看不清這位任性的天子,即使像夏桀那樣的暴君也不會殺害爲成湯王囚在夏臺而說好話的人”。

文王聽到這裡也是一聲嘆息:“豈止是你,就是當時我看到九侯和鄂侯的人頭,都覺得驚訝不已。不過後來和天子在交談的時候大致理解了他的想法,那就是隻有有實力的人才有跟他討價還價的餘地。這也許就跟老虎面前即使再睿智的山羊也只是食物,只有獅子才配和他分地盤一樣吧。這樣來看,當今天子其實是一個很精明的人,他絕不是夏桀那樣可以被美色珍寶輕易動搖的昏君,不付出足夠大的代價,沒人可以從他那裡取得好處。所以,我就一直在擔心啊,他也許會對伯邑考下手。考兒是我的兒子裡最出色的孩子,從小就名聲在外,在後來的交鋒中,不管是費仲、尤渾那樣的佞臣,還是大將軍那樣的能臣都對考兒的評價頗高。我這個歲數了,多活一天少活一天沒什麼區別,但考兒是西原的希望啊,帝辛天子一旦決定對考兒下手,那將是西原和周族無法承受的劇痛!阿尚,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姜尚搖了搖頭說:“阿昌,西岐的事情,我們在朝歌都是鞭長莫及的。更何況,據衛巫們的消息,大公子在西原已經展開了很多惠及全民的政策,持續性的低稅收已經讓府庫裡可用的資金越來越少,這三年多供給大邑商的稅金幾乎全是用公族私庫裡的錢來貼補的。現在的西原百業興榮、人人安康,但是大公子卻已經勞碌到了壯年白髮的地步。這在靠着剝削、壓榨老百姓而存活的大邑商政權眼裡遠比公開造反要惡劣的多。畢竟,如果同樣是靠着壓榨百姓維持政權,大家誰都不比誰高尚,談不成可以打,打不成也可以談,無非是一個利益問題。但是一旦走上犧牲自己的利益來讓百姓過好日子這條路,那就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哪怕什麼也不做和其他政權一比也是高下立判。這樣的政權就會成爲所有靠着壓榨老百姓過日子的政權的天敵,民心一旦歸附,就會形成席捲天下之勢。現在逃到西原安居的百姓不止來自大邑商,東夷、苗蠻、戎狄的都有,可以說現在的西原已經是聚斂天下英才的福地,畢竟沒有本事的也跑不了那麼遠來定居。西岐和大邑商現在已經勢成水火,再想韜光養晦也不容易了。天子早早就把大公子恨到了骨頭裡,要不是時局所限,你和伯邑考的人頭早就擺在太廟的祭壇上了。不過,這樣公開和天子唱反調的壯大實力也確實收到好處,首先就是天子絕不敢殺你;第二就是隻要周族不起事,大邑商絕不會先發動軍事進攻。從此維持了一個相對和平的局面。阿昌,你的兒子真的很優秀”。

文王聽到這裡,心滿意足的點點頭說:“好呀,好呀。想不到考兒做的比我想的還要好。金銀散而人心聚,寧願用公族私庫來補貼貢賦,也要給老百姓減稅,有這樣氣度的人是不多的。考兒已經成了大器呀,呵呵呵~,有這樣的後來人,我就是被囚死在朝歌又有什麼關係?呵呵呵~,阿尚,你真是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呀!”。

姜尚看着滿心歡喜的文王,臉上卻沒有笑,而是認真的說:“阿昌,你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影響力。如果您真的有什麼不測的話,大公子也會很爲難。別的先不說,這次減稅用公族私庫去貼補貢賦的活動,就傷害到了很多人的利益,他們紛紛製造輿論說大公子是在敗壞您創下的基業,並且密謀挑動民變,這些人被衛巫捕獲的時候已經聚集兩三千之衆,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之所以加入就是因爲這一小撮人打的是恢復“文王舊政”的旗號。東夷、苗蠻的部族首領因爲手下的百姓被大公子的新政吸引,所以也在抨擊大公子“子改父道”。這一切,雖然因爲大公子應對有術,再加上核心領導層的鼎力支持而平安度過,但是也給我族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帝辛天子更是拿着您被囚禁在朝歌頻頻發難,一開始只是攻擊大公子不顧骨肉親情,到了後來就是說大公子欲置您於死地而後快。雙方的口水仗愈加升級,對天下發表的明文更是把大公子推上了風口浪尖,遠方的一些部族已經對大公子產生了懷疑,但是好在西原上的百姓因爲生活的日漸富裕而堅定的支持大公子,這纔沒有釀成新的禍亂。聽完這些,你現在還覺得哪怕被囚死在朝歌也無所謂嗎?”。

文王聽完姜尚的話,有些擔憂的說:“考兒真是不容易,哎,你們怎麼沒有早來找我呀,這些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我的幾封手書得到很好的解決,苦了我的考兒呀!”。姜尚看着憂心忡忡的文王,也無奈的說:“不瞞你說,之前我們一直不知道天子把你囚禁在了什麼地方。衛巫之前只是見到您被囚禁在宮城的一所偏殿裡,但是守衛森嚴根本無法接近,直到兩年前才發現那所院子已經空了好長時間了,只是因爲守衛依舊森嚴纔沒有被我們發現。大公子知道後心急如焚,恨不得馬上來朝歌公開的質問天子,但是被我、散宜生和鬻熊聯手阻止了。後來在太廟裡,衛巫的眼線發現了一塊“冊周伯昌”的甲骨,大公子還以爲你遇難了,但是隻要天子一天不公開對你的處刑,我們就抱有一線希望。所以衛巫的火侍熊季和連山都被大公子秘密派遣到了朝歌來尋找你的下落,但是也一直沒有你的消息,直到我在市場發現了和西原類似的五穀才以此爲線索找到這裡。今天和你見完面後,熊季和之前就在朝歌陶佳會帶着我們談話的信息趕回西岐,給大家報平安,但是好多事情已經勢成騎虎,擔子最終還是要落到大公子身上,我們能做的其實並不多”。(1977年出土的周原甲骨的骨片中有明確的“冊周伯昌”來請祖先保佑的內容,這裡的“冊”是一種處死人牲的手段。對於周原甲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徐錫臺先生的《周原甲骨文綜述》以及曹瑋先生的《周原甲骨文》瞭解詳細情況)

文王拿起水盞喝了一口,讓水從口齒之間緩緩地滑進喉嚨裡,然後像是自我安慰的說:“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情,我們誰也替代不了誰。你告訴考兒,讓他千萬不要掛念我,更不要來朝歌。我想現在的局勢應該可以維持很長的一段時間,只要考兒不來朝歌,天子就沒有辦法威脅到他的安全。只要他安全,周族發展的路就可以繼續走下去。至於威望,短時間內是建立不起來的,只有靠着長期的身體力行才能在大家心裡樹立起威望,進而團結一心的領導大家前進,告訴考兒這件事情急不得,要慢慢來,只要小心的處理好每一件事情,他終有一日會和我一樣成爲西原萬民的依靠。到了那時,這些細小的麻煩將再也不能阻止他前進的腳步。還有,不要讓他太累,讓發兒、旦兒多幫幫他,我會在羑里爲他們祈福的”。說完,文王兩手相交的抵在額頭上,口中唸唸有詞的開始祈禱,昏暗的房間裡已經被一顆慈父的心所填滿。

七天之後,一封帶着這份父愛的書信在深夜時分送到了伯邑考的案頭。伯邑考在燈下反反覆覆的看着父親的書信,然後用手把眼角的淚珠擦乾,而後一個人孤寂的坐在大殿裡,眼神癡愣愣的望着天花板出神。好長一段時間裡大殿裡除了伯邑考孤單的身影再無他物,但原本應該平靜午夜宮殿,卻又被突然站起的伯邑考打破了平靜,伯邑考猛的站起身子,像是收到巨大的驚嚇一樣用牙齒緊緊的咬住了左手的食指,眼睛裡全是驚懼的神情,然後伯邑考又突然坐在地上開始反覆的用雙手拉扯着自己的頭髮,嘴裡發出“吱~吱~”的抽氣聲,整個人顯然已經恐懼到了極點。但是伯邑考最後殘存的一絲理智讓他剋制着自己沒有發出聲音,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在宮殿裡奔走,然後反覆的做着深呼吸,用最大的毅力把自己從恐懼中掙脫出來。這個過程整整持續了一夜,直到東方發白的時候,伯邑考終於戰勝了自己,在清水盆裡洗好了臉,理好妝容,而後對着初升的太陽燦爛的一笑,那笑容如同黃金一樣發出絢爛奪目的光芒。申非恰巧站在門口看到的伯邑考的笑容,那種感覺彷彿天空都一下變得明亮了起來。其實申非整整一夜都站在殿門外,他聽到裡面伯邑考匆忙而慌亂的腳步,心裡知道這是一個人感到恐懼的標誌,但是在伯邑考的嚴令之下,他也不敢進入殿內查看情況,直到按照命令在天光放亮時打開殿門,纔看到了伯邑考的微笑。申非很不放心,即便是看到了面帶笑容的伯邑考,心裡也有一絲陰鬱,因爲他不知道令伯邑考感到恐懼的原因是什麼,只好默默的在心裡暗自發誓:“大公子,不論是刀山火海還是萬劫不復,我申非都有一定會陪着您到最後!”。剛想到這裡,伯邑考溫和的聲音把申非從思緒中叫醒:“申非大哥,你把阿發、阿旦和阿奭叫到這裡來,我有話對他們說”。“是!”申非簡短有力的回答了一聲,然後飛速的走向了三位公子居所的方向。

不多會周發、周旦和周奭就來到了大哥伯邑考的面前,伯邑考輕輕的把文王的書信遞給弟弟們傳看。三個弟弟看完信後欣喜的點點頭,對着這伯邑考說:“大哥這是天大的好事呀,咱們應該儘快召集文武,把這個喜訊告訴他們,父王只要有下落,就是穩定西原的鎮山石!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打着父王的旗號來尋釁滋事了!”。

伯邑考也微笑着回答:“是呀,這個消息是應該儘快告訴大家。但是在那之前,我還有一個想法要跟你們說,同時也想聽一聽你們的意見”。三個人異口同聲地回答:“大哥請講”。伯邑考用信任的眼光來回的看了看三個弟弟說:“你們是咱們兄弟裡最有出息的幾個。有些話,跟你們說想必能更快的理解。是這樣的,我覺得還是要想辦法把父王救回西岐,但是天子的性格你們也知道,沒有相等或者更高價值的交換,救父王回西岐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我想,拿自己的命把父王的命還回來,至於你們,或者聲名不顯或者曾敗於大邑商的手下,在天子看來,你們應該是無害的,有父王和你們在,周族代行天命、剪滅殷商的大業應該可以更好的繼續下去。你們覺得怎麼樣呢?”。

“不怎麼樣!”,“大哥,你瘋了吧!”,“胡說八道!大哥你怎麼能這樣想!”三個弟弟聽完了伯邑考的話,幾乎在同時發出怒吼,並且用難以理解的眼神看着伯邑考。

伯邑考伸出雙手做出下壓的動作,示意弟弟們安靜下來:“你們的平靜一下”。“怎麼平靜?!”周旦先發話說:“大哥,你是父親精心培養的接班人,如果說西原的統治是一張鋪開的大網,那你就是這個大網的核心!你要是死了,父王會多傷心?西原的未來怎麼辦?你想過嗎?再說,你要是去朝歌,依照天子的性格,八成不是你把父親換回來,而是你和父親一起在朝歌被處斬!那樣的話,周族的大業怎麼辦?大哥你是個精明人,怎麼想問題這麼幼稚!”。

伯邑考看着激動不已的周旦,拉住了他的手說:“阿旦,你先冷靜一下。我給你們說說我這樣想的理由,你們先聽一聽,好嗎?”。三個弟弟看着誠懇的大哥點了點頭。

伯邑考清了清嗓子開始把想了一夜的話說出來:“父王讓我們安心發展,慢慢的聚集力量,並明言他願意被終身囚禁在朝歌以拖延天子對西原的耐心。但現在的情況,和父王料想的有很大不同。天子在東夷的戰爭最多再有六七年就結束了,到時候,大將軍帶着那些身經百戰的老兵第一個要消滅的敵人就是我們!所以時間並不站在我麼的這一邊,我們看似是在拖延天子,但其實是天子在拖延我們,雖然免稅的政策讓西原又迎來來了一次大發展,讓我族的整體實力已經從不到大邑商的五分之一,發展到了今天的四分之一還多,但是這仍然和大邑商有着巨大差距。我昨天叫來了史佚大人,詢問了一下之前的歷史,其實在大邑商統治到今天的六百多年裡,並非沒有像周族一樣可以佔據到整個國力四分之一的部族,但是在這些部族的實力再次成長之前他們就都被大邑商給消滅了。我想當今天子熟悉大邑商的歷史,不會不知道這樣的例子,當一個部族強大到大邑商三分之一的實力之後,他就可以通過團結其他的部族威脅到大邑商的統治,而我們現在正好處於這個階段,所以這正是最危險的時刻。但是天佑我族,在這個時候東夷的戰亂擾亂了大邑商消滅我族的步伐,這纔有了涇陽戰敗之後的局面。可一旦天子徹底結束東夷的戰事,我們就真的沒有迴轉的餘地了,再次和大邑商硬碰硬的打上一場,我們的結局絕不會比東夷好太多。我現在威望不足,發展內政還好,但要領導西原各族共同抵抗大邑商則遠遠不夠,這件事情只能由父王來做纔可能成功。所以我去換回父王,不但是時局要求的結果,更是我族大業興旺的必要保證!我希望你們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周奭聽完了伯邑考的話,冷靜的的想了一想說:“大哥,即便真的是這樣,我們也可以通過支援東夷的方式讓天子的大軍陷入戰爭的泥潭呀?天子這次要滅亡東夷的野心天下皆知,東夷各族一定會抵抗到底的,只要我們不停的支援東夷錢財和武器,我們不就可以讓東夷堅持的更久一些嗎?如果能拖到天子駕崩,說不定我族的機會就來了呀”。

伯邑考有些苦澀的搖了搖頭說:“阿奭,這個問題,讓你二哥回答你吧”說完,伸手一指周發。周發也很艱難的想了想纔對周奭說:“阿奭,其實大哥已經讓我秘密的這樣做了。但是我們的府庫實在沒有能力既提供物資給天子打東夷,又提供物資給東夷打天子,這種巨大的消耗會讓我族在他們兩個決出勝負之前就自行崩潰。更何況物資運到東夷,路上的花費會是物資本身價值的十倍還多。到目前爲止,我們只不過送過去幾千青銅矛頭和一些零散的配件就用了快四萬個銅貝的花費了,這其間買通大邑商官員的行賄金額更是遠遠超過這個數字。我們至多能在東夷快要彈盡糧絕的時候提供一些幫助,但是要長期支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同時也很難說天子發現我們給東夷支援後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可以說,這條路其實是走不通的”。

看着沉默了的周奭,周發轉過身來對伯邑考說:“大哥,即便如此,我也不同意您的想法。父王含辛茹苦的培養你,把周族的大業交給你,這中間有多麼不易你應該明白。我們這些兄弟沒有人能像你一樣得到父王全面的言傳身教,當然一方面是天資所限,但另一方面是父王早就開始培養以你爲核心的政權體系。大哥,一旦你真的被囚禁在朝歌,那麼西岐就只剩下年邁的父王和只能精通一門本事的我們,如果發生這樣的局面,不是讓我族的未來更加岌岌可危?父王不止一次說過,變革天命的偉大事業最怕的是沒有合格的接班人。這次父王在信中也反覆表達了這個意思,甚至願意用終生囚禁爲代價換來讓你執掌西原的結果,並且千叮嚀萬囑咐的讓你不要去朝歌,我覺還是聽父王的話比較好。縱然未來真的如你所想,天子派大軍來討伐我族,那就徹徹底底的拼上一場!東夷那樣鬆散的部落聯盟都可以堅持上十年八年,我們周族在自己的地盤上當然可以堅持的更久!到時候,我們哪怕死也要拖着大邑商進地獄!”。

伯邑考搖了搖頭說:“阿發,別說氣話。我們和大邑商同歸於盡有什麼意義?最終還不是讓別人漁翁得利?對私來說,這麼做會讓我族白白的犧牲;對公來說,天下百姓就會喪失生活在一個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爲信念的國家的機會,一旦別的部族竊取天下,那就只是推翻一個大邑商再建立一個大邑商罷了。這樣的話,百姓們想再迎來一次去重新選擇命運的機會,也許就要再等上六百年或者更久。做事要有長遠的計劃,別因爲一時的義憤就置天下於不顧”。這話說的很輕,但是給三個公子的心帶來的震撼卻很大,伯邑考第一次讓他們認識到了自己到底在做多麼重要的事情。三位公子一時無言,只是默默的坐在席子上思考,伯邑考也沒有打擾他們,只是靜靜的等待着想通了的弟弟們先開口說話。

很久之後,周旦先開口說:“大哥,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同意你的想法。我仔細想過了,父王回來的確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就統一起西原各族的力量,同時再聯盟東夷和苗蠻對大邑商形成部分優勢。只要能維持這樣的局面,我族剪滅大邑商的偉業就可以少走不少彎路,起碼能避免亡族之危。但是,我請你一定要告訴我們具體實施的計劃和要付出的代價。如果只是你替父親被囚禁在朝歌,那麼我願意陪你一起去;但如果是要犧牲你的生命,那我堅決反對,寧可選擇二哥的方式,跟大邑商拼到底算了”。

周發也緊跟說:“是呀,大哥。如果只是替父親在朝歌坐牢,我也願意和你一起去!但假如天子要在朝歌殺了你,那父親回來怎麼面對這份喪子之痛?白髮人送黑髮人,你還讓不讓他老人家活了?這種事情絕對不能發生!大不了,我們就跟天子同歸於盡好了,沒有什麼好怕的!”。

周奭也一躬身說:“這也是我的想法,大哥你說說吧”。

伯邑考聽到三個弟弟的回答,欣慰的笑了笑,而後用手捋了捋頭開始說:“其實你們也不用把事情想得那麼糟糕。畢竟大邑商內部還有族尹和族衛可以分割天子的核心權力,這就是我們可以實施營救父王的基礎,我們要讓族尹微子啓和族衛比干聯手製衡天子,這樣才能夠救出父王!按照盤庚天子定下的祖制,天子掌握行政大權、族尹掌握王族財富、族衛掌握王族族兵,這兩個人其實是大邑商運作的核心人物。我們必須看明白這兩個人的優勢和劣勢,才能找到讓這兩個人聯手製衡天子的辦法。你們想一下,族尹和族衛的有什麼長處,又有什麼不足呢?”。

周發想了想說:“我知道王族族兵是商族最核心的武力,戰鬥力極高,士兵最低的也是子姓的低級貴族,平民只能幹些打雜的活,可以說這些士兵對於大邑商的忠誠是無法動搖的。他們平時的伙食就很豐富,營養充分所以身體素質很好;此外這些人從小就接受教育,武藝和見識都是人上人的水平,再加上優良的裝備,應該說是比大將軍手下的軍隊更爲精銳的特殊部隊。但是這些人想要出動,族衛就必須有天子的授權和府庫的支持,這樣看來,族衛缺的就是調兵的權力和足夠支持族兵的財力。族尹掌握着王族的府庫,手下只有一支規模不大的護軍,充其量就是看看府庫、收收稅,戰鬥力完全無法跟大將軍和族衛手下的部隊相比;但是如果沒有府庫的錢財支持,不管是大將軍還是族衛都沒有能力進行任何的軍事行動,這就是族尹的優勢吧。說道劣勢,我還真不清楚。阿旦,你是冢宰手下的內政官,你知道嗎?”。

周旦點點頭說:“這個我還是大致有些瞭解的。其實,大邑商的國家財政早就破產了,早在十年前,就因爲天子頻繁的調用財貨而入不敷出,所以現在大邑商國家府庫裡的錢財其實都是跟族尹管理下的王族府庫借的。天子下令族尹借款然後又不還,所以族尹只好四處求財,日子過得苦不堪言。要說族尹的權力裡有什麼缺陷,那就是沒有拒絕天子不合理用錢的權力和薄弱的護軍武力。這麼來看,天子缺兵缺錢、族衛缺權缺錢、族尹缺權缺兵,三個人相互制約又相互扶持,但總的來說天子的權力還是凌駕於其他二人之上。這麼一算,我們拉攏比干和微子啓就有了發力點。大哥,你真厲害!”。

伯邑考自信的點了點頭:“只要能拉攏族衛和族尹,再以我爲人質囚禁在朝歌爲代價,天子十有八九會放父王回來。在朝歌有咱們衛巫的長久經營,保住我性命還是有幾分把握的,時間一長,也許還有逃出來的可能,所以你們不必太擔心我。當然,父王回來的時候肯定不能再馬上處理具體的政務了,所以,我要求你們從現在開始緊緊跟在我身邊,我會把父王教給我的東西毫不保留的教給你們,你們一定要好好學,好在父王回來之後能挑起周族崛起的大梁。有問題嗎?”。

三位公子齊聲回答:“沒有!大哥放心,我們一定竭心盡力!”。“好!兄弟同心!”伯邑考把手前伸,同時大聲的說了這句話,其他三位公子也馬上伸出手,把自己的手放到伯邑考的手上大聲的喊:“其利斷金!天佑我族,大業必成!”。

此次兄弟四人秘密會盟之後四年,周發、周旦和周奭都緊緊跟隨在伯邑考的身邊學習怎樣治國理政。看着日益成長的弟弟們,伯邑考的心也一天比一天的安定了下來。與此同時,伯邑考多次聯繫朝歌城裡的不同勢力,爲營救自己的父親做出不懈的努力:泰伯幾乎跑遍了所有封地貴族們的府邸,閎夭不斷地蒐集美女珍寶行賄商族的重要官員,鬻熊親自帶着火侍們奔波在西岐和朝歌之間,就連散宜生也以輔政大臣的身份開始不停地奔走於西原的各個部落。終於在各個方面都收到了肯定的反饋之後,伯邑考給天子寫了一封奏章,表達了自己要覲見天子,同時探望父親的意願。

帝辛天子看到伯邑考的奏章之後喜出望外的仰天大笑,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回覆了伯邑考的要求。只是幾天的功夫,天子的聖旨就來到了西岐:“西伯侯朝歌輔政,七年未歸,功高德劭。寡人體諒西原諸子一片至誠,特准許公子週考、周發、周旦入京覲見天子,一彰三人治理之功績,二圓父子慈孝之天倫。沿途各關隘以方伯之禮相待,不得有違。帝辛聖命”。

這封聖旨到達西岐之後,周發和周旦有些不理解的問伯邑考:“大哥,讓我們三個一起去朝歌是什麼意思?”。伯邑考心裡泛着一絲苦澀,但還是用安慰的語氣說:“這是好事呀,天子同意咱們三個一起去朝歌,並且明詔天下說:一彰功績,二圓天倫。起碼咱們的命是保住了,我問過史佚大人,從夏后氏至今,還沒有哪個天子會處死覲見的外邦公子。我想這次天子也不會爲我們破例,營救父王,起碼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了。來,咱們一起去太廟,請祖先們保佑我們吧。我們一定會平平安安的和父王一起回來的!”,伯邑考說得很堅定,但周發和周旦總覺得有一絲擔憂。

次日正午,三人從太廟祭祀祈福完畢,同步邁出大門,伯邑考左手拉着周發,右手拉着周旦對着太陽再次大喊:“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天佑我族,大業必成!父王,朝歌,我們來了!”。

熾熱的陽光灑在三兄弟的身上,讓他們的身影都充滿了活力和力量,給人一種無法直視的感覺。與此同時,朝歌的帝辛天子則看着西原的方向發出了邪魅的一笑,讓身邊陪侍的身邊尤渾都有了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光芒與黑暗、正義與邪惡將在未來的朝歌發生劇烈的碰撞,這場激烈的交鋒中有人死去,有人新生,有人得天下聚力,有人被萬民拋棄,而天下也會由此掀起新的波瀾,歷史也會由此開啓新的一頁。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二部《諮汝殷商》。

暫時停止更新說明

各位讀者:

首先感謝大家長久以來的支持和厚愛。其次我想在這裡發表一下關於我要暫時停止更新的想法,希望大家理解。

《其命維新》寫作的初衷和基礎是依託於在查閱豐富資料之後的感想和推測,所以在寫作的時候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這個時間可能遠遠要多於直接寫作的時間。目前來看我並不能保證每天都有更新的寫作速度,所以爲了有充足的時間來查閱資料和保證寫作質量,我決定暫時停止更新。故而這次停止更新並不意味着故事的中斷,而是以更好的方式來完成寫作的計劃,同時也竭力提高文章的質量。

在初始的計劃中,全書分成五個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現在已經完成的《周雖舊邦》,大致上的作用是讓後面情節中的人物出場,通過歷史的故事爲以後的情節打好基礎,在這一部裡,主要講的是西伯侯周昌從自稱文王到他被天子大軍抓緊羑里囚禁的故事。第二部的名字暫定爲《諮汝殷商》,講的是伯邑考去朝歌營救文王的故事,期間重點會表述一下大邑商的政治、經濟和百姓的生活形態,以及伯邑考的睿智和仁慈,目前已經設計了一些情節還請大家拭目以待。第三部的名字暫定爲《昊天曰明》,重點講述伯邑考爲營救父親犧牲後,文王和武王建設周族的故事,幷包含着和大邑商全面的衝突,相信也會很好看。第四部《時維鷹揚》,重點描寫兩次大的軍事行動:孟津觀兵和牧野之戰,到這一部結束,武王伐紂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但是歷史還在繼續,並且有太多的伏線在這一部都無法完全表現,所以爲了把故事講完整,設計了第五部《君子萬年》。由於武王在剪滅大邑商後一年就駕崩,所以弟弟周公旦臨危受命,秉持朝政,平息“三監之亂”同時制定“周禮”並讓萬世沿襲,這就是第五部的主要內容,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我在寫作中常常把一些查閱到的資料隨時的備註在故事之後,有些內容也爲了情節的需要而修改,如有不周之處還請大家多多見諒,並批評指正。如果有人可以因爲這本書的原因而仔細的研究那個瑰麗壯闊的時代,將是我寫此書的得到的最高興的回報,所以如果大家有什麼希望閱讀的內容可以在評論留言區域給我留言,我會依據情節的發展來補充上大家希望看到的人物、事件等內容。

最後,感謝寫書期間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你們是我最親愛的人和最強大的寫作動力。再次對所有支持我的人表示感謝和祝福,希望你們可以一直喜歡我的文字。值此2019年新春之際,祝福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裡闔家幸福、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石階

2019年2月9日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四章殷武 第一節朝歌王命檄四方第八章鳶飛 第一節故人傳信予文王第六章第三節 驚雷朝歌卜太極第八章鳶飛 第一節故人傳信予文王第二章第三節 文王設宴表心跡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九章第二節 左軍苦鬥失涇陽第六章第二節 鬆峰臺上啓彖辭第三章爾祖 第一節太廟大殿話秘辛第二章第三節 文王設宴表心跡第六章第三節 驚雷朝歌卜太極第四章第四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下)第二章第二節 景美人和好周原第三章爾祖 第一節太廟大殿話秘辛第七章衛巫 第一節火侍受命起行程第五章第三節 阮國城郊一小丁第九章第二節 左軍苦鬥失涇陽第八章鳶飛 第一節故人傳信予文王第一章第三節 羽書疾馳貢籤來第十章第二節 囚身羑里有洞天第五章第二節 赤衣大軍渡渭水第五章第三節 阮國城郊一小丁第五章第三節 阮國城郊一小丁第十章兄弟 第一節龍兄虎弟理西原楔子 甲骨—殷墟第十章兄弟 第一節龍兄虎弟理西原第九章第三節 文王隻身赴朝歌第四章第四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下)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四章第三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上)第五章第三節 阮國城郊一小丁第七章衛巫 第一節火侍受命起行程第三章第二節 商族小亞子費仲第二章文王 第一節周族司馬伯邑考第九章第三節 文王隻身赴朝歌第九章第二節 左軍苦鬥失涇陽第二章第二節 景美人和好周原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八章第二節 羣英死戰壯山河第五章第二節 赤衣大軍渡渭水第一卷 周雖舊邦 第一章 捕獵第七章衛巫 第一節火侍受命起行程第八章第二節 羣英死戰壯山河第四章第三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上)第五章第二節 赤衣大軍渡渭水第一章第二節 引弓控弦射大豵第四章第四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下)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四章第四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下)第三章爾祖 第一節太廟大殿話秘辛第一卷 周雖舊邦 第一章 捕獵第一章第二節 引弓控弦射大豵第八章第二節 羣英死戰壯山河第二章第三節 文王設宴表心跡第八章第二節 羣英死戰壯山河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七章第三節 重兵圍困巧脫身第十章兄弟 第一節龍兄虎弟理西原第八章第二節 羣英死戰壯山河第一章第三節 羽書疾馳貢籤來第九章第二節 左軍苦鬥失涇陽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七章第二節 荊棘叢裡訪真人第六章演卦 第一節苗蠻交河會東夷第六章演卦 第一節苗蠻交河會東夷第六章第三節 驚雷朝歌卜太極第五章第二節 赤衣大軍渡渭水第六章第三節 驚雷朝歌卜太極第一章第三節 羽書疾馳貢籤來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一章第三節 羽書疾馳貢籤來第十章第二節 囚身羑里有洞天第八章第三節 助惡爲兇終受譴第二章第三節 文王設宴表心跡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十章第二節 囚身羑里有洞天第一章第三節 羽書疾馳貢籤來第十章第二節 囚身羑里有洞天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九章成擒 第一節 天子一怒大軍發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四章殷武 第一節朝歌王命檄四方第八章第三節 助惡爲兇終受譴第四章殷武 第一節朝歌王命檄四方第六章第三節 驚雷朝歌卜太極第五章第三節 阮國城郊一小丁第三章爾祖 第一節太廟大殿話秘辛第三章爾祖 第一節太廟大殿話秘辛第六章第二節 鬆峰臺上啓彖辭第八章鳶飛 第一節故人傳信予文王
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四章殷武 第一節朝歌王命檄四方第八章鳶飛 第一節故人傳信予文王第六章第三節 驚雷朝歌卜太極第八章鳶飛 第一節故人傳信予文王第二章第三節 文王設宴表心跡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九章第二節 左軍苦鬥失涇陽第六章第二節 鬆峰臺上啓彖辭第三章爾祖 第一節太廟大殿話秘辛第二章第三節 文王設宴表心跡第六章第三節 驚雷朝歌卜太極第四章第四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下)第二章第二節 景美人和好周原第三章爾祖 第一節太廟大殿話秘辛第七章衛巫 第一節火侍受命起行程第五章第三節 阮國城郊一小丁第九章第二節 左軍苦鬥失涇陽第八章鳶飛 第一節故人傳信予文王第一章第三節 羽書疾馳貢籤來第十章第二節 囚身羑里有洞天第五章第二節 赤衣大軍渡渭水第五章第三節 阮國城郊一小丁第五章第三節 阮國城郊一小丁第十章兄弟 第一節龍兄虎弟理西原楔子 甲骨—殷墟第十章兄弟 第一節龍兄虎弟理西原第九章第三節 文王隻身赴朝歌第四章第四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下)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四章第三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上)第五章第三節 阮國城郊一小丁第七章衛巫 第一節火侍受命起行程第三章第二節 商族小亞子費仲第二章文王 第一節周族司馬伯邑考第九章第三節 文王隻身赴朝歌第九章第二節 左軍苦鬥失涇陽第二章第二節 景美人和好周原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八章第二節 羣英死戰壯山河第五章第二節 赤衣大軍渡渭水第一卷 周雖舊邦 第一章 捕獵第七章衛巫 第一節火侍受命起行程第八章第二節 羣英死戰壯山河第四章第三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上)第五章第二節 赤衣大軍渡渭水第一章第二節 引弓控弦射大豵第四章第四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下)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四章第四節 屍山血海甑口峽(下)第三章爾祖 第一節太廟大殿話秘辛第一卷 周雖舊邦 第一章 捕獵第一章第二節 引弓控弦射大豵第八章第二節 羣英死戰壯山河第二章第三節 文王設宴表心跡第八章第二節 羣英死戰壯山河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七章第三節 重兵圍困巧脫身第十章兄弟 第一節龍兄虎弟理西原第八章第二節 羣英死戰壯山河第一章第三節 羽書疾馳貢籤來第九章第二節 左軍苦鬥失涇陽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七章第二節 荊棘叢裡訪真人第六章演卦 第一節苗蠻交河會東夷第六章演卦 第一節苗蠻交河會東夷第六章第三節 驚雷朝歌卜太極第五章第二節 赤衣大軍渡渭水第六章第三節 驚雷朝歌卜太極第一章第三節 羽書疾馳貢籤來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一章第三節 羽書疾馳貢籤來第十章第二節 囚身羑里有洞天第八章第三節 助惡爲兇終受譴第二章第三節 文王設宴表心跡第三章第三節 施禮下聘壬家女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十章第二節 囚身羑里有洞天第一章第三節 羽書疾馳貢籤來第十章第二節 囚身羑里有洞天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九章成擒 第一節 天子一怒大軍發第五章第一節 崇虎兄弟論岐陽第四章殷武 第一節朝歌王命檄四方第八章第三節 助惡爲兇終受譴第四章殷武 第一節朝歌王命檄四方第六章第三節 驚雷朝歌卜太極第五章第三節 阮國城郊一小丁第三章爾祖 第一節太廟大殿話秘辛第三章爾祖 第一節太廟大殿話秘辛第六章第二節 鬆峰臺上啓彖辭第八章鳶飛 第一節故人傳信予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