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下野

1月1日,焦頭爛額的蔣介石,面對解放軍精銳之師的步步緊逼,國民黨軍隊兵敗如山倒的節節敗退,大軍已經陳兵長江北岸,首都岌岌可危,迫不得已發表《元旦文告》。宣稱:“……只要和平果能實現,則個人的進退出處,絕不縈懷,而一惟國民的公意是從。”

1月8日國民黨**請美、蘇、英、法4國調停國共衝突,沒有想到的是,四國的回答是:中國的內部事務,由中國人自己解決,它國不干涉內政!

1月9日,杜聿明被人民解放軍俘虜,10日淮海戰役結束,共殲敵55.5萬人。此戰役消滅了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及其所指揮的五個兵團部,二十二個軍部,五十六個師、一個綏靖區,正規軍連同其他部隊共555099人。

此役消滅了國民黨絕大部分軍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國土,亦爲全國解放奠定了堅實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基礎。

聞訊後蔣介石立刻派蔣經國到上海將中央銀行的黃金和銀元運往臺灣。

1月15日天津城防司令陳長捷拒絕投降,東北野戰軍攻陷天津。共計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及3個兵團部、1個警備司令部、13個軍部、51個師(包括戰役中新建和重建的軍、師),連同非正規軍總計52.1萬人。人民解放軍傷亡3.9萬人。

平津戰役的勝利,連同遼瀋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使國民黨喪失了3大精銳戰略集團,國民黨的統治基礎發生了根本動搖,爲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奠定了鞏固的基礎。

1月19日國民黨**外交部通知駐華各使館遷往廣州。21日當總統七個多月的蔣介石在中央日報公佈《引退文告》,並替李宗仁擬好的《就職文告》稱:“總統蔣公軫念國家之艱危,顧恤人民之痛苦,爲促成和平早日實現,決然引退。宗仁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代行總統職權……”

在此前簽發的最後一道“總統令”就是批准趙繼統的辭職報告,准許他辭去總統府秘書廳秘書長一職,只保留軍職和總統府戰略顧的虛職,並准許其離開南京去上海“養病”。

蔣介石雖然下野,但仍然指出要黨指揮槍,他以國民黨總裁的名號,遙控、指揮政局和軍隊,在老家溪口鎮的妙高臺,設有多部電臺,傳遞情報,下達指令,遙控一切。

一時間,溪口鎮戒備森嚴,車水馬龍,賓客如雲,國民黨黨政軍大員紛至沓來朝拜、彙報、聽候訓令,這裡實際上成爲當時國民黨的神經中樞,蔣介石也成了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下野之人。

平津戰役結束後,華北軍區第1、第2、第3兵團分別改稱第18、第19、第20兵團,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改稱第一野戰軍第7軍。3月,第19、第20兵團和第四野戰軍、華北軍區各1個炮兵師,奉中共中央軍委命令開赴太原前線,會同第18兵團等部總攻太原,使太原前線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增至32萬餘人,與守軍相比佔絕對優勢。

3月17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組成以徐向前爲書記的中共太原前線總委員會和以徐向前爲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太原前線司令部,統一指揮參戰部隊。

3月28日,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由中共中央駐地返回西北途經太原前線,參與指揮總攻太原的作戰。太原國民黨軍經前一階段作戰,連同被圍困期間的損失,兵力已消耗4萬餘人。

但已處絕境的閻錫山非但拒絕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太原的勸告,反而抓丁徵兵擴充軍隊,編組“神勇師”、“鐵血師”、“堅貞師”。並從榆林空運第83師到太原,使太原守軍仍保持6個軍的兵力,連同非正規軍共約7萬人,組成第10、第15兵團部。

其部署是:以12個師防守太原外圍,以2個師防守市區,其餘兵力作爲機動,但戰鬥力甚弱。2月15日,閻錫山乘飛機逃離太原,指令“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5兵團司令官孫楚、太原防守司令兼第10兵團司令官王靖國指揮太原守軍繼續頑抗。

3月31日,中共太原前委確定了"割裂包圍外圍之敵,進行連續攻擊,爭取殲其大部或全部,佔領攻城有利陣地,爾後集中全力攻城"的戰役方針和部署:第20兵團和第7軍1個師由城東北、城西北進攻北區守軍;第19兵團和晉中軍區部隊由城南和城西南進攻南區和西區守軍;第18兵團和第7軍主力由城東進攻倉庫區,並配合第19、第20兵團進攻東南區和東北區守軍;第四野戰軍炮兵第1師主力、華北軍區炮兵第3師(由炮兵第1旅改稱)由太原前線司令部直接指揮,華北軍區炮兵第4師和第四野戰軍炮兵第1師一部配屬第19、第20兵團作戰。

4月20日全線開始進攻 。各部隊在強大炮火支援下,採取勇猛穿插、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戰法,迅速突破守軍防線,相繼佔領城北新城、太子頭,城西南北汾河橋、大王村、小王村,城南狄村、老軍營,城東郝家溝、剪子灣等地。

至1949年4月22日,全部攻佔外圍據點,殲滅守軍12個師,並控制了雙塔寺、臥虎山制高點,直逼太原市區。 爲減輕對太原市區的破壞和市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太原前線司令部於22日向守軍發出勸降通牒,孫楚、王靖國等人仍拒不投降。

4月24日凌晨,攻城部隊用1300餘門火炮進行火力準備後,對城垣發起總攻。

第20兵團首先由小北門東側突破城垣,第18、第19兵團也相繼攻入城內,與守軍展開巷戰。入城部隊以小型爆破手段,迅速開闢前進道路,向守軍指揮中心勇猛進攻。

9時許,攻入太原“綏靖”公署,俘孫楚、王靖國和日本顧問今村、巖田等人 。至10時,太原守軍被全部殲滅。

太原戰役,人民解放軍傷亡4.5萬人,殲滅國民黨軍1個"綏靖"公署、2個兵團部、6個軍部、20個師,共斃傷俘13.5萬餘人。

太原解放後,大同國民黨守軍萬餘人見大勢已去,也於4月29日接受改編,大同和平解放。

至此,山西全省解放,結束了閻錫山對山西省人民長達38年的統治。太原戰役的勝利,拔除了國民黨在華北的最後堡壘,標誌着山西全省解放,標誌着華北地區的徹底解放,推動了全中國解放戰爭的進程。

128七戰163骨灰250東邊不亮西邊亮250東邊不亮西邊亮128七戰180金圓券107神風6入黨204大上海183決戰帷幕201名城杭州119最後一戰175中央納諫145萊蕪戰役154海上掃把星218西北追擊25高升240誤入軍統183決戰帷幕96全身而退274親自指示158沙家店290砒霜60橡木行動167解放序幕287治病45瓜島66外圍172行憲內幕205兵不血刃75豫中147暴亂164銳意整軍298聞名難見面273審訊154海上掃把星7升官302鬧劇15獵熊47東京快車136骷髏會282地下工作者272順利收網28鬩牆43伊號70收復213善莫大焉84追擊149折耳貓309佛心善報253復出266真假保密局290砒霜117投降108勝利者計劃34偷襲31建軍131首次交鋒12復出207軍旗升起的地方51推薦110全線收縮54空中斬首190營嘯107神風158沙家店193綁架153悍將173他人嫁衣17謀劃307鍾露端倪38開戰52送禮98換帥256計劃194又是一年春來早24百團283真相大白303敵蹤291兇手自殺182齊州戰鼓204大上海74覆轍33霸道299峰迴路轉263警惕的蔡大娘103空襲26矯情277交代270初露端倪68增援142餘音263警惕的蔡大娘225窮寇必追286一件曲折而冗長的案件175中央納諫205兵不血刃188偷襲214白皮書300真相大白
128七戰163骨灰250東邊不亮西邊亮250東邊不亮西邊亮128七戰180金圓券107神風6入黨204大上海183決戰帷幕201名城杭州119最後一戰175中央納諫145萊蕪戰役154海上掃把星218西北追擊25高升240誤入軍統183決戰帷幕96全身而退274親自指示158沙家店290砒霜60橡木行動167解放序幕287治病45瓜島66外圍172行憲內幕205兵不血刃75豫中147暴亂164銳意整軍298聞名難見面273審訊154海上掃把星7升官302鬧劇15獵熊47東京快車136骷髏會282地下工作者272順利收網28鬩牆43伊號70收復213善莫大焉84追擊149折耳貓309佛心善報253復出266真假保密局290砒霜117投降108勝利者計劃34偷襲31建軍131首次交鋒12復出207軍旗升起的地方51推薦110全線收縮54空中斬首190營嘯107神風158沙家店193綁架153悍將173他人嫁衣17謀劃307鍾露端倪38開戰52送禮98換帥256計劃194又是一年春來早24百團283真相大白303敵蹤291兇手自殺182齊州戰鼓204大上海74覆轍33霸道299峰迴路轉263警惕的蔡大娘103空襲26矯情277交代270初露端倪68增援142餘音263警惕的蔡大娘225窮寇必追286一件曲折而冗長的案件175中央納諫205兵不血刃188偷襲214白皮書300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