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人事大變動

?美國在後世是個衆所周知的中產階級國家,舉世公認。?

而美國真正走向中產階級發展的,吹響這個號角的,還是《宅地法》。?

李安生是農科專業畢業,又多年接觸農業與農村發展,自然是深有體會。?

1862年5月,林肯簽署了《宅地法》,規定每個美國公民只交納10美元登記費,便能在西部得160英畝土地,連續耕種5年之後就成爲這塊土地的合法主人。這一措施從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隸主奪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時也滿足了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發了農民奮勇參戰的積極性。?

可以說,自由土地是北美建立新中產階級社會的首要條件。在歐洲,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獲得一點土地或一個農莊,而中國的農民更加的悲慘,他們成爲富農都是奢望,但東北不一樣,東北有大量的土地需要開發,拿下外東北與西伯利亞之後,這種情況更加的明顯。?

美國農業社會的獨特之處在於,市場的存在先於農場,歐洲的農場先於市場而存在,這樣就使農民依照傳統死死守住土地,無法變成美國式的農民企業家,而美國農場主的生產不僅自給自足,而且還進入市場。19世紀美國國內工業的興起爲農業提供了市場,促使美國農業進一步商品化,另外,美國的農產品還進入了歐洲市場。市場經濟促使農業使用機器,並儘可能開拓更多的土地。這使得美國農夫沒有任何的歷史負擔和傳統的桎梏。他們的生活方式是絕對的個人主義的。由於他們沒有歐洲式的封建羈絆,他們是最熱心推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社會羣體。?

美國農業社會的民主傳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也得以形成,而美國的農業社會也誕生了大量的中產階級。?

東北走的正是這條道路,但又有所不同。?

李安生處心積慮的打一場中俄戰爭,正是爲了促進東北的工業發展,不僅是重工業,還有輕工業,這種直接的迅猛的刺激,使得大量的糧食轉向了加工行業,大量的人口轉向工業,從而產生進一步的利潤,來促使農業經濟進一步的深化。?

與美國的道路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在中國其他地方是沒有的,而李安生也在進一步鼓勵關內百姓移民外東北,進一步開發外東北與西伯利亞,不僅能夠擴大這種農業社會,還能夠促進關內的狀況得到改變。?

由於大量的人口遷移到東北,甚至是外東北、蒙古等地,使得關內的土地壓力減輕了許多。?

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地主找不到佃戶的現象,尤其是一些頑固思想嚴重,仍然不停進行土地兼併的地主。?

農民土地短缺是由官僚、地主、商人對土地的大規模兼併和沉重的人口壓力造成的。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主要依靠自身勞動力,年復一年地以落後的耕作方式進行生產。在沉重的地租剝削下,處於入不敷出的艱窘境地。由於土地短缺,特別是土地佔有不平衡與人口壓力的雙重作用,將農民推出家門,迫使他們走上遷移之路。?

中國人講究在家鄉生存,離鄉的人最大的夢想也是落葉歸根,但是在沉重的剝削之下,他們還是選擇了離開。?

東北由於大規模的開展工業建設,以及農業機械化的開戰,新遷移的人口不再以種地爲謀生手段,而是選擇進入許多工廠。?

不過,東北的土地壓力也在進一步加大,要想出現像美國一樣的《宅地法》那種優厚的土地政策,只能想辦法進一步得到土地。?

美國國土總面積爲96291萬公頃,其中耕地達19745萬公頃,佔世界耕地總面積(150151萬公頃)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中國目前的耕地還只有美國的一半,糧食產出卻佔了美國每年糧食產量的八成,這倒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但爲了北方的生態環境考慮,中國目前的耕地面積不宜大量增加,要想進一步的消除貧困人口,新的土地政策一直無法頒佈出來。?

這個矛盾將在一戰開打後得到緩解,工業的興旺,將會使得中國進一步的實現工業化。?

而一戰結束後,這種矛盾將會再次體現,中國只能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

文萊共和國基本上佔據了婆羅洲——加裡曼丹島,以及棉蘭老島,這些地區初步能夠開墾的耕地面積爲600餘萬公頃。?

李安生最爲看重的是後世的印尼土地,這個國家的耕地面積一直維持在6000多萬公頃,比中國的耕地面積還要大。?

而且,這個國家離中國比較近,適合大量移民。?

目前文萊共和國正在有目的的按照計劃接納大量的華人移民,從江浙到四川,從雲南到廣東、福建,整個南方省份都在向文萊遷移人口。?

英國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但主要的還是歸結爲文萊當局的強烈野心,既要做土地大國,又要做人口大國。?

這個一開始面積狹小的撮爾小邦,一貫的胃口就很好,反覆的折騰了美國幾年,終於買下了棉蘭老島的主權,這點,從一開始文萊共和國要求加入到英國自治領之中,就能看出。?

目前中國移居東南亞的條件已經成熟,中華民國自從與沙俄一戰之後,國際地位提高了許多,英荷殖民者也不敢任意的欺辱華人。?

但華人地位的提升,還是要靠政府的努力,故而,李安生已經等不及了,他必須儘快上臺執政。?

12月11日,袁世凱正式因病辭職,離開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位置。?

按照臨時約法,由副總統程德全暫攝國事。?

程德全於12月15日趕到京城,正式宣佈《中華民國約法》頒佈的日子定爲明年三月,重新選舉總統。?

這個選舉就很微妙了,程德全的意圖也很明顯,是要爲李安生鋪路,爲混合制改爲總統制徹底的鋪平道路。?

而接下來的一連串的人事任命,也讓許多人看出了玄機。?

李平書出任江蘇省省長,廖仲愷出任廣東省省長,宋教仁出任福建省省長,林虎出任安徽省省長,徐紹楨出任江蘇省省長,而南京軍區司令的位子則落到了蔣方震的頭上,一時間,天下震動。?

而12月16號,總統府再次經內閣副署,與陸軍部共同發佈了新的人事命令,岑春煊爲廣西省省長,解冷爲海南省省長,蔡鍔正式出任昆明軍區司令,而廣西則歸屬到了廣州軍區之中,廣州軍區司令落到了陳炯明的頭上。?

陝西歸屬到了蘭州軍區防區,軍區司令爲閻錫山,北京軍區則將山東、河南都包含其內,馮國璋出任軍區司令。王士珍出任北京市市長,曹錕出任天津市市長,與虞洽卿這個上海市長並稱爲三大直轄市一把手。?

這是個權力分配,在老袁之後,共和黨內部兩派,以及國民黨之間。?

而12月17日,李安生也通電全國,宣佈辭職,準備進行總統大選。?

算下來,還是程李系佔了最大的便宜,如今取消了總督職務,就只剩下內外蒙總督錫良這個過渡總督。但是程李系在省長與軍區司令上,還是佔據了不少席位。?

加上蔡鍔、岑春煊、陳炯明等這樣與程李系關係很近的民主人士或者國民黨員,李安生當選爲總統已經沒有太大的疑義。?

這一連串的人事變動,就像是地震一樣,震暈了中華民國的官場。?

這次的總統大選是間接選舉,由議會產生,程李系向來贏得大部分議員的支持,使得有心要競爭的人都紛紛打了退堂鼓。?

隱居幕後兩年多後,李安生終於露出了他的爪牙,以及一部分隱藏起來的真正實力。?

1914年的元旦,國會正式通過了《中華民國教育法》,同一天,程德全正式簽發總統命令,宣告這部法律正式通過。?

Wωω•ttkan•C ○

“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生態環境之保護及對不同國家、族羣、性別、宗教、文化之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爲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

最爲引入矚目的是其中的義務教育條例,民國政府規定,全國兒童自實歲6歲起,開始爲期十年的義務教育,所有教育經費都由政府撥付,各級學校一律不得已各種名義向民衆收費。?

1904年,清政府頒定《奏定學堂章程》,規定:“兒童自6歲起受蒙學4年,10歲入尋常小學修業3年。埃各處學堂一律辦齊後,無論何色人等皆應受此7年教育。”?

義務教育自此在華夏大地生根發芽,而民國之後,雖然沒有明確提出,但是卻很好履行了前清遺留下來的任務,在很多省份都實現了七年義務教育,在東北,更是徹底的實現了七年義務教育,入學孩童還享受國民強身福利,也就是早中餐營養制度。?

之前內憂外患,各級學校的建立和發展舉步維艱,許多偏遠地區根本就沒有辦法實現義務教育。?

而這個法律的及時推出,也確定了民國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義務,實在窮困的地方實行義務教育,有兩個途徑,一是依靠上級政府撥出專款補貼,二是依靠各家慈善機構的聯合執行會。

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96章 步步緊逼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172章 鐵良召見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200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24章 良機不能錯過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289章 宋教仁第100章 李蓮英的心事第332章 空爆zha藥包第307章 女間諜宮澤惠子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400章 明天走着瞧第272章 讓他們畏罪自殺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323章 兩江獨立第86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69章 璦琿除暴(3)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333章 哥薩克的表演第4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311章 德國需要戰略儲備第19章 韋宅釋疑(2)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106章 陰謀的味道第101章 胖叮噹橫空出世第184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1)第190章 胖叮噹要成兔兒爺?第54章 狗頭金第35章 手錶的秘密第443章 不能再繼續了第181章 胖爺居然是騙子?第24章 良機不能錯過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176章 高二虎搶親(2)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16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3)第13章 追查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46章 初試牛刀(7)第313章 德國必勝論第7章 禍起第172章 鐵良召見第88章 李安生的自救第115章 我妹即你妹第447章 瞎扯淡第412章 廣東陰雲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157章 面朝故土,一往無前第297章 橡膠股票大崩盤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第400章 明天走着瞧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156章 過江,過江第261章 玫瑰也能賺大錢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386章 衛國軍暴動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379章 海參崴第96章 步步緊逼第220章 搞定了楊玉容第443章 不能再繼續了第393章 外交訛詐第319章 江南造船廠的新歷史第152章 老婆,快出來看蘿蔔第3章 你就是俺兄弟第305章 東北大事記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179章 他們搶的是你的女人第343章 買賣城會師第283章 錢莊三人組被抓了第24章 良機不能錯過第105章 我爹是恰穆倫第250章 求新機器廠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222章 吉祥銀行第34章 農業之辯第418章 新的道路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50章 南下齊齊哈爾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434章 可願做一把刀?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19章 韋宅釋疑(2)第402章 妖僧之死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20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第165章 陷害你只要一句話
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96章 步步緊逼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172章 鐵良召見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200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24章 良機不能錯過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289章 宋教仁第100章 李蓮英的心事第332章 空爆zha藥包第307章 女間諜宮澤惠子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400章 明天走着瞧第272章 讓他們畏罪自殺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323章 兩江獨立第86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69章 璦琿除暴(3)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333章 哥薩克的表演第4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311章 德國需要戰略儲備第19章 韋宅釋疑(2)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106章 陰謀的味道第101章 胖叮噹橫空出世第184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1)第190章 胖叮噹要成兔兒爺?第54章 狗頭金第35章 手錶的秘密第443章 不能再繼續了第181章 胖爺居然是騙子?第24章 良機不能錯過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176章 高二虎搶親(2)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16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3)第13章 追查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46章 初試牛刀(7)第313章 德國必勝論第7章 禍起第172章 鐵良召見第88章 李安生的自救第115章 我妹即你妹第447章 瞎扯淡第412章 廣東陰雲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157章 面朝故土,一往無前第297章 橡膠股票大崩盤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第400章 明天走着瞧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156章 過江,過江第261章 玫瑰也能賺大錢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386章 衛國軍暴動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379章 海參崴第96章 步步緊逼第220章 搞定了楊玉容第443章 不能再繼續了第393章 外交訛詐第319章 江南造船廠的新歷史第152章 老婆,快出來看蘿蔔第3章 你就是俺兄弟第305章 東北大事記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179章 他們搶的是你的女人第343章 買賣城會師第283章 錢莊三人組被抓了第24章 良機不能錯過第105章 我爹是恰穆倫第250章 求新機器廠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222章 吉祥銀行第34章 農業之辯第418章 新的道路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50章 南下齊齊哈爾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434章 可願做一把刀?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19章 韋宅釋疑(2)第402章 妖僧之死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20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第165章 陷害你只要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