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唐紹儀的困局

李安生有時候也猜想,後世袁世凱是不是知道了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纔不顧天下之大不諱,執意要稱帝的?

過把癮就死?

憑藉他對袁世凱的瞭解,以及後世對袁世凱的翻案,對袁世凱的正面評價,在沒有稱帝前,袁世凱基本還是個有些瑕疵的偉人,只是沒有站在對的歷史舞臺上。

其實對於李安生來說,最大的對手不是袁世凱,而是革命黨人,這也是他現在拉攏李純、段祺瑞等北洋干將的原因所在,將來他遲早要吞併北洋系,而革命黨人纔是他最大的敵人。

革命黨人是藉着民主的名義,行控制政權之實,李安生對後世歷史很瞭解,自然不願意輕易交出權柄,任憑革命黨人去折騰。

而迫在眉睫的國會大選,則是一場經典的交戰。

政黨政治一直是宋教仁不懈追求的目標。早在日本留學期間,他就對西方的政治制度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對西方的政黨活動和政黨理論有比較充分的瞭解,並把在中國建立如歐、美那樣的共和政體、實行政黨政治當作一種理想的政治模式。

在辛亥時期的革命黨人中,宋教仁是對資產階級政黨學說理解最爲透徹的人物之一。

而前段時間,在李安生的授意下,共和黨也對目前中國的民主狀況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正如當初宋教仁與孫中山等人猛烈抨擊李安生爲獨裁者、專制復辟者、野心家一樣,共和黨對於同盟會過於理想化的民主設想提出質疑。

而宋教仁則進行了有力的辯駁:在共和制度下,國家的主權在國民全體,國民有責任和義務來維護共和制度。但由於國民的思想、知識和能力不會完全一致,不能人人直接參與政治,就必須由“優秀特出之少數國民”組成政黨,代表國民來承擔義務,實際左右統治權力。

按照當時中國人口統計,有選舉資格的選民約4000多萬,佔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凡是具有選民資格的國民,在選舉調查時(類似人口普查)要將選舉資格證明材料(資產、學歷、納稅證明等)復件交入戶調查員收執,到投票日,攜帶同一證明原件到投票所覈對姓名後,領取空白選票一張,當場填上所選候選人姓名,投入密封的投票箱。

也許對於西方國家來說,選舉流程並不複雜,可對於這些從大清國走來的,剛剛剪了辮子,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政治生活”的中國選民來說,這簡直就是從外門氣功忽然之間修成了天仙一般,還不知道怎麼調用仙靈力。

宋教仁的這種主張,自然是得到了無數想要貪圖權力的人士響應,是啊,那些土包子們連大字都不識,如何能讓他們來參加這種神聖的選舉。

這對東北是極爲不利的,東北人口少,人口普遍教育素質還比不上南方這幾個人口大省,比如廣東福建,這是東北最大的缺陷。

這也就使得李安生想要通過選舉來問鼎內閣,難如登天,除非許多地方的議員會得了失心瘋,去選舉李安生。

而袁世凱與李安生先後加入共和黨,使得共和黨逐步的成爲了資產階級的代言人,這就使得之前東北的劣勢給抹平掉。

就連袁世凱與李安生都曉得利用政黨工具來鬥爭,那麼同盟會爲何不盡快奮鬥起來?

封建帝制的傾覆和民國的建立,爲資產階級的政黨活動提供了歷史的機遇。雖然由於革命黨人的妥協退讓,辛亥革命的果實最終被袁世凱與李安生等人竊取,但畢竟袁世凱是以陰謀而不是以武力得到大總統職位的,辛亥革命帶來的一段時間內民主潮流的繼續高漲和革命黨人還握有一定實力的現實,使得袁世凱還不敢馬上撕下共和的面具,被迫允許包括政黨活動在內的民主形式的存在。

所以,在臨時政府北遷前後,中國出現了空前的組黨結社高潮。這使宋教仁感覺到,政黨政治的實行適逢其時。

“以前,我們是革命黨,現在,我們是革命的政黨;以前,是秘密的組織,現在,是公開的組織;以前,是破壞時期,現在,是新的建設時期;以前,對於敵人,是拿出鐵血的精神同他們奮鬥,現在,是拿出政治的見解同他們奮鬥。”

同盟會在反清民主革命中雖然以孫中山提出的民族主義、民主主義、民生主義爲綱領,但就思想實際而盲,多數同盟會員並沒有真正理解了這一綱領。在許多人看來,民族主義與排滿並無區別,民權主義也僅被視爲把皇帝趕下臺,建立一個共和政體,至於民生主義,則更是不知所云的玄談。思想認識的缺陷,給辛亥革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由於沒有把滿清貴族視爲封建階級的政治代表,所以“革命黨人一經推翻滿清政府,便多數認爲民族主義革命已告成功”,民主主義也已實現。

這種思想使得如今同盟會的處境極爲危險,必須儘快改組,才能夠挽回頹勢,繼續在政黨建設上佔住上風。

宋教仁已感覺到,在袁世凱竊居大總統職位後,共和政體有向獨裁專制發展的可能。雖然他也如多數革命黨人一樣,不主張重新進行武裝鬥爭,但他卻不贊成孫中山的態度,認爲應對袁世凱與李安生爲首的強權分子進行積極的政治鬥爭,鬥爭的方略即是建立一個強大的政黨,在議會中取得多數席位,組成責任內閣。

按宋教仁的解釋,所謂責任內閣就是“由內閣實行負責任,凡總統命令,不特閣員副屬,並由內閣起草,使總統處於無責任之地位。”這種責任內閣,既不是幾黨聯合的混合內閣,也不是無黨派的超然內閣,而是“純粹的政黨內閣”。

宋教仁所以堅持由政黨組織責任內閣,目的是以此來挽回革命黨人已失去的權力,限制乃至架空袁世凱,進而使政權重新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

宋教仁在北京的家中,唐紹儀親自登門拜訪,希望就此次日本的威脅與宋教仁進行進一步的磋商,想要找出辦法,來糾正中國目前這種危險的局面。

在唐紹儀看來,他這個內閣還不是真正的責任內閣,許多權力都在袁世凱手中,而地方勢力也極爲強大,比如程李系,內有袁世凱,外有程李系,這個內閣總理當的實在是沒滋沒味,中國的民主有名無實。

北京的大雪一連下了多日,唐紹儀的臉龐在北風之下,有些發青,但是他依然強自抖擻精神,想要找出一條路來。

“如今的局勢越來越危險,這次衛國軍暴亂只是表象,而實際上,卻是深受李安生政治集團的影響,這個強權政治與袁世凱北洋系互相呼應,越來越影響巨大,假以時日,中國只怕要滑入強權政治的危險局面,徹底爲強權政治所掌控。表現在對外,便是戰爭,對內,便是災禍連年。”

宋教仁深以爲然,他同樣不希望中國成爲極端的政權犧牲品,李安生已經走上了極端,這次中俄戰爭贏的實在有些僥倖,可一不可二。

果不其然,李安生果然表現出了激烈的態度,以強硬手段來回應日本的戰爭威脅,這是個相當危險的信號。

“改總統制爲內閣制,則總統政治上之權力至微,雖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範。而權力收歸內閣,則地方勢力受到削弱,逐步的使得中央掌控一切,這是最終結果。而當前,我們要做的,便是通過這次對日交涉,來向國人證明,強權政治要不得。”

今年8月初,在宋教仁的主持下,同盟會開始與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會、統一共和黨談判合併組黨。8月25日,五黨團在北京湖廣會館召開大會,正式宣告國民黨成立。

宋教仁目前正在一步步的扳回局勢,希望通過政黨政治來遏制強權政治,這是他們的唯一出路。

“這次我們決不能妥協,決不能就此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將中國拖入戰爭深淵。我們的良苦用心,必定能夠得到國人的理解。”

唐紹儀還是決定親自赴日,向日本謀求和解與寬容,他這次也打算向日本借款,這次是孫中山在牽頭,只要他成功向日本借款,那麼就能進一步的贏得國民支持力,穩住內閣。

哦,不,應該說,他能借來款項,能夠贏得那幫所謂的精英國民的支持。

對於李安生來講,這簡直就是狗屁不通。

這幫所謂的精英有什麼資格代表全部中國人?他李安生何嘗不想讓所有中國人都能成爲合法的選民?但是這一步在後世的中國一直都無法實現,更何況現在。

既然無法實現真正的民主,那麼幹脆就不要說的比唱的好聽,不要理想化,而是腳踏實地。

外界評論以及後世推崇,認爲宋教仁是一代雄傑,但是李安生看來,也不過如此。

每個人都有時代的侷限性,包括唐紹儀。

宋教仁過去推崇李安生,但是同樣認爲李安生有着侷限性,比如對日本毫無根據的深刻敵意,他們這些在日本長期居住的革命黨人,並沒有感覺到日本的太多對中國的野心,即便有,也是對於中國的羸弱的一種蔑視。

那是前清的事情,與中華民國無關,如今民國初建,國家統一,國力蒸蒸日上,又打贏了中俄戰爭,不去惹日本,人家怎麼可能平白無故的來侵略?

李安生的許多論調,都被認爲是誇大其詞,故意在煽動國民的情緒,從而從中牟利,實現野心。

李安生即便主導中俄戰爭,打贏了這場關乎到中華民國國運的戰爭,沙俄基本難以翻盤,但是宋教仁等人並不認爲這是李安生的功績。

相反,宋教仁等人認爲,李安生憑藉着這次軍事上的冒險,得到了許多的好處,無論是國民的支持,還是軍隊的支持,爲着他在東北的進一步割據獨裁掃清道路。

這是個徹頭徹尾的野心家,從辛亥革命的時候,就應該揭發出來,也正是他的縱容,才使得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而現在,李安生同樣成爲了辛亥革命最大的受益者。

那些沒有得到應有的職位或者報酬的“造反者”們,將這種怨恨都集中到了李安生身上,認爲是這個野心家擋了他們的路。

甚至有人叫囂着要暗殺李安生,不過,有幾波付諸行動的,剛到東北就給擒獲,反而牽連了不少人,李安生對於這種人向來是不手軟。

唐紹儀從宋教仁這裡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自然是信心百倍,只要能夠清醒國人的頭腦,打擊李安生強權政治的野心,將來宋教仁上臺組閣,他總有一席之地,這便是他們的默契。

與其在這個並非真正內閣的總理位子上乾耗,還不如在真正責任內閣中幹一任外交總長,這要心胸暢快的多。

而就在唐紹儀準備赴日“道歉”之時,李安生在東北發表通電,堅決支持蔡鍔留任雲貴,痛斥內閣的賣國妥協決議,要求內閣收回成命,停止對陳炯明等衛國軍將士的迫害。

事實上,衛國軍在上海的日子很逍遙,大部分的衛國軍都坐着船,帶着他們想要帶的東西各自回鄉。

蔡鍔等人滯留在上海,也沒怎麼將內閣的決議當回事情,只是在忙着清點要運回雲貴的物資罷了。

同盟會等政黨政治團體並沒有意識到,李安生在東北力挺衛國軍,力挺蔡鍔等人,並且堅決駁斥內閣關於對陳炯明等人的處置意見,這是在有預謀的先發制人。

◆t t k a n ◆c o

而唐紹儀內閣也沒有意識到袁世凱的放任,也是在設置陷阱。

在日本的強逼之下,甚至是武力威脅之下,唐紹儀到了日本之後,就李安生髮表通電一事,向日方致歉,承諾會遵照致歉的約定,儘快出臺確切的措施。

不過,讓唐紹儀沒有想到的是,國內出現了無比迅猛的突然襲擊,聲浪一浪高過一浪,要求唐紹儀下臺。

甚至謠言滿天飛,無數學者文人、百姓學生都走上街頭,要求儘快讓唐紹儀下臺,以免唐紹儀在日本做出有辱國格的事情,更是有報紙直白的披露,要是唐紹儀昏了頭,在日本簽署了賣國條約,那就悔之晚矣。

報社、民間宣傳、謠言,各種各樣的輿論,甚至戲班子也在唱唐紹儀到日本賣國求榮,收音機裡更是直接斥責唐紹儀爲喪權辱國的首任民國總理,遺臭萬年。

唐紹儀剛聽到國內的謠言,憂心忡忡,但還沒有太大的不安,但是等到越來越多的信息反饋到他這裡,他臉色蒼白,忽然無力的呆坐了一夜,這形勢怎麼說變就變了呢?

()

第425章 衆人心思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275章 這也太激進了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294章 狡猾的英國佬第178章 奇怪的胖叮噹第120章 囂張的欽差大臣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2章 冰天雪地第317章 華人資本運作標準石油股票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163章 能源與教育展望第72章 璦琿除暴(12)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302章 上海銀行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121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174章 片言爭軍權第103章 墨爾根之陰謀詭計第426章 頭腦要新第412章 廣東陰雲第129章 農業恐怖主義第54章 狗頭金第420章 留下來吧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45章 初試牛刀(6)第42章 初試牛刀(3)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171章 聯姻?第179章 他們搶的是你的女人第285章 血腥鎮壓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299章 數錢把手崴了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314章 首輪談判就不爽第152章 老婆,快出來看蘿蔔第116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1)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132章 以牙還牙第221章 綠林盟主陸永國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329章 首戰告捷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113章 李蓮英的繼子們第45章 初試牛刀(6)第275章 這也太激進了第234章 塔夫脫的抉擇第19章 韋宅釋疑(2)第148章 除了暴利還是暴利第130章 滿洲里告急第258章 討厭的英國蛤蟆第348章 北上抗戰第370章 停戰要求第138章 蓄謀已久的伏擊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83章 璦琿除暴(17)第363章 以命搏命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426章 頭腦要新第424章 老袁要退休第74章 璦琿除暴(8)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34章 農業之辯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242章 來人,給我買下這裡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386章 衛國軍暴動第184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1)第419章 關於民主的爭論第256章 李平書的建議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302章 上海銀行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229章 拜訪摩根第46章 初試牛刀(7)第149章 寸步不讓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221章 綠林盟主陸永國第205章 徐世昌的小妾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357章 南方軍北上第21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3)第229章 拜訪摩根第407章 老光棍也有春天第115章 我妹即你妹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32章 修路之策第242章 來人,給我買下這裡
第425章 衆人心思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275章 這也太激進了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294章 狡猾的英國佬第178章 奇怪的胖叮噹第120章 囂張的欽差大臣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2章 冰天雪地第317章 華人資本運作標準石油股票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163章 能源與教育展望第72章 璦琿除暴(12)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302章 上海銀行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121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174章 片言爭軍權第103章 墨爾根之陰謀詭計第426章 頭腦要新第412章 廣東陰雲第129章 農業恐怖主義第54章 狗頭金第420章 留下來吧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45章 初試牛刀(6)第42章 初試牛刀(3)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171章 聯姻?第179章 他們搶的是你的女人第285章 血腥鎮壓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299章 數錢把手崴了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314章 首輪談判就不爽第152章 老婆,快出來看蘿蔔第116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1)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132章 以牙還牙第221章 綠林盟主陸永國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329章 首戰告捷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113章 李蓮英的繼子們第45章 初試牛刀(6)第275章 這也太激進了第234章 塔夫脫的抉擇第19章 韋宅釋疑(2)第148章 除了暴利還是暴利第130章 滿洲里告急第258章 討厭的英國蛤蟆第348章 北上抗戰第370章 停戰要求第138章 蓄謀已久的伏擊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83章 璦琿除暴(17)第363章 以命搏命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426章 頭腦要新第424章 老袁要退休第74章 璦琿除暴(8)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34章 農業之辯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242章 來人,給我買下這裡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386章 衛國軍暴動第184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1)第419章 關於民主的爭論第256章 李平書的建議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302章 上海銀行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229章 拜訪摩根第46章 初試牛刀(7)第149章 寸步不讓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221章 綠林盟主陸永國第205章 徐世昌的小妾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357章 南方軍北上第21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3)第229章 拜訪摩根第407章 老光棍也有春天第115章 我妹即你妹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32章 修路之策第242章 來人,給我買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