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瘋狂大采購(下)

就在孔泰大肆收購油桐、漆樹和毛竹的種子的同時,另一個懂漢話的副使斯康達也沒閒着。雖然因爲能力不及孔泰,沒有負責和大明官員的接觸,但斯康達的漢話水平還是足夠的。在兩廣總督衙門的衙役的幫助下,斯康達也負責了部分採購業務。

斯康達負責的第一項採購業務是小麥,馬林早就知道,大明朝的小麥品種,比當下歐洲的品種要好。當然,不是說好吃程度,而是指生長速度。

歐洲小麥太坑爹,要整整生長一年。而大明的冬小麥,是和水稻輪作的,一般只要半年左右。所以,馬林看重的,是大明小麥的生長速度。

在未來,馬林打算在北美南部亞熱帶氣候區,和大明長江流域一樣,推行稻麥輪種制度。這樣,糧食的產量就更恐怖了,也能養活更多居民。

只不過,在這個年代,廣東地區是不種植小麥的。即使到了後世,也只有廣東北部山區,纔有少量種植冬小麥的。畢竟,兩廣地區主要是種植水稻的。所以,在廣州想要獲得小麥種子,還真有點麻煩。

但是,好在大明朝是一個商業發達的國度。因爲大明官員是全國流動的,所以,難免有大量北方的官員,被調往兩廣地區當官。而北方人習慣吃麪食,故而,就形成了一個市場需求。而且,這種需求雖然量未必很大,但卻很重要。因爲,需求小麥的,是那些北方調來的官老爺啊……

要是平民百姓,即使有需求也沒人理會——尼瑪,到了南方就得吃米,想吃麪食?滾一邊去……

但是,那些大老爺可不能這麼對待。他們要啥,就得有啥。尤其是,那些個需要巴結那些老爺的商人,也會想着法子從北方運麪粉或者小麥過來。

所以,斯康達和孔泰分開之後,立即去廣州城的糧鋪去打聽有沒有小麥出售。而且,重點打聽產自長江流域的冬小麥。

不過,畢竟是廣州,這邊出售小麥的實在太少。那些個糧鋪,即使照顧北方客戶的需求,一般也都是出售麪粉,而不是小麥。很多糧鋪,根本就是進的麪粉,而不是進小麥回來磨面。

所以,一連幾天,斯康達都沒有收穫。最後,還是在出身贛西的左布政使沈銳的幫助下,斯康達找到一位出身南直隸北部(大約相當於後世皖北地區淮河以北的地方,明代的南直隸包括後世的蘇省和皖省)的習慣吃麪食的小官家裡,花費20兩銀子的高價,購買了其從家鄉帶來的兩石未曾磨成面的冬小麥。雖然量少了點,但也算有了。

斯康達的第二項任務,則是收購水稻的種子。當然,不是南方熱帶地區流行的秈稻,而是北方地區流行的粳稻。比如,東北大米這樣的稻米。

前世,馬林就是江北人,習慣吃軟糯的粳米,不太習慣吃南方的秈米。雖然說,秈米中也有香米這樣的存在。但總的而言,還是粳米更香軟一些。

而且,不管在大明還是在後世,北方人吃大米,都更習慣吃粳米,而不是秈米。甚至,作爲大明糧倉的蘇南地區,也主要產粳米。這是因爲,蘇湖一帶,是京師重要的稻米供應區。通過京杭大運河,漕船把蘇湖一帶的大米運往京師,供應京師的官員。

但是,京師很多官員,更習慣吃粳米。所以,大明最重要的產糧區,也根據需求,主要種植粳稻。在後世,蘇省依然是全國最大的粳稻產區。包括其江南地區和江淮地區,一直是重要的粳米產區。

當然,說這些都是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馬林喜歡吃粳米啊……

所以,作爲小弟的斯康達,必須爲馬林尋找粳稻的稻種。然後,移植到北美地區和長江流域氣候相似的地方種植,供應給馬林食用。

爲此,斯康達特地跑去糧鋪,採購粳稻的種子……

粳稻的種子倒是不難採購,畢竟,粳米在大明就很受出身長江以北的官員們青睞。所以,粳稻比小麥好買多了。斯康達隨便找個糧店,就購買了100石粳稻。

在採購完粳稻後,斯康達還購買了大批兩廣本地的秈稻的種子。畢竟,馬林控制的熱帶殖民地,不適合粳稻的生長,只適合秈稻生長。而在此之前,馬林雖然從印度獲得了秈稻的種子,但他不太相信阿三的稻種,於是讓斯康達在大明也採購一些優質的秈稻種子。

除此之外,斯康達還採購了大量糯稻的種子。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馬林打算以後用糯米釀醋,當然也可以釀酒。此外,還可以打年糕……總之,糯稻的用途也很廣。雖然糯米不能當主食,可卻用途廣泛。而用糯米釀醋,也是重要的用途之一。畢竟,用蘋果釀醋,成本有點高,還是用糯米釀醋更划算些。而蘋果嘛,還是給人直接吃的好……

……

斯康達採購完糧食種子後,終於開始採購別的了……

既然來到大明,不採購絲綢簡直就說不過去啊!於是,斯康達借用兩廣總督衙門的威勢,請來了廣州城裡幾家大絲綢供應商,向他們採購生絲,以及部分絲綢面料。

之所以以採購生絲爲主,是因爲東西方的審美不同。大明人認爲美的絲綢面料,歐洲人未必認同,反之亦然。

所以,解決東西方審美差異的最好辦法,就是從大明採購生絲回去,紡織符合歐洲人審美的絲綢布……

眼下,大明的生絲價格非常便宜。市面上,一擔生絲(一司馬擔,重約120斤左右)才50兩左右,平均每斤生絲才0.41兩白銀的樣子,比萬曆年間0.5兩每斤生絲的價格還要便宜很多。畢竟,萬曆年間時候,因爲白銀的大批涌入,造成了物價的上漲。而在正德時期,白銀尚未大量流入,此時大明,物價比萬曆朝還要低。

斯康達提出大肆採購生絲,但廣州的絲綢商人們並不太樂意。爲啥?因爲他們有自己的銷售渠道。總不能因爲斯康達一句話,就把原本打算賣給老客戶的生絲賣給他吧?

但這並不是問題,當斯康達提出用每擔生絲56兩的價格採購後,那些大絲綢商人頓時拋棄了節操。除了少部分必須優先供給的來頭較大的客戶外,其餘客戶的優先級,都被排到了斯康達的後面——誰叫斯康達加價一成多呢……

但是,大概因爲廣州城遠離絲綢主產地江浙的原因,加上還沒有歐洲人過來每年大量採購。所以,廣州城尚未形成大規模供應絲綢的氣候。斯康達採購的絲綢,其實是搶了本地人的份額。

所以,儘管出了高價,斯康達總共也不過採購了900擔生絲。就這,還把廣州城的生絲一掃而空,導致廣州生絲供應短期內出現了嚴重困難。

當然,這要是擱在明末,就絕不可能了。因爲,明末的時候,大明絲綢的供應相當充足。甚至,在明朝嘉靖年間,出於經濟上的考量,湖州等江浙地區,出現了大面積“改稻爲桑”的情況。因爲,種桑養蠶,出售絲綢,利益比賣稻米大多了。一石稻米才半兩銀子,而一擔生絲價格幾十兩……

在西洋人大肆採購大明絲綢之前,雖然種桑養蠶收益也高。但礙於市場有限,還沒有人願意大面積改稻爲桑。但自從葡萄牙人開始在大明大量採購絲綢後,出於經濟利益的刺激,江南地區纔開始出現了大面積改稻爲桑的情況。對此,後世一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還詳細描述了這個情況。

不過,馬林身爲歷史系高材生,自然知道《大明王朝1566》所講的嚴嵩父子大力推進“改稻爲桑”,並不惜毀堤淹田,來強行推動的劇情是不符合史實的。

事實上,真正推動江南地區改稻爲桑的,是利益。而執行者,也並非嚴嵩父子,而是擁有大片田地的江南士紳。比如,徐階所在的松江徐家這樣的超級大戶,纔是真正的推手。而如此做的原因,自然是絲綢外貿的暴利了。

不過,那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如今,哥倫布的船隊第一次來大明,大明還沒有從絲綢貿易中看到暴利呢,自然也不存在改稻爲桑的風潮。所以,絲綢的供應量,也不是很充足。要是擱到崇禎年間,只要你有錢,還能在大明自由採買,別說900擔生絲了,9千擔都能買得到……

眼看買不到足夠的生絲了,斯康達就開始轉變目標——開始採購瓷器……

在這個時代,瓷器在歐洲可是老值錢了。一件瓷器的價格,都是以金幣爲單位的。很多小說中,歐洲古代國王發怒,都喜歡摔上一兩件“珍貴”的瓷器,以表明其真的怒火滔天了。不然,也捨不得把如此珍貴的瓷器摔掉……而這個梗,也多次出現在很多小說裡……

所以,斯康達這次,自然不會放棄瓷器的採買。爲此,他僱傭了一大批腳伕,跟着去那些瓷器店掃貨。幾天下來,斯康達居住的驛館倉庫,堆滿了他從廣州各大瓷器店掃來的貨。斯康達不但購買了大量精美的瓷瓶、瓷罐等擺設用的瓷器,同時還購買了大量的瓷碗。別說青花瓷了,普通的青瓷碗,都買了老多。結果,這導致廣州城百姓買碗困難。要是誰家不小心打壞了飯碗,想去瓷器店買個新的都買不到……

就這樣,在孔泰和斯康達兩位使者的努力下,哥倫布帶來的一艘500噸級的戰艦和兩艘250級武裝商船上,堆滿了各種貨物……而兩人的瘋狂掃貨的行爲,也嚴重干擾了廣州城的市場。比如,絲綢行業和瓷器行業的供貨,遇到了嚴重的困難。爲此,很多人都向官府投訴,搞得兩位布政使也有些頭大。好在,兩人的瘋狂採購,終於把三艘船的貨艙都裝滿了,也就停止了掃貨。不然,情況會更嚴重……

第214 克里米亞的牛馬第460章 吉姆的情報第1765章 取消絕罰的苛刻條件第805章 最後通牒第24章 黑麥,黑啤?第372章 蘇伊士運河計劃第155章 開發法一倫銅礦第786章 伺機搶奪第1324章 借船改地渡河第1169章 出主意第1447章 米蘭再易主第1716章 入營刺殺第823章 300副棺材第318章 試修水泥路第589章 征服古巴的準備第394章 拒絕第674章 圍城開始第762章 花生米和辣椒第1098章 新霍夫曼莊園第1487章 魯密銃第1053章 擒賊擒王和輕鬆破關第31章 我的兒子叫凱撒第317章 借種歸來第1289章 拉菲男爵第1460章 香蕉乾和下午茶第1443章 新馬拉維第銅幣第863章 好事成雙第1570章 那不勒斯之戰(下)第138章 包圍和勸降第629章 黑白花奶牛集中繁育第1091章 奶業大王第533章 奧爾登堡家族的安置辦法第1655章 養殖業和體育運動第926章 感冒和拉肚子是大病第159章 養馬場第924章 同意鼓勵生育第458章 差點出大事第767章 拉攏雞籠村第1981章 低廉的養兵成本第72章 鯨肉、鯨油和大豆第637章 大炮兵主義第938章 銅幣和零錢第1107章 把酒當水喝第1992章 一萬匈牙利驃騎兵第303章 紐芬蘭島的鉛鋅礦第484章 聽說媳婦可以自己搶?第1199章 攤丁入畝和免除人頭稅第214 克里米亞的牛馬第1954章 歐洲人的“政治正確”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1926章 信長的名分第1814章 圈地和海盜第786章 伺機搶奪第109章 一言不合就拍馬屁第1750章 青年近衛軍第1815章 石棉纖維水泥板第867章 刺客信條第2013章 培養消費習慣和學校商店第1289章 拉菲男爵第1685章 規劃第199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下)第409章 紐芬蘭島的好消息第1269章 兵力暴漲和分兵防守第1903章 目的達到第392章 愛德華解困第835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下)第210章 法軍敗逃第1495章 講解第1709章 終止僱傭合同第1305章 果然上鉤了第256章 聯手挖教會牆角(中)第1435章 送還王子,然而已絕嗣第827章 兒子還是缺第802章 開始前哨戰第396章 “麻將墊子”和木製“摩托頭盔”第726章 利益共享,佈局未來第869章 秋收和農業調整(上)第56章 阿尤恩磷礦第217章 被嚇壞的西班牙人第1804章 皇家海軍第1451章 外籍軍團第1769章 牛痘法換王冠?第1284章 西蒙重傷第679章 偷營第495章 再次破城第678章 膠合船和夜襲準備第1315章 聯軍隊伍再擴大第1145章 北上大沽口第1822章 野人敢死隊第1942章 中二的年紀第318章 試修水泥路第490章 反馬大會第889章 英格蘭來人第1298章 波蘭翼騎兵的初戰(上)第1120章 凱撒的教育問題第1474章 平衡之道第1511章 蜂窩煤第239章 備戰第1888章 牛馬船第250章 運河構想和什一稅問題
第214 克里米亞的牛馬第460章 吉姆的情報第1765章 取消絕罰的苛刻條件第805章 最後通牒第24章 黑麥,黑啤?第372章 蘇伊士運河計劃第155章 開發法一倫銅礦第786章 伺機搶奪第1324章 借船改地渡河第1169章 出主意第1447章 米蘭再易主第1716章 入營刺殺第823章 300副棺材第318章 試修水泥路第589章 征服古巴的準備第394章 拒絕第674章 圍城開始第762章 花生米和辣椒第1098章 新霍夫曼莊園第1487章 魯密銃第1053章 擒賊擒王和輕鬆破關第31章 我的兒子叫凱撒第317章 借種歸來第1289章 拉菲男爵第1460章 香蕉乾和下午茶第1443章 新馬拉維第銅幣第863章 好事成雙第1570章 那不勒斯之戰(下)第138章 包圍和勸降第629章 黑白花奶牛集中繁育第1091章 奶業大王第533章 奧爾登堡家族的安置辦法第1655章 養殖業和體育運動第926章 感冒和拉肚子是大病第159章 養馬場第924章 同意鼓勵生育第458章 差點出大事第767章 拉攏雞籠村第1981章 低廉的養兵成本第72章 鯨肉、鯨油和大豆第637章 大炮兵主義第938章 銅幣和零錢第1107章 把酒當水喝第1992章 一萬匈牙利驃騎兵第303章 紐芬蘭島的鉛鋅礦第484章 聽說媳婦可以自己搶?第1199章 攤丁入畝和免除人頭稅第214 克里米亞的牛馬第1954章 歐洲人的“政治正確”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1926章 信長的名分第1814章 圈地和海盜第786章 伺機搶奪第109章 一言不合就拍馬屁第1750章 青年近衛軍第1815章 石棉纖維水泥板第867章 刺客信條第2013章 培養消費習慣和學校商店第1289章 拉菲男爵第1685章 規劃第199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下)第409章 紐芬蘭島的好消息第1269章 兵力暴漲和分兵防守第1903章 目的達到第392章 愛德華解困第835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下)第210章 法軍敗逃第1495章 講解第1709章 終止僱傭合同第1305章 果然上鉤了第256章 聯手挖教會牆角(中)第1435章 送還王子,然而已絕嗣第827章 兒子還是缺第802章 開始前哨戰第396章 “麻將墊子”和木製“摩托頭盔”第726章 利益共享,佈局未來第869章 秋收和農業調整(上)第56章 阿尤恩磷礦第217章 被嚇壞的西班牙人第1804章 皇家海軍第1451章 外籍軍團第1769章 牛痘法換王冠?第1284章 西蒙重傷第679章 偷營第495章 再次破城第678章 膠合船和夜襲準備第1315章 聯軍隊伍再擴大第1145章 北上大沽口第1822章 野人敢死隊第1942章 中二的年紀第318章 試修水泥路第490章 反馬大會第889章 英格蘭來人第1298章 波蘭翼騎兵的初戰(上)第1120章 凱撒的教育問題第1474章 平衡之道第1511章 蜂窩煤第239章 備戰第1888章 牛馬船第250章 運河構想和什一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