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

張東濤、李巖和高傑等人率領的數萬大軍,進入廣東境內之後,如入無人之境,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控制了潮州、惠州和韶州等地,按照原來的計劃,大軍由東往西推進,拿下整個廣東行省之後,就要朝着廣西進軍。

大軍遭遇到的抵抗極少,所到之處,駐守的軍士紛紛打開城門投降。

應該說,張獻忠麾下的大西軍,對於廣東和廣西等地的控制力極其的薄弱,張獻忠本來就將麾下的主力部署在四川以及湖廣的少部分地方,至於廣東和廣西等地,則是以歸順的原大明的軍士來駐守,留下少量大西軍的軍士,當張東濤等人率領的大軍前來攻打城池的時候,駐守城池的軍士極少願意抵抗,張獻忠留下的少量大西軍的軍士,左右不了地方上的局勢,勉強的抵抗,也是被剿滅的命運。

完全佔領了潮州、惠州和韶州等地,張東濤和李巖都是高興的,在不斷行軍不斷作戰的過程之中,他們對高傑麾下的軍士,以及原左良玉麾下的軍士,進行了不斷的甄別,其中數千人可以加入到登萊新軍之中,而且行軍作戰的過程之中,張東濤和李巖對於軍紀軍規的要求異常的嚴格,有數十名軍士因爲嚴重違背軍紀軍規,被直接斬殺,此舉極大的震撼了其他的軍士,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做到這一步很不簡單了,要知道高傑以及左良玉麾下的軍士,軍紀軍規離開是遭遇到詬病的,他們麾下的軍士不管到什麼地方,都會遭遇到當地百姓的痛恨,張東濤和李巖掌控了這一路大軍之後,耗費了極大的氣力,整頓軍紀軍規。

每佔領一處地方,張東濤和李巖寫走着給大吳朝廷稟報,高傑則是寫走着給隆武朝廷稟報,兩者的意義完全不一樣,張東濤和李巖的稟報,帶有請示下一步該如何做的意思,高傑的稟報,則是不斷的刺激隆武朝廷,意圖攪亂南方的局勢。

大軍抵達韶州府城韶關之後,停下來休整。

廣東各地的貧瘠,讓張東濤和李巖不是滋味,有些地方的情形,比較當初的河南好不了多少,好在這些地方很少遭遇到戰亂,要不然還比不上赤地千里的河南。

韶關城內,張東濤和李巖在知府衙門的前院踱步。

潮州、惠州以及韶州等地的各級官吏,有些不倫不類,其中各地的主官,大都是張獻忠直接任命的,不過基本上都是原大明朝廷的官員,至於說府州縣衙門的官吏,幾乎保持了原樣,沒有做多大的調整,張獻忠常年征伐廝殺,主要精力都在作戰方面,壓根沒有儲備治理地方的文官,所以在佔領了廣東行省之後,也只能繼續任用原有的地方官吏。

張東濤和李巖同樣沒有做太大的調整,繼續維持原狀,以保證地方上的穩定。

在潮州和惠州征伐的時候,兩人曾經想着在地方上募集糧草,結果他們發現,想在如此貧瘠的地方募集糧草,等同於直接要了這些地方農戶和百姓的命,所以他們放棄了,轉而從江西募集到部分的糧草,贛州一帶駐紮有登萊新軍,地方官府也是登萊新軍直接掌控,在這一代募集糧草,甚至不需要張東濤和李巖多操心。

大軍佔領了韶州之後,按照原定的計劃,應該要朝着廣州、肇慶、羅定州以及高州等地進軍,從高州進入到廣西,不過張東濤對於如此行軍作戰的計劃,產生了懷疑和動搖。

張東濤是大軍的主官,李巖協助張東濤指揮作戰,高傑則是服從張東濤和李巖的決定。

“大哥,您不打算進攻廣州府了嗎,情報司偵查到的情報顯示,整個的廣東行省,也就是廣州府稍微的富裕一些,其他地方都很貧瘠。。。”

張東濤和李巖指揮大軍行軍作戰,有着高度的自主權,雖然他們不斷的給皇上和朝廷寫去奏摺,不過迄今爲止,都沒有收到皇上的聖旨,這意味着一切都是他們直接做主,包括大軍該要如何的作戰,該要如何的治理已經收復的地方等等。

張東濤看了看臉上帶着疑惑神情的李巖,嘆了一口氣之後開口了。

“李兄,當初我們從九江出發,前往福建,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攪亂南方的局勢,左良玉被我們徹底剿滅了,不過南方還駐紮有鄭芝龍、劉澤清和劉良佐等部,四川和湖廣還有張獻忠,我覺得我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針對這些人,迫使他們動起來,如果我們一味的進攻和佔領城池,一旦福州的隆武皇帝無法左右鄭芝龍等人,張獻忠也一門心思想着固守四川與湖廣等地,那你說說,我們這樣作戰,有什麼意義呢。。。”

李巖略微沉吟了一下,看着張東濤開口了。

“大哥,我覺得皇上肯定知曉這些事宜,這麼長時間過去了,皇上沒有旨意來,就說明皇上沒有修改作戰計劃的想法,我覺得,還是要按照早就確定好的作戰目標進行,至於說張獻忠和鄭芝龍等人沒有動靜,我覺得不過是暫時的情況,一旦我們佔領了廣東和廣西行省,真正對四川與湖廣等地產生威脅,張獻忠肯定會動作,鄭芝龍等人也不一定坐得住。。。”

張東濤扭頭看了看李巖。

“李兄,你真的是如此想的嗎,就是說我們必須要不斷的征伐,佔領了廣東和廣西行省之後,就能夠徹底攪動南方的局勢。”

李巖點點頭,沒有繼續開口。

張東濤站住了,面容變得嚴肅了。

“李兄,我想,就算是我們佔領了廣東和廣西行省,恐怕張獻忠也不會有什麼動作,情報司偵查到,駐守廣州等地的大西軍,已經有部分朝着湖廣的方向撤離,他們撤離的速度很快,且駐守廣西的大西軍軍士,也有準備撤離的跡象,這說明張獻忠很有可能徹底放棄了廣東和廣西兩地,將力量集中到四川與湖廣兩地。。。”

李巖搖搖頭。

“大哥,這說不通啊,張獻忠僅僅固守四川與湖廣兩地,怎麼堅守,一旦我登萊新軍發起對四川湖廣兩地的進攻,張獻忠豈不是死路一條。。。”

張東濤臉上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李兄,皇上曾經專門分析過北方和南方的局勢,也分析過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張獻忠喜歡看三國,四川乃是三國時期的蜀國,佔領了四川,就等於是佔領了三國時期的蜀國,可以達到三分天下的目的,固守四川,可以憑藉天險,抵禦外來的進攻。”

“張獻忠估計是有這等的想法,以爲固守了四川與湖廣等地,其佔領的地方,比較三國時期蜀國的地盤大了很多,就可以延續當年蜀國的榮光,從這個層面來分析,張獻忠主動放棄廣東和廣西兩地,將力量完全集中到四川和湖廣,也就說得通了。”

李巖用力的點頭。

“皇上真的是深謀遠慮啊,如此說來,我們一味的在廣東和廣西兩地展開進攻,倒是真的沒有辦法攪亂南方的局勢。”

張東濤跟着點頭。

“說的不錯,張獻忠沒有絲毫的動靜,甚至是主動收縮力量,那鄭芝龍、劉澤清和劉良佐等人,更是不會有什麼動作,這樣也就是我們在廣東和廣西征伐,最多也就是佔領了廣東行省與廣西行省,其餘沒有多大的作用,我覺得這樣,不符合皇上要求我們攪動南方局勢、創造全面進攻機會的要求。。。”

李巖皺起了眉頭。

“大哥,我一直不是很明白,就說我們發起對湖廣的進攻,這樣一定能夠刺激到張獻忠,也許張獻忠會反擊,但鄭芝龍、劉澤清和劉良佐等人,也不一定動作啊,至於說隆武皇帝,根本無法調遣這幾路的大軍,也就是眼睜睜的看着。”

“再說了,憑藉着登萊新軍的實力,直接發起對湖廣與四川的進攻,張獻忠只能逃走,進入廣東、廣西和福建等地,這樣更加能夠徹底攪動局勢,一旦張獻忠進入福建,則鄭芝龍等人務必要領軍作戰,護衛自身的利益。。。”

張東濤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李兄,皇上是如何思慮的,我們暫且不用分析,我想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如此調整,我們用十天左右的時間,拿下廣州府,接着出韶關,往湖廣的方向征伐,同時讓高傑給隆武皇帝寫去奏摺,暗地裡催促隆武皇帝,給劉澤清和劉良佐等人繼續施壓,迫使他們派遣大軍進入湖廣或者四川作戰。。。”

李巖看了看張東濤,不繼續往下說了,他是絕不會懷疑皇上的作戰部署有問題的。

“李兄,高傑的確是轉變了,真心的歸順朝廷了,我打算給皇上寫去奏摺,稟報高傑發生的這些變化。。。”

“大哥,我沒有意見,我只是覺得,不要忘記了高傑的夫人邢氏,要不是邢氏,高傑恐怕沒有今日的安穩。。。”

張東濤不自覺的擺擺手,正想說話的時候,可能是想起了什麼。

“李兄,這就沒有必要了,其實皇上知曉邢氏的能力。。。”

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九百三十三章 定鼎之戰(17)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一十章 死裡逃生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四十章 預測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
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九百三十三章 定鼎之戰(17)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一十章 死裡逃生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四十章 預測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