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

吳宗睿憑藉着對歷史的熟知,做出了多爾袞等人會進擊山東的判斷,不過嚴格說起來,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多爾袞等人是不是真正的進擊山東,需要時間來檢驗,但未雨綢繆肯定是不錯的,只是這一次抽調兵力,遼東的防禦會略微的弱一些。

需要吳宗睿着手做的事情太多,所以他第一時間做出安排部署。

史可法與廖文儒等人留守遼東,劉寧、祖大壽、金國鳳、吳三桂等人跟隨他出徵,從遼東抽調兩萬登萊新軍將士、一萬遼東邊軍,從登州和萊州抽調一萬將士,合計四萬將士,火速趕赴遼東,設立好伏擊圈,痛擊後金韃子。

此次作戰,炮兵營是關鍵,以犀利的火炮打亂後金韃子的陣型和部署,既能夠保證速戰速決,又能夠保證徹底擊敗後金韃子。

調動遼東邊軍,則是吳宗睿刻意爲之,雖然遼東邊軍軍士已經完全接受登萊新軍的訓練,但沒有與登萊新軍聯合作戰的經歷,想要讓遼東邊軍完全融入到登萊新軍之中,就需要方方面面的融合,聯合作戰是最爲關鍵的。

吳宗睿身爲薊遼督師,其管轄的範圍是遼東、登州和萊州等地,緊急時刻可以管轄整個的邊關,但不包括山東的濟南和青州等地,按照大明朝廷的規定,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是不能夠進入青州和濟南等地的,這是擺在吳宗睿面前的第一個難題。

其次,如何讓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順利進入濟南設伏,關乎是不是能夠痛擊後金韃子,山東巡撫朱大典一旦察覺後金韃子的動向,一定會派遣大軍前往德州抵禦後金韃子,阻止後金韃子進入山東境內,如果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進入濟南,讓朱大典警覺,從而將重兵集結在濟南府城,那麼吳宗睿所有的安排部署也將付諸東流。

覺華島。

戰船已經做好一切準備,軍士、戰馬以及火炮,全部都登船了。

吳宗睿看着史可法和廖文儒等人開口了。

“遼東的一切事宜,就拜託你們了,我強調一點,多爾袞、豪格以及嶽託等人,帶兵進擊我大明,瀋陽的皇太極也不會閒着,會時時刻刻關注遼東的局勢,一旦我們從遼東大量抽調兵力,導致遼東的防禦空虛,皇太極很有可能親自領兵進擊遼東,打亂我們苦心的佈局,後金韃子是有能力兩路出擊,所以西平堡、廣寧、義州與大淩河城沒有抽調任何的兵力,喬明俊和牛犇等人也繼續駐紮,就是要防止後金韃子對遼東發起進攻。”

“你們的關注重點,不僅僅是西平堡等地,還有商賈的發展,不能夠因爲後金韃子進擊關內,就打亂了我們的步伐。”

。。。

強悍的水師已經成爲吳宗睿以及登萊新軍最大的優勢,可以完全避開後金韃子的偵查,神不知鬼不覺的調動軍隊,可以爲軍士運送糧草軍械等等,當初的遼東之戰,登萊新軍阻截後金韃子運送的糧草,就是水師的功勞。

戰船編隊以最快的速度朝着萊州而去。

甲板上面,劉寧看着吳宗睿開口了。

“大人,屬下覺得,還是要派遣斥候前往德州一帶偵查,根據偵查到的情報做出相應的部署,您要是直接領兵前往濟南,朱大人會不會上奏朝廷。。。”

吳宗睿看着劉寧,神色頗爲嚴肅。

“劉寧,你的意思我明白,無非是擔心皇上和朝廷責罰我,但事已至此,可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們已經不可能考慮皇上的想法、朝廷的反響。”

“此次作戰,炮兵營的作用至關重要,後金韃子的行軍速度很快,他們攻陷天津之後,不會有任何的停留以及耽誤,會迅速朝着山東方向行軍,我們同樣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濟南,做好一切的部署,從容應對後金韃子。”

“所以我們不能耽誤時間,派遣斥候偵查很有必要,但我們不能夠等到斥候偵查之後行動,那樣就來不及了。”

“皇上和朝廷的態度不需要過多擔心,只要我們徹底擊敗了後金韃子,就沒有誰敢隨意亂說,就沒有誰敢隨意彈劾我們,我們的地位會更加的穩固。”

。。。

山東,濟南府城,巡撫衙門。

朱大典臉色發白,呆呆的看着桌案上面的地圖。

後金韃子已經撲向天津,攻陷天津城池只是時間上面的問題,一旦天津城池被攻陷,後金韃子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是山東。

德州已經被朱大典打了好幾個圈。

當年剿滅登萊叛軍,朱大典與高起潛攜手,取得完勝,從那個時候開始,朱大典就留在了山東,數年時間過去,藉助於登州和萊州的蓬勃發展,濟南和青州等地,也得到較快速度的發展,至少朱大典沒有爲缺錢缺糧操心過。

皇上和朝廷都知道,山東是富庶和穩定的,而且因爲部分的登萊新軍駐紮在登州和萊州等地,流寇根本不敢進入山東,也讓山東與北方其他行省完全不一樣。

但後金韃子不一樣,人家就是盯着富庶的地方。

朱大典更加擔心的是,登萊新軍駐紮在登州和萊州,後金韃子進擊德州以及濟南等地,登萊新軍鞭長莫及,無法馳援,而且登萊新軍的防禦範圍不包含濟南和青州等地。

知事進入廂房,抱拳對着朱大典開口了。

“大人,剛剛得到消息,後金韃子已經攻陷天津城池,其先頭部隊朝着德州方向而來。。。”

朱大典一下子站起身來,看着知事,急迫的開口。

“消息準確嗎,後金韃子真的是朝着德州的方向而來嗎。。。”

“回稟大人,後金韃子是朝着德州方向而來的,至於是不是準備進攻德州,下官不敢妄斷。。。”

朱大典哼了一聲,看了看知事,揮揮手。

“讓X總兵馬上到我這裡來。”

山東鎮的軍隊,早就做好一切的準備,集結在濟南和德州之間,隨時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要說朱大典也有私心,只要死死的守住德州,擊退後金韃子的進攻,讓後金韃子不能進入山東,所有問題都解決了,至於說後金韃子離開德州之後,是不是進入河南境內,與朱大典就沒有多少的關係了。

爲今之計,必須調遣重兵前往德州,固守德州城池,讓後金韃子知難而退。

相比較來說,山東鎮的軍隊,戰鬥力強於其他各鎮的軍隊,這也是登萊新軍幫助的結果,朱大典曾經專門派遣軍中的軍官,進入登萊新軍之中,參加諸多的訓練,這些軍官回到軍中之後,按照登萊新軍的訓練方式,訓練麾下的軍士。

朱大典還找到登萊巡撫盧發軒,討要了數門紅夷大炮,將其安放在濟南以及德州的城池之上,雖然數量不是很多,但抵禦攻打城池的後金韃子還是有重大作用的。

總兵進入廂房,朱大典沒有耽誤時間,馬上開始了安排部署。

“X總兵,你率領大軍火速趕赴德州,死守德州城池,決不讓後金韃子前進一步,你記住,不管遇見什麼情況,都不能退卻,整個山東是不是能夠躲過後金韃子胡肆虐,就看你了。”

“濟南城內駐紮五千軍士足夠了,其餘軍士全部趕赴德州。”

總兵抱拳應下來。

“大人,下官立即出發,趕赴德州,不過下官有一個建議,大人是不是向登萊巡撫盧大人求援,如果盧大人能夠派遣登萊新軍參與作戰,我們取勝的可能性就更大,說不定還能夠打敗後金韃子。。。”

朱大典微微搖頭,請求登萊新軍馳援濟南和德州,哪裡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朱大典需要向皇上和朝廷稟報,盧發軒也需要向皇上和朝廷奏報,得到准許之後,登萊新軍才能夠進入到濟南作戰,當然,如果濟南和德州等城池遭遇到危險,登萊新軍也可以馳援。

那是朱大典不願意看見的情形。

“好了,我知道了,你安心領兵前往德州,剩下的事情我會做好安排。”

廂房裡面安靜下來,朱大典略微的思索了一下,提筆寫信了,這封信不是寫給登萊巡撫盧發軒,而是寫給薊遼督師吳宗睿的,他必須要做好最壞的打算,萬一德州城池被後金韃子攻陷,則濟南城池難以固守,必須得到登萊新軍的幫助。

從內心深處來說,朱大典不是特別悲觀和失望,且不說山東鎮軍士的戰鬥力不錯,德州和濟南的背後有強悍的登萊新軍,如果德州和濟南出現危險,吳宗睿不可能坐視不理,登萊新軍不可能坐視不理。

知事進入廂房。

朱大典將已經封好的信函遞給知事。

“兩天之內,將這封信函送到登州巡撫衙門,切記,此事不能耽誤,關乎德州和濟南的安危。。。”

知事轉身離開之後,朱大典再次看向桌案上面的地圖,內心稍微安寧了一些。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該來的總是要來,如果沒有登萊新軍,朱大典怕是早就選擇離開濟南府城,躲避災禍了。

目光集中到德州,朱大典嘴裡喃喃有詞。

“德州啊德州,一定要守住,一定要守住啊。。。”

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起潛來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四百零二章 針尖對麥芒(1)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五百一十章 死裡逃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十四章 酬謝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開朗(2)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
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起潛來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四百零二章 針尖對麥芒(1)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五百一十章 死裡逃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十四章 酬謝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開朗(2)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