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

崇禎八年,正月十五,鳳陽府城。

張東濤身邊全部都是狂歡的軍士。

鳳陽府城居然被攻陷了,這是張東濤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鳳陽府城內的皇陵樓殿被點燃了,龍興寺也被付之一炬,中都留守朱國相被斬殺,中都留守司的五千多官軍,被斬殺的超過兩千人,其餘近三千人,歸順了高迎祥,中都留守司的大量軍械,被高迎祥和張獻忠兩人瓜分,他們麾下的軍士,裝備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高迎祥與張獻忠獲取到的錢糧,更是數不勝數。

這是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也是震驚大明王朝的勝利。

一面“古元真龍皇帝”的大旗,樹立在鳳陽府城的城樓上面,闖王高迎祥已經被下面的軍士擁戴爲皇帝了。

鳳陽府城是大明王朝的中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輕易被義軍攻陷,不要說張東濤,恐怕大明的皇上和朝廷都不會想到。

張東濤知道,義軍攻陷鳳陽府城,巨大的影響很快就會傳出去。

不知道登萊巡撫衙門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

正月十六,登萊巡撫衙門。

一名黑衣人騎着快馬,衝到了巡撫衙門的前面,拼命的勒住了繮繩,飛身下馬。

黑衣人在軍士的帶領下,急匆匆進入了巡撫衙門。

廂房,吳宗睿、曾永忠、史可法、廖文儒等人都在這裡。

黑衣人進入廂房,走到了吳宗睿的面前,雙手捧着信函。

這是潛伏在南直隸的黑衣小組送來的情報。

吳宗睿接過了信函之後,黑衣人行禮之後,轉身離開了廂房。

。。。

“流寇攻陷了鳳陽府城。。。”

吳宗睿的一句話,讓所有人臉色發白。

“大、大哥,真、真的。。。流寇的膽子也太大了,怎麼敢進攻鳳陽府城。。。”

廖文儒差點說漏嘴,還好他及時明白過來了。

開封府城方向來的情報顯示,高迎祥、張獻忠和李自成,選擇進攻杞縣、沈丘、新蔡和固始等地,明顯是避開了山東,目標究竟是南直隸還是湖廣,暫時不能確定,得到情報之後,萊州的劉寧也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恐怕山東巡撫朱大典更加欣慰。

按照廖文儒等人的分析,流寇從固始的方向繼續往南,進入湖廣的可能性是巨大的,畢竟盧象升率領的湖光兵,大都集中在湖廣行都司,他們防禦的重點是河南的南陽府以及陝西的洛南等地。

沒有誰想到,流寇會進入南直隸,更沒有人想到,流寇會進攻鳳陽府城,且攻陷了鳳陽府城。

鳳陽府城是大明王朝的中都,是大明王朝的中興之地,這裡被流寇佔領了,意味着大明王朝的根基受到動搖,皇上和朝廷是絕對難以承受的。

曾永忠還是老練一些,看了看吳宗睿開口了。

“大人,流寇攻陷了鳳陽府城,一定會徹底激怒皇上和朝廷,我以爲,接下來洪承疇等人怕是會加大圍剿流寇的力度。。。”

吳宗睿點點頭,看了看臉色依舊發白的史可法。

“先生說的不錯,皇上和朝廷的某些策略怕是會出現根本性的改變,朝中所謂的招撫派,這個時候不會開口說話了,可惜,他們醒悟的太晚了,滎陽大會是一個分界線,流寇的力量已經開始壯大起來,他們懂得了聯合作戰的好處,不管是洪承疇,還是盧象升,想要徹底剿滅流寇,已經沒有多大的可能性了。”

“其實皇上和朝廷以前推行的剿撫並舉的策略並沒有錯,但是實施的時候做錯了,對於流寇務必要剿滅,而對於地方上的流民,則必須要安撫,讓他們穩定下來,這樣流寇就失去了大部分兵力的來源。”

“陝西和山西,前年和去年都遭遇到大旱,出現了無數的流民,地方官府的態度很奇怪,不僅不去幫助這些流民,反而無情的打壓,甚至出現了殺良冒功的情形,這豈不是將流民推向了流寇,讓流寇有源源不斷的兵力嗎。”

“所以我說,不管是洪承疇,還是盧象升,都無法從根本上剿滅流寇。”

所有人都沉默了,包括史可法。

登萊之地的變化,衆人有目共睹,百姓的生活富足了,絕對不可能想到造反,若是有心懷叵測之人來到登州或者萊州,怕是早就被百姓揪出來,送到官府了。

說到底,還是要讓百姓有飯吃,生活能夠穩定。

。。。

陝西,潼關。

洪承疇臉色煞白,坐在椅子上,好長時間一動不動。

賀人龍與左良玉等總兵,站立在下首,也是臉色蒼白,好似木偶一般。

洪承疇終於動了,站起身來,朝着京城的方向跪下。

賀人龍與左良玉等人,也跟着跪下了。

“皇上,臣有負您的重託,讓流寇攻陷了中都,臣罪不可赦啊。。。”

洪承疇痛哭失聲,老淚縱橫。

出任五省總督不長時間,居然讓流寇攻陷了中都,洪承疇想都不敢想,他無法推卸責任,想想張鳳翼的信函和提醒,此刻的他沒有辦法後悔了,如果早些調動兵力,大舉開進河南,賭注流寇的去路,怎麼可能被流寇攻陷中都。

當然,中都被攻陷,主要責任並非在洪承疇的身上,其身爲五省總督,能夠調動的兵力僅僅牽涉到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等地,南直隸的兵力不歸洪承疇節制,也就是說,流寇攻打中都鳳陽府城,漕運總督楊一鵬、中都留守朱國相、守陵太監楊澤和巡按御史吳振纓等官員有着重大的失職,中都留守朱國相已經陣亡,楊一鵬等人就要承擔主要責任了。

不管怎麼說,洪承疇還是做出樣子來的,這是給屬下看,也是給皇上看。

擦去臉上的淚水,洪承疇站起身來,看着衆人開口了。

“所有軍士,即刻開拔,進入河南,命令湖廣盧象升,山西曹文詔,領兵悉數進入河南,圍剿流寇,告知山東朱大典,務必堵截流寇,不讓其進入北直隸。。。”

。。。

湖廣行都司。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湖廣按察使盧象升,一臉的憤懣。

湖廣兵駐紮在鄖陽府到襄陽府一帶,嚴防死守,阻止流寇進入湖廣,盧象升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進入河南剿滅流寇,可惜得到的命令是固守。

洪承疇出任五省總督,盧象升沒有太多的感受,他曾經跟隨前任五省總督陳奇瑜作戰,感覺到陳奇瑜同樣是能文能武,作戰的時候思路清晰,硬生生的將流寇逼到了車廂峽之中,遺憾的是,陳奇瑜沒有能夠乘勝追擊,誤信流寇的假投降,導致流寇死而復僵,聲勢更大。

盧象升曾經給洪承疇寫信,建議大軍迅速出擊,前往關中圍堵流寇,在流寇大舉進入河南的時候,他也曾經建議幾路大軍悉數進入河南,不要在湖廣、山西以及山東等地固守,畢竟流寇習慣於奔襲作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可惜盧象升的建議,沒有得到採納。

流寇攻陷中都鳳陽府城的消息傳來,盧象升更多的還是憤懣,如果朝廷和洪承疇採納了他的建議,則流寇不可能長驅直入進入南直隸。

陝西的潼關、洛南、山西的澤州、夏縣、湖廣的鄖陽、襄陽,以及山東的曹縣等地,都駐紮有朝廷大軍,乍一看流寇四面八方的道路都被圍死了,可沒有誰想到,流寇避實就虛,取道汝寧府,由固始方向進入了中都。

南直隸以及中都一帶,根本沒有防備,沒有誰想到流寇會長驅直入,更沒有人想到流寇敢於進攻中都鳳陽府城。

中都已經被流寇攻陷,事實已經鑄造,後悔沒有用了。

盧象升不打算等待洪承疇的命令,他下令大軍朝着鄖陽的方向集結,準備進入河南方向剿滅流寇,通過仔細閱讀戰報以及情報,盧象升大膽做出了判斷,流寇攻陷中都鳳陽府城之後,不會進入湖廣,而是會退回河南,開始大規模的迂迴作戰,抵禦朝廷大軍的進攻。

河南所轄的汝寧府與歸德府,應該就是流寇迴旋的地方。

攻陷中都鳳陽府城的是闖王高迎祥以及八大王張獻忠麾下的流寇,這是兩路力量最爲強大的流寇,若是能夠巧妙部署,將這兩路流寇圍困在河南境內,繼而予以剿滅,也就能夠彌補中都被流寇攻陷的失誤了。

盧象升的判斷是準確的,可惜此刻的他,只是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湖廣按察使,沒有權力調動其他地方的任何兵力,否則,按照他的部署,各路大軍撲向汝寧府和歸德府方向,高迎祥等人還真的可能遭遇到滅頂之災。

軍士全部都準備好了,整裝待發。

這個時候,洪承疇的命令來了,要求盧象升率領大軍,趕赴襄陽等地警戒,嚴防流寇伺機進入湖廣,而洪承疇本人則親率大軍,取道潼關,進入河南作戰。

接到命令,盧象升仰天長嘆,此時此刻,流寇所有的主力,都在河南境內,若是朝廷大軍能夠四路出擊,一起撲向河南,作戰的過程之中,很容易形成合力,一舉擊潰流寇。

洪承疇率領的邊軍,戰鬥力的確強悍,可是雙拳難敵四腿,難道洪承疇真的有信心,憑着麾下不足三萬的將士,徹底擊潰流寇嗎。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鍵時刻的堅持第三百章 親征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七百零九章 掌控山東(14)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鍵時刻的堅持第三百章 親征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七百零九章 掌控山東(14)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