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初戰(五)

老外畢竟是老外,象史迪威這樣的中國通,對中國的事情也不是很清楚,莊繼華差點笑出聲來,他很想告訴史迪威,沒有我的命令,你連一個連都調不動。

費了好大勁,他才忍住這個衝動,平靜的對史迪威說:“將軍,在職務上雖然你比我高,可從軍銜上說,我是國家二級上將,而您是貴國三星將軍,相當於我國中將軍銜;而論作戰經驗,我更比您豐富,退一萬步說,這些都不算,您到緬甸有多少時間,對敵情我情友情瞭解多少?如此匆忙提出作戰計劃,您想過沒有,要是失敗了,誰來負責?”

莊繼華的語氣越來越嚴厲,史迪威的臉色也越來越差,他很想扭頭就走,可理智告訴他不能,他對中[***]隊不是不瞭解,他很清楚,如果莊繼華不同意,他根本調不動這支中[***]隊。

“文革,史迪威將軍,你們怎麼到…。”兩人扭頭看卻是俞濟時和西蒙斯一起走過來,他們顯然察覺兩人之間的火藥味,俞濟時的話說了一半就卡住了,左右打量着他們。

“我們對緬甸作戰有些分歧。”莊繼華穩定下情緒,語氣平和的說。

“哦,”俞濟時心裡明白了,莊繼華到曼德勒後就與他談過緬甸作戰的構想,他完全贊同,在他看來,這是最穩妥的戰略,即便失敗,大部分中[***]隊也能安全回國,這個美國佬到緬甸沒多久,拿出了什麼高明戰略?這讓他很好奇。

等莊繼華把史迪威的構想說完後,俞濟時忍不住在心中大罵,這純粹是拿中[***]隊冒險,用中國士兵的命去給英國人擦屁股。

“史迪威將軍,您的戰略中不確定因素太多,”俞濟時的口氣和緩,他想起臨行前蔣介石的吩咐,在遠征軍中軍事上多聽莊繼華的,但要注意與美國人的關係,中國現在和將來都要倚重美國人。

“特別是英軍,我到緬甸的時間比您久,對英軍的瞭解比您更多,現在印度人和澳大利亞人想的就是逃跑,逃到印度去,緬甸人就想投降曰軍,與曰本人相比,他們更恨英國人。”俞濟時噼裡啪啦說了一大串,中心意思就是一個,現在不能進行反攻,應該先消耗曰軍銳氣,而後再圖謀反攻。

史迪威更加失望,他明白了,這些中國將領完全不信任英國人,回去的路上,史迪威沒有與莊繼華同乘一車,他與西蒙斯坐在一輛車上,瘦削的長臉掛滿陰雲,他費盡苦心的設計的反攻仰光,力挽狂瀾的作戰計劃就這樣夭折了,還沒執行就夭折了,而他要承擔丟失緬甸的責任。

盟軍在緬甸戰區的指揮系統非常奇怪,緬甸屬於中國戰區,因此蔣介石是最高指揮,可在英國人的強烈要求下,又設立了印緬戰區,歸駐印軍總司令韋維爾指揮,英軍緬甸司令官爲亞歷山大,史迪威的身份是中國戰區參謀長,遠征軍總指揮,緬甸戰區總司令,莊繼華嚴格說來是他的副手,可由於美國沒在緬甸投入一兵一卒,史迪威要執行作戰計劃,必須通過莊繼華和亞歷山大,否則他調不動一兵一卒。

“西蒙斯,你認爲英國人會保衛緬甸嗎?”良久,史迪威開口問道。

“將軍,這話很難說,”西蒙斯思索着說:“我遇見過一些英軍士兵或軍官,從他們的談話中,他們更願意到印度去。”

“那你也認爲反攻仰光不可行?”史迪威很是鬱悶。

“能不能行,在中英兩軍能否坦誠合作,照目前這個狀況,恐怕很難。”西蒙斯坦率的說,這段時間他被莊繼華折磨得夠嗆,交給他的任務盡是與英軍打交道,而英國人又滑不留手,讓他們留下來作戰簡直比登天還難,他們的目的就是讓中國人與曰本人交戰,自己收拾行囊到印度去。

“你也認爲英國人不可信?”史迪威驚訝的望着他。

“莊有句話是對的,”西蒙斯說:“英[***]隊必須經過整頓後才能作戰,至少前期作戰的英軍要接受整頓,把那些只想逃跑的軍官撤職查辦,將那些勇敢,願意作戰的軍官提拔上來。”

史迪威沉默了,他沒想到自己面臨的局面居然會是這樣,連美國人都信不過英國人。“看來必須與亞歷山大將軍再好好談一次。”

在他們前面的車上,莊繼華對史迪威沒上他的車毫不在意,不過他依然沒有什麼高興的神色,俞濟時沿途勸他給史迪威留點面子。

“文革,史迪威畢竟是羅斯福派來的,關係不要鬧得太僵,否則校長很難處置。”

“這史迪威雖然冒失,可我看他挺實誠的,至少比不想打仗的英國人要強。”

“好了,良楨,我知道該怎麼與他們打交道,”莊繼華有些不耐煩了,打斷他的喋喋不休:“你不覺得曰本人有些不對勁嗎?”

“怎麼不對勁?”俞濟時一下子就來精神了,他湊過來,忽然間明白了:“文革,你別轉移話題,我跟你說的是正事,與美國人不要硬頂,英國人怎麼樣,我不管,但美國人要講技巧。”

“良楨,你什麼時候成黨代表了,”莊繼華沒好氣的望着他:“你以爲我在跟你開玩笑,你就真沒想過,曰本人的行動奇怪?”

“怎麼,真不對?”俞濟時見莊繼華的神色嚴肅,連忙問道。

“曰軍攻佔仰光已經幾天了?”

“四天,佔領勃固已經十天了。”曰軍動態俞濟時很清楚,攻佔仰光的曰軍正在休整,少部分追擊西逃的英軍。

“曰軍一向強調行動迅速,這次動作爲何如此緩慢?這不是很反常嗎?”莊繼華皺眉說道。

俞濟時頓時有些明白了,曰軍一向行動果斷迅速,攻擊兇狠,防守堅決,追擊迅猛;現在他們有五個師團,除了一個師團在追擊英軍外,其餘部隊都在休整,如果說他們是在擔心中[***]隊,俞濟時自問十多萬中國遠征軍絕不會讓曰軍如此,在他們的軍事字典中,一個曰本師團可以當十萬中[***]隊。

“反常必妖,”莊繼華嘆口氣,沒有情報支援的作戰真是難受,雙方都在猜測對方的目的,他現在也在想辦法迷惑曰軍,他現在擺的是個逐次抵抗的陣形,實際上只要同古守上一週,或者盧漢的五十八軍到達曼德勒,他就會放棄同古,將曰軍吸引到曼德勒,利用這裡的地形與曰軍打一場。

可現在曰本人停下了腳步,一向咄咄逼人的曰本人停下了腳步,這不能不讓他思考這是爲什麼?

“我們在東邊只放了一個新二十八師,兵力是不是單薄了點?”莊繼華象是在自言自語,又象是與俞濟時商議。

新二十八師被他放在棠吉(又名東枝),這個師孤懸東線,除了監督棠吉物資裝運外,就是進監控東線安全。棠吉東北是大遍原始叢林,人煙稀少,不適合大隊人馬運行。棠吉就成了東線的重要支撐點。

按理,這樣重要的支撐點和廣闊的地區,至少要兩個師要來守衛,可莊繼華手中的兵力卻只能派出這樣一個師。

“換你是飯田,你會怎麼打這一仗,比如,你已經知道中[***]隊在曼德勒集結,你手上有五個師團,你會怎麼打?”莊繼華鄭重的問俞濟時。

對這個問題,俞濟時從來沒想過,有莊繼華在他就樂得悠閒,等莊繼華下命令,他執行就行。現在莊繼華突兀一問,他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道路上人羣漸漸多起來,吉普車的車速變得慢了許多,散亂的英軍在城內被收容,難民繼續向北逃去,城內已經十室九空,城裡中[***]隊在到處設置街壘,穿軍裝的中國士兵在城內巡邏,社會治安倒是很不錯。

一羣英國潰兵被攔在哨卡前,這些士兵明顯是印度人,黝黑的皮膚,渾身散發着難聞的氣味,一箇中[***]官正大聲向他們宣讀命令,他念一句,旁邊的翻譯大聲翻譯一句。

那些士兵茫然的看着路過的車隊,也麻木的看着敬禮的中國士兵,待車隊過去後,軍官非常生氣的大罵。

“你們這些骯髒的印度豬,連敬禮都不會了嗎!”

軍官的罵聲順着江面吹來的風飄進史迪威的耳朵,他禁不住咧咧嘴,卻聽到旁邊的西蒙斯微微嘆口氣。

“我不直接進攻曼德勒。”

吉普車在司令部門口停下,俞濟時跳下車第一句話就是這個,莊繼華沒有看他,只是加快腳步向司令部內走去。

走進作戰室,參謀長蕭毅肅正在作戰室內,看到莊繼華和俞濟時一前一後進來,連忙站起來,莊繼華卻揮手讓他坐下。

“立刻去把何主任叫來。”

蕭毅肅一愣,連忙讓個參謀去請何畏,然後才問:“怎麼啦?司令。”

莊繼華沒有回答,而是走到地圖前,揹着雙手,良久才問:“良楨,你打算怎麼打?”

(未完待續)

第三節 會戰(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二節 重建(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二節 川軍(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十節 暗棋(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三節 聚才(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五節 反擊(七)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五節 “異心”(三)第二節 初戰(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五節 曙光(七)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五節 盟國(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十節 撤退(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一節 返川(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節 魅影(六)第一節 蟄伏(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五節 曙光(九)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四節 戰鼓(七)第九節 魅影(二)第十節 風雲(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十節 暗棋(三)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一節 挽弓(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三節 戰鼓(十)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一節 突破(六)第一節 法幣(三)第四節 陰雲(二)第五節 曙光(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十節 風雲(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三節 議戰(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五節 反攻(八)第四節 謀殺(七)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一節 出兵(六)第五節 調整(二)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十節 風雲(七)第五節 號角(七)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六節 突破(三)第一節 奪軍(八)第四節 陰雲(四)第二節 策劃(四)第五節 曙光(五)
第三節 會戰(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二節 重建(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二節 川軍(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十節 暗棋(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三節 聚才(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五節 反擊(七)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五節 “異心”(三)第二節 初戰(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五節 曙光(七)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五節 盟國(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十節 撤退(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一節 返川(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節 魅影(六)第一節 蟄伏(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五節 曙光(九)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四節 戰鼓(七)第九節 魅影(二)第十節 風雲(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十節 暗棋(三)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一節 挽弓(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三節 戰鼓(十)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一節 突破(六)第一節 法幣(三)第四節 陰雲(二)第五節 曙光(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十節 風雲(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三節 議戰(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五節 反攻(八)第四節 謀殺(七)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一節 出兵(六)第五節 調整(二)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十節 風雲(七)第五節 號角(七)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六節 突破(三)第一節 奪軍(八)第四節 陰雲(四)第二節 策劃(四)第五節 曙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