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

傅在接受新任命時,也發表了“三大治湘方針”:

(一)湘人治湘。

(二)軍民分治。

(三)不帶北兵入湘。

傅良佐(1873-1924) ,字清節,湖南省乾州廳(今吉首市乾州街道)人。少入私塾。稍長,求學長沙。戊戌政變後,棄文學武,考入北洋武備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以北洋官費生派赴日本留學,入陸軍士官學校第三期,與蔡鍔、蔣方震等同學。

畢業歸國後,供職北洋近畿軍隊,歷任北洋督練處提調、兵備幫辦。

一九零七年(光緒33年)徐世昌任東三省總督時,他被調任東三省督練處任總參議。後因在總辦吉長鐵路職中,拒絕宦官李蓮英索賄,致遭譴責,調北京陸軍部任科長。後來升任吉林邊務幫辦兼護理督辦事宜。此後,他被袁世凱聘爲軍事參議。

中華民國成立後,傅良佐任袁世凱的總統府軍事處處長,升任中將。同年十一月,他任察哈爾副都統。翌年六月,他轉往直隷省,任薊楡鎮守使及高等軍事裁判處處長。

一九一六年(民國5年)五月,傅良佐升任陸軍部次長。同年,袁世凱死後,他投入段祺瑞領導的皖系,成爲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剛”之一(其他三人爲靳雲鵬、徐樹錚、吳光新)。

傅良佐是湖南人不假,只是和湖南關係太淺,他一直追隨段祺瑞,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北方。在湘人看起來,根本不算湘人。

至於段祺瑞所保證的不帶北兵入境,沒有人會相信。過去楊善德到浙江也有過相同的保證,但既成事實後,北兵即源源入浙。

而事實上段和傅良佐都指天誓日地說不帶北兵入湘時,駐守保定第二十師(師長範國璋)已奉命調防入湘了。

在此以前,陸榮廷曾打電報給馮國璋,要求三年之內勿更動西南各省的軍民長官,馮回電曾表示同意。

當傅良佐督湘命令發佈後,譚延闓即向陸榮廷飛電告急。陸即電請馮履踐諾言,收回成命。並主張劃湖南爲南北兩軍之間緩衝地帶,維持湖南現狀,以保和平。

這已經是馮答應段的事,不好出爾反爾,只得把陸這個電報交給了段作答。

八月十四日段以國務院名義答覆陸說:“譚省長清亮淑慎,勤政愛民,惟軍旅非所素嫺,故以民事專畀。今日文人不能將兵,已爲各國通例。爲軍事計,爲湘省計,爲組安(譚號)計,皆以專民事爲宜。湘俗強悍,誠如尊論,善用之則爲勁旅,以衛國家;否則逾越恆軌,以資擾害,尤非知方通變之才,不能控制統馭。湘省易帥,良非得已,以傅易譚,蓋亦幾經審慎。傅本湘人,感情素通,斷不至因更調而生攜貳。明令早頒,勢難反漢。遠承注念,感何可言。希以此意轉告西南羣帥爲荷。”

陸榮廷接到段祺瑞以國務院名義所復的“官腔”電報後,知道無法協商,便示意湖南採取武力抵抗,並表示願以實力支援。

譚廷闓乃召集秘密軍事會議準備抵抗北軍,同時電請西南各省迅速派兵“援湘”。

雲南督軍唐繼堯立即覆電,建議派遣駐粵滇軍兼程開進湖南。陸榮廷表示同意,並於八月十六日致西南各省電報中說:“湘督易人,北方疑忌西南之心已昭然若揭,脣亡齒寒,急應力圖應付,駐粵滇軍開往援助,鄙意極表贊成。”

駐粵滇軍是由李烈鈞率領,在護國討袁時期開來兩廣準備經湖南北伐的。護國時期因雲南爲發動的基地,所以儘量組成軍隊,一部由蔡鍔率領出四川,一部由李烈鈞率領出廣東。袁死後,局勢大變,在粵和在川的滇軍成爲大問題,撤回雲南,他們不願意,雲南也無力承擔。不撤回去,所駐地也不歡迎他們長期留駐,在川在粵,滇軍都遭遇到這個問題。

李烈鈞所率領的滇軍是駐防在廣東北江的,當時廣東是在桂系的勢力內,自然也不願意滇軍留駐。不過他們只希望滇軍離粵,只此而已。當譚延闓萬分迫切地要求廣東督軍陳炳焜(桂系)催促滇軍迅速出發時,桂系卻又不肯發給滇軍作戰所必需的軍費和軍火。而滇軍也不願意去打頭陣,因此除去虛張聲勢而外,並無實際行動。

西南的援軍還停留在口頭,而北軍入湘則刻不容緩。湘軍自然無力單獨抵抗,內部便起了分化。

湘軍第二師長陳復初,第二師第四旅旅長朱澤黃,第一師第一旅旅長李右文在軍事會議上,對於抵抗北軍表現消極。

陳復初早已受到段的拉攏,這樣,譚延闓所能控制的湘軍已不到半數,更無力抵抗了。

譚延闓面對實際情況,便對於調動督軍的命令不再表示異議,並派零陵鎮守使望雲亭到北京迎新督軍早日到任,以便早日交卸。

有人問他是否願意留任省長,他說:“當慣了婆婆,如何能做媳婦?”

譚延闓早就知道,望雲亭是北洋派留在湖南的一個內線。譚派他赴北京迎接督軍,一方面是表示對北京政.府的服從,同時也是調虎離山。

望啓程後,譚立刻派劉建藩代理零陵鎮守使。

望雲亭,(公元1854~1919年),名文祥,字桂丞,太平溪人(今湖北宜昌)。

少時以駕船爲業。及長,入清營當兵,隨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部徵新疆回民,攻克南路西四城,因功升守備。

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望雲亭隨趙武毅軍赴熱河徵“白蓮教”,出任都司。

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望雲亭隨直隸提督聶士成赴朝鮮與日寇作戰.率部苦戰,連克連山關、分水嶺諸要隘,因戰功補遊擊。清、倭和議後,由盛京將軍裕祿奏授鎮遠軍副將。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望雲亭又奉令赴河北各地徵“義和拳”,克雄縣、新城、固安等地。後因索餉打了權臣榮裕之侄(時任知府)一耳光,而獲罪於朝,化裝連夜出逃日本。在東京投靠立憲派湯化龍、徐樹錚等。

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秋,望雲亭隨湯化龍返國。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望雲亭出任內蒙古伊克昭盟宣撫使。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九月,任民國首屆政.府國務委員。

湯薌銘督湘,召望雲亭隨行,出任湖南省第六區司令官兼道縣知事。他在道縣不到一年,竟殺害起義農民近千人。

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望雲亭被授零陵鎮守使,晉升爲陸軍中將。當地仕紳感其“功”,在武官衙門前建一石亭,題名“望雲亭”。後被羣衆搗毀,僅留其“何須大樹”四字。

劉建藩(1887—1918),字昆濤,湖南醴陵人,

這是個堅定的革命黨人。

先後就讀湖北武備普通學堂、保定軍官學校騎兵科,在校加入中國同盟會。

一九一零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新軍學兵營任騎兵隊隊長。一九一一年,學兵營擴充爲混成協,任騎兵營管帶。

同年十月率部響應武昌起義,參與廣西獨立。南北和議告成,任桂軍第八師騎兵團團長,奉命回湘招募新兵三千人,充實第八師。

參加二次革命,率一加強混成團增援蚌埠、徐州鐵路沿線。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黃興任劉建藩爲第八師前敵指揮,率部攻佔徐州。

二次革命失敗後,隨黃興、李烈鈞避走日本,入早稻田大學研習法政。

一九一六年返國,任湖南護國軍第一軍第三梯團長、湘軍第一師第一旅旅長。

湘軍驅逐湯薌銘時,黃興介紹他回湖南任軍職。由於沒有適當位置,譚延闓遂派他爲營產清理處處長。這次譚拍賣大批公產提充軍費,他執行任務極爲認真,因此派他代理零陵鎮守使。

譚同時調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林修梅部接防衡山,以表示不設防長沙,而其中的含意則是集中力量,退守湘南以待兩廣的援軍。

譚延闓在湖南本已極得人緣,如今更樂得廣結善緣。他拍賣大批公產,用以擴充軍費,並提出其中一部分饋贈文武官兵。軍民兩署職員一律加薪一個月,藉以收買人心。

這時,長沙各級人員從縣長、科長到廳長、院長全體提出辭職書,表示要“和畏公(譚)同進退”;

從八月中旬到下旬,長沙城內每天幾乎都有各級機關職員舉行公宴爲畏公餞別。這在長沙官場中是一個從來未有的場面。

八月二十六日,新任湖南督軍傅良佐由北京動身南下。他繞道津浦路,先到南京會見李純,再乘輪船到武漢會見王佔元,然後到嶽州停下來。

他在上任之前先訪問直系督軍,這表示皖系在求取直系的合作,以期對西南有一致的步調。他到湖南後,並不直接到長沙,而在嶽州停下來,是對湘軍有戒心。

他到嶽州後便命令北軍向湘陰以北的“無兵地帶”推進,同時北京政.府又調駐馬廠的第八師王汝賢部開進嶽州。

北軍進湘已不可逆,湖南旅京名流熊希齡等向段政.府提出一個折衷方案,請指定嶽州爲督軍傅良佐的駐地,而長沙爲省長譚延闓的駐地。

這是軍民分治的舊調,督軍、省長不駐在一個城內,段置之不理。

九月二日,湘軍將領發表聯名通電,不反對傅良佐督湘,但希望不帶兵進長沙。

陸榮廷也電請馮國璋阻止北兵開進長沙。

九月九日傅良佐隨帶精兵一營到長沙接事。這位湖南人說的是一口北方話,做的是北洋的官,並且還是段祺瑞的內弟,久任陸軍次長,長沙人對這位新督軍一點沒有鄉情。

譚延闓雖有抗北之志,卻有心無力,他算來算去,可用之兵只有湘軍第一師。

師長趙恆惕這時正丁憂回衡山。一師下轄兩個旅,由李右文、林修梅任旅長。李右文代理師長,是親近北軍的,也就是說,真正擁譚的部隊只剩下林修梅一旅。

傅良佐入湘後如果能不着急慢慢來,段要吞吃湖南的目的是可以達到的。

只是這位傅督帥操之過急,一上任就下了兩道命令:

(一)湘軍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林修梅撤職,派鄒序彬接任,

(二)劉建藩無庸代理零陵鎮守使,派陳蘧章爲零陵鎮守使。

陳蘧章是湖南祁陽人,原任湖南水上警察廳長,也是段祺瑞的內弟(段曾多次續絃)。

譚延闓早於九月一日回到茶陵原籍“省親”,在茶陵電辭湖南省長,隨即悄悄化裝離開湖南。

九月十八日林修梅在衡陽,劉建藩在零陵同時宣佈自主。傅良佐並不感到驚慌,因爲宣佈自主的林修梅只有一旅兵力,劉建藩也只有數營地方守備隊。其他湘軍並未加入。至於北軍則兵精械足,只待兵力齊備,便不難一鼓盪平。

林修梅(1880年—1921年),出生於湖南省安福縣(今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城北約十公里的涼水井村的一個書香門第。曾祖林長槐,歷任知縣和敘永直隸廳同知,後家道中落。父琴心不重功名,教學鄉里。

修梅從小勤勞儉樸,八歲入學,至二十三歲先後就讀於安福道水書院、澧州欽山寺新式學堂。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參加州試,中第一名博士弟子員。

一九零三年考入長沙陸軍武備學堂,畢業後任湖南新軍炮兵營長。

一九零六年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先後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中華革命黨,長期進行反對清政.府和北洋軍閥的革命鬥爭。歷任護國軍湖南總司令部參謀長、湘軍旅長、代理零陵鎮守使、湘軍第二縱隊中將司令、湘西靖國軍總司令、廣州軍政.府顧問、國民議會參議員、孫中山大總統府代理參軍長等職。

開始時傅良佐想用湖南人解決湖南人,便派第一師代理師長李右文統率第一旅到衡山,招撫林修梅的第二旅,聲言官兵來歸不究既往。怎知李右文不僅沒有招撫到林修梅,他的第一旅在湖南人不打湖南人的口號下反被林修梅“招撫”過去了。

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84章 海軍起義第569章 二進北大第38章 高密事件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139章 慶典第480章 改名字第3章 科舉之路第127章 應桂馨與洪述祖第18章 好景難長第25章 找事做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406章 讀書啓蒙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615章 胡適晚年第184章 來自各方的聲討和規勸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72章 六字箴言第95章 打破僵局第13章 志得意滿第210章 斷絕關係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447章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578章 提倡“大衆語”第350章 大戰在即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3章 離開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162章 國恥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57章 管見十條第584章 胡適與丁文江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後努力第84章 海軍起義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552章 所謂冒充博士第271章 解散國會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159章 樑士詒的預言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205章 馮國璋的如意盤算第141章 “泥菩薩”離開老巢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533章 提攜後進第188章 熔岩涌動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314章 吳秀才其人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50章 過街老鼠第171章 關於國體第341章 馮國璋來到京城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356章 “小媳婦”難當第462章 蔡元培與“清黨”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12章 平叛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貴州民九事件第550章 漫遊的感想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378章 張作霖“擊鼓罵曹”第276章 不堪一擊第341章 馮國璋來到京城第129章 誰是幕後指使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80章 越是不來越是要請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304章 平江阻擊戰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548章 再出國門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366章 湘軍“援鄂”
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84章 海軍起義第569章 二進北大第38章 高密事件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139章 慶典第480章 改名字第3章 科舉之路第127章 應桂馨與洪述祖第18章 好景難長第25章 找事做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406章 讀書啓蒙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615章 胡適晚年第184章 來自各方的聲討和規勸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72章 六字箴言第95章 打破僵局第13章 志得意滿第210章 斷絕關係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447章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578章 提倡“大衆語”第350章 大戰在即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3章 離開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162章 國恥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57章 管見十條第584章 胡適與丁文江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後努力第84章 海軍起義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552章 所謂冒充博士第271章 解散國會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159章 樑士詒的預言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205章 馮國璋的如意盤算第141章 “泥菩薩”離開老巢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533章 提攜後進第188章 熔岩涌動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314章 吳秀才其人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50章 過街老鼠第171章 關於國體第341章 馮國璋來到京城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356章 “小媳婦”難當第462章 蔡元培與“清黨”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12章 平叛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貴州民九事件第550章 漫遊的感想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378章 張作霖“擊鼓罵曹”第276章 不堪一擊第341章 馮國璋來到京城第129章 誰是幕後指使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80章 越是不來越是要請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304章 平江阻擊戰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548章 再出國門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366章 湘軍“援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