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仁川登陸

戊戌年二月二月初十日,駐紮於城的大興軍兵分兩路,進擊朝鮮。

第五軍三萬人以及三千民夫渡過鴨綠江,入義州沿定州、安州一線前進,準備收復平壤之後再分兵前往寧安道咸興府,徹底斷絕韃子往建州方向逃竄的後路。

第六軍、第十軍以及大興軍東海艦隊十萬將士,則乘坐海軍艦船從九連城出發,經西朝鮮灣進入漢江口(即後世所稱江華灣),與朝鮮水師會合。

此時的朝鮮水師以全羅道左右水使統帥的全羅道水師爲主,他們共有五十艘龜船和兩百多艘板屋船、劍船、猛船等大小船隻。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龜船。

龜船形似烏龜,背上覆鐵甲,故其名爲龜船。它是最古老的鐵甲船之一,是十六世紀朝鮮王朝爲抵抗倭國豐臣秀吉的侵略而設計製造的,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曾立下過大功。

龜船結構輕巧、簡易而堅固,船速快,是當時較爲先進的戰艦。但因船身較低不適合遠海航行,所以只能在沿海一帶出沒。

因韃子沒有水師,又是從遼東入境,一路燒殺擄掠也不需要後勤補給,朝鮮水師完全沒有用武之地,一次戰鬥都沒有參與,因此得以全部保存下來。

全羅道水師左右水使李文堂、金彥明從權正道口中得知他已代表朝鮮請求內附,並且已經得到漢王允許、發兵援救之後,竟然是萬分欣喜。

此時的朝鮮,經歷了前期的繁榮和中期的衰敗,特別是壬辰倭亂和清軍入侵被迫成爲滿清的屬國之後,朝廷內部仍然黨爭不斷,也沒有人注重民生,百姓苦不堪言,情況與崇禎年間的大明相比起來也好不了多少。

更爲雪上加霜的是,滿清韃子竟然在這個時候大舉入侵。在中原被大興軍攆得如同喪家之犬一樣的韃子,進了朝鮮卻勢如破竹,他們只用了四個月時間,就攻克了朝鮮八道中的北方五道——平安道、寧安道、黃海道、江原道以及京畿道,並且圍困了漢城。

漢城是朝鮮王京,和大明的許多重要城池一樣,它也有護城河和高大的城牆,而且還有各地敗退至王京的四萬朝軍據城而守,韃子一時之間也無法攻破,只得將漢城圍困,然後分兵前往南方三道——忠清道、慶尚道和全羅道,準備先攻佔朝鮮全境。

韃子在朝鮮採用的戰術與當初入關之後對付大明完全一樣,據城堅守不降者,破城之後即行屠城,幾座城池一屠下來,其它州府的軍民大多嚇得望風而逃,但也有不少人投了韃子,成了韃子的馬前卒。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朝鮮,還真是和大明沒有任何區別,不光是文化和制度,就連人心也沒有絲毫相差。

此時圍困王京的八萬清軍,竟然有六萬是朝鮮降卒編成的綠營!而支撐着漢城內四萬朝軍堅守不降的,是明朝援軍——雖然大明已經滅亡,明軍早就已經不存在,但他們還是習慣將大興軍稱爲明軍。

在危急關頭,朝鮮唯一能夠倚仗的,就是中國,無論是什麼朝代。

對普通的朝鮮軍民百姓來說,他們只知道自己是小國寡民,必須要供奉一個大國才能生存下去,至於要供奉哪個大國,就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

但在權正道、金自光、李文堂和金彥明這種高層官員和將領心中,他們考慮的卻要更多一些。

現在已經不是奉哪個國家爲宗主國的問題,滿清韃子擺明車馬要將朝鮮亡國,既然如此,爲什麼不內附曾經的宗主國?無論如何,中國與朝鮮同根同源,朝鮮臣民融入中國並沒有什麼障礙。

因此他們從權正道口中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表現出來的是欣喜——以後再也不用受韃子和倭國的氣了!身後站着的是這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軍隊,誰敢欺辱他們?

現在漢王李來亨和他麾下大興軍的赫赫威名,已經隨着來往的商船傳揚到了東洋、南洋各國。

很順利地,朝鮮水師被納入大興軍海軍麾下,經過和李文堂等朝鮮水師將領商議之後,吳子正決定率領大軍在仁川登陸。

這和後世甲午戰爭之前袁世凱率領六營淮軍子弟救援朝鮮時的選擇、日俄戰爭中鬼子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的選擇,朝鮮戰爭中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選擇完全一樣。

因爲它更接近漢城,在此登陸救援漢城不但速度更快,而且更加出其不意。

漢王殿下的命令是要安全地將朝鮮國主李淏一家送到燕京去,但如果時間拖得久了,誰也不敢擔保漢城還在朝軍手上。

而且若是韃子早早得了大興軍入朝來援的消息,他們就有兩個選擇:一是四散逃竄,二是孤注一擲強攻漢城,然後憑藉堅城固守。

無論韃子做哪一種選擇,對大興軍都不利。因此大興軍不但要在離漢城最近的仁川登陸,而且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漢城。

此時的仁川還不是韓國的第三大城市,它只是京畿道下屬的一個縣,仁川港也只是一個小碼頭而不是韓國第二大港,近十萬人在此登陸,速度肯定快不起來。

朝鮮水師徵集了仁川附近幾十裡內的漁船,再加上海軍的小型艦船,足足用了三天三夜,才完成了這一次登陸行動。

當第十軍最後一名士兵踏上仁川的土地的時候,最先登陸的海軍陸戰隊將士、第六軍將士已經全殲了前來阻擊(送死)的韃子原來京旗八營中的護軍營。

護軍營與前鋒營是韃子在京時是警衛宮禁的部隊,韃子皇帝外出時由兩營扈從行營,它們的兵員不是隻屬於哪一旗,而是從八個旗當中選拔出來的弓馬嫺熟的旗兵,可以稱得上八旗精銳之中的精銳。

但這支三千人的“精銳”甚至沒能將大興軍前進的步伐延阻上半天!

韃子已經成了驚弓之鳥,連福臨也不例外。

他在接到大興軍十多萬大軍從仁川登陸的消息之後,便決定了繼續逃竄。

哪怕現在駐紮於漢城城南的清軍還有五萬之衆——雖然有一半多是朝鮮綠營,但這也是一股不小的戰力。

可福臨已經不敢再戰。

他不怕死,他怕一旦戰敗成爲大興軍的俘虜!

第三十七章土兵第四百一十六章喪師失城 欲求脫罪第三百七十五章投誠第一百五十七章剝皮揎草第一百八十七章恫嚇第二十六章銀礦第七十六章再傳捷報第一百八十五章詐城第二百四十八章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三百六十二章夜郎自大第二百八十一章“跛金”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四百九十二章寧賊獻計第一百五十九章率部來投第三百五十五章衣冠禽獸 御門聽政第二百一十七章瘋狂第四百四十五章地主風險大第一百九十六章試炮第五百五十九章平定倭國第一百零四章震驚虜廷第三百六十二章逃脫第三百八十四章只畏非敬第一百五十八章徵收田地第四百八十二章行氣導引圖第二百六十七章六部尚書第三百一十一章西洋懷錶第七十八章當頭棒喝第五百四十七章琉球內附第一百七十四章口供第三百三十九章江湖教派 誤稱白蓮第四十七章中伏第三百四十二章海道針經第二百二十五章陷阱第四十一章道理第二百九十九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三章大漢四郡第三百四十六章海龍王第三百六十九章南澳海戰(三)第一章憂心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第八十四章木鞘運銀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三百六十五章徵糧拉丁 民不聊生第四百三十五章兵行險着第五百零五章國王的表弟第二百一十八章古驛第二百八十六章神仙法術第一百四十八章異想天開第四百一十五章檄告天下 兵圍南京第三百二十四章擊賊神機石榴炮第一百零七章授藝第三百八十二章海戰計劃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第九十九章出兵第八十章苦難巴蜀第四百七十八章科爾沁第一百五十五章進退維艱第一百零九章謀石砫第二百一十一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七十六章勁敵第一百六十四章南征第五十七章遠慮第十章拜服第二百五十二章反戈一擊第二百零九章順藤摸瓜第二百一十一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八十六章軍訓改造第一百七十八章襲擾第三百五十八章首鼠兩端 枉送性命第四十章回家第四百四十七章富樂院第三十章起步第一百二十一章黯然而返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第三百八十四章只畏非敬第四百一十八章同舟共濟 推心置腹第三百四十四章雙雄會第八十八章擴軍第二百三十三章整肅軍紀第一百七十二章皇帝“謀反”第一百二十七章甕中之鱉第四百七十八章科爾沁第四百一十二章鎮江綠營第四百五十七章鹿皮第九十五章東進計劃二百三十五章荔枝道第一百五十三章落魄帝王第二百七十三章有恃無恐第五百三十八章朝鮮國主第四百六十七章密室經義第五百四十六章意外之喜第二百七十一章瑤民第一百三十六章紅夷炮第二百三十一章長沙大學堂第三百一十四章清剿水西土司第九十八章石砫土司第一百章暗訪第十三章任務(三)第三百九十章狡兔三窟第三百三十七章教忠於政 無可例外
第三十七章土兵第四百一十六章喪師失城 欲求脫罪第三百七十五章投誠第一百五十七章剝皮揎草第一百八十七章恫嚇第二十六章銀礦第七十六章再傳捷報第一百八十五章詐城第二百四十八章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三百六十二章夜郎自大第二百八十一章“跛金”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四百九十二章寧賊獻計第一百五十九章率部來投第三百五十五章衣冠禽獸 御門聽政第二百一十七章瘋狂第四百四十五章地主風險大第一百九十六章試炮第五百五十九章平定倭國第一百零四章震驚虜廷第三百六十二章逃脫第三百八十四章只畏非敬第一百五十八章徵收田地第四百八十二章行氣導引圖第二百六十七章六部尚書第三百一十一章西洋懷錶第七十八章當頭棒喝第五百四十七章琉球內附第一百七十四章口供第三百三十九章江湖教派 誤稱白蓮第四十七章中伏第三百四十二章海道針經第二百二十五章陷阱第四十一章道理第二百九十九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三章大漢四郡第三百四十六章海龍王第三百六十九章南澳海戰(三)第一章憂心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第八十四章木鞘運銀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三百六十五章徵糧拉丁 民不聊生第四百三十五章兵行險着第五百零五章國王的表弟第二百一十八章古驛第二百八十六章神仙法術第一百四十八章異想天開第四百一十五章檄告天下 兵圍南京第三百二十四章擊賊神機石榴炮第一百零七章授藝第三百八十二章海戰計劃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第九十九章出兵第八十章苦難巴蜀第四百七十八章科爾沁第一百五十五章進退維艱第一百零九章謀石砫第二百一十一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七十六章勁敵第一百六十四章南征第五十七章遠慮第十章拜服第二百五十二章反戈一擊第二百零九章順藤摸瓜第二百一十一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八十六章軍訓改造第一百七十八章襲擾第三百五十八章首鼠兩端 枉送性命第四十章回家第四百四十七章富樂院第三十章起步第一百二十一章黯然而返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第三百八十四章只畏非敬第四百一十八章同舟共濟 推心置腹第三百四十四章雙雄會第八十八章擴軍第二百三十三章整肅軍紀第一百七十二章皇帝“謀反”第一百二十七章甕中之鱉第四百七十八章科爾沁第四百一十二章鎮江綠營第四百五十七章鹿皮第九十五章東進計劃二百三十五章荔枝道第一百五十三章落魄帝王第二百七十三章有恃無恐第五百三十八章朝鮮國主第四百六十七章密室經義第五百四十六章意外之喜第二百七十一章瑤民第一百三十六章紅夷炮第二百三十一章長沙大學堂第三百一十四章清剿水西土司第九十八章石砫土司第一百章暗訪第十三章任務(三)第三百九十章狡兔三窟第三百三十七章教忠於政 無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