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

諸葛亮的“東和北拒”,以及漢武帝“雖遠必誅”,堅定了朱由檢議和的決心。

雖然朝臣一致反對,他還是派王立去了遼東。

當然,這次的秘密議和,朱由檢還是有自己的底線: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

首先,皇太極的“大金”,朱由檢並不承認;

皇太極盤據的遼東和“奴爾幹都司”大片土地,他必須承認是大明的土地;

其次,朱由檢可以接受的“一百萬兩銀子以內”,這並非賠款,而是對“奴爾幹都司”轄域內大明百姓的一次性撫卹。

至少,協議上要這麼寫!

諸多的議和要求,在王立看來十分可笑。

只能說,朱由檢這個皇帝,實在太好面子了。

不想在史書上留下罵名。

但是,在朱由檢看來,遼東的暫時停戰,對自己十分有利。

只要能停戰一年,關錦防線只需抽調一半的兵馬,就能剿滅陝西的“二王民變”。

只要平定了國內,再倚仗山海關堅持幾年,大明的財政稍稍緩解,馬上就能收復奴爾幹都司。

受人敬仰的“千古帝王”漢武帝,就是自己的榜樣!

漢武帝能行,自己也行!

只不過,朝中官員實在可惡!

與後金的議和,必須秘密進行!

議和的協議,更不能留在史書上!

此次去往遼東,王二狗的公開身份只是監軍!

甚至,就連被朱由檢委以重任袁崇煥,也不能讓他知道!

當然,要經過袁崇煥的防區去往盛京,很難秘密而行,只能儘量瞞着他了!

……

天啓二年,兵部尚書孫承宗經略遼東,啓用袁崇煥。

當時,袁崇煥奉命以山海關爲後盾,以寧遠城爲中堅,以錦州城爲先鋒,以多個堡臺相互聯防,構築了以守爲攻的“關錦防線”,又稱“關寧錦防線”。

防線最北端的錦州城,距離瀋陽中衛(後金的國都,稱盛京),僅有六百里之遙。

防線最南端的山海關,距離大明的京師,也是差不多六百里。

從整體上來說,關錦防線是一條大約幾十裡寬,二百里長的“狹長地帶”,西側是崇山峻嶺,東側是無垠的大海。

如果關錦防線最南端的山海關失守,後金騎兵就能直逼大明的京師!

所以說,遼東戰場的核心就是關錦防線——大明的生命線。

朝廷傾盡所有,也要守住這條生命線。

……

崇禎元年秋,身負秘密使命的王立,以監軍的身份來到寧遠城。

此時的遼東,與袁崇煥不和的滿桂,被調回了京師。

軍中,全是袁崇煥的人。

而且,沒有太監監軍。

手執尚方寶劍的袁崇煥,幾乎成了一方諸侯。

對於王立的到來,袁崇煥從心底裡並不排斥。

甚至,還有些歡迎。

“王公公,你的二百門新式大炮和火槍,何時才能運來?還有,你承諾的軍餉,何時才能運到?”

“袁督師,我承諾的是兩年之內,現在還不到一年。所以,你別急嘛!”

“不急?我如何能不急?我向皇上承諾了“五年平遼”!如果沒有這批大炮和軍餉,我如何五年平遼?”

袁崇煥再三逼問,王立很自然地轉移了話題:“袁督師,就算沒有大炮,多練幾千騎兵也行嘛!”

“騎兵!你以爲我不想練騎兵?騎兵比大炮還費錢!你知道麼?”

“哎呀,朝廷軍費告急,南方的稅銀又收不上來,萬歲爺也急啊!

不過,我此番來到遼東,正是解決軍餉的問題!”

“王公公,你就帶了幾百太監前來,並未帶來一兩銀子!你拿什麼解決軍餉?”

“額……對了,前不久,被兵卒釋放的右僉都御史畢自肅,他自殺了!你知道麼?”

“還不是怪你!如果士卒沒有欠餉,他們會譁變?快說!軍餉到底怎麼解決?”

“袁督師,如果……我說去長白山挖人蔘換錢,你相信嗎?”

王立一副嬉皮笑臉的模樣,引得袁崇煥勃然大怒,猛拍桌子:

“軍中無戲言!王公公,你再敢胡言亂語,休怪我不顧兄弟之宜!”

眼看袁崇煥生了氣,王立這才收起笑容:“不瞞袁督師,本廠公奉萬歲之命,前往蓋州衛有重要使命!這是萬歲爺的聖旨,請袁督師過目!”

“蓋州衛?”

袁崇煥滿臉疑惑,接過了聖旨。

蓋州衛,洪武九年十月設置,隸屬“遼東衛都指揮使司”,位於瀋陽中衛以南,兩者之間,距離僅有四百里!

關鍵是,此時的蓋州衛,已被建奴所攻克!

聖旨上,確實如王立所言,要求袁崇煥“全力支持,不得有誤”!

袁崇煥不敢多問,面露難色:

“如果途經寧遠和錦州再往東,路程雖近,卻很難逃過建奴騎兵的偵察與追殺!

最安全的路線,應該是渡海東行至皮島,然後悄悄北上!

不過,即使這樣,也很難保證萬無一失!”

“是麼?”

王立緊盯着地圖,裝作很爲難的模樣,撓頭苦思。

袁崇煥鎮守着寧遠和錦州,要通過他的防區去往瀋陽,卻要瞞着他,實在有些難辦!

所以,在聖旨上,王立“執行秘密使命”的目的地,就成了瀋陽以南的蓋州衛!

“袁督師,如果乘船從皮島繞行,將會浪費許多時間,恐生變故啊!

對了,你手上不是有六千關寧鐵騎麼?有這路兵馬的護送,建奴騎兵還敢放肆?”

聞言,袁崇煥的嘴角動了動,卻沒有說話。

看看聖旨,再看看地圖,實在有些爲難。

要從錦州去往蓋州衛,不論去往哪座城池,都等同於攻打盛京!

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基本沒有可能!

當然,派出幾十騎輕騎,成功突防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如果王二狗有什麼閃失,如何向皇上交待?

聖旨上,清楚寫着“全力支持,不得有誤”!

王立去往蓋州衛,具體哪一城,到底有什麼使命,袁崇煥很想問,卻不敢問。

他知道,“全力支持”四個字意味着什麼!

只派六千關寧鐵騎護送,遠遠不夠!

“遼東有四萬五千兵馬,在錦州和寧遠各留五千,我親自坐鎮錦州!

剩下的六千關寧鐵騎,以及兩萬九千步卒,誓死保你周全!”

“唉!也只能這樣了!”

王立裝作很爲難的樣子,滿臉憂慮:“關寧鐵騎的主帥是誰?步卒的主帥又是誰?你確定他們能保我周全?”

“你放心!關寧鐵騎,由我的心腹祖大壽率領;

步卒的統帥,也是我的心腹干將,何可綱!

有這二人,必能保你周全!

除非,全軍覆沒……”

“好,好,好!如果這樣,我就放心了!”

王立跺了跺腳,再搓搓冰冷的手指,指着地圖問道:“這裡的皮島,由何人鎮守?有多少兵馬?”

“這人……哼!”

袁崇煥冷哼一聲,臉色馬上就沉下來:“這人,就是“海外天子”毛文龍!”

“海外天子?”

王立沒聽過毛文龍的名字,卻對“海外天子”四個字有些好奇:“這人有什麼本事?爲何能稱“海外天子”?”

“他,在皮島上招賊納寇,獨霸一方,吃朝廷的軍餉,受朝廷的冊封,卻不受朝廷節制,豈不是“海外天子”?”

不受朝廷的節制?

王立對此深感好奇,不停地追問,對毛文龍有了大致的瞭解。

不禁感嘆,能像毛文龍這樣“獨霸一方”,是自己的畢生所求啊!

“袁督師,如果建奴來攻寧遠或錦州,有毛總兵在背後襲擾,定能讓皇太極瞻前顧後,疲於奔命啊!”

“如果他能聽我的調度,固然是好!但是……”說到這裡,袁崇煥搖了搖頭,很是失望:

“天啓六年的寧遠之戰,以及去年的寧錦之戰,關錦防線壓力重重,他毛文龍卻龜縮在皮島!

要指望他聽我的調度,簡直比登天還難!

否則,他怎會得到“海外天子”的美名?”

袁崇煥正在氣頭上,王立索性閉了嘴。

他不知道毛文龍爲人如何,也不知道毛文龍跟袁崇煥是否有矛盾,不好貿然相勸。

王立不懂調兵遣將,僅僅從地圖上來看,關錦防線與皮島的毛文龍,確實對後金形成了夾擊之勢。

或許,寧遠和寧錦兩次戰役,毛文龍沒能襲擾皇太極的背後,是情報傳遞的不及時吧!

畢竟,金州衛、復州衛和蓋州衛都被後金佔領,皇太極攻打關錦防線的消息,很難從陸路傳到皮島!

等到消息漂洋過海傳到皮島,基本是一月之後了;等毛文龍整頓兵馬,翻越長白山,又是半月之後了!

說不定,毛文龍剛剛翻過長白山,就遇上皇太極敗退的兵馬!

或者,遇上皇太極凱旋的兵馬!

不論哪種情況,皮島區區三萬的步卒,都無法與八旗兵抗衡!

所以,如果自己是毛文龍,如果接到皇太極攻打關錦防線的消息,也不敢貿然出兵!

王立沉默苦思,袁崇煥誤解了他的意思,哈哈大笑:“王公公,你從沒上過戰場,卻要穿過建奴佔領的千里河山,有點緊張也很正常!

我說過,有祖大壽與何可綱的護送,定能保你周全!所以,完全不必擔心!”

“額……對!祖大壽能征善戰,我早有耳聞。

對了,在祖大壽的麾下,還有哪些能征善戰的將領?”

“多着呢!”袁崇煥緊握尚方寶劍,自信滿滿地說道:“只要大炮和軍餉運到,我只需兩年時間,就能把關寧鐵騎擴至三萬!

屆時,祖大壽、祖寬、祖大樂、曹文詔、吳襄……”

“慢……慢着!”王立急忙打斷袁崇煥的話,神情激動無比:“你剛纔說的吳襄……他……是不是有個兒子,叫吳三桂?”

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68章:初入山西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56章:順手牽羊第46章:蕭山驛站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29章:驛站!驛站!第46章:蕭山驛站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41章:沿大運河南下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67章:皇命難違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58章:遣使議和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56章:順手牽羊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57章:兵分三路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31章:兩道聖旨第25章:一代宗師陳王廷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57章:兵分三路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59章:各懷鬼胎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65章:十大罪狀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70章:大敵將至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58章:遣使議和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58章:遣使議和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15章:再也不敢玩火槍了第64章:金蟬脫殼第54章:遍地都是銀子!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65章:十大罪狀第58章:遣使議和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31章:兩道聖旨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64章:金蟬脫殼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41章:沿大運河南下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68章:初入山西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
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68章:初入山西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56章:順手牽羊第46章:蕭山驛站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29章:驛站!驛站!第46章:蕭山驛站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41章:沿大運河南下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67章:皇命難違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58章:遣使議和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56章:順手牽羊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57章:兵分三路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31章:兩道聖旨第25章:一代宗師陳王廷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57章:兵分三路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59章:各懷鬼胎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65章:十大罪狀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70章:大敵將至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58章:遣使議和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58章:遣使議和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15章:再也不敢玩火槍了第64章:金蟬脫殼第54章:遍地都是銀子!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65章:十大罪狀第58章:遣使議和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31章:兩道聖旨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64章:金蟬脫殼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41章:沿大運河南下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68章:初入山西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